第四百三十八章 必須得有人背的黑鍋

大明朝的御史大夫們,在崇禎皇帝看來那就是一羣脫離的低級趣問的人,一羣高尚的人。

一羣專門以噴人爲畢生樂趣的人——擱後世,這就是高V大噴子。

而且跟後世那些個沒文化的噴子們不同,這些被稱爲御史的專業噴子不僅噴,還噴的有理有據,還誰都敢噴。

噴皇帝,噴百官,只要是他們看着不順眼的事兒,就沒有不噴的。

而且地還是合法的噴,不像是後世的噴子一般,噴的狠了多半會給自己惹麻煩。

幸好自己不怕他們,崇禎皇帝如是想着。

因爲崇禎皇帝登基之後一貫的強硬作風,外加動不動就搬出祖制和錦衣衛來嚇唬人,御史們已經很久沒有盡情的開噴過了。

畢竟崇禎皇帝不像是別的皇帝一般,有事兒沒事兒噴幾句,噴了就完事兒,誰也不當真。

這個皇帝是個較真的,噴的不清不楚的,尤其是那種類似黑鍋的噴法,會把這位爺給激怒。

後果很嚇人——前邊姓張的那個被撞死在金鑾殿下可還沒過去幾年呢。

但是崇禎五年的正月還沒有過完,大明朝的職業噴子們就找到了噴皇帝的理由。

都說千子之子不坐垂堂,您老人家動不動就微服出宮也就算了,平時俺們也忍了。

可是現在的情況能一樣嗎?

瞧瞧,那雪下的,按您老人家新制定的度量衡,那得有一米厚了吧?那路面上滑的就沒辦法站穩個人好嗎?

這種情況下您老人家還出去浪,是拿自個兒的命不當回事兒還是拿大明的江山社稷不當回事兒?

沒說的,這必須得噴,必須得讓崇禎皇帝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要不然的話這傢伙總是這麼冒險也太嚇人了。

洪承疇也跟着一起倒了黴。

爲什麼下雪?

京城啊,首善之地啊,下了這麼大的雪,必須得有人背了這個鍋才行。

左瞧右看之後,御史大夫們樂了。

就洪承疇自己是個沒啥後臺的,全靠着崇禎皇帝一時寵信才混了個鐵道部尚書,再加上修鐵路死的人又多了些,不噴他噴誰?

所以在御史大人們仔細的研究了之後,發現這京城大雪就是因爲洪承疇洪尚書拿着蠻子們的命不當回事兒,死的人太多了,所以才天降大雪示警的。

洪承疇表示自己真是日了狗了,死的是什麼?

夷狄啊,夷者,半人也,狄者,犬馬也——總之夷狄跟半獸人是可以劃上等號的。

死的是半獸人又不是大明的百姓,連他孃的遼西弄回來的那些個貨都沒死一個呢,你們這麼激動幹什麼?

同樣是讀書人出身的洪承疇覺得憑什麼你們能噴,老子就不能噴?

心裡不爽的洪承疇很乾脆的懟了回去——御史大人們憐憫夷狄而不恤大明百姓,其心可誅!

洪承疇這麼一懟,直接就把御史大夫們給懟懵逼了。

本來嘛,這也就是因爲京城大雪的事兒,所以隨便先找個傢伙背下鍋而已,又不會真的怎麼樣。

我們彈劾你就聽着得了唄,還帶你這樣兒直接懟回來的了?

洪承疇表示啥鍋老子也不想背,除非是陛下他老人家甩過來的鍋,本尚書不得不背之外,剩下的誰也不行,就是不慣你們這些臭毛病。

崇禎皇帝高居龍椅之下看着洪承疇和御史大夫們開撕,心裡美的就差命令王承疇去準備花生瓜子礦泉水了。

拜穿越的福,前世老煙槍的崇禎皇帝現在對那玩意是一點兒的興趣都沒有。

直到洪承疇跟御史大夫們吵出了火氣,眼看着準備用拳頭跟御史們講道理的時候,崇禎皇帝纔出來制止。

畢竟洪承疇再怎麼是個讀書人,那也是帶過兵的,在老秦人那些狠茬子的地盤上面待的久了,也不可避免的沾染了一絲生死看淡不服就乾的性子。

然後崇禎皇帝就不出所料的拉起了偏架——這場雪下的是有原因的。

上天示警是真的,不是閒着沒事兒幹就下了這麼一場雪讓大明樂呵樂呵。

但是上天示警的原因,跟各種想的都不一樣。

不是因爲死的蠻子太多了,而是因爲鐵路修的太慢了,所以老天爺不高興了,這才降下了這麼一場大雪,催着洪承疇早點兒把鐵路修完。

至於說蠻子們死了太多的問題,那個其實不是問題。

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老天爺是不會在乎有多少蠻子死了這種小問題的。

哪位御史大夫要是不信,朕可以把他送到天上去問問?

面對着崇禎皇帝舉起來的刀子,御史大夫們表示俺們信了,您老人家說是因爲鐵路修的慢,那就是因爲鐵路修的慢。

至於死了的蠻子,反正沒有自己家的親戚,死就死了吧,大不了再抓就是了。

然後郭允厚不幹了。

蠻子死多少不是問題,問題是蠻子死了之後總得拿銀子去買吧?

這就是個很大的問題——銀子都是從國庫支取的,都是民脂民膏,不能由着洪尚書這麼玩了命的禍禍。

洪承疇對於郭尚書的指責表示認可,自己對於工地的監管力度不到位,那些個矮矬子監工下手沒有輕重,再加上這大明的地形又那麼複雜,所以這蠻子們死的也太多了些。

不過郭尚書可以放心,以後鐵道部一定注意,儘量少死些蠻子,好爲國庫節省出一些銀子來。

郭允厚對於洪承疇的態度很是認可,表示只要蠻子死的不是那麼離譜,那麼還是可以接受的。

當然,實在不行的話,也要是陛下的指示爲主——鐵路修建的進度纔是第一位的。

崇禎皇帝則表示,崇禎四年的一切都是很美好的,除了有六十來個州縣因爲地龍翻身而倒黴以外,剩下的都還不錯,連建奴都被懟的欲仙欲死的。

而崇禎五年的開局則讓人不是那麼開心。這場大雪給了大明足夠的警示——不管以後遇到什麼樣兒的情況,大明的百姓永遠都是第一位的,必須要確保大明百姓的生命和財產安全,至於其他的,都無所謂的很。

總之,之前就已經制定好的應急法案一定要徹底執行下去,哪個官員敢拿着這事兒當兒戲,朕就把他的腦袋當兒戲。

至於鐵路這個小事兒,質量和進度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至於死了些蠻子,就像洪愛卿說的那樣兒,半獸人,無所謂的很。

崇禎五年的第一次全體大朝會的召開是很成功的。

御史們過足了噴人的癮,洪承疇懟人也懟了,然後還屁事兒沒有,郭允厚也表達出了自己的意見,連崇禎帝皇都完美了裝了逼。

唯有溫體仁等內閣成員,外加上張惟賢等五軍都督府的大佬們是滿滿的蛋疼。

我們能理解你們想要裝逼的心情,也誓死捍衛你們裝逼的權力——可是在此之前,能不能讓我們也裝一下?

當然,裝逼裝的多了總是容易出些問題,也就是傳說中的裝逼遭雷劈。

在京城的雪災過去之後,時間也就慢慢的到了開春時節,大明朝那些嚐到了甜頭的傢伙們又跑到了奴爾幹都司,開始了新一輪的人頭和奴隸收割行動。

甚至於連某些掙錢不要命的商人們都開始琢磨着是不是去奴爾幹都司那邊瞧瞧市場行情?

再然後,時間就慢慢的到了崇禎五年的四月。

四月份要是說起來吧,其實沒有什麼好奇怪的,不過是個正常的月份而已。

可是崇禎五年的四月,他跟平常的四月還真就不一樣。

紅夷千餘人築城澎湖,月末,丁酉夜,江寧地震,四川地震。

南直隸不是沒有過地震,畢竟在天啓三年的時候揚州地震就已經波及到了江寧,崇禎四年的時候那場地震,南直隸的無爲州跟着倒了黴,江寧也是有着震感的。

沒曾想剛剛震過去這纔多長時間,江南自己就震了一次:“江寧府屬地大震,水翻波鬥,屋傾牆圮,人立俱僕。”

四川也是一樣,松潘衛地鎮這纔過去多久,又接着來了這麼一出。

然後崇禎皇帝覺得這一定是老天爺發現哪裡不對勁了,藉着這個機會給自己提醒呢。

估計就跟紅夷在澎湖築城有關係——中勝神州豈是蠻夷可以染指的?

然後崇禎皇帝就表示了自己的不滿——朕不想看到大明海疆還有人敢不聽大明的話,更不希望看見任何蠻子以任何理由霸佔朕的土地。

中國雖大,卻沒有一寸土地是多餘的!

然後正在往新明島上運人的鄭芝龍被緊急叫停,在送完最後一次人之後就告訴了以朱聿鍵和朱常浩爲代表的那幾個渣渣們一個消息。

大明準備先把大琉球那邊的西夷給懟死,沒時間給你們運人了,先克服一下困難。

等回到了大明之後,鄭芝龍就把自己麾下的大小將領們給召集了起來,順便把關係不錯的,已經受了招安的海盜們也給召集到了一起。

鄭芝龍表示,那些人西方半獸人敢在澎湖築城,那就是沒把咱們大明的爺們兒放在眼裡,這事兒不能忍。

然後李吖子看向鄭芝龍的眼神就有點兒不對勁兒——老孃什麼時候成了爺們兒?

不管李吖子怎麼看鄭芝龍,心裡對於鄭芝龍這種屁話是有多麼不爽,懟死佔據了澎湖的那些個紅毛夷人算是確定了。

正好,一千來個紅毛夷人如果全都抓了活的,估計也能賣個萬把兩銀子。

蚊子腿再小,那也是肉!

本着賊不走空的精神,大明的正規軍和編外的海盜們算是把這事兒給定了下來,打算挑選個黃道吉日就去懟死那些紅毛夷人。

可是來來回回的時間這麼一拖,就拖到了八月份。

京城下屬的昌平天壽山陵內黃山寺二嶺南麓,在五月份的大雨之後又迎來了八月份的大雨,然後慶陵的寶頂被沖毀了。

如果說是天壽山那邊別的皇陵遭了災也就算了,可是偏偏是慶陵——崇禎皇帝他那個便宜爹的陵墓。

慶陵原爲代宗景泰帝朱祁鈺爲自己修建的陵墓——土木之變後,英宗被俘,朱祁鈺監國後被立爲皇帝,年號景泰。

景泰八年,朱祁鈺得了一場大病,武清侯石亨等人趁機發動奪門之變,將景泰帝軟禁在西內,重新立英宗爲帝。不久,景泰帝憂憤而死。

英宗廢朱祁鈺爲王,同時將景泰帝在天壽山已經開始施工的陵寢廢棄,把景泰帝按親王的規格葬在了西山,沒按皇帝的規格來埋。

誰知光宗朱常洛死的突然(只當了29天的皇帝),加之國力空虛,神宗尚未下葬,更無暇來爲自己建陵。

於是,建陵的時候也來不及選吉壤、卜壽陵,只得採用了景泰帝的壽陵陵址,把已經被廢棄了一百六十多年的明代宗朱祁鈺的陵被重新改建。

然後就在崇禎五年的時候被雨把寶頂給毀了。

這事兒直接就樂呵了,必須得有人出來背這個鍋,不光是御史,整個大明都需要有人出來背這個鍋,包括崇禎皇帝——這個鍋太大,崇禎皇帝表示自己背不動。

正好趕上工部右侍郎高宏圖跳出來搞事情——高侍郎覺得這大明的廠衛橫行太過份,要求崇禎皇帝管一管。

正愁不知道把這個鍋甩給誰的崇禎皇帝一瞅正好有人跳了出來,連接掛着工部尚書銜,當年參與了慶陵營造的姚思仁,一塊兒把腦袋給砍了。

大明朝的官員,挨個砍頭肯定會有冤枉的,但是隔一個砍一個,就不知道會有多少漏網的。

尤其是工部的官員,又有哪個屁股底下是乾淨的?

就像是高宏圖一般,爲什麼會要求崇禎皇帝管管廠衛?還不是因爲廠衛的存在讓自己在收那些白花花的銀子時不敢放心大膽的來?

換成原本的崇禎皇帝,大概這兩個人也就是個丟官罷職的命——在當時衆正盈朝的情況下,不知道多少人跳出來替兩人求情。

而當時剛剛重啓了廠衛的崇禎皇帝根本就沒有實力去硬懟了這些個正人君子們,無奈之下也就是罷官了事。

但是現在的穿越者崇禎皇帝不一樣啊。

衆正盈朝?看看朝堂上多少是被士林裡邊罵人奸賊稱之爲閹黨的?

懟死誰還不是分分鐘的事兒?

所以姚思仁和高宏圖兩個倒黴蛋就一起背了鍋,然後被人帶到了菜市口走了一遭。

姚思仁,要死人吶。

第六百四十章 大明天子,不可輕侮!第二百九十九章 我大明也有啊第三百一十四章 都在算計第二十九章 你把他當烤鴨就行第七百四十二章 多鉚蒸鋼第六百五十四章 欺人太甚!第三百章 敢賣此物者死第二百一十四章 拖死他第六百二十三章 畫風跑偏的新科狀元第五百零五章 朕說過要殺你全家!第三百二十章 廢立大汗?第二百九十五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六百一十一章 美的找不到北第四百六十九章 蠻子沒人權第六百九十一章 朕何懼之?第五百三十章 去堵蠻子的門第八百四十一章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第五百一十四章 遼東發小妾第二百五十章 文人的事兒(4千字第一更)第四百六十七章 乾脆玩把大的?第二百三十五章 萬事俱備,只缺髒水(4千字大章)第四百三十五章 羣魔亂舞的遼東和大屠殺第六百八十七章 賣兒賣女,誰沾便宜誰吃虧?第一百九十七章 沒有一個好東西第八百四十章 整個世界替大明帝國買單第一百四十八章 科舉八股摻沙子第四章 先收買一波人心第九十一章 有上進心的駙馬第五百五十九章 養狗的作用第六百五十六章 絕密情報第五百一十章 良心是個好東西第六百一十八章 人得看清楚自己才行第三百零五章 京察第六百五十七章 奉天子詔,誅賊!第一百七十五章 先發制人的完顏宏第一百一十二章 華夷之三問第四百七十四章 有人搶生意!第八百一十二章 沒一個好東西第五百二十六章 都挺不要臉的第六百三十五章 預備第二章 這天下究竟是朕的還是東林黨的?第三百四十五章 給叛軍找樂子第六百四十三章 還是拆了好!第九章 王承恩的皮島之行第五百七十章 認慫第六百五十三章 騰籠換鳥第一百零九章 廷杖第四百零九章 皇長子不是太子第一百零八章 計議第七十章 糧食第八百四十八章 第三條路第三百七十三章 這玩意能吃嗎?第六百八十七章 賣兒賣女,誰沾便宜誰吃虧?第二百四十九章 民分三六九等第七百五十章 鮮花著錦,烈火烹油第五百五十四章 藩王不夠用了第三百三十章 該認慫時就得慫(突如其來的4000字加更)第五百五十九章 養狗的作用第四百二十四章 三大漢奸之初見第三十四章 爾等還有甚麼不敢的?第八百六十七章 大明還埋不下你了?第六百七十三章 雖遠在中國,亦當求之。第二百五十七章 洪承疇與孝莊不得不說的故事(4千字第一更)第五百八十八章 一座京觀引發的血案第七十四章 新軍第六百八十四章 皇帝有些睚……第二百七十五章 汝便開此先河第八百一十一章 陛下說笑了(第一更)第七百四十二章 多鉚蒸鋼第四百四十一章 你被人扔海里了第七百九十三章 大型黑暗賣兒賣女交易現場第六十四章 忠奸實錄第一百三十章 幾人歡喜幾人愁第八百二十九章 不管他們要多少,我們都要雙倍第六百九十九章 大人高明啊!第十七章 錦衣衛辦事,白桿兵進京第三百四十九章 你是怎麼這般不要臉的?第一百三十三章 孔府事變第十七章 錦衣衛辦事,白桿兵進京第一百八十四章 林丹汗的王庭第二百一十一章 誅九族和夷九族第四百九十六章 登基稱帝的黃臺吉第四百九十七章 不給建奴當狗了!第七百零六章 大明的羊,吃不了人第六百八十一章 緹騎四出第八百四十五章 殺雞用牛刀第七百六十章 智障的國王第四百零五章 詭異的平靜第六百一十三章 清君側!第六百三十八章 調兵入緬甸第四百一十六章 又被皇帝給坑了第三百五十七章 駕臨孔府,誰敢舉旗?第六百零八章 遊戲越往後就越難第四十六章 攻心第四百二十九章 臣願意捐五十萬兩第八十二章 算計第八百二十八章 耗子舔貓第六百四十三章 還是拆了好!第三百四十二章 能胡編亂造也是個本事第四十九章 殺意
第六百四十章 大明天子,不可輕侮!第二百九十九章 我大明也有啊第三百一十四章 都在算計第二十九章 你把他當烤鴨就行第七百四十二章 多鉚蒸鋼第六百五十四章 欺人太甚!第三百章 敢賣此物者死第二百一十四章 拖死他第六百二十三章 畫風跑偏的新科狀元第五百零五章 朕說過要殺你全家!第三百二十章 廢立大汗?第二百九十五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六百一十一章 美的找不到北第四百六十九章 蠻子沒人權第六百九十一章 朕何懼之?第五百三十章 去堵蠻子的門第八百四十一章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第五百一十四章 遼東發小妾第二百五十章 文人的事兒(4千字第一更)第四百六十七章 乾脆玩把大的?第二百三十五章 萬事俱備,只缺髒水(4千字大章)第四百三十五章 羣魔亂舞的遼東和大屠殺第六百八十七章 賣兒賣女,誰沾便宜誰吃虧?第一百九十七章 沒有一個好東西第八百四十章 整個世界替大明帝國買單第一百四十八章 科舉八股摻沙子第四章 先收買一波人心第九十一章 有上進心的駙馬第五百五十九章 養狗的作用第六百五十六章 絕密情報第五百一十章 良心是個好東西第六百一十八章 人得看清楚自己才行第三百零五章 京察第六百五十七章 奉天子詔,誅賊!第一百七十五章 先發制人的完顏宏第一百一十二章 華夷之三問第四百七十四章 有人搶生意!第八百一十二章 沒一個好東西第五百二十六章 都挺不要臉的第六百三十五章 預備第二章 這天下究竟是朕的還是東林黨的?第三百四十五章 給叛軍找樂子第六百四十三章 還是拆了好!第九章 王承恩的皮島之行第五百七十章 認慫第六百五十三章 騰籠換鳥第一百零九章 廷杖第四百零九章 皇長子不是太子第一百零八章 計議第七十章 糧食第八百四十八章 第三條路第三百七十三章 這玩意能吃嗎?第六百八十七章 賣兒賣女,誰沾便宜誰吃虧?第二百四十九章 民分三六九等第七百五十章 鮮花著錦,烈火烹油第五百五十四章 藩王不夠用了第三百三十章 該認慫時就得慫(突如其來的4000字加更)第五百五十九章 養狗的作用第四百二十四章 三大漢奸之初見第三十四章 爾等還有甚麼不敢的?第八百六十七章 大明還埋不下你了?第六百七十三章 雖遠在中國,亦當求之。第二百五十七章 洪承疇與孝莊不得不說的故事(4千字第一更)第五百八十八章 一座京觀引發的血案第七十四章 新軍第六百八十四章 皇帝有些睚……第二百七十五章 汝便開此先河第八百一十一章 陛下說笑了(第一更)第七百四十二章 多鉚蒸鋼第四百四十一章 你被人扔海里了第七百九十三章 大型黑暗賣兒賣女交易現場第六十四章 忠奸實錄第一百三十章 幾人歡喜幾人愁第八百二十九章 不管他們要多少,我們都要雙倍第六百九十九章 大人高明啊!第十七章 錦衣衛辦事,白桿兵進京第三百四十九章 你是怎麼這般不要臉的?第一百三十三章 孔府事變第十七章 錦衣衛辦事,白桿兵進京第一百八十四章 林丹汗的王庭第二百一十一章 誅九族和夷九族第四百九十六章 登基稱帝的黃臺吉第四百九十七章 不給建奴當狗了!第七百零六章 大明的羊,吃不了人第六百八十一章 緹騎四出第八百四十五章 殺雞用牛刀第七百六十章 智障的國王第四百零五章 詭異的平靜第六百一十三章 清君側!第六百三十八章 調兵入緬甸第四百一十六章 又被皇帝給坑了第三百五十七章 駕臨孔府,誰敢舉旗?第六百零八章 遊戲越往後就越難第四十六章 攻心第四百二十九章 臣願意捐五十萬兩第八十二章 算計第八百二十八章 耗子舔貓第六百四十三章 還是拆了好!第三百四十二章 能胡編亂造也是個本事第四十九章 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