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六章 黑歷史

崇禎皇帝很頭疼,再一次的感覺當皇帝並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每天除了要去後宮的幾個妃子那裡交公糧,還得面對朝堂上那些亂七八糟的破事兒。

哪怕是東海艦隊和南海艦隊這兩邊都已經進入了消停期,崇禎皇帝也一樣感覺頭疼。

眼看着秋闈就在眼前,怎麼坑一坑這些粉嫩嫩的士子們?怎麼挖幾個聽話好用還能辦事兒的人出來?

溫體仁和施鳳來這些傢伙還有其他的幾部尚書都已經算得上是高齡了,放在後世都已經妥妥的退居二線,現在這些傢伙卻硬撐着在朝堂上被自己支使。

就連這些人裡最小的一個洪承疇,也已經四十多歲,而擔着鐵道部的重擔,讓這一個四十多,應該算是正值壯年的鐵道部尚書看起來跟五十多接近六十的老頭子一樣。

就算是不考慮這些事兒,畢竟大明朝當官的人多,人才也不少,其他的事兒一樣讓崇禎皇帝頭疼。

比如阿敏和莽古爾泰。

按照計劃,這兩個傢伙手下的士卒已經完成了整訓,可以向西邊兒進發了。

一理計劃能夠實現五軍都督府那些個壞頭頂流膿腳底生瘡的傢伙們原本的謀劃,別說是朵甘思宣慰司和烏思藏宣慰司了,連李白的出生地都得重新回到大明的手裡。

受崇禎皇帝的影響或者說刺激,整個五軍都督府現在沒事兒就琢磨地圖,看看哪裡的蠻子們又不老實了,或者說又輪到哪個蠻子不老實了。

然後大明就應該興兵以伐無道,毀其貢獻,焚其祖廟,絕其苗裔。

再然後就是大家排排坐,分軍功。

這不是朕想要的生活!現在這些傢伙都總想着撈軍功打仗,沒有人帶着朕去!

幾次親征之下,喜歡上操刀子砍人的崇禎皇帝突然就有些索然無味的感覺。

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再一次無聊的鋪開地圖之後,崇禎皇帝就把目光投向了西寧衛。

按照五軍都督府的做戰計劃,阿敏和莽古爾泰在手下正藍旗和鑲藍旗整訓完成之後,需要由襖兒都司西進到陝西行都司,然後視情況決定是南下西寧衛。

而這個所謂的視情況,就是視崇禎皇帝的心情而定。

老順義王俺答汗是完犢子了,可是小順義王卜失兔汗還活着呢,韃靼土默特部也因爲崇禎皇帝當初怒懟林丹汗而沒有西遷,眼下就在祁連山以西。

而依着崇禎皇帝那小心眼的性子,這一次會不會順手把土默特部給幹掉可當真不太好說,哪怕卜失兔汗和他兒子俄木布現在就賴在京城也是一樣。

畢竟,順義王這位位置是怎麼來的,自嘉靖之後歷代皇帝都忘不了的庚戌之變是怎麼回事兒,大家夥兒的心裡都沒點兒逼數?

當然,政治這玩意本來就髒,尤其是老朱家的朝堂跟蒙古人的關係在那兒擺着,導致這裡面的破事兒根本就洗不白。

簡單的說,就是老朱家乾的也不怎麼地道。

嘉靖二十年,俺答汗派遣使臣來到長城下,表示自己願意給嘉靖當小弟,認同大明朝是世界扛把子的身份,請求開市交易。

但是前面有土木堡之變的教訓擺着,再加上老朱家一慣頭鐵的傳統也在那兒擺着——開市是不可能開市的,這輩子都不可能開市,也只有跟蒙古人三年一小打,十年一大打才能維持的了生活這樣子。

所以大明朝廷不但沒答應俺答汗,還揚言要懸賞俺答汗的首級——不答應俺答汗的入貢請求也就算了,還揚言要買人家的人頭。

於是,俺答汗率領大軍越過長城,殺掠長城內人丁數以萬計,用事實告訴嘉靖皇帝,老子願意認你當老大是看的起你,不是你真夠牛逼,你也不是你家老祖宗,別那麼囂張。

到了嘉靖二十一年五月,俺答汗一瞧光靠搶還是生活的不太好,想要生活過的去,邊市這玩意還是得搞。

於是又派特使石天爵到大同請求通貢開市。

大同巡撫龍大有將石天爵押至北京,吹牛逼告訴嘉靖是他用計擒獲了一名間諜。

大喜之下的嘉靖一高興就把龍大有升爲兵部侍郎,那些把石天爵押解到北京的數十名軍士也個個得到了獎賞,唯獨表示了不服氣的石天爵沒落得個好去。

被判了個磔刑——被大明給剁了。

石天爵事件過去四年之後,也就是嘉靖二十五年五月,俺答汗依蒙古最高規格的“九白之制”,準備了金鍋一口、銀鍋一口及白駝九峰、白牛九頭、白馬九匹,打算再一次誠懇地嚮明朝表示自己願意認嘉靖當世界扛把子,前提還是通貢互市。

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這次求貢仍然以悲劇收場——“邊將殺其使”,在文獻僅僅是寥寥數語,幾筆帶過。

然後被毀書斬使的俺答汗終於怒了,打算好好跟嘉靖皇帝講講道理——講不通就動拳頭算了!

嘉靖二十八年,準備妥當的俺答汗直接帶着大批的馬仔來到大同軍營外,“束書矢端,射入軍營”,又把先前搶來的漢人放回去幾個,讓他們帶話:“以求貢不得,故屢搶。許貢,當約束部落不犯邊”。

至於說不同意會怎麼樣兒,大家夥兒的心裡都還有點兒逼數,用不着說的太明白。

宣大總督翁萬達把這事兒報給了嘉靖皇帝之後,一慣頭鐵的嘉靖皇帝再一次表示了拒絕——當小弟可以,互市別尋思!

嘉靖二十九年六月,俺答汗兵臨大同,大同總兵仇鴦以厚禮賄賂俺答,要求其繞過大同。

俺答汗是個講究人,拿了銀子就辦事兒——八月,繞過大同的俺答汗攻破古北口,劫掠懷柔和順義,兵臨通州,直抵北京城下。

當然,就像是土木堡之變一樣,大明上下對於俺答汗兵圍京城並不是很擔心——拖着丫的,然後各路勤王大軍齊至了再懟死丫的。

然而俺答汗卻突然停止了進攻,釋放之前俘虜到的八名太監,讓他們回去後給嘉靖皇帝帶個話——我還是願意認你當老大,只要你願意跟我互市。

對於這種妥妥的真愛,嘉靖皇帝也終於感動了,或者說心裡終於開始虛了——圍繞着俺答汗的提議,經過廷議,最終採用了大學士徐階的主張,含混答應了俺答汗的請求。

終於成功認下了老大的俺答汗也就退兵回師,安心的等着互市的開放,畢竟大明朝的信譽還是有的,說頭鐵就頭鐵,說互市就肯定會互市。

次年,大明於大同爲俺答汗開設馬市進行貿易,俺答汗對此十分高興,在開市之日還親到此地,向大明獻上蒙古最高規格的“九白之貢”。

不僅如此,高興不已的俺答汗還約束族人要嚴守秩序,並且要保證馬匹的質量和數量。

得償所願的俺答爲了表示自己的誠意,甚至於將大明叛臣“芹及攀隆、得道等三十餘人,械至大同塞下,納譯書於總督史道所。”

然而這一切並沒有什麼卵用——頭鐵的大明朝廷始終認爲這是“城下之盟,豈不辱哉”,從而多有芥蒂。

當蒙古人提出以牛羊交換菽粟之時,大明朝廷又以“虜欲無厭,難以滿足”爲藉口,將開設僅一年的馬市關閉。

後來的事情也就不用多說了,就像湯姆貓和傑瑞的停戰協定被撕毀了之後一樣,再一次的回到了三年一小打十年一大打的局面。

但是這一切又隨着遼東老奴努爾哈赤的起兵而改變——掉鏈子的林丹汗懟不過建奴,乾脆向西跑,然後又打算懟死當代的順義王卜失兔汗順便接收土默特部的族人和地盤。

後來林丹汗被崇禎皇帝給怒懟一波,別說懟死卜失兔汗了,自己還損兵折將,最後被建奴給懟死了。

當然,這些都是細節,不要太過於關心,重點在於頭鐵還小心眼,報復心極強的崇禎皇帝會不會突然之間再把土默特部的破事兒給想起來,然後順便再搞事情?

阿敏和莽古爾泰的心裡不太清楚,就連五軍都督府的大頭子朱純臣也不太清楚,所以只能暗中命令阿敏和莽古爾泰放緩一些行軍速度。

一連等了幾天也沒等到崇禎皇帝有什麼表示,朱純臣的心裡也有些沒底了——難道這位爺轉性子了?還是根本就沒有想起來順義王的黑歷史?

本着做一個忠臣良將的態度,五軍都督府的大頭子朱純臣乾脆選擇了進宮去未見崇禎皇帝,好提醒一下崇禎皇帝別忘了土默特部的黑歷史。

至於現在賴在京城不走的卜失兔汗會不會因此而倒黴或者把腦袋丟掉,朱純臣表示並不在意——犧牲你一個,換取大家的軍功,怎麼看自知划算!

但是當崇禎皇帝接到朱純臣打的小報告時,明顯是一臉懵逼的表情——土默特部?因爲這個黑歷史就弄死他?

開什麼國際玩笑,朕的蒙古萬騎裡面就有卜失兔汗的五千騎兵,把這五千忠心耿耿的騎兵家人給弄死?

再說了,現在這些土默特的傢伙們老實的跟貓一樣,除了身上的羶味兒重了些,服飾打扮也因爲要放牧而與漢民不同,剩下的還能找出來什麼區別?

當然,一定要找的話也不是沒區別——那紅乎乎的臉蛋就是明證,大明內地的百姓臉上很少會出現那種像紅蘋果一樣的嫣紅。

還有就是土默特的牧民和卓裡克圖汗手下的牧民們還是更喜歡放牧而不是耕種,更喜歡稱崇禎皇帝爲天可汗而不是大明百姓們常稱呼的聖天子。

除此之外,整個土默特部還有卓裡克圖汗的手下基本上已經找不出來多少與大明百姓不同的區別了。

在這種情況下還要去翻人家的黑歷史?人幹事兒?

更何況,在崇禎皇帝看來,當初嘉靖那傢伙雖然頭鐵,但是腦子明顯不怎麼好用。

互市這種事情,除了風險之外,收益也是大大的有,不能因噎廢食不是?

就算是不搞福壽膏那些好東西,光是通過互市去建立寶鈔的信用,然後通過寶鈔來讓其他的蠻子們來替大明百姓們優質的生活買單這種收益,就足夠讓崇禎皇帝樂翻天了。

崇禎皇帝很想把朱純臣的腦袋給敲開,看看裡面到底都裝了些什麼玩意——不能因爲你姓朱,就把腦子變得跟豬一樣笨吧?

要是那樣兒的話,朕這個老朱家最頂尖的一個得蠢成什麼樣兒?

暗自吐槽了一番之後,崇禎皇帝才揮了揮手道:“土默特部現在與我大明百姓何異?說的不是漢話?寫的不是漢字?

不要去管土默特部的事情了,命阿敏和莽古爾泰加快行軍速度,西邊比京城冷的還要早,耽誤了進軍可就麻煩了!”

自討了一番沒趣的朱純臣躬身應了後,便打算就此向崇禎皇帝告辭出宮。

崇禎皇帝卻突然想起來一些事情,開口道:“成國公眼下多關注一些呂宋和巴達維亞之事,朕總是覺得那些蠻子不會就此甘心放手。”

朱純臣躬身道:“陛下放心,雖然南海艦隊已經去了那片新發現的大陸,但是東海艦隊已經一分爲二,分別駐防於呂宋和爪哇互爲犄角,一旦有變,兩者可隨時互相馳援。

除此之外,呂宋那裡還有大量的海盜艦隊在活動,必要之時,南居益肯定會徵召他們從軍作戰。”

崇禎皇帝點了點頭:“說的是,倒是朕想的多了。”

說完之後,崇禎皇帝又命人鋪開了一幅巨大的地圖,指着隔在大明與呂宋島之間的那些地方道:“呂宋等地孤懸於海上,成國公有什麼想法?”

一見崇禎皇帝的手指頭指向了南洋的那些小國,朱純臣就心領神會的躬身道:“臣回去後便會和諸位同僚商議?”

崇禎皇帝嗯了一聲,揮揮手道:“既然如此,朕就不多留成國公了。”

說完之後,崇禎皇帝又對王承恩吩咐道:“賞成國公宮燈一對,宮花兩朵,金錁子十隻。”

等到朱純臣告辭之後,崇禎皇帝又把不知道已經跑偏到哪裡的思路拉了回來,拉到了崇禎寶鈔的身上。

ps:今天獻祭一本《水滸之風雲再起》

第七百五十八章 拆分合並第八百六十章 鳥糞屬於偉大的法蘭西!第三百九十一章 你,敢造反麼?第三百零一章 其罪在朕一人第五百四十四章 放火搶劫,咱們更拿手!第四百七十一章 想要徹底內附第三百六十八章 朕絕不讓人背黑鍋第八十八章 剃髮令第五百七十四章 真香!第三百二十章 廢立大汗?第二百零三章 驛站是朕的!第八百六十四章 我們需要孔代親王是正義的一方第一百一十二章 華夷之三問第一百一十四章 南北二宗第七十章 糧食第八百二十九章 不管他們要多少,我們都要雙倍第四百三十一章 朕心不忍,聖人不仁第二百二十八章 許某要整頓海上勢力第四百四十五章 給自己找個主人第二百七十五章 汝便開此先河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第七百六十一章 歐洲一臺戲第五百四十一章 短兵相接第一百九十五章 左右都是不要臉第二百六十五章 給閻王下道旨意(4千字第一更)第八百四十一章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第六百五十九章 朕的心,經不起這麼傷第一百八十一章 朕說,雞犬不留!第四十章 祭出大殺器第四百一十七章 豪賭一把的洪承疇第七百零一章 讓百姓出門做工的難題第五百六十六章 黑歷史不知道這些個蠻子經不經打?第三百三十一章 夷狄入華夏則華夏之?第八百七十章 因爲烈酒引發的歐洲血案第五百九十一章 朕要知道,大明到底有多少人!第三百二十五章 物以稀爲貴第四百四十八章 子曰,頭疼第七百九十五章 不管你們信不信,反正朕不信第六百三十六章 就憑我大明皇帝說!第一百五十二章 苦命之人易星志第六十一章 重典第八百二十五章 民心是可以引導的第六百八十八章 與朕何干?與大明何干?第二百零三章 驛站是朕的!第五百零五章 朕說過要殺你全家!第五百二十三章 被雷劈死第四百七十五章 他們跪的太久了第五百五十九章 養狗的作用第一百五十二章 苦命之人易星志第六百零五章 這些百姓究竟該怎麼辦?第三百四十五章 給叛軍找樂子第八十四章 你的事兒發了!第三百三十六章 一切罪孽歸於貧僧第二百一十八章 朕便背了這萬世罵名罷第三百四十四章 殺雞儆猴第七百七十四章 合約就是用來撕毀的第六百二十六章 有錢不賺,上帝都不會原諒第八百一十章 天子詔至,冊封教皇!第四百一十一章 讓後世子孫能多敗幾年第二百三十章 給建奴潑髒水(4千字大章)第二百四十一章 學生李信(4千字大章)第六百八十五章 忍一時越想越氣,退一步越想越虧第四百五十八章 阿黃休走!第四百零一章 指點,無間第十四章 議政的建奴第三百五十三章 準備出海第二百四十五章 不要臉的君臣(4千字大章第二更)第六章 朕看看他們怎麼收錢的第六章 朕看看他們怎麼收錢的第一百零二章 追兵第三百九十六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六百七十七章 先下道旨意噁心人第八百五十六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第八百五十九章 綠油油的奧斯曼土耳其蘇丹第五百一十一章 陛下命我給你帶句話兒第二百九十五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二百七十一章 原本真的有腦殘第五百三十五章 求生欲很強的魏國公第二百四十九章 民分三六九等第一百九十三章 憑本事借的爲什麼要還第七百五十二章 狗膽包天孟傳定第七百五十一章 土著吊打穿越者第七百一十三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二更)第一百二十四章 步戰與騎兵第九十一章 有上進心的駙馬第八百三十三章 人到用時方恨少第三百七十四章 求陛下賜名第七百一十七章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第三更!)第三百六十一章 朕很好奇啊第五百二十五章 風起雲涌第二百九十二章 還是罰的輕了第三百四十一章 連崇禎皇帝都知道你小子第六百六十三章 要麼跪,要麼滾第十九章 范文程借路第四百二十七章 不還是美滋滋?第二百四十二章 陛下有旨,命爾等投降(4千字大章)第八百三十七章 忽聞河東獅子吼第二百零二章 潑婦和錦衣衛第七百二十一章 安南欲生變(第一更)
第七百五十八章 拆分合並第八百六十章 鳥糞屬於偉大的法蘭西!第三百九十一章 你,敢造反麼?第三百零一章 其罪在朕一人第五百四十四章 放火搶劫,咱們更拿手!第四百七十一章 想要徹底內附第三百六十八章 朕絕不讓人背黑鍋第八十八章 剃髮令第五百七十四章 真香!第三百二十章 廢立大汗?第二百零三章 驛站是朕的!第八百六十四章 我們需要孔代親王是正義的一方第一百一十二章 華夷之三問第一百一十四章 南北二宗第七十章 糧食第八百二十九章 不管他們要多少,我們都要雙倍第四百三十一章 朕心不忍,聖人不仁第二百二十八章 許某要整頓海上勢力第四百四十五章 給自己找個主人第二百七十五章 汝便開此先河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第七百六十一章 歐洲一臺戲第五百四十一章 短兵相接第一百九十五章 左右都是不要臉第二百六十五章 給閻王下道旨意(4千字第一更)第八百四十一章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第六百五十九章 朕的心,經不起這麼傷第一百八十一章 朕說,雞犬不留!第四十章 祭出大殺器第四百一十七章 豪賭一把的洪承疇第七百零一章 讓百姓出門做工的難題第五百六十六章 黑歷史不知道這些個蠻子經不經打?第三百三十一章 夷狄入華夏則華夏之?第八百七十章 因爲烈酒引發的歐洲血案第五百九十一章 朕要知道,大明到底有多少人!第三百二十五章 物以稀爲貴第四百四十八章 子曰,頭疼第七百九十五章 不管你們信不信,反正朕不信第六百三十六章 就憑我大明皇帝說!第一百五十二章 苦命之人易星志第六十一章 重典第八百二十五章 民心是可以引導的第六百八十八章 與朕何干?與大明何干?第二百零三章 驛站是朕的!第五百零五章 朕說過要殺你全家!第五百二十三章 被雷劈死第四百七十五章 他們跪的太久了第五百五十九章 養狗的作用第一百五十二章 苦命之人易星志第六百零五章 這些百姓究竟該怎麼辦?第三百四十五章 給叛軍找樂子第八十四章 你的事兒發了!第三百三十六章 一切罪孽歸於貧僧第二百一十八章 朕便背了這萬世罵名罷第三百四十四章 殺雞儆猴第七百七十四章 合約就是用來撕毀的第六百二十六章 有錢不賺,上帝都不會原諒第八百一十章 天子詔至,冊封教皇!第四百一十一章 讓後世子孫能多敗幾年第二百三十章 給建奴潑髒水(4千字大章)第二百四十一章 學生李信(4千字大章)第六百八十五章 忍一時越想越氣,退一步越想越虧第四百五十八章 阿黃休走!第四百零一章 指點,無間第十四章 議政的建奴第三百五十三章 準備出海第二百四十五章 不要臉的君臣(4千字大章第二更)第六章 朕看看他們怎麼收錢的第六章 朕看看他們怎麼收錢的第一百零二章 追兵第三百九十六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六百七十七章 先下道旨意噁心人第八百五十六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第八百五十九章 綠油油的奧斯曼土耳其蘇丹第五百一十一章 陛下命我給你帶句話兒第二百九十五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二百七十一章 原本真的有腦殘第五百三十五章 求生欲很強的魏國公第二百四十九章 民分三六九等第一百九十三章 憑本事借的爲什麼要還第七百五十二章 狗膽包天孟傳定第七百五十一章 土著吊打穿越者第七百一十三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二更)第一百二十四章 步戰與騎兵第九十一章 有上進心的駙馬第八百三十三章 人到用時方恨少第三百七十四章 求陛下賜名第七百一十七章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第三更!)第三百六十一章 朕很好奇啊第五百二十五章 風起雲涌第二百九十二章 還是罰的輕了第三百四十一章 連崇禎皇帝都知道你小子第六百六十三章 要麼跪,要麼滾第十九章 范文程借路第四百二十七章 不還是美滋滋?第二百四十二章 陛下有旨,命爾等投降(4千字大章)第八百三十七章 忽聞河東獅子吼第二百零二章 潑婦和錦衣衛第七百二十一章 安南欲生變(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