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九章 多生孩子多修路!

理論上來說,郭允厚提出來的給百姓們加碼,讓百姓們遷移到海外去應該是個好辦法。

然而實際上,這很容易就會早被強制遷移的百姓還有早期好處比較少的百姓心裡不舒服。

人不患寡而患不均,自古便是如此。

再說了,地盤有遠有近,土地有好有壞,怎麼分?怎麼忽悠着百姓們遷移過去?

再者說了,就算是解決了百姓們願意遷移的問題,其實還有另外一個問題沒解決呢。

大明的百姓大量外遷之後,本土的人口是不是夠用?

工業革命這種東西,不是說把蒸汽機給造出來就完事兒了,也不是把什麼紡紗機一類的玩意給造出來就代表着工業革命了。

先進的技術從來都不是革命的最根本原因,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於人口問題。

所謂的革命,最本質的原因這些先進技術出現後會解放出大量的勞動力,讓原本依賴某些手工業爲生的普通人失去了維生的條件之後才產生的變革。

但是大明自己的百姓都不夠用,現在就開始扯什麼工業革命,是不是有點兒扯蛋了?

更何況,除了這些先進技術的出現之外,另一個支撐工業革命的條件就是人才。

別管是二十一世紀還是什麼時候,最貴的永遠都是人才——大明人也不傻,榜下捉婿瞭解一下?

現在的大明要說人才,肯定有,但是基本上已經被崇禎皇帝給網羅一空了。

從墨家被網羅進皇家學院到百家學說都開始重新活躍在朝堂之上,這些可都是實打實的人才。

但是再往下呢?

除去舉人秀才和童生之外,剩下的百姓有多少是識字的?

毫不客氣的說,大量的百姓連自己的名字都不認識,更別寫會寫自己名字這麼高大上的事情了。

然後,指望着在這個基礎上進行工業革命?

醒醒吧,崇禎皇帝哪怕是忙活到了崇禎十三年,也不過是剛剛打下了工業革命的地基,真想實現,估計起碼得崇禎二十年以後,甚至於更往後的時間纔有希望。

綜合這些個條件來判斷,崇禎皇帝必須考慮的就是怎麼保證大明本土跟其他要遷移過去的人口比例。

強幹弱枝是肯定的,別管是同樣姓朱的藩王還是遠在天邊的奴爾幹都司和葉爾羌那些地方,都是如此。

遷移百姓是肯定要遷移的,但是必須保證大明本土的人口和技術,能夠對這些地方形成一定程度上的碾壓優勢才行。

否則的話,萬一哪一天鬧出點兒樂子來,最終蛋疼的還是崇禎皇帝。

糾結了半天之後,崇禎皇帝纔開口道:“願意遷移的多給些土地便是,不願意遷移的也不要勉強,眼下還是以遷移屯墾衛所爲主。”

正說話間,成國公朱純臣和英國公張之極也已經趕到了宮中。

崇禎皇帝命人給朱純臣和張之極準備了凳子之後,便直接開口道:“阿敏和莽古爾泰送上來的奏章,想必兩位愛卿也知道吧?”

朱純臣道:“啓奏陛下,臣原本也在謀劃此事。

亦力把裡倒還好說一些,但是蔥嶺、撒裡庫兒,還有烏思藏那邊的俄力思一線,可都是與莫臥兒接壤。

而莫臥兒之地不服王化,多有不臣之舉,臣已經與五軍都督府衆位同僚在商討出兵之事。”

郭允厚瞄了朱純臣一眼,躬身道:“啓奏陛下,國庫裡,也沒多少餘錢啊!”

崇禎皇帝聽着郭允厚那充滿了無限怨念的語氣,也不禁打了個寒顫——這得是多大在怨念,才能讓郭允厚喊出這種地主家也沒有餘糧的話來!

點了點頭後,崇禎皇帝道:“莫臥兒之事,暫且擱後在議,起碼也要到崇禎十五年之後再議。

如今大明連年征戰,國力民力都大量消耗在了戰場上,必須要與民休養了。

更何況,鐵道的修建還不能停下,也在佔用大量的民力,一味的征伐,對於大明來說,有些負擔不起。

朕此番找兩位愛卿前來,只是打算與兩位愛卿商議一下,調一些衛所去葉爾羌還有亦力把裡等地戍邊。”

朱純臣低頭和張之極對視了一眼之後,頓時感覺蛋疼不已。

調動衛所去戍邊是應該的,軍人不守邊疆守什麼?守大明國內?

開什麼玩笑,天下太平沒人造反,剩下的都是些用衙役就能解決的問題,難道非得用大軍?

但是,不去打莫臥兒,這心裡,他不甘啊!

地盤,軍功,銀子,美女,哪樣不是好東西?既然爵位已經升無可升了,難道還不在剩下的這些東西里面打打主意?

不打莫臥兒,上哪兒弄這麼些好東西去?

尤其是莫臥兒那個渣渣,盛唐時的王玄策帶着一羣大唐女婿提供的馬仔就把他按到地下摩擦,自己兩人手裡可是整個大明的精兵做後盾!

更不要說還有阿敏和莽古爾泰這兩條瘋狗做先鋒!

沉吟了半晌之後,朱純臣才拱手道:“陛下,若是抽調衛所去葉爾羌等地戍邊,倒不如多抽調一些衛所?”

崇禎皇帝嗯了一聲道:“成國公有什麼好的想法?儘管說出來聽聽。”

朱純臣道:“陛下,我大明原本衛所裁汰下來的屯墾衛所肯定是要遷移過去一部分?

蔥嶺等地又緊挨着莫臥兒,便是我大明不主動進攻,可是也要駐兵於蔥嶺、俄力思等地,防範莫臥兒,由此便要抽調一些精銳衛所?

若是過上兩年之後攻打莫臥兒,移到蔥嶺和俄力思等地的百姓又當如何?豈不是直面戰火?”

崇禎皇帝嗯了一聲道:“那成國公的意思呢?”

朱純臣接着道:“鐵路要修,屯墾衛所要遷移,精銳衛所也要過去。

依臣之愚見,倒不如不遷移百姓,直接大量遷移屯墾衛所和精銳衛所過去,便是這些地方的鐵路修建,也乾脆交給衛所來完成!”

朱純臣的話一出口,溫體仁和郭允厚對視了一眼後便躬身道:“啓奏陛下,臣附議。”

剛纔還想打人的郭允厚和溫體仁現在發自內心的認爲朱純臣是個好人!

簡直是在太貼心了,知道國庫裡邊沒錢,主動提出來用衛所解決這些讓人頭疼的問題。

至於五軍都督府有錢沒錢——大明崇禎十三年的軍費早就劃給五軍都督府了,怎麼花是他們的事兒,跟戶部可沒關係。

崇禎皇帝也突然間暗罵自己犯傻了——鐵道兵啊,大明鼎鼎的存在,自己怎麼就沒有想起來!

點了點頭後,崇禎皇帝便開口道:“那便依成國公的意思吧。成國公回去之後與五軍都督府商議一番,看看該調哪裡的衛所,調多少,才能保證鐵路與屯墾之事兩不誤。”

朱純臣躬身應了之後,崇禎皇帝才接着道:“五軍都督府該琢磨一下今年秋闈之後徵兵之事了。

原有衛所士卒後代雖不再世襲爲兵,但是在徵兵時,同等條件下要比普通百姓優先選中。

除去那些能戰的精銳衛所外,剩下的慢慢以募兵代替,原衛所慢慢轉化爲屯墾或鐵道修建衛所。”

朱純臣當即便躬身道:“謝陛下恩典!”

衛所士卒不再世襲的事兒早就已經實行了下去,衛所的士卒們也不太抗拒這道旨意。

崇禎皇帝已經用十多年的時間證明了自己確實讓普通百姓們都能活的挺好,哪怕是在天災不斷的情況下。

這麼一來,自己這些人刀頭舔血就夠了,子孫後代應該有更好的人生——讀書經商種地不比操刀子砍人要強?反正也不差那口吃食!

然而衛所士卒的想法是士卒的想法,他們子孫的想法歸他們子孫的想法——操刀子砍人什麼的最有意思了,比各地有意思的多!

不光這些衛所士卒的後代們如此認爲,就連普通的大明百姓裡面,也已經開始冒出了這種苗頭。

都想着能入伍從軍,然後操刀子砍人。

通過操刀子砍人而改變人生軌跡的例子太多太多,光是孟繁星那些編外的傢伙們就撈了多少銀子?

也正是因爲如此,朱純臣才特意躬身謝恩。

等到朱純臣和溫體仁都退出了宮外之後,崇禎皇帝才坐在椅子上發起了呆。

自己哪怕是穿越過來的,也不可能事事都記得清楚,也不可能比這些久居朝堂的才狐狸們更聰明。

很多讓自己惱火不已的問題,拿出來跟這些個大臣們商討一下,很多時候就會出現不同的結果,甚至於比自己以爲的辦法更靠譜一些。

甚至於,自己一向來的橫衝直撞,更多的還是靠着廠衛和軍權在手。

易地而處,如果把自己放在朝堂上面,可能早就已經死的透透的。

不過,這有什麼辦法呢?誰讓自己是皇帝呢?

當個皇帝,就是任性!

……

崇禎皇帝發呆的時間不算長,就被人給打斷了。

其實這次帶過來的消息倒不能算是什麼太好的消息,不過是羊毛已經可以弄成毛毯,羊絨可以織成大衣了。

如果沒有徹底乾死韃靼蠻子,崇禎皇帝一定會爲了這個消息而激動不已——在草原上讓蠻子們玩羊吃人,然後再徹底乾死他們,一定很有意思!

現在的情況卻是不同了。

韃靼蠻子們自己作死,早一步就先起兵,現在要麼被弄成了京觀,要麼就在修鐵路,這個招數已經用不上了。

最多最多的,也就是在勒石草原那片位置往西再研究一下,或者從其他的蠻子那裡收購羊毛?

少了這些個蠻子在草原上放牧,沒有了吃草的牛羊馬匹,勒石原上的草場會長成什麼樣子?

轉念一想,崇禎皇帝又把這個想法拋到了九霄雲外——收購羊毛的事兒還是算了,眼下還是多弄點苦力要緊。

至於說勒石草原和奴爾幹都司那邊草場上面的青草會瘋長的問題,就更不是什麼問題了。

等着遷移了大量的百姓過去之後,蓋房子,修路,開荒種地,養牛羊,這些個草場別被禍害的太慘就是燒高香了!

思維再度跑偏的崇禎皇帝接着就想到了另外一個問題。

因爲耕種和修路等等原因造成的水土流失。

黃河變成了什麼樣就不說了,後世京城的霧霾也不說了,畢竟這年頭的污染撐死了也就是燒煤帶來的那麼點兒,根本就算不得事兒。

關鍵是沙塵,光是自己登基之後就經歷過好幾次了。

崇禎元年,永年縣晝晦,咫尺不辨人物;

崇禎七年三月戊子,黃州晝晦如夜。

崇禎十二年二月,浚縣狂風大作,黃埃漲天,間以青白氣,五步之外,不辨人蹤,至昏始定。

就連崇禎十三年正月,其實也有過一回,而且發生在了南京——閏正月丙申,南京日色晦朦,風霾大作,細灰從空下,五步外不見一物。

這玩意具體是怎麼形成的,自己不知道,也懶得去知道,但是肯定跟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有關係,畢竟後世的專家們都這麼說。

就是搞不明白南京那邊有什麼沙漠化的問題?或者,小冰河氣候跟這些破事兒有沒有關係?

是因爲植被遭到的破壞太厲害?還是因爲排放的二氧化碳太少,導致了地球變冷?

想了半天也沒有想明白的崇禎皇帝乾脆不再想,只是本着想到就要去幹的精神,直接把事情給吩咐了下去。

多修路,多種樹,順便催着百姓多生孩子。

各地的鎮守太監們翻遍了史書,都沒有找到哪個鎮守太監會像自己這些人一樣倒黴——除了本來就多的事情之外,還要管着種樹的事情。

同樣的,不只是鎮守太監們在罵街,連各地的官府在接到崇禎皇帝的命令之後也想罵街。

百姓怎麼才能富?多生孩子多種樹?

多生孩子,朝廷給補貼而且涉及到了自己官位的考覈項目,這個沒什麼好說的。

可是這多種樹是什麼鬼?

還有多修路,整個大明哪天停下了修路的工程了?工部在修,鐵道部在修,交通部的人也在跟着摻合。

到底修到什麼時候纔是個頭?

天可憐見,類似於這種亂七八糟的標語要貼出去也就算了,大不了自己當成看不見。

那麼,把差役們給派出去宣傳是什麼鬼?差役們都是吃飽了沒事兒乾的?

ps:有點兒卡文。這兩天爭取把這一卷的內容過渡,開啓新卷。

第一百三十章 幾人歡喜幾人愁第四百四十一章 你被人扔海里了第六百零六章 搶生意的來了第一百五十六章 東抄西襲成文章第二百六十四章 長平公主(4千字大章)第七百八十七章 再大的代價,也值!第八章 誰讓朕和百姓一時不痛快,朕要他九族都不痛快!第一百六十九章 日子不好過第八百零九章 跪就要跪好!第一百九十九章 蛋疼的黃臺吉第六百六十九章 驅狼吞虎第七百五十四章 都是吃飽了撐的!第五百六十一章 接着坑藩王第三百九十一章 你,敢造反麼?第四百八十六章 崇禎皇帝不開心第四百零八章 托馬斯小火車來了第三百一十九章 看在黨國的份上第五百六十四章 你爸爸永遠是你爸爸第二十八章 上屋抽梯,關門打狗第三百三十六章 一切罪孽歸於貧僧第三百一十四章 都在算計第八百章 善人哉?惡人哉?第六百六十七章 抄家果然會上癮!第八十七章 處置第七百七十章 炮擊,炮擊!第六百零一章 心都黑了啊!第七百四十四章 真正的山寨之王和智商稅第六百七十章 世界中心的主人第七百九十三章 大型黑暗賣兒賣女交易現場第二百六十二章 崇禎皇帝的辦法(4千字第二更)第二百二十五章 想撈好處鄭芝龍第四百四十八章 子曰,頭疼第七百八十一章 下血本坑人?第七百七十二章 最可怕的一種可能第三百七十九章 不按套路出牌第二百八十九章 朕承天受命第四百六十九章 蠻子沒人權第八百三十七章 忽聞河東獅子吼第四百四十一章 你被人扔海里了第二百四十九章 民分三六九等第四百八十八章 好大一盤棋第八百二十八章 耗子舔貓第六百五十五章 給老子築京觀!第七百一十七章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第三更!)第八百六十五章 最佳活力團體組織第三百四十三章 進退唯谷第二百零二章 潑婦和錦衣衛第五百九十八章 想不想進內閣?第一百九十章 將士高歌得勝歸第二百二十六章 這是黑吃黑!第八百一十六章 立太子,嚴打第七百六十四章 全都養偏了第八百三十七章 忽聞河東獅子吼第二百四十七章 雞犬不留(4千字第一更)第三百七十六章 你可長點兒心吧!第三百三十一章 夷狄入華夏則華夏之?第四百六十五章 兩萬萬兩白銀第四百六十六章 報告,發現白夷第五百九十一章 朕要知道,大明到底有多少人!第二百三十六章 陝西烽煙起(4千字大章)第八百章 善人哉?惡人哉?第三百一十一章 爲了睡個安穩覺第四百七十章 得有人背鍋才行第四百七十三章 幾百年前的公投入明第六百一十九章 大明版人才培養計劃中獎的速度加羣領獎,過期不候。第六百五十四章 欺人太甚!第二百三十六章 陝西烽煙起(4千字大章)第七百六十八章 殺就殺了唄第三百四十六章 營嘯第五百九十一章 朕要知道,大明到底有多少人!第八百三十七章 忽聞河東獅子吼第三百九十章 朕憑本事借的第八章 誰讓朕和百姓一時不痛快,朕要他九族都不痛快!第六十章 折割第七百八十一章 下血本坑人?第七百三十八章 這裡到底歸誰?第二百七十七章 太他孃的嚇人了第七百七十三章 戰爭已經開始了!第一百六十章 約架城南外(4千字大章)第四百六十三章 吐血的阿黃第五百六十一章 接着坑藩王第三百一十四章 都在算計第八百四十五章 殺雞用牛刀第五百六十一章 接着坑藩王第一百九十五章 左右都是不要臉第五百七十六章 各種各樣的藩王第一百九十六章 戰後封賞(4K大章二合一)第十四章 議政的建奴第二百五十章 文人的事兒(4千字第一更)第五百二十九章 搶生意和體面待遇第四百一十一章 讓後世子孫能多敗幾年第一百零六章 忠犬一般的棒子第二百九十六章 送禮可是有學問滴第一百六十九章 日子不好過第六百三十四章 留着當個傾銷對象第九十四章 不必五年平遼第七百五十一章 土著吊打穿越者第二十三章 爲陛下死戰!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
第一百三十章 幾人歡喜幾人愁第四百四十一章 你被人扔海里了第六百零六章 搶生意的來了第一百五十六章 東抄西襲成文章第二百六十四章 長平公主(4千字大章)第七百八十七章 再大的代價,也值!第八章 誰讓朕和百姓一時不痛快,朕要他九族都不痛快!第一百六十九章 日子不好過第八百零九章 跪就要跪好!第一百九十九章 蛋疼的黃臺吉第六百六十九章 驅狼吞虎第七百五十四章 都是吃飽了撐的!第五百六十一章 接着坑藩王第三百九十一章 你,敢造反麼?第四百八十六章 崇禎皇帝不開心第四百零八章 托馬斯小火車來了第三百一十九章 看在黨國的份上第五百六十四章 你爸爸永遠是你爸爸第二十八章 上屋抽梯,關門打狗第三百三十六章 一切罪孽歸於貧僧第三百一十四章 都在算計第八百章 善人哉?惡人哉?第六百六十七章 抄家果然會上癮!第八十七章 處置第七百七十章 炮擊,炮擊!第六百零一章 心都黑了啊!第七百四十四章 真正的山寨之王和智商稅第六百七十章 世界中心的主人第七百九十三章 大型黑暗賣兒賣女交易現場第二百六十二章 崇禎皇帝的辦法(4千字第二更)第二百二十五章 想撈好處鄭芝龍第四百四十八章 子曰,頭疼第七百八十一章 下血本坑人?第七百七十二章 最可怕的一種可能第三百七十九章 不按套路出牌第二百八十九章 朕承天受命第四百六十九章 蠻子沒人權第八百三十七章 忽聞河東獅子吼第四百四十一章 你被人扔海里了第二百四十九章 民分三六九等第四百八十八章 好大一盤棋第八百二十八章 耗子舔貓第六百五十五章 給老子築京觀!第七百一十七章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第三更!)第八百六十五章 最佳活力團體組織第三百四十三章 進退唯谷第二百零二章 潑婦和錦衣衛第五百九十八章 想不想進內閣?第一百九十章 將士高歌得勝歸第二百二十六章 這是黑吃黑!第八百一十六章 立太子,嚴打第七百六十四章 全都養偏了第八百三十七章 忽聞河東獅子吼第二百四十七章 雞犬不留(4千字第一更)第三百七十六章 你可長點兒心吧!第三百三十一章 夷狄入華夏則華夏之?第四百六十五章 兩萬萬兩白銀第四百六十六章 報告,發現白夷第五百九十一章 朕要知道,大明到底有多少人!第二百三十六章 陝西烽煙起(4千字大章)第八百章 善人哉?惡人哉?第三百一十一章 爲了睡個安穩覺第四百七十章 得有人背鍋才行第四百七十三章 幾百年前的公投入明第六百一十九章 大明版人才培養計劃中獎的速度加羣領獎,過期不候。第六百五十四章 欺人太甚!第二百三十六章 陝西烽煙起(4千字大章)第七百六十八章 殺就殺了唄第三百四十六章 營嘯第五百九十一章 朕要知道,大明到底有多少人!第八百三十七章 忽聞河東獅子吼第三百九十章 朕憑本事借的第八章 誰讓朕和百姓一時不痛快,朕要他九族都不痛快!第六十章 折割第七百八十一章 下血本坑人?第七百三十八章 這裡到底歸誰?第二百七十七章 太他孃的嚇人了第七百七十三章 戰爭已經開始了!第一百六十章 約架城南外(4千字大章)第四百六十三章 吐血的阿黃第五百六十一章 接着坑藩王第三百一十四章 都在算計第八百四十五章 殺雞用牛刀第五百六十一章 接着坑藩王第一百九十五章 左右都是不要臉第五百七十六章 各種各樣的藩王第一百九十六章 戰後封賞(4K大章二合一)第十四章 議政的建奴第二百五十章 文人的事兒(4千字第一更)第五百二十九章 搶生意和體面待遇第四百一十一章 讓後世子孫能多敗幾年第一百零六章 忠犬一般的棒子第二百九十六章 送禮可是有學問滴第一百六十九章 日子不好過第六百三十四章 留着當個傾銷對象第九十四章 不必五年平遼第七百五十一章 土著吊打穿越者第二十三章 爲陛下死戰!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