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八章 遊戲越往後就越難

回望整個崇禎十二年,有讓人滿意的地方,也有諸多讓人不滿意的地方。

讓崇禎皇帝最爲滿意的就是在崇禎十二年,自己終於又把帝國的版圖收回了一部分。

勒石草原的面積有多大,崇禎皇帝到現在還沒有搞清楚,具體的還得等着五軍都督府和戶部的測量數量提交上來才能知道。

但是杭愛山的鼎鼎大名,崇禎皇帝還是知道的——勒石燕然,封狼居胥,這就是烙進中原將帥們骨子裡的基因,抹不去!

哪怕是到後世都喊着活捉滿廣志,解放朱日和,實際上心裡想的也未嘗不是勒石燕然,封狼居胥!

而且燕然這個名字,一看就是中原自古以來的地盤,肯定跟燕國有扯不清的關係!

燕國,那可是周武王滅商後,封其弟燕召公姬奭於燕地而產生的諸侯國,正經的炎黃之後。

誰要是對於這一點有疑問,大可以去找燕召公求證一下嘛,朕不介意幫忙滴!

而且在崇禎十二年的時候多了後宮幾個美人兒,自己又多了兒子女兒,怎麼看都是喜事不斷的節奏。

吶,做皇帝嘛,最重要的就是大開後宮,多生兒女嘛!

但是要說到崇禎十二年讓人不那麼滿意的地方,也挺多!

十二年二月壬申,浚縣有黑黃雲起,旋分爲二。頃之四塞。狂風大作,黃埃漲天,間以青白氣。五步之外,不辨人蹤,至昏始定。

二月癸巳,京師地震。

七月,雷擊破密雲城鋪樓,所貯炮木皆碎。

八月,白水、同官、雒南、隴西諸邑,千里雨雹,半日乃止,損傷田禾,畿南、山東、河南、山西、浙江旱。

十二月,浙江霪雨,阡陌成巨浸。

如果不是崇禎皇帝大收商稅又不斷的從周邊小國購買糧食什麼的,早就跟原本歷史上一樣遍地烽煙了!

然而這些事情加一起的後果也讓崇禎皇帝和溫體仁、郭允厚一衆大佬們蛋疼無比——國庫裡也沒有餘錢啊!

當然,不是說國庫因爲這事就空了,畢竟崇禎皇帝從來就沒有停下過的抄家行動還有駐外的各路大軍不斷的劫掠也讓國庫裡的銀子從來就沒有斷過。

但是原本可以更充實的國庫卻因爲這些事情而見少,總歸是一件令人很蛋疼的事兒。

至於崇禎十三年會是個什麼鳥樣,崇禎皇帝心裡一點兒的底都沒有——原本的崇禎皇帝除了臉皮之外,剩下的都不算差,結果也只不過是硬挺了十七年而已。

就像遊戲過關一樣,自己已經過了十二關,後面的五關估計會難上加難——或許五關過去後會更難一些。

把這些亂七八糟的破事兒扔到一邊之後,崇禎皇帝纔拿起桌上的奏章看了起來。

沈王韓王等一衆藩王大佬們集體上書,希望崇禎皇帝能把封國置換後百姓的問題給擺平,或者能允許大家夥兒把現在封國的百姓都帶走。

然後崇禎皇帝就把奏章給扔一邊去了。

把現在封國的百姓們帶走?這不是扯蛋是什麼?

如果說這一衆藩王都把現在封國的百姓們給帶走,整個大明的百姓瞬間就會去掉一半!

大明自己人手還不夠用呢,哪兒來的這麼多百姓分給藩王?

且等着吧,等着百姓們把鐵路修的差不多了再說,不着急!

至於最下面的一封奏章,則是東海艦隊的南居益送來的。

因爲荷蘭人表示雙方有可以合作的地方,比如奴隸,比如福壽膏,比如其他的瓷器和絲綢一類的東西。

崇禎皇帝對於荷蘭人的態度表示一臉懵逼。

國與國之間沒有永恆的利益也沒有永恆的敵人這句話雖然沒錯,但是這大明與荷蘭人之間的互毆纔過去多久?

現在就想坐下來談生意?

崇禎皇帝表示有些接受不了,畢竟大明與荷蘭蠻子們沒什麼好談的——除非是談一下如何讓蠻子們去死這個話題。

但是荷蘭蠻子們的態度也很明確,確實可以談一下如何讓蠻子們去死的話題——反正荷蘭人沒把自己當成野蠻人。

販賣人口的什麼的事情最有意思了——只要不是發生在大明。

如果說是大明的百姓被人拐賣,無論是誰幹的,唯一的下場就是被抓住,然後面臨着最殘酷最沒有人性的懲罰。

崇禎元年時,整個大明報到刑部和大理寺有關於拐賣人口的案子足足數百近千件。

但是在崇禎皇帝表明了自己的態度以後,從崇禎二年開始的幾百件再到崇禎三年的幾十件,再到崇禎四年以後基本上絕跡的拐賣人口案,已經足以說明官府和廠衛在這些事情上付出了多少的努力。

甚至於錦衣衛因此殉職者高達十多人。

不要以爲十多人的傷亡很少,想想錦衣衛在大明是多麼恐怖的存在就知道這個傷亡有多大了。

但是販賣的如果是外族蠻子,崇禎皇帝表示朕沒有看到,沒聽說過,跟大明沒什麼關係。

崇禎皇帝再一次把李承彥給召進了宮中。

李承彥在看完了南居益遞上來的奏章之後,沉吟着道:“陛下的意思是?”

崇禎皇帝道:“大明的鐵路修建,還有各地的河道橋樑,需要人手。

朕不想拿大明百姓的命去填,所以……”

所以後面的話,崇禎皇帝沒有說,但是李承彥用屁股想一想都能想出來,不想用大明百姓的命去填,那就只能拿外族的命去填了。

恰巧李承彥所學的縱橫家也沒把別人的命當成一回事兒。

斟酌了半晌後,李承彥纔開口道:“那麼對於蠻子們其他的要求?”

崇禎皇帝道:“福壽膏沒問題,大明敞開了供應他們,賣多少都沒有問題。絲綢和茶葉什麼的,愛卿看着辦便是。”

李承彥躬身應了,開口道:“那這些勞工的數量?”

崇禎皇帝臉上的笑意愈發顯得猙獰:“朕聞,韓信點兵,多多益善,愛卿以爲然否?”

李承彥躬身道:“陛下英明!”

辭了崇禎皇帝之後,李承彥就返回了自己的家中開始收拾行禮,打算先從京師去福建,然後再從泉州出海去巴達維亞的東海艦隊駐地。

至於崇禎皇帝,則是再一次的微服出宮了。

一路跑到了京營駐地之後,崇禎皇帝便帶着幾個內廠和錦衣衛的護衛進了大營之中。

眼前這片大營和校場算是完犢子了,這是一個有味道的大營!!

這是崇禎皇帝進入大營之後的第一個感想——滿大營和校場上都是木頭架子還有拉起來的麻繩,上面密密麻麻的搭着百姓們趁着天好晾曬出來的被子,衣服,還有其他亂七八糟的東西。

然而這些被子受衛所士卒們天長日久的“薰陶”,那股被太陽曬出來的臭腳丫子味兒,讓崇禎皇帝有一種回到後世大學宿舍的錯覺……

真他孃的懷念啊!

然後張之極和一衆千戶們就直接被罰俸半年——原本說的是給百姓們新的被褥,可是眼前這種情況直接就證明了張之極這傢伙把新的給了京營士卒,給百姓們用的是二手貨。

但是崇禎皇帝也沒打算在這事兒上把張之極怎麼樣。

京營將士跟着自己南征北戰的,幹這麼一件出格的事兒也算不了什麼太大的事兒,畢竟這種事情肯定是由張之極來做主,下面的士卒們根本就沒有發言權。

崇禎皇帝小心的避開這些有味道的被子衣服什麼的,慢慢的走近了營帳所在的地方。

營地中的百姓跟前幾天看到的百姓們完全不一樣,就好像從頭到底都換了個人一樣,孩子們也都在圍着大人們打轉,跑來跑去的打鬧着。

除了百姓之外,順天府的大量官員,小吏,還有衙役也在營地之中忙活着。

百姓太多了,一股腦的扔到一個地方去肯定不行,但是想要打散分開安排,不提前分配好,估計到時候也會亂的一逼。

倪元璐覺得早晚都得麻煩一次,倒不如趁着現在人羣相對集中的時候趕緊都弄妥當了,等幹完了工地上的活之後,直接就能把人給分配走。

甚至於有些百姓一路上修啊修的,可能就修到了自己將要分配要去的地方,直接住下來就行了,更省心!

崇禎皇帝輕笑着在營地中穿梭,如果不是那些有味道的被子,崇禎皇帝的心情會更好一些。

一個五口之家站在一張桌子前,神色中滿是掩蓋不住的拘謹,絲毫不見前幾日調戲藩王府管家時的狡黠。

這家的一家之中,那個中年漢子,崇禎皇帝在酒樓上看的真切,當時就這傢伙喊的最響,跳的最歡,可是最後這傢伙根本就沒響應王府管家的號召,白白的逗人開心了一回。

當時崇禎皇帝還以爲這又是一個被慣壞了的百姓,可是現在看看這個連手都不知道怎麼放纔好的傢伙,崇禎皇帝又突然間想笑。

桌子後面的小吏顯然不知道這些,等了半天也沒見這傢伙說清楚他到底想去哪裡,小吏的神色便有些不耐煩了:“我說姜狗蛋,你他孃的到底想好了沒有?

想好了趕緊說,要不然上一邊先想着去,後邊這麼多人沒看見?再耽誤老爺的時間,小心把你抓去打板子!”

姜狗蛋嘿嘿笑道:“官爺,您看着小人去哪裡最合適?”

小吏有些懵逼——你他孃的去哪兒,你問我?我還不知道該去哪兒呢!

不過在思考了一會兒後,小吏還是對姜狗蛋道:“去遼東或者奴爾幹都司吧,也就是冬天冷點兒,剩下的聽說都挺好。”

姜狗蛋嘿嘿笑着道:“那成,俺聽您的,小人申請去遼東。”

小吏接過姜狗蛋手中的戶籍冊子,做好了登記之後便不耐煩的揮了揮手,把姜狗蛋趕到了一旁,大聲喊道:“下一個!”

接下來的百姓想要去哪兒的都有,以遼東居多,其次是奴爾幹都司,然後是勒石草原,再然後是朵甘思和烏思藏。

至於呂宋和爪哇,好像被所有人給遺忘了一樣,沒有人選擇去這兩個地方。

崇禎皇帝湊了過去,問道:“姜兄弟怎麼那麼聽小吏的?小吏說遼東好便一定好了?呂宋和爪哇那裡可是一年三熟四熟的好地方,你就不心動?”

姜狗蛋撇了撇嘴道:“這位公子說笑了,小人雖然沒去過呂宋和爪哇那兩個地方,但是也聽說過是海外之地。

就算是官府把那裡的蠻子都給抓來幹苦力,那也是孤懸海外的地方,以後說不定就再沒機會回大明瞭,跑那麼遠幹什麼?死了都不一定能回來啊。

遼東雖然也遠,可是順着那鐵路走,總是能走到關內的,老了還能埋進祖墳裡,多好。

至於說爲啥相信那位官爺?公子您想想,那官爺可是朝廷官員,還能坑了咱百姓不成?”

崇禎皇帝輕搖着摺扇笑道:“怎麼就不能了?那戲文裡不都說貪官污吏麼?不污的還能叫吏?”

姜狗蛋上下打量了一番崇禎皇帝,心中暗自感嘆了一聲驢屎蛋子外面光。

呵呵笑了兩聲後,姜狗蛋便解釋道:“公子剛纔都說了戲文裡的事兒,那可當不得真。

當今天子是那麼好糊弄的?不怕錦衣衛上門找麻煩?儘管相信官府便是,就算出了岔子也能往上一級的官府伸冤。

就算是官府也官官相護,還可以找了錦衣衛,拿着大誥進京告御狀不是?

公子莫非沒有讀過大誥?”

最後一句話,姜狗蛋話裡的鄙視之意沒有絲毫的遮掩——區區一個讀書人在這裡能掀起什麼風浪?

就算是想要找自己的麻煩,這不遠處就是順天府的官差,自己還用怕了他去?

自己這是被人給鄙視了?

崇禎皇帝有些懵逼,搞不懂爲什麼每次自己出宮浪一波都能被這些百姓給鄙視一番。

難道說自己真的不適合出宮私訪?還是說自己這個皇帝當的太久,已經跟民間百姓脫勾了?

一肚子邪火想發又無處可發的崇禎皇帝乾脆悶哼了一聲,不再理會這個叫姜狗蛋的蠢貨,慢慢在營中逛了起來。

逛了半天之後也沒有什麼新鮮事的崇禎皇帝正打算離開,卻見一身便裝的許顯純匆匆忙忙的趕了過來,躬身拱手道:“公子爺,有急報!”

ps:昨天跟兩個大神面基喝多了,結果感冒了,悲劇。

另外,今天獻祭掉草神的《神話版三國》,看誰更毒。

第八百二十二章 更加陰狠的借殼上市第三百四十四章 殺雞儆猴第九十九章 兩條大魚第八百二十九章 不管他們要多少,我們都要雙倍中獎的速度加羣領獎,過期不候。第五百七十五章 作死的魯王世子第七百八十一章 下血本坑人?第一百八十一章 朕說,雞犬不留!第四百八十四章 捲土重來未可知?第七百一十二章 還合還是另有穿越者?(第一更)第六百六十八章 朕也要修運河第一百二十三章 審袁(終於上架了,求首訂)第八百零三章 清洗計劃第三十二章 滿營建奴菊花殘第二百零二章 潑婦和錦衣衛第六百四十一章 孰先孰後?第五十七章 處置第二百四十四章 皇帝親至,戰後處置(4千字大章第一更)第三百五十七章 駕臨孔府,誰敢舉旗?第三十五章 朕要公審他們第八百一十七章 三個壞種第三百六十四章 求個恩典去倭國第三百九十一章 你,敢造反麼?第六百六十章 頓開金鎖走蛟龍第四百零三章 誰敢跳就摁死第八百三十六章 給洋人修鐵路第五百二十九章 搶生意和體面待遇第二百三十四章 誅連九族,一體斬絕第六百五十五章 給老子築京觀!第七百九十四章 答應,還是拒絕?第六百一十三章 清君側!第九十七章 和親第三十三章 陛下親征!大明萬勝!第四百一十一章 讓後世子孫能多敗幾年第六百零四章 日子不過了,敗家!第八百一十二章 沒一個好東西第七十九章 家宴第八百四十五章 殺雞用牛刀第七十一章 陰損第十四章 議政的建奴第五百二十五章 風起雲涌第四十三章 刺王第五百一十章 良心是個好東西第四百零二章 軍演,創傷第七百七十三章 戰爭已經開始了!第七百七十四章 合約就是用來撕毀的第一百九十四章 崇禎皇帝又缺錢了第八百二十四章 拋棄道德和良知第四百一十八章 賭贏了第六百二十一章 牽動人心的《永樂大典》第五百六十九章 那就去死!第八十七章 處置活動總結,感言求票。第三百七十七章 咱們是一家人啊!第二十六章 朕給你的,纔是你的!第五百二十章 大明崇禎寶鈔第一百三十四章 朝臣奮迅如霹靂第五百二十七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五百七十四章 真香!第七十二章 詔對第六百零八章 遊戲越往後就越難第三百二十二章 講良心的崇禎皇帝第六百二十二章 噁心人和好消息第五章 拿出廠衛的威風收保護費第四百七十八章 錦衣衛第一百九十六章 戰後封賞(4K大章二合一)第五百七十五章 作死的魯王世子第一百五十三章 清風館書生立誓第七十一章 陰損第四百六十三章 吐血的阿黃第二百零六章 朕欲借爾人頭一用!第八百零八章 都是些渣渣第四百六十六章 報告,發現白夷第二百四十八章 突圍的叛軍(4千字大章第二更)第七百四十三章 沒學會走,先跑兩步再說第七十二章 詔對第六百七十九章 朕的原則不會變第七十四章 新軍第六百六十九章 驅狼吞虎第二百四十四章 皇帝親至,戰後處置(4千字大章第一更)第二百零一章 準備跑路的崇禎皇帝第六百二十章 挖自己祖宗的墳第三百三十八章 城頭鏖兵誰更狠第八百一十四章 調教預定的太子第二百二十一章 嘉興吳家第八百七十一章 老子不幹了第二百九十五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四十章 祭出大殺器第二百一十五章 貪心不足第四十七章 刑訊第四百一十三章 錦衣衛百戶史可法第七百二十四章 隨本督往城頭一觀!(第一更)第七百一十三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二更)第八百六十八章 三分世界的第一步第六百七十八章 我命休矣第四百五十章 奉天子詔,誅賊!第二百九十八章 何謂王道第十二章 議歸去第五百三十九章 三道難題第四百七十七章 焚其祖廟,絕其苗裔!
第八百二十二章 更加陰狠的借殼上市第三百四十四章 殺雞儆猴第九十九章 兩條大魚第八百二十九章 不管他們要多少,我們都要雙倍中獎的速度加羣領獎,過期不候。第五百七十五章 作死的魯王世子第七百八十一章 下血本坑人?第一百八十一章 朕說,雞犬不留!第四百八十四章 捲土重來未可知?第七百一十二章 還合還是另有穿越者?(第一更)第六百六十八章 朕也要修運河第一百二十三章 審袁(終於上架了,求首訂)第八百零三章 清洗計劃第三十二章 滿營建奴菊花殘第二百零二章 潑婦和錦衣衛第六百四十一章 孰先孰後?第五十七章 處置第二百四十四章 皇帝親至,戰後處置(4千字大章第一更)第三百五十七章 駕臨孔府,誰敢舉旗?第三十五章 朕要公審他們第八百一十七章 三個壞種第三百六十四章 求個恩典去倭國第三百九十一章 你,敢造反麼?第六百六十章 頓開金鎖走蛟龍第四百零三章 誰敢跳就摁死第八百三十六章 給洋人修鐵路第五百二十九章 搶生意和體面待遇第二百三十四章 誅連九族,一體斬絕第六百五十五章 給老子築京觀!第七百九十四章 答應,還是拒絕?第六百一十三章 清君側!第九十七章 和親第三十三章 陛下親征!大明萬勝!第四百一十一章 讓後世子孫能多敗幾年第六百零四章 日子不過了,敗家!第八百一十二章 沒一個好東西第七十九章 家宴第八百四十五章 殺雞用牛刀第七十一章 陰損第十四章 議政的建奴第五百二十五章 風起雲涌第四十三章 刺王第五百一十章 良心是個好東西第四百零二章 軍演,創傷第七百七十三章 戰爭已經開始了!第七百七十四章 合約就是用來撕毀的第一百九十四章 崇禎皇帝又缺錢了第八百二十四章 拋棄道德和良知第四百一十八章 賭贏了第六百二十一章 牽動人心的《永樂大典》第五百六十九章 那就去死!第八十七章 處置活動總結,感言求票。第三百七十七章 咱們是一家人啊!第二十六章 朕給你的,纔是你的!第五百二十章 大明崇禎寶鈔第一百三十四章 朝臣奮迅如霹靂第五百二十七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五百七十四章 真香!第七十二章 詔對第六百零八章 遊戲越往後就越難第三百二十二章 講良心的崇禎皇帝第六百二十二章 噁心人和好消息第五章 拿出廠衛的威風收保護費第四百七十八章 錦衣衛第一百九十六章 戰後封賞(4K大章二合一)第五百七十五章 作死的魯王世子第一百五十三章 清風館書生立誓第七十一章 陰損第四百六十三章 吐血的阿黃第二百零六章 朕欲借爾人頭一用!第八百零八章 都是些渣渣第四百六十六章 報告,發現白夷第二百四十八章 突圍的叛軍(4千字大章第二更)第七百四十三章 沒學會走,先跑兩步再說第七十二章 詔對第六百七十九章 朕的原則不會變第七十四章 新軍第六百六十九章 驅狼吞虎第二百四十四章 皇帝親至,戰後處置(4千字大章第一更)第二百零一章 準備跑路的崇禎皇帝第六百二十章 挖自己祖宗的墳第三百三十八章 城頭鏖兵誰更狠第八百一十四章 調教預定的太子第二百二十一章 嘉興吳家第八百七十一章 老子不幹了第二百九十五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四十章 祭出大殺器第二百一十五章 貪心不足第四十七章 刑訊第四百一十三章 錦衣衛百戶史可法第七百二十四章 隨本督往城頭一觀!(第一更)第七百一十三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二更)第八百六十八章 三分世界的第一步第六百七十八章 我命休矣第四百五十章 奉天子詔,誅賊!第二百九十八章 何謂王道第十二章 議歸去第五百三十九章 三道難題第四百七十七章 焚其祖廟,絕其苗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