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一章 讓百姓出門做工的難題

後世的鐵老大是怎麼運營的來着?

雖然天天罵鐵老大,也從網上看過不少資料,但是崇禎皇帝依然不瞭解鐵老大具體的運營模式。

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最初的時候,鐵老大跟其他的國企基本上是一樣的,從子弟學校再到自己的法庭、警察等等體系都是完備的,完全就是一個小社會。

毫不客氣的說,鐵老大就算是甩開了其他部門自己單獨玩也沒有任何的問題。

當然,鐵老大再牛逼,上面還有更厲害的婆婆管着,到後來也變得老實了,以至於鐵路系統的乘警系統算是廢的差不多了——這要是換在沒被婆婆收拾之後,還高鐵佔座?乘警就直接教那些渣渣們做人了!

後世的鐵老大一開始是怎麼牛逼,後來又是怎麼廢了,崇禎皇帝不太清楚,現在的問題是大明版鐵老大該怎麼處理。

尤其是涉及到銀子的問題。

存在鐵道部手裡肯定是不行的,畢竟財帛動人心,真正的聖人有,但是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清廉或許是因爲貪腐的回報不夠高——人心是經不起試探的。

但是現在郭允厚瘋狂的暗示鐵道部把所有的銀子都放在國庫裡面,估計洪承疇答應的可能性也不太大。

自己給洪承疇的任務不少,光是鐵路一條條的修下來還有維護的費用,也足夠讓人想死了,現在好不容易自己有了賺錢的機會,不用再去戶部求爺爺告奶奶的弄銀子,洪承疇怎麼可能願意讓戶部橫插一道。

那麼問題來了——自己這個當皇帝的,該怎麼決斷?到底是偏向戶部還是放任鐵道部,再弄一個後世的鐵老大出來?

想到這裡,崇禎皇帝乾脆把目光投向了溫體仁和施鳳來。

對於崇禎皇帝來說,大明版的鐵道部就算是變成了後世那個牛逼哄哄的鐵老大,其實也沒有什麼了不起的,自己一道旨意下去,鐵道部就會從大老虎變成乖小喵。

既然變成什麼樣子都不用擔心,那不如干脆把這事兒扔給溫體仁他們去頭疼好了——自己的意見不一定是最適合現在的大明的,反倒是溫體仁他們,雖然眼界沒有自己的寬,但是提出來的意見,肯定是最符合眼下情況的。

溫體仁和施鳳來對視了一眼,都互相感覺到了對方那股蛋蛋的憂傷。

好好兒的正看着戲呢,這個突如其來的鍋就甩過來了,太他孃的嚇人了!

施鳳來現在除了個顧問的頭銜之外,等於是無官一身輕,自然也就少了許多顧忌:“啓奏陛下,臣以爲鐵道部所收上來的票銀,當一分爲二,一部分繳入戶部,另一部分則是要留在鐵道部,進行新開線路的建設與原有線路的維修。”

郭允厚哼了一聲道:“若依施顧問這般說法,那鐵道部就是不需要國庫調撥銀子以修建鐵路了?”

施鳳來笑眯眯的道:“倘若沒有了這筆票銀,國庫之中可就不僅僅是調撥修建鐵路的銀子了,便是連維護的費用都得從國庫調撥。

我等所乘坐的這列火車如何,想必郭部堂也有自己的體會,如此鋼鐵巨獸,維護起來的費用肯定也不會太少吧?”

郭允厚的臉色更加難看:“之前鐵道部報上來的預算裡面,用於崇禎十四的維護費用就高達八百萬兩。

這僅僅是用於維護的費用,洪承疇另外還要求國庫調撥三千萬兩白銀用於新線路的建設。

工部還有交通部報上來的預算也沒比鐵道部少到哪裡去。

工部一共要求調撥三千五百萬兩白銀,交通部要求調撥三千七百萬兩白銀。

老實說,這幾年國庫是寬裕了不少,但是如果真像這樣兒花錢如流水,便是再多上幾倍的稅收也撐不住啊。”

施鳳來有些懵逼。

之前通過福壽膏的交易可以看出來,崇禎皇帝的內帑肯定是有銀子的,但是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國庫居然都變得這麼有錢了。

動不動就是幾千萬兩白銀的預算?

還記得崇禎皇帝剛剛登基之時,國庫之中的盈餘只有三百餘萬兩,從黃立極家中抄出來六百餘萬兩的金銀就已經讓朝堂上下笑的合不攏嘴了。

就這三百餘萬兩,還是魏忠賢心黑手辣的各處搜刮而來……

這商稅,真的有這麼多?

但是郭允厚的話,明顯還沒有說完:“除了鐵道部,工部,交通部這三家之外,禮部要求調撥一千八百萬兩用於各地學堂的建設與修繕。

最過份的就是兵部和五軍都督府!

五軍都督府報上來的軍費預算足足有一萬萬兩的預算,而兵部的崔呈秀那個混賬,就這麼拿着五軍都督府的預算過來要求國庫調撥不算,他還額外要求國庫向兵部再調撥兩千萬兩白銀!”

離着郭允厚不遠的朱純臣顯然也聽到了郭允厚的抱怨,笑着開口道:“郭部堂應該也是知道的,我大明現在四處用兵,這將士們打仗總得用火器彈藥吧?

就算是苦一些,讓將士們拿着刀劍去打仗,可是這糧餉總該如數調撥吧?如果沒有了糧餉,讓將士們餓着肚子去打仗,還能打的贏?

再退一步講,就算是莫臥兒和安南那裡都平定下來了,這兩處需要支出的軍費少一些,可是我大明各地衛所的將士們,總該發給他們糧餉吧?”

郭允厚冷哼了一聲,卻也沒有出口反駁。

打仗這種事兒,換在別的朝代肯定是花錢如流水,但是放在崇禎朝,還真就不是這麼回事兒。

衛所的殺才們在外面殺人如麻,支出給他們的軍費是不少,但是這些殺才們白搶回來的好東西也多,牛羊一類的東西不去算,光是各種金銀珠寶類的,除去軍費之後還能有盈餘。

所以郭允厚不怕支出軍費,提到五軍都督府的一萬萬兩預算也不過是抱怨一下而已,只是一時之間忘了朱純臣就在不遠處……

施鳳來算是發現了,自己離開大明這幾年的時間裡,整個大明都已經變得陌生了——除了皇帝的性子還是一如既往的不靠譜。

眼看着施鳳來就此陣亡,溫體仁不得不開口道:“郭部堂這是說的哪裡話?國庫之中的銀子,該花的還是要花的嘛。

鐵道部和工部,還有交通部,他們花銀子是多了一些,可是畢竟都是一時的,等到所有的工程都完畢之後,這大量的銀子可不就省下來了?

依老夫看,施顧問方纔所說的也有道理。

如果把所有的銀子都解入國庫倒也不是不行,可是鐵道部要修繕鐵路,還要新修線路,更要不斷的支出人工的費用,到時候不照樣是國庫調撥?”

看着一衆大佬們來回扯着幾千萬兩銀子的話題,鐵道部左侍郎崔永安恨不得把自己藏起來算了——這種大場面,應該讓尚書大人親自來纔是,自己這小身板,虛啊!

崇禎皇帝揉了揉眉頭,開口道:“罷了,此事暫且緩議,回頭內閣和戶部還有鐵道部好生商量一番,看看該怎麼定下個章程,到時候再報給朕吧。”

等溫體仁等人應下了之後,崇禎皇帝才又接着道:“鐵道部既然已經規劃好了這許多線路,澳門那邊也就該做出一些規劃了吧?”

溫體仁道:“從堪輿圖上來看,新明島距離安南最近,其次便是澳門。

通過交通部還有歷年來新明島報上來的數據判斷,海洋運輸的成本要遠遠低於陸地運輸,也就是說,新明島的貨物走海運到澳門,要比直接到安南近的多。

尤其是新明島的煤炭,通過澳門可以向兩廣、雲貴一帶運送,要比先到泉州或者登萊再轉運節約很多的成本。

只是如此一來,戶部與工部就又有的忙了,就連鐵道部和交通部,也需要重新規劃澳門連接兩廣和雲貴的線路。”

對於這種有便宜有好處的事情,郭允厚當即就代表戶部表態:“戶部這邊沒什麼問題,無論是遷移百姓還是修建港口等等的一支應出,國庫都可以承擔。”

朱純臣也插話道:“五軍都督府也沒有問題,會針對以上地方的衛所駐地進行相應的變動,保證萬無一失。”

崇禎皇帝這才點了點頭道:“這些地方的先這樣兒吧,另外,關於緬甸、達卡那邊的鐵路修建,也要早一些完成纔是。”

崔永安聞言,不禁抱怨道:“啓奏陛下,緬甸國和莫臥兒那邊的鐵路修建,雖然已經派人過去勘探,但是想要等到完工,估計最快也要在崇禎二十年的時候了。”

崇禎皇帝心中臥槽了一聲後問道:“崇禎二十年?這不是還要有六年多的時間?”

崔永安道:“啓奏陛下,倒不是鐵道部不想加快速度,只是地形勘探便需要到崇禎十七年左右才能完成,從開始動工到結束中,能在崇禎二十年以前完成,便是比較樂觀的估計了。”

崇禎皇帝聞言,頓時也無奈了。

勘探地形這種事兒,跟行軍打仗的探路有很大不同。

行軍打仗只要知道哪條路近,哪條路上有水源,會不會有什麼危險,該怎麼走就行了。

但是要修建鐵路,需要注意的事項可就多了——四川那邊的鐵路修建爲什麼比別的地方要慢?

還不是因爲從天啓年間到崇禎年間已經地震過好幾次了!

修鐵路容易,誰知道修好了之後啥時候會再來一次地震?萬一遇到了地震,能不能抗得過去?

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不解決,鐵路修好了也只是一時的,誰心裡能安穩?

就像是緬甸和莫臥兒那邊一樣,崇禎皇帝雖然下旨要求是修建臨時線路,但是這種用上幾次就報廢的線路好修,長久穩定的線路還能這麼幹?

不被崇禎皇帝派人拎到午門扒皮纔是怪事兒!

所以現在的情況就是,緬甸和莫臥兒那邊的鐵路,到崇禎十四年中期的時候能夠勉強通上一兩列的火車,但是想要長久運行下去,肯定還要重新勘探地形,重新鋪設軌道,真要搞完,崇禎二十年都算是快的了。

見崇禎皇帝沒有什麼表示,崔永安又試探着道:“另外,還有就是人手的問題。雖然大明這些年有了不少的,嗯,勞工,但是這人手依然不夠用。

我大明百姓雖然也有人願意來上工,可是一到農忙時節,便都跑回去種地了,所以人手還是不夠用。”

崇禎皇帝繼續將目光投向溫體仁和施鳳來等人——問朕有個屁用啊,大明的百姓都喜歡種地能怪朕?

溫體仁道:“百姓更願意種地而不是出門做工,依臣之見,還是心中不安之故。”

心中不安?

崇禎皇帝很好奇——是朕給的錢少了?還是沒讓你們吃飽穿暖了?有啥不安的?

溫體仁見衆人都將目光投向了自己,便開口解釋道:“臣將自己代入到百姓的角度來想了一下,發現最爲穩妥的,還是手中有些田地,家中有些存糧,否則心中始終有些不安。

出門在外,妻兒該怎麼辦?一旦遇到什麼天災或者病痛,又該如何?

留在家中最大的好處不止是耕種之餘能陪着妻兒,還在於四周的鄉鄰都是熟識的,只要不是人緣特別差,一旦遇到什麼問題,還可以向四鄰求助。

倘若是出門在外,除了妻兒不在身邊之外,一旦遇到什麼問題,除了向官府和同鄉求助之外,便再無他法——而這兩條路的前提,便是官府要清廉爲民,四周還有同鄉。”

崇禎皇帝點頭道:“溫愛卿說的有理,可還有其他的問題麼?”

溫體仁道:“其實還有一個問題,便是現在的糧價問題。

如果想要讓百姓們離家去做工,就得讓他們看到單純的靠耕種不行,這一點,就需要通過打壓糧價來實現了。

也只有當糧價越來越低的時候,更多的人才會忍不住去尋找其他出路——甚至於,原本那些手中有很多土地的人都有可能會忍不住出售土地。”

郭允厚頗爲蛋疼的道:“溫閣老,現在的糧價,比正德年間都低一些,再低下去可怎麼了得?”

PS:這兩天頭疼,更新少一些。

第四百四十六章 關門,放瘋狗(還債4/100)第九章 王承恩的皮島之行第二百四十七章 雞犬不留(4千字第一更)第二百八十九章 朕承天受命第六百二十九章 多生孩子多修路!第六百三十四章 留着當個傾銷對象第六百二十三章 畫風跑偏的新科狀元第四百三十五章 羣魔亂舞的遼東和大屠殺第七百九十六章 陛下的意思是?第八百章 善人哉?惡人哉?第八百六十七章 大明還埋不下你了?第二百六十七章 瞎忽悠(4千字第二更)第二百四十三章 崩潰的叛軍(4千字大章)第四十一章 玩泥巴的崇禎第五百零三章 請萬歲爺北狩奴爾幹(4/5)第四百八十六章 崇禎皇帝不開心第七百二十四章 隨本督往城頭一觀!(第一更)第一百一十八章 賜死第七百二十八章 徹底抹除(第二更!)第五百五十三章 自古以來的中原土地一路同行,感恩有你——衆籌白銀萌感言第七百四十七章 兒子養偏了怎麼辦?第四百九十章 佔山爲王第六百一十三章 清君側!第三百六十九章 話不能亂說第三百一十八章 崇禎小兒不過如此第七百七十五章 不平等的條約才叫條約!第一百七十八章 開啓忽悠模式(4千字,兩章合一)第五百三十八章 不太好辦啊第七百八十九章 陛下,臣還能提的動刀啊!第四百九十七章 不給建奴當狗了!第七百二十六章 暹羅的反應(第三更)第三百五十八章 讓不該存在的人消失第五十八章 升官第六百四十五章 這誤會大了!第八百七十章 因爲烈酒引發的歐洲血案第五百五十三章 自古以來的中原土地第七百七十九章 車雜而乘之,卒善而養之?第六百二十五章 你怕不是要倒黴了?第六百九十六章 該怎麼定價?第二百四十二章 陛下有旨,命爾等投降(4千字大章)第三百三十五章 到處挖坑第七百九十九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一百九十章 將士高歌得勝歸第一百一十三章 世間竟有如此厚顏無恥之徒第三百六十章 老子跟你講道理第五百六十五章 總得有人犧牲第六百六十六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第八百一十四章 調教預定的太子第二百二十三章 牽扯到了倭奴(3K第二更)第八十四章 你的事兒發了!第七百五十章 鮮花著錦,烈火烹油第五百零八章 我信了還不行麼第二百一十一章 誅九族和夷九族第三百九十四章 朕不均田地第六百六十章 頓開金鎖走蛟龍第七百一十四章 人間慘劇(第三更)第三百八十三章 救命稻草第三十八章 遼陽之屠第四十七章 刑訊第八十六章 讓他們閉嘴第六百七十四章 談一筆大生意第六百一十八章 人得看清楚自己才行第二百六十五章 給閻王下道旨意(4千字第一更)第八百二十八章 耗子舔貓第三百二十一章 被打臉的崇禎皇帝第八百零一章 火燒倫敦第四百七十七章 焚其祖廟,絕其苗裔!第九十一章 有上進心的駙馬第一百八十五章 唾手可得的王庭(4K+章節)第五百四十章 火炮準備!第四百三十八章 必須得有人背的黑鍋第三百三十二章 被帶溝裡去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肯數鄴下黃鬚兒第四百三十三章 人和牲口是不同的第五百零一章 深度火力不足綜合症發作(2/5)第八百零一章 火燒倫敦第七百八十四章 又捱揍了第六百五十五章 給老子築京觀!第二百七十二章 朕爲堯,誰人爲舜?第二百三十章 給建奴潑髒水(4千字大章)第四百零一章 指點,無間第一百四十二章 後宮中崇禎泡妞第一百四十章 肘腋生變須臾間第二百五十五章 遍地烽煙的根源(4千字第二更)第六百零七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第三百一十七章 狗奴才留步!第六百七十二章 一個艱難的決定第二百七十一章 原本真的有腦殘第五百九十五章 朕讓你們罵!第四百三十五章 羣魔亂舞的遼東和大屠殺第七百三十六章 玩狼的野人?狼人?第五百零四章 給狗皇帝準備的大禮第四百一十四章 崇禎四年發車第五百二十七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二百九十七章 誤會了第八百一十章 天子詔至,冊封教皇!第二百八十九章 朕承天受命第八百七十章 因爲烈酒引發的歐洲血案第三百三十一章 夷狄入華夏則華夏之?
第四百四十六章 關門,放瘋狗(還債4/100)第九章 王承恩的皮島之行第二百四十七章 雞犬不留(4千字第一更)第二百八十九章 朕承天受命第六百二十九章 多生孩子多修路!第六百三十四章 留着當個傾銷對象第六百二十三章 畫風跑偏的新科狀元第四百三十五章 羣魔亂舞的遼東和大屠殺第七百九十六章 陛下的意思是?第八百章 善人哉?惡人哉?第八百六十七章 大明還埋不下你了?第二百六十七章 瞎忽悠(4千字第二更)第二百四十三章 崩潰的叛軍(4千字大章)第四十一章 玩泥巴的崇禎第五百零三章 請萬歲爺北狩奴爾幹(4/5)第四百八十六章 崇禎皇帝不開心第七百二十四章 隨本督往城頭一觀!(第一更)第一百一十八章 賜死第七百二十八章 徹底抹除(第二更!)第五百五十三章 自古以來的中原土地一路同行,感恩有你——衆籌白銀萌感言第七百四十七章 兒子養偏了怎麼辦?第四百九十章 佔山爲王第六百一十三章 清君側!第三百六十九章 話不能亂說第三百一十八章 崇禎小兒不過如此第七百七十五章 不平等的條約才叫條約!第一百七十八章 開啓忽悠模式(4千字,兩章合一)第五百三十八章 不太好辦啊第七百八十九章 陛下,臣還能提的動刀啊!第四百九十七章 不給建奴當狗了!第七百二十六章 暹羅的反應(第三更)第三百五十八章 讓不該存在的人消失第五十八章 升官第六百四十五章 這誤會大了!第八百七十章 因爲烈酒引發的歐洲血案第五百五十三章 自古以來的中原土地第七百七十九章 車雜而乘之,卒善而養之?第六百二十五章 你怕不是要倒黴了?第六百九十六章 該怎麼定價?第二百四十二章 陛下有旨,命爾等投降(4千字大章)第三百三十五章 到處挖坑第七百九十九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一百九十章 將士高歌得勝歸第一百一十三章 世間竟有如此厚顏無恥之徒第三百六十章 老子跟你講道理第五百六十五章 總得有人犧牲第六百六十六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第八百一十四章 調教預定的太子第二百二十三章 牽扯到了倭奴(3K第二更)第八十四章 你的事兒發了!第七百五十章 鮮花著錦,烈火烹油第五百零八章 我信了還不行麼第二百一十一章 誅九族和夷九族第三百九十四章 朕不均田地第六百六十章 頓開金鎖走蛟龍第七百一十四章 人間慘劇(第三更)第三百八十三章 救命稻草第三十八章 遼陽之屠第四十七章 刑訊第八十六章 讓他們閉嘴第六百七十四章 談一筆大生意第六百一十八章 人得看清楚自己才行第二百六十五章 給閻王下道旨意(4千字第一更)第八百二十八章 耗子舔貓第三百二十一章 被打臉的崇禎皇帝第八百零一章 火燒倫敦第四百七十七章 焚其祖廟,絕其苗裔!第九十一章 有上進心的駙馬第一百八十五章 唾手可得的王庭(4K+章節)第五百四十章 火炮準備!第四百三十八章 必須得有人背的黑鍋第三百三十二章 被帶溝裡去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肯數鄴下黃鬚兒第四百三十三章 人和牲口是不同的第五百零一章 深度火力不足綜合症發作(2/5)第八百零一章 火燒倫敦第七百八十四章 又捱揍了第六百五十五章 給老子築京觀!第二百七十二章 朕爲堯,誰人爲舜?第二百三十章 給建奴潑髒水(4千字大章)第四百零一章 指點,無間第一百四十二章 後宮中崇禎泡妞第一百四十章 肘腋生變須臾間第二百五十五章 遍地烽煙的根源(4千字第二更)第六百零七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第三百一十七章 狗奴才留步!第六百七十二章 一個艱難的決定第二百七十一章 原本真的有腦殘第五百九十五章 朕讓你們罵!第四百三十五章 羣魔亂舞的遼東和大屠殺第七百三十六章 玩狼的野人?狼人?第五百零四章 給狗皇帝準備的大禮第四百一十四章 崇禎四年發車第五百二十七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二百九十七章 誤會了第八百一十章 天子詔至,冊封教皇!第二百八十九章 朕承天受命第八百七十章 因爲烈酒引發的歐洲血案第三百三十一章 夷狄入華夏則華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