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 好大一盤棋

徐光啓在崇禎皇帝走後就找到了墨鏵,打算把崇禎皇帝跟自己說的那些話轉述一遍。

實事上,不僅出乎於崇禎皇帝的預料,甚至於出乎于徐光啓的意料,因爲墨鏵很正式的告訴徐光啓:“兼愛,非攻,是跟人講的,蠻夷什麼時候算人了?”

徐光啓語塞,愣了半天之後纔開口道:“那夏額哲之流又該怎麼算?”

墨鏵道:“夏額哲現在不是我大明百姓麼?他又不是什麼蠻子,自然跟我大明百姓一樣。”

徐光啓這才放下心來,既然墨鏵不會跟那些腦殘一樣,那就沒什麼好擔心的了。

實際上,這種事情的出現還是因爲崇禎皇帝不學無術的原因。

雖然崇禎皇帝在穿越之後一直在看些諸子百家的書籍,可是看的時候難免會有主觀印象,所以各種挑着看。

就跟後世的起點讀者會跳訂一樣,看的爽的部分就看,不爽的部分就跳過。

崇禎皇帝也是一樣。

在內心深處狠狠的鄙視了自己一番之後,崇禎皇帝決定——繼續挑自己關心的看。

至於說每本書都認認真真的去讀是不可能的,這輩子都不太可能,畢竟先賢們怎麼教導我們的?

好讀書,不求甚解。

意思就是要好好讀書,只要大概的瞭解下就行了,不用非得玩了命的刨根問底。

畢竟東方的文明世界不是西方蠻子們能想象的——那麼多的書籍,全部讀通,那是搞學問的大宗師該乾的事情,並不是一個皇帝該乾的。

身爲皇帝,只要保證自己手裡有刀子有錢,剩下的問題基本上都不是什麼問題,而沒了這兩樣東西做保證,基本上這個皇帝也快涼了。

比如正版的崇禎皇帝,既沒錢,手裡又沒刀子,累死他也搞不定整個朝堂上面心思各異但是利益基本一致的大臣們。

所以他涼了,穿越過來的盜版貨纔有了發揮的餘地。

至於說在一開始的時候就幹掉魏忠賢,然後慢慢的再收拾朝堂,崇禎皇帝唯有呵呵以對。

換成任何一個朝代,這麼幹都是對的,畢竟是先皇的心腹,而且對於自己這具身體說不上什麼友好,甚至於敵視。

偏偏是大明不存在這個問題。

立皇帝劉謹那麼牛逼的人物還不是一張紙條就給剮了?

魏忠賢再牛逼,在滿朝文武都看他不順眼的情況下,崇禎皇帝但凡有一點兒拉他一把的意思,魏忠賢都會當成救命稻草一樣死死的抓住。

畢竟明朝的太監們沒辦法真正的觸碰到兵權,對於皇權可以說是沒有絲毫的威脅性。

當然,太監們要是對於皇帝產生了敵意,那皇帝涼起來也是很容易的,比如說方正化想要殺崇禎皇帝的情況下,基本上是一殺一個準,根本就不存在失手的情況。

然而,這可能麼?

方正化的身家性命其實是和崇禎皇帝息息相關的,崇禎皇帝牛逼,誰也不敢小瞧他方正化,哪怕是他只是崇禎皇帝的一個影子。

崇禎皇帝一旦掛了,不管是誰上位,第一個要弄死的也是他方正化,甚至於王承恩和曹化淳等都要排到第二位去。

崇禎皇帝的思維很容易就會跑偏,這就是後世看小說太多帶來的毛病。

從人類的誕生到未來的世界末日,從大明朝的科技發展到以後會不會出現個穿越者過來當文抄公,崇禎皇帝的思維跑偏之後連他自己都感覺害怕。

溫體仁等傳統文人的思維明顯就不容易跑偏。

內閣裡面今天很熱鬧,新上任的國子監祭酒孟慶元難得的來了內閣面見溫體仁。

糾結了半晌之後,孟慶元纔開口道:“溫閣老,事情當真就沒有轉圜的餘地了麼?”

呷了一口茶水之後,溫體仁才淡淡的道:“轉圜什麼?有什麼好轉圜的?都不是什麼小孩子了,該爲自己的行爲負責了。”

孟慶元急道:“閣老,如果是別的也就算了,可是這裡面還有國子監的監生呢?都是些好苗子啊,就這麼被扔去遼東,可全毀了呀!”

溫體仁哼了一聲道:“毀了便毀了吧,我大明什麼時候缺過人?再者說了,你孟大人何不自己去求陛下?看看陛下會不會應允?”

孟慶元臉上焦急的神色更甚:“閣老,下官去求陛下,只怕會被一起派到遼東吧?”

溫體仁一副看二傻子的神色,嗤笑道:“沒錯,你孟大人敢去,肯定也會被陛下派去遼東,哪怕你孟大人是孟聖之後也是一樣兒的結果,倘若不信,你儘可以試試。”

孟慶元一時無語,過了半晌才道:“那國子監這幾名學生,當真就再沒有半分的機會了?”

溫體仁道:“龍有逆鱗,觸之必死。這些個混帳東西,明顯是觸到了陛下的逆鱗了,誰還能救得了他們?

往小了說,這些個學生是違背了太祖的律令,擅議朝綱,往大了說,這些人有一個算一個,都是謗君之罪。

陛下只是把他們扔到遼東去,已經算是輕的了,你孟大人還想怎麼樣?非得讓這些學生安然無恙是不是?那將置陛下於何地?”

孟慶元微怒道:“陛下何其不愛惜羽毛名聲!”

溫體仁攤了攤手,反問道:“名聲何用?陛下在這些個混帳書生的嘴裡可曾有過一絲的好?便是我溫體仁,不也是被傳爲當朝第一奸?”

見孟慶元被噎住,溫體仁又譏笑道:“崇禎皇帝遭瘟了這句話是從哪兒傳出來的,你孟大人當真不知?

不是不知,你是愛護你的學生,不想看他們出了事,所以多方替他們遮掩此事。

不過,縱然溫某不願意追究,可是錦衣衛會放過他們麼?尤其是這些個混帳東西把陛下也編排了,錦衣衛上上下下早就憋了股子邪火。

現如今他們這般作爲,不是自尋死路是什麼?你孟大人又把錦衣衛當成了什麼?”

溫體仁的一番話,讓孟慶元的冷汗都落了下來。

錦衣衛是什麼?

整個大明不知道國子監祭酒是誰的人很多,但是要說不知道錦衣衛是幹什麼的人,基本上找不出來。

尤其是錦衣衛都指揮使許顯純,威風直逼成祖皇帝時的紀綱,皇帝又對之寵信無比,多少彈劾錦衣衛跋扈的奏章都被拿去燒火取暖了?

偏偏許顯純也沒有辜負崇禎皇帝的這份信任,不光是替崇禎皇帝解決了多少明刀暗箭,背起黑鍋來也是毫不含糊。

哪怕這個黑鍋在以後有可能會成爲他的催命符也是一樣。

在某些時候,許顯純這傢伙看起來簡直比法家還要法家,不同的是,他並沒有任何自己的思想,全部都是執行的皇帝的意思。

法家玩弄律法,許顯純大部分時間是很遵守和維護律法的。

除非律法觸碰到了皇權,或者有皇帝授意的時候,他纔會視律法如無物。

就像是這一次的學生們作死,先是謠傳出了崇禎皇帝遭瘟了這麼一句童謠,又抨擊崇禎皇帝嗜殺無度,乃是千年以來最大的暴君,早就已經惹怒了許顯純。

早就有傳言,許顯純打算抓到了主使之人後要把從三皇五帝開始到大明崇禎八年之間所有出現過記載的刑罰都在主使人的身上來一遍,而且是親自動手。

至於說這種罪名原本應該有的處置方式,許顯純不打算理會,哪怕是自己明明知道也打算當做不知道,而是一定要用私刑處置。

由此已經可以看出許顯純對於造謠之人有多恨了——崇禎皇帝遭瘟了這句話不光是針對溫體仁那麼簡單,甚至於可以算是一種咒崇禎皇帝早死的行爲。

孟慶元對於這裡面的彎彎繞也很清楚,無奈的苦笑一聲後,向着溫體仁拱手道:“既然如此,下官也不再打擾溫大人了。”

溫體仁端起茶水,示意孟慶元自便,待孟慶元轉身之後卻又輕輕的自言自語道:“吾聞用夏變夷者,未聞變於夷者也。”

孟慶元的腳步頓了頓,終於沒有再說一句話,就此離開了內閣,回了國子監。

溫體仁所說的這一句“吾聞用夏變夷者,未聞變於夷者也”,出自《孟子·滕文公上》,別人不清楚,孟慶元身爲孟子後人還能不清楚?

就像是曲阜孔家的那些個傢伙再怎麼混帳,都能把《論語》倒背如流一般,孟家的人誰敢說自己不知道《孟子》,說出去只怕是會被人笑死。

只是溫體仁偏偏在自己離開的時候開口說了這麼一句話,則是把這些個書生被扔去遼東的事兒做了一個解釋,順便也警告了自己一番。

用夏變夷和變於夷者,其實還是華夷大防的問題。

而當今天子偏偏又是個心狠手辣的,對於夷狄之輩向來是不當人看——單單是鐵道部和工部這兩部裡面,死掉的夷狄數量就要是萬爲單位計算。

這些個混帳們替夷狄喊冤,可不正是觸怒了皇帝?

而溫體仁也正是藉着這個機會警告自己,管好國子監,別讓這些個書生們找不到北。

剛剛離崇禎元年才幾年?這些個書生就又開始飄了?

早先一再強調生員不許議政的時候,這些個混帳東西可是老實的很。

現在看着皇帝的態度慢慢的有些放開了,這些個傢伙就敢跳出來作這麼大的死?

真當皇帝是個好脾氣的?

法不責衆這句話,在崇禎皇帝這裡從來都不適用——南直隸幾萬顆人頭還沒有完全的腐爛呢!

嘆息了一聲之後,孟慶元也開始反思起來了。

自己是不是對於國子監管理的太過於寬鬆了,以致於這些個混賬東西都開始飄了?

原本打算給國子監一個寬鬆的學風,讓學子們能自由的討論學問,暢所欲言,現如今看來,是自己錯了。

今天這些人敢誹謗皇帝,詛咒皇帝,明天他們敢幹些什麼?

往深了想一想,孟慶元覺得自己後背上面全是汗——只要這些人搞出來什麼大動靜,自己身爲國子監祭酒,就肯定跑不了——好壞都會有自己的一份!

大明律可是有着誅連這一條的,尤其是當今皇帝把誅連座師這種事兒都正大光明的寫進了大明律裡面。

太他孃的嚇人了。

心裡暴了一聲粗口的孟慶元決定回去之後就要好好的整頓一番國子監,除了被錦衣衛帶走的那些傢伙之外,某些不太安穩的混賬東西也可以革了他們的學籍了!

畢竟自己打算的是給他們個自由寬鬆的環境討論學問,不是讓這些混帳東西討論朝堂方略和誹謗天子的!

回到了國子監之後,孟慶元就直接把各個相關的大佬們集合到了一起,然後向他們通報了自己的決定。

沒錯,就是決定,至於說這些人會不會反對什麼的,孟慶元不在乎。

這些人贊成的話,固然是好,反對也無所謂。

只要自己一封摺子遞上去,所有的理都會站在自己這一邊——不管是大明律還是朝堂上的袞袞諸公,甚至於皇帝,都不希望生員們太過於放飛自我。

出乎孟慶元的意料,整個國子監的各個大佬們一致表示了贊同——早就該好好整頓整頓國子監了。

現在的國子監成什麼樣子了?

學子們對於學問的追求沒多大的熱情,反而對於朝堂政治什麼的特別感興趣。

現在是你們對於朝堂感興趣的時候?

沒在朝堂之上,就永遠弄不清楚朝堂上面的水有多渾有多深,冒冒然的一頭扎進去,除了淹死不會有什麼其他的好下場。

就像是皇帝陛下決定徹底平滅了爪哇和建奴一樣,這些個學子覺得皇帝這是想要開疆擴土,想要在功績上面比肩秦皇漢武,可是實際上呢?

這些學生們不清楚,他們這些國子監的各個大佬還能不清楚?

皇帝想要打壓地租,又不願意直接從大明的地主身上下手,那就只能新弄出來些地盤,讓更多的百姓能分到地。

百姓們分到地,佃租的百姓就會少。

佃租的百姓少了,地主們不降租也得降租。

再聯想到之前朝廷開放官鐵專營的口子,許民間資本參與進去,這裡面的彎彎繞太多太複雜,是這些學生能看的明白的?

而且,平定了建奴,大明就有了足夠穩定的北方環境,再騰出手來收拾南方,壓力上面就會輕鬆的多。

總之,皇帝陛下這是在下好大的一盤棋,人人都是棋子而已。

想要從棋子變成下棋的,沒死過是不是?

第八百五十章 赫梅利尼茨基很蛋疼第五百六十一章 接着坑藩王第七百五十八章 拆分合並第五百零二章 有人爽就有人不爽(3/5)第四百四十一章 你被人扔海里了第五百一十二章 威逼利誘也得把事兒把了!第二十三章 爲陛下死戰!第二十八章 上屋抽梯,關門打狗第三百五十三章 準備出海第八百四十五章 殺雞用牛刀第三百零八章 真想幫黃臺吉第三百二十五章 物以稀爲貴第六十七章 跪像第六百二十章 挖自己祖宗的墳第二十六章 朕給你的,纔是你的!第八十八章 剃髮令第一百四十九章 皇兄託夢有話說第二百六十六章 內修德政,四海賓服(4千字第一更)第三百一十四章 都在算計第三百三十二章 被帶溝裡去了第一百零一章 建奴的算計第三百零一章 其罪在朕一人第三百四十章 老子就問,你們怕不怕!(PS:這一章算是4號的加更)第九十二章 排隊槍斃第三百九十章 朕憑本事借的第四百七十六章 馬六甲出事兒了第六章 朕看看他們怎麼收錢的第五百六十二章 誰願意敗家?第七百四十七章 兒子養偏了怎麼辦?第四百八十四章 捲土重來未可知?第一百二十四章 步戰與騎兵第五百四十五章 他們用過的名字,是漢唐第七百七十二章 最可怕的一種可能第四百五十七章 單挑還是羣毆?第二百四十章 張之極進城(4千字大章)第八百四十三章 堅持洗腦二十年,試刀!第三百六十章 老子跟你講道理第一百二十一章 入宮第二百四十六章 坑人和兵圍宜川(今天萬更完成)第三百四十九章 你是怎麼這般不要臉的?第五百六十六章 黑歷史第八百三十八章 無法拒絕第五百六十七章 全世界的爸爸第六十章 折割第三百三十六章 一切罪孽歸於貧僧第五百九十四章 皇帝有點兒蠢第三百六十六章 德川將軍是個好人第六十五章 劫人第八百四十章 整個世界替大明帝國買單第五百零六章 黃臺吉之死第四百九十八章 連你也算計我!第六百六十四章 慢慢談就是了第八百三十一章 又要養豬了?第六百二十四章 我拿你當朋友,你卻想坑我?第六百五十三章 騰籠換鳥第四百二十七章 不還是美滋滋?第七百三十三章 煌煌天威(4000字章第一更)第四百七十八章 錦衣衛第六百八十三章 陛下將至第七百六十章 智障的國王第四百一十七章 豪賭一把的洪承疇第八百五十二章 呵,中世紀的浪漫之都!第一百零二章 追兵第四百零三章 誰敢跳就摁死第七十一章 陰損第八百七十章 因爲烈酒引發的歐洲血案第五百八十八章 一座京觀引發的血案第八百四十一章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第二百一十一章 誅九族和夷九族第八百四十四章 夜路走多了第二百六十一章 皇后要生了(4千字第一更)第五百一十六章 先取哪兒爲上?第二百四十六章 坑人和兵圍宜川(今天萬更完成)第六百二十章 挖自己祖宗的墳第四百八十四章 捲土重來未可知?第二百零一章 準備跑路的崇禎皇帝第七百零一章 讓百姓出門做工的難題第六百八十八章 與朕何干?與大明何干?第三百零五章 京察第三百九十四章 朕不均田地第三十二章 滿營建奴菊花殘第五百六十二章 誰願意敗家?第八百一十五章 矯枉不怕過正第五百七十三章 把蠻子清理掉第二百二十一章 嘉興吳家第十九章 范文程借路第三百七十七章 咱們是一家人啊!一路同行,感恩有你——衆籌白銀萌感言第三百四十六章 營嘯第三百三十一章 夷狄入華夏則華夏之?第四百三十四章 朕放出了一頭怪獸第八百零九章 跪就要跪好!第六百七十三章 雖遠在中國,亦當求之。第七百四十六章 趴在歐洲身上吸血第三百八十七章 兩家少林寺第一百五十六章 東抄西襲成文章第二十八章 上屋抽梯,關門打狗第四百八十三章 逼迫建奴北上西進第四百零九章 皇長子不是太子第八百四十一章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
第八百五十章 赫梅利尼茨基很蛋疼第五百六十一章 接着坑藩王第七百五十八章 拆分合並第五百零二章 有人爽就有人不爽(3/5)第四百四十一章 你被人扔海里了第五百一十二章 威逼利誘也得把事兒把了!第二十三章 爲陛下死戰!第二十八章 上屋抽梯,關門打狗第三百五十三章 準備出海第八百四十五章 殺雞用牛刀第三百零八章 真想幫黃臺吉第三百二十五章 物以稀爲貴第六十七章 跪像第六百二十章 挖自己祖宗的墳第二十六章 朕給你的,纔是你的!第八十八章 剃髮令第一百四十九章 皇兄託夢有話說第二百六十六章 內修德政,四海賓服(4千字第一更)第三百一十四章 都在算計第三百三十二章 被帶溝裡去了第一百零一章 建奴的算計第三百零一章 其罪在朕一人第三百四十章 老子就問,你們怕不怕!(PS:這一章算是4號的加更)第九十二章 排隊槍斃第三百九十章 朕憑本事借的第四百七十六章 馬六甲出事兒了第六章 朕看看他們怎麼收錢的第五百六十二章 誰願意敗家?第七百四十七章 兒子養偏了怎麼辦?第四百八十四章 捲土重來未可知?第一百二十四章 步戰與騎兵第五百四十五章 他們用過的名字,是漢唐第七百七十二章 最可怕的一種可能第四百五十七章 單挑還是羣毆?第二百四十章 張之極進城(4千字大章)第八百四十三章 堅持洗腦二十年,試刀!第三百六十章 老子跟你講道理第一百二十一章 入宮第二百四十六章 坑人和兵圍宜川(今天萬更完成)第三百四十九章 你是怎麼這般不要臉的?第五百六十六章 黑歷史第八百三十八章 無法拒絕第五百六十七章 全世界的爸爸第六十章 折割第三百三十六章 一切罪孽歸於貧僧第五百九十四章 皇帝有點兒蠢第三百六十六章 德川將軍是個好人第六十五章 劫人第八百四十章 整個世界替大明帝國買單第五百零六章 黃臺吉之死第四百九十八章 連你也算計我!第六百六十四章 慢慢談就是了第八百三十一章 又要養豬了?第六百二十四章 我拿你當朋友,你卻想坑我?第六百五十三章 騰籠換鳥第四百二十七章 不還是美滋滋?第七百三十三章 煌煌天威(4000字章第一更)第四百七十八章 錦衣衛第六百八十三章 陛下將至第七百六十章 智障的國王第四百一十七章 豪賭一把的洪承疇第八百五十二章 呵,中世紀的浪漫之都!第一百零二章 追兵第四百零三章 誰敢跳就摁死第七十一章 陰損第八百七十章 因爲烈酒引發的歐洲血案第五百八十八章 一座京觀引發的血案第八百四十一章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第二百一十一章 誅九族和夷九族第八百四十四章 夜路走多了第二百六十一章 皇后要生了(4千字第一更)第五百一十六章 先取哪兒爲上?第二百四十六章 坑人和兵圍宜川(今天萬更完成)第六百二十章 挖自己祖宗的墳第四百八十四章 捲土重來未可知?第二百零一章 準備跑路的崇禎皇帝第七百零一章 讓百姓出門做工的難題第六百八十八章 與朕何干?與大明何干?第三百零五章 京察第三百九十四章 朕不均田地第三十二章 滿營建奴菊花殘第五百六十二章 誰願意敗家?第八百一十五章 矯枉不怕過正第五百七十三章 把蠻子清理掉第二百二十一章 嘉興吳家第十九章 范文程借路第三百七十七章 咱們是一家人啊!一路同行,感恩有你——衆籌白銀萌感言第三百四十六章 營嘯第三百三十一章 夷狄入華夏則華夏之?第四百三十四章 朕放出了一頭怪獸第八百零九章 跪就要跪好!第六百七十三章 雖遠在中國,亦當求之。第七百四十六章 趴在歐洲身上吸血第三百八十七章 兩家少林寺第一百五十六章 東抄西襲成文章第二十八章 上屋抽梯,關門打狗第四百八十三章 逼迫建奴北上西進第四百零九章 皇長子不是太子第八百四十一章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