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臣願意捐五十萬兩

不容易啊,自己那個大侄子皇帝終於良心發現了,讓自己出海了啊,終於不用繼續窩在大明國內擔心吊膽了啊。

自從上次南直隸的渣渣們作死一般的找上門來之後,朱常瀛就沒有一天是睡的安穩的。

哪怕是跟着崇禎皇帝跑了一趟南直隸,坐看南直隸的渣渣們被砍的人頭滾滾也一樣。

就那些腦袋讓驢踢了的傢伙,誰知道他們會什麼時候抽瘋,然後再聯繫自己一次?

一次被自己躲過去,崇禎皇帝也沒表示出多在意,如果兩次呢?三次呢?

所以朱常瀛乾脆找了個理由,跟着崇禎皇帝回了京城之後就賴在了京城不回封地了。

至於封地,寡人不要了行不行?逮着宗人府宗令,然後把封地託管給崇禎皇帝了,除了要點兒銀子,別的不要了!

畢竟封地雖好,有命享受才行。

出海了就不一樣了,聽說唐王朱聿鍵那三個渣渣在新明島活的挺滋潤?

至於宗人府宗令暗中找了自己說遼東戰事緊張,桂王是不是該表示表示什麼的,朱常瀛表示必須得表示,身爲大明宗親,還是皇帝的親叔叔這麼親近的關係,自己不表示誰表示?

先來個十萬兩行不行?畢竟還要招募人手神馬的,還要給那些窮苦百姓安家費神馬的,用錢的地方也不少,所以?

崇禎皇帝想了想,朱常瀛是自己的叔叔,跟唐王朱聿鍵和慶王、秦王那三個從大明立國之初就已經存在的藩王肯定是沒得比,十萬兩不少了,畢竟蚊子再小也是肉不是?

一番推託無果之後,崇禎皇帝只能眼含熱淚的收下了桂王叔朱常瀛捐的十萬兩銀子,順便在萬般無奈之下,只得依着唐王朱聿鍵之前的成例,收回了桂王府的封地,該分給百姓們去種的就分給百姓們去種,該收回到皇莊的就收回到皇莊。

至於桂王府封地上的百姓,願意跟着桂王去新明島的就跟着去,不願意跟着去的就繼續留在大明種地讀書當兵納稅。

桂王朱常瀛爲了自己不用留在大明繼續鬧心,或者說爲了不用再繼續留在大明裝孫子,不僅是自己豁出去了砸錢引誘百姓跟着自己去,順便在盤算着大明其他的藩王有誰願意自己一起去新明島。

其實不用朱常瀛考慮太久,當宗人府宗人令朱常浩和左右宗正朱常潤、朱恭枵知道了朱常瀛在爲了什麼事情頭疼之後,就一起找上了門來。

一開始被崇禎皇帝抓來當這個宗令宗正的時候,朱常浩、朱常潤和朱恭枵的心裡還挺高興。

本來麼,宗人府是皇室宗親自己家的事兒,不用諸王而由禮部代管算怎麼回事兒?

崇禎皇帝把三人詔進京中,這不正是崇禎皇帝重視宗親的表現?

至於說引發三人進京的引子朱常洵,那就是一個作死的傻逼而已,不要在意。

原本事情的發展和三人預想的也差不太多——最起碼這宗親裡面,自己三人說話的份量可真是響噹噹。

當初朱聿鍵移封海外的時候,大明朝上上下下的藩王之中,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嘲笑朱聿鍵和朱倬紘,還有朱存樞三個笨蛋。

移封海外,說的好聽。

雖然說名義上是實打實的一國之主,開國初期可能也確實如此,可是實際上呢?

太尉和丞相這兩個關鍵性的職位被朱聿鍵那個混賬東西給賣了,必須由大明國內指定。

如此一來,就算是一個實權的王爺,在對大明恭敬的時候可能還沒什麼,一旦有了二心,那就只能呵呵了。

更不要提出海之後還需要真刀真槍的去跟土人玩命,搶地盤。

刀槍這玩意是長眼的?漢高祖劉邦那麼牛逼的人物不照樣受傷之後掛了?

合着你朱聿鍵就比漢高祖還要強一些不成?

這種冷嘲熱諷,在朱存樞出海之前掛掉的時候達到了巔峰。

明着說,肯定是沒有人敢說的,把鍋甩到崇禎皇帝的身上去,同樣也沒有人敢。

但是把火力集中到朱聿鍵他們三個渣渣的身上就毫無壓力了。

諸如“出師未捷身先死”、“沒有那個命就享不了那個福”這一類的謠言早就喧囂塵上了。

但是,當鄭芝龍的艦隊回來之後,一切的一切就變了。

海外不光發現了大島,而且不比大明小多少?

上面根本就沒有多少土人,而且土人蠢的跟蹲在樹上吃果子的猴子們一樣?

上面石炭都不用挖?就在地面上等着去撿?

上面土地肥的扔把種子就能等着收成?

地上寶石到處都有,隨便挖挖就能發家致富?

正所謂三人成虎,謊言重複一萬遍就成了真理,朱聿鍵他們三個渣渣簡直走了狗屎運!

實力打臉的打臉三人組如今已經不再是人渣三人組或者是傻逼三人組了,而是“極具眼光的,運氣極好的人渣三人組”。

大明的藩王們都合計開了。

這三個渣渣出海,撈着這麼大的一個島,分給這三個渣渣,皇帝陛下能放心?

是不是得把老子也弄過去,然後給這三個渣渣摻摻沙子什麼的?

原本大傢伙的心裡,也只是想想就算了,畢竟這事兒的決定權還在崇禎皇帝的手上。

而有事沒事的往崇禎皇帝的跟前湊,明顯就不是什麼明智的選擇——當初那三個渣渣被崇禎皇帝砍去了多少肉,大家可是誰也不瞎。

就算是不算上那三個渣渣,光是桂王朱常瀛這個倒黴蛋被崇禎皇帝砍了多少肉,那大家也是看在眼裡的。

可是如今倒好,朱常瀛居然撈到了第二批的出海名額,而且還爲此而頭疼,想要再拉上幾個人一起去。

別的藩王山高皇帝遠的,知道消息也慢一些,可是朱常浩還有朱常潤,朱恭枵可就不一樣了——這三個傢伙就在京城!

正所謂是近水樓臺先得月,一知道消息,三人就聯袂找上門來了。

就算是朱恭枵現在還沒有生兒子,連個世子也沒有,那又有什麼關係?大不了這個宗正老子不幹了!出海當個實打實的藩王,不比留在京城看那狗皇帝的臉色要強的多?

朱常瀛覺得這事兒應該不是問題。

不就是讓自己找崇禎皇帝替這三個傢伙求求情,他們自己留在京城,把世子扔出去麼——朱恭枵先佔下個位置,等有了兒子再說。

反正自己去新明島也得一段時間準備,同樣也得忽悠幾個其他的藩王一起,替這三個傢伙向皇帝開口求情,問題應該是不大的?

想了想,朱常瀛開口道:“瑞王兄知道小弟可是捐了十萬兩軍餉的?”

彼其娘之!

朱常浩心中暗罵一聲,你捐十萬兩銀子的事兒還是在本王的示意下才捐的,本王怎麼可能不知道?

可是,那他孃的是本王自己的意思還是那一位的意思,你自己心裡沒點兒逼數?

現在提出來這一點,你想幹什麼?讓本王也捐個十萬兩?

朱常浩心中越想越是不爽——這算不算始作俑者?

朱常潤和朱恭枵同樣心中暗罵。

這事兒兩個人同樣有份,如今朱常瀛這個混帳東西提出來,不就是等於先讓自己三人表態?

想了想,朱恭枵乾脆開口問道:“不知道這是桂王叔自己的意思?還是?”

說完之後,朱恭枵乾脆伸手指了指天上。

朱常瀛笑道:“此事乃是本王自己的意思,三位自然可以不用理會。”

確實是朱常瀛自己的意思——你們三個幫着那個臭不要臉的從本王這裡訛走了十萬兩,如今風水輪流轉,本王能讓你們三個好過了?

朱常瀛越是這麼說,朱常浩三個人就越發的搞不清楚這到底是朱常瀛自己的意思還是那個臭不要臉的意思。

訕笑了半晌之後,朱常浩決定揭過去這一篇不提——反正別管是朱常瀛自己的意思,還是受到了那臭不要臉的指使,反正自己三人想要出海建國,這事兒都得經過那臭不要臉的首肯。

而那臭不要臉的傢伙會讓自己三人好過?

用屁股想想都知道這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事兒。

既然這樣兒,那現在想這些也沒有用,倒不如干脆一些,回頭準備好了銀子再找那臭不要臉的商量商量,看看這刀子是不是能砍的輕一些。

朱常浩道:“若是此事得成,不知道桂王兄有如何打算?”

朱常瀛此時也變得痛快無比:“若是三位能與我一起去新明島,咱們自然是一體的,又何分你我?”

朱常浩哈哈大笑道:“痛快!桂王兄快人快語,就這麼定了!”

說完之後,朱常浩也不帶多留,直接就和朱常潤還有朱恭枵一起離開了桂王朱常瀛的居所,聯袂進宮求見崇禎皇帝去了。

崇禎皇帝對於這三個傢伙的到來,一點兒都不意外。

自從跑到了海外的朱聿鍵等人把消息源源不斷的傳回大明之後,出海建國就成了一件大家搶着來的好事兒了。

如今自己鬆了口子,能有第二批的傢伙組團去新明島,那還能有不積極的?

這三個傢伙不過是近水樓臺而已,先跑來自己這裡試探試探——更何況,三人去找朱常瀛的事兒,自己第一時間就已經知道了。

看了看天色將晚,崇禎皇帝便開口道:“瑞王叔和惠王叔,還有周王兄,等會兒留在宮裡一起用膳,咱們一家人好好親近親近。”

朱常浩先是謝了恩,才躬身道:“陛下,臣聽聞遼東戰事緊張,故而決定捐銀十萬兩以助餉。”

崇禎皇帝原本以爲朱常浩這三個傢伙就是來找自己商量出海建國的事兒,沒成想還撈到了十萬兩軍餉——這種好事兒多來一些,朕不介意的。

朱常潤也躬身道:“啓奏陛下,微臣這些年來,也算是薄有家資,同樣捐銀十萬兩以助餉。”

這就是二十萬兩了!

只是崇禎皇帝看着朱恭枵的眼神卻眯了起來。

一次性的砸出來十萬兩求人辦事兒,這事兒必然是不怎麼好辦——更何況是大明的鐵公雞藩王們要辦的事兒了。

而且瑞王和惠王這兩個藩王對比起周王朱恭枵,那可是實打實的窮逼。

周王朱恭枵那可是打從大明開國之時起就分封出去的藩王,十幾代人積攢下來的銀子,是瑞王和惠王兩個窮逼能比得了的?

現在三個人一起進宮,瑞王和惠王這兩個窮逼各自捐了十萬兩,那周王該捐多少?

朱恭枵一看崇禎皇帝眯起的眼睛,心中就暗道一聲不好——這臭不要臉的肯定是盯上了自己的銀子了!

想了想,在出海建國和銀子之間,朱恭枵果斷的選擇了出海建國,躬身道:“啓奏陛下,臣願捐五十萬兩!”

這一下子就直接在朱常浩和朱常潤報價的基礎上面打着滾的向着翻——整整五十萬兩,哪怕是朱常浩和朱常潤加起來,也不過是二十萬兩而已。

崇禎皇帝這下子滿意了。

五十萬兩再加上二十萬兩,那可就是整整七十萬兩,起碼支撐起遼東戰事來應該還能支應一段時間。

最起碼能支撐到把黃臺吉那傻缺給懟回瀋陽去。

心中樂開了花的崇禎皇帝假惺惺的道:“兩位王叔,還有周王叔這是幹什麼?朕這心裡,哎。”

表態之後,崇禎皇帝纔想是剛想起來什麼一般,恍然道:“對了,不知道兩位王叔還有周王兄進宮來見朕,可是還有什麼事情?”

面對着崇禎皇帝這副收了銀子就想趕人的嘴臉,朱常浩、朱常潤還有朱恭枵很是感覺有些無可奈何的意思。

畢竟他是皇帝,自己能怎麼辦?當然是老老實實的受着唄。

無奈的朱常浩躬身道:“啓奏陛下,臣等進宮,乃是爲了商議置換封地一事。”

崇禎皇帝很傻很天真的問道:“瑞王叔想要把封地置換到哪裡?如今大明各地,卻是沒有甚麼合適的地方置換給王叔啊?”

……

很好,很強大。

現在是個正常人,都知道大明的境內已經不可能再分封藩王了,這話口風您老人家早就指使着錦衣衛傳的滿天飛了好嗎?

至於自己三個人進宮,你心裡一點兒逼數兒都沒有?

第八百三十七章 忽聞河東獅子吼第一章 風水輪流轉,到朕就跑偏第十八章 劉興祚起兵第一百七十章 凌遲之又見凌遲第三百二十九章 徹底栽了第六百九十七章 主業副業要分清第三百一十二章 生,或者死第三百四十二章 能胡編亂造也是個本事第二百九十章 寧德長公主第八百一十一章 陛下說笑了(第一更)第六十七章 跪像第三百四十二章 能胡編亂造也是個本事第五百七十章 認慫第二百五十八章 秦王和慶王兩個渣渣(4千字第二更)第三十五章 朕要公審他們第七百九十二章 死基佬?第六百四十九章 本王不要臉了第二百零三章 驛站是朕的!第五百五十章 《巴達維亞合約》第三十二章 滿營建奴菊花殘第一百八十章 天可汗崇禎大帝第七百九十四章 答應,還是拒絕?第二百二十一章 嘉興吳家第七百三十三章 煌煌天威(4000字章第一更)第八百二十一章 你信不信?第三百二十五章 物以稀爲貴第三百零一章 其罪在朕一人第八十五章 講讀報紙第三十二章 滿營建奴菊花殘第四百九十七章 不給建奴當狗了!第二百二十八章 許某要整頓海上勢力第五百八十五章 朕對他真是太好了!第五百零五章 朕說過要殺你全家!第九十一章 有上進心的駙馬第四百二十八章 自己不爽就拖人下水第四百五十四章 軍事管制第三百一十九章 看在黨國的份上第八百四十三章 堅持洗腦二十年,試刀!第八百一十二章 沒一個好東西第二百五十五章 遍地烽煙的根源(4千字第二更)第六百七十三章 雖遠在中國,亦當求之。第五百三十章 去堵蠻子的門第六百八十五章 忍一時越想越氣,退一步越想越虧第三百九十一章 你,敢造反麼?第三百二十八章 都很頭疼第三百九十三章 誅心之語第七百四十八章 朕的大白菜!第三百六十五章 還有更過分的第五百九十七章 朕有仇,向來不喜歡隔夜!第四百八十六章 崇禎皇帝不開心第一百四十章 肘腋生變須臾間第六百七十二章 一個艱難的決定第六百三十三章 通知他們,滾蛋!第八百零六章 鴻門宴第三百七十七章 咱們是一家人啊!第四百九十三章 又一家想要內附的第七百九十七章 風!大風!第三百六十四章 求個恩典去倭國第五百四十九章 欽命南居益討伐不臣!第七百五十七章 籠罩在世界幕後的黑手第八百三十九章 一口吃不成個胖子,兩口呢?第四百八十章 作死的朵顏三衛第一百五十三章 清風館書生立誓總有些無藥可醫的腦殘找罵,彼其娘之!第五十六章 特赦第六百九十章 山東之恥孫之獬第七百六十九章 腦袋讓驢踢了?第八百六十六章 人口大爆炸帶來的紅利第八百一十三章 糟老頭子壞的很第二百三十章 給建奴潑髒水(4千字大章)第八百三十六章 給洋人修鐵路第四百三十二章 人心不是那麼好收買的第八百六十四章 我們需要孔代親王是正義的一方第八百二十八章 耗子舔貓第六十七章 跪像第一百五十五章 須知天意念蒼生第五百一十三章 江湖傳言第二百八十五章 還請金先生不要怪罪第六百一十三章 清君側!第七十一章 陰損第七百三十七章 借殼上市?第四百六十章 瀋陽城門開第一百七十章 凌遲之又見凌遲第五百九十章 步子邁大了容易扯到蛋第七百一十八章 最後的清算(第一更)第六百零二章 蠻子好說,大明百姓才更讓人頭疼!第一百五十一章 清風館中落驚雷第六百八十九章 忘記歷史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第五百三十六章 坑死人的損招第五百零六章 黃臺吉之死第三百九十四章 朕不均田地第七百三十五章 去到天地的盡頭看看(4000字章第三更)第六百零七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第四十五章 狗賊!第三百七十二章 他孃的,不對勁啊第一百七十四章 雄起的科爾沁奧巴第三百零八章 真想幫黃臺吉第五百七十八章 心黑手辣不要臉第四百五十五章 崇禎皇帝遭瘟了
第八百三十七章 忽聞河東獅子吼第一章 風水輪流轉,到朕就跑偏第十八章 劉興祚起兵第一百七十章 凌遲之又見凌遲第三百二十九章 徹底栽了第六百九十七章 主業副業要分清第三百一十二章 生,或者死第三百四十二章 能胡編亂造也是個本事第二百九十章 寧德長公主第八百一十一章 陛下說笑了(第一更)第六十七章 跪像第三百四十二章 能胡編亂造也是個本事第五百七十章 認慫第二百五十八章 秦王和慶王兩個渣渣(4千字第二更)第三十五章 朕要公審他們第七百九十二章 死基佬?第六百四十九章 本王不要臉了第二百零三章 驛站是朕的!第五百五十章 《巴達維亞合約》第三十二章 滿營建奴菊花殘第一百八十章 天可汗崇禎大帝第七百九十四章 答應,還是拒絕?第二百二十一章 嘉興吳家第七百三十三章 煌煌天威(4000字章第一更)第八百二十一章 你信不信?第三百二十五章 物以稀爲貴第三百零一章 其罪在朕一人第八十五章 講讀報紙第三十二章 滿營建奴菊花殘第四百九十七章 不給建奴當狗了!第二百二十八章 許某要整頓海上勢力第五百八十五章 朕對他真是太好了!第五百零五章 朕說過要殺你全家!第九十一章 有上進心的駙馬第四百二十八章 自己不爽就拖人下水第四百五十四章 軍事管制第三百一十九章 看在黨國的份上第八百四十三章 堅持洗腦二十年,試刀!第八百一十二章 沒一個好東西第二百五十五章 遍地烽煙的根源(4千字第二更)第六百七十三章 雖遠在中國,亦當求之。第五百三十章 去堵蠻子的門第六百八十五章 忍一時越想越氣,退一步越想越虧第三百九十一章 你,敢造反麼?第三百二十八章 都很頭疼第三百九十三章 誅心之語第七百四十八章 朕的大白菜!第三百六十五章 還有更過分的第五百九十七章 朕有仇,向來不喜歡隔夜!第四百八十六章 崇禎皇帝不開心第一百四十章 肘腋生變須臾間第六百七十二章 一個艱難的決定第六百三十三章 通知他們,滾蛋!第八百零六章 鴻門宴第三百七十七章 咱們是一家人啊!第四百九十三章 又一家想要內附的第七百九十七章 風!大風!第三百六十四章 求個恩典去倭國第五百四十九章 欽命南居益討伐不臣!第七百五十七章 籠罩在世界幕後的黑手第八百三十九章 一口吃不成個胖子,兩口呢?第四百八十章 作死的朵顏三衛第一百五十三章 清風館書生立誓總有些無藥可醫的腦殘找罵,彼其娘之!第五十六章 特赦第六百九十章 山東之恥孫之獬第七百六十九章 腦袋讓驢踢了?第八百六十六章 人口大爆炸帶來的紅利第八百一十三章 糟老頭子壞的很第二百三十章 給建奴潑髒水(4千字大章)第八百三十六章 給洋人修鐵路第四百三十二章 人心不是那麼好收買的第八百六十四章 我們需要孔代親王是正義的一方第八百二十八章 耗子舔貓第六十七章 跪像第一百五十五章 須知天意念蒼生第五百一十三章 江湖傳言第二百八十五章 還請金先生不要怪罪第六百一十三章 清君側!第七十一章 陰損第七百三十七章 借殼上市?第四百六十章 瀋陽城門開第一百七十章 凌遲之又見凌遲第五百九十章 步子邁大了容易扯到蛋第七百一十八章 最後的清算(第一更)第六百零二章 蠻子好說,大明百姓才更讓人頭疼!第一百五十一章 清風館中落驚雷第六百八十九章 忘記歷史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第五百三十六章 坑死人的損招第五百零六章 黃臺吉之死第三百九十四章 朕不均田地第七百三十五章 去到天地的盡頭看看(4000字章第三更)第六百零七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第四十五章 狗賊!第三百七十二章 他孃的,不對勁啊第一百七十四章 雄起的科爾沁奧巴第三百零八章 真想幫黃臺吉第五百七十八章 心黑手辣不要臉第四百五十五章 崇禎皇帝遭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