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四章 真正的山寨之王和智商稅

崇禎皇帝對於大明的這些掛逼們,向來是信心十足的。

在整個世界還在玩火繩槍的時候,大明的掛逼們已經開發出了燧發銃和三眼銃,如果不是建奴入關打斷了這一進程,可能提前幾百年就該出現加特林了。

在整個世界還在懵逼着蒸汽機到底是怎麼回事兒的時候,大明的掛逼們已經將之運用到了火車上面,戰艦上面,機牀上面,總之各種地方都在琢磨着能不能先安上一臺蒸汽機試試。

雖然這裡面有自己開掛的因素在裡面,但是崇禎皇帝可以用黃臺吉和多爾袞的人頭髮誓,自己只是個沒充值的掛逼,跟大明的野生掛逼們還是有很大差距的。

但是當崇禎皇帝想到野生掛逼的時候,突然就想到了大明之外的那些掛逼們。

自己之前是怎麼說的來着?可以先支援一批火器給神聖羅馬帝國?順便把福壽膏賣給他們?

都說後世的天朝是山寨大國,可是實際上,真正的山寨大國正是此時的神聖羅馬帝國的馬甲小號……

身爲程序猿總是有着諸多好處的,比如翻牆,比如用搜索引擎找到自己想要的資料……

後世被刷屏並且洗了無數腦殘的“青島不怕淹是因爲德國良心製造”和“管網附近專門存放的油布包”這種文章,都是人爲炮製出來洗腦殘用的。

三千多公里的青島地下管網,正常使用中的德國修建管網僅有兩公里多點兒,佔比千分之一都不到。

而那些油布包裡面的零件,也是當時德國人修建地下管網時運來的配件剩餘部分,而不是專門存放起來備用的——尤其是小倉庫裡面存放着“用油布包好的金屬元件,雖歷經百年卻依舊光亮如新”這種屁話就更是扯蛋了。

下水道一般是陶的、瓷的或者水泥的,用金屬元件是爲了證明沒腦子還是爲了證明人傻錢多?

“德國製造”聽起來很牛,但在十九世紀下半葉,那名聲很臭,是廉價與劣質的代名詞。“厚顏無恥”,是當時英國人給德國造產品扣上的帽子。

那時候,大英帝國是最先工業化的國家,它的產品,代表着工藝和技術的尖端。“買英國貨”在當時不僅是人所盡知的時髦語言,還是一種富有的象徵。

德國實現統一後野心勃勃的打算進入世界市場裡面分上一杯羹,然而世界市場不是想進就能進——在夾縫中追求強國夢的德國人仿造英法美等國的產品,並依靠廉價銷售衝擊市場。

偷竊設計、複製產品、僞造製造廠商標誌,產品從材料、工藝到質量,都很差勁,德國產品因此被扣上一頂不光彩的帽子。

德國人自然是不服氣的,大量的經濟間諜開始出現在英格蘭,那些流利的英語中總是帶着一股日爾曼口音。

比如聲稱對鋼鐵製造感一點兒興趣的某位紳士,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德國鋼鐵伯爵和兵工巨頭克魯勃。

德國人利用各種手段,獲取了大量經濟情報。回到德國,這些情報被研究複製,模仿成產品。然後,再出口到英國,堂而皇之,進入英國家庭。

與後世的天朝曾經走過的路子差不多,當時德國的勞動力價格低廉,使德國產品,有着廉價的特徵。一時間,在英國市場上,從鉛筆、玩具、藥品、鐘錶、啤酒、紡織物、工具到鋼琴和傢俱,無不充斥着“德國製造”。

英國的紳士們自然是氣不幹的,乾脆就整出了一項法案,規定所有的外國進口產品,必須打上產地國的標誌。而這項法案的重點打擊對象,就是來自日耳曼的“德國製造”。

被這項法案打臉的日爾曼人自然就如同小說的主角模板一樣,知恥而後勇,不再抄襲仿造,而是發明創造,研製出屬於自己的、名副其實的原創“德國製造”。

大量的砸錢在科研和工業標準體系上,“德國製造”也完成了從山寨到質量可靠代名詞的華麗轉身。

至於神聖羅馬帝國的小號,可以將德意志帝國看作是第二代小號,德意志第三帝國,也就是**德國,就是第三代小號。

現在大明將火器賣給神聖羅馬帝國,他們會不會突然點開山寨技能樹,然後再點亮德國製造技能樹?

崇禎皇帝突然有些擔心。

但是崇禎皇帝擔心也沒有什麼鳥用了,李承彥早在崇禎皇帝決定支持神聖羅馬帝國的時候就已經動身出發了。

原本李承彥還打算直接去找科恩那個老傢伙研究一下看看,能不能通過科恩的路子來打通神聖羅馬帝國的路子,聯繫下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

但是當李承彥研究了一些錦衣衛提供的情報之後就放棄了這個打算。

理論上來說,雖然荷蘭跟其他的諸侯國也在狗咬狗,但是總體上這些傢伙的目標卻是一致的,同樣都打算先弄死神聖羅馬帝國,科恩再怎麼爲了銀子也不可能轉而幫助神聖羅馬帝國。

不是科恩的問題,而是整個荷蘭都不可能同意,包括同樣在大發戰爭財的荷蘭東印度公司——他們賣給大明的勞工,有很大一部分就是來自於神聖羅馬帝國。

一旦幫助正節節敗退的神聖羅馬帝國站穩腳根,影響到的不僅僅是整個歐洲,連東印度公司用來換銀幣和福壽膏的勞工生意都要受到影響,這是整個東印度公司所不願意看到的。

既然不太方便通過科恩等人聯繫上神聖羅馬帝國,那就自己去!

禮部替李承彥準備好了一切,或者說是聯合了工部和兵部,再加上五軍都督府一起,替李承彥準備了一支小型的艦隊,上面裝載的補給物資不是很多,反正從天津港出發,直到奧斯曼那邊都不用擔心補給的問題。

因爲直到奧斯曼之前,大部分的地盤都是大明的,根本就不用擔心補給問題,所以上面更多的還是裝載了各種火炮還有火銃一類的裝備。

爲了能夠一次把歐洲坑回到姥姥家去,崇禎皇帝也算是下了血本了——大明都沒有完全全面換裝的定裝燧發火銃還有最新式的火炮,都往上面塞了不少。

一路上也確實沒有什麼驚險,無非就是花費的時間多一些,真正讓李承彥頭疼的是自己該怎麼找到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或許他很快就不是皇帝了。

停在木骨都束的出使艦隊上,李承彥正在面臨一個艱難的選擇。

到底是聽從新樂侯劉文炳的安排,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冒險從蘇伊士運河通過,還是聽從鄭芝龍的安排,繞過好望角走西邊的海洋呢?

兩者各有各的優點,也各有各的缺點。

從崇禎十三年開始到如今,已經挖了足足有六年之久的蘇伊士運河總算是挖通了,新樂侯劉文炳幾乎快要高興的唱歌。

但是讓劉文炳不開心的是,這裡並沒有大型的艦隊讓自己來測試運河的實際效果。

奧斯曼帝國的海軍有跟沒有一樣,莫臥兒更是連個艦隊都沒有,其他的商船自己看不上眼,唯一能看上眼的就是鄭芝龍部的南海艦隊。

問題是,南海艦隊現在忙着在木骨都束以南的那片大草原上面懟人抓勞工,沒空來做這個測試,或者說在懟死英格蘭的那些蠻子們之前沒時間。

所以艦隊通過蘇伊士運河的風險未知,畢竟小舢板和大型的艦隊兩者不在一個水平線上,面對的吃水和風險也完全不在一個水平線上。

如果要說好處,大概就是通過蘇伊士運河以後可以直接通過阿爾巴尼亞港前往盧布爾雅那,然後再走陸路,前往奧地利去拜訪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

而繞過好望角的風險同樣明擺着,萬一運氣不好遇上颶風,可能整個艦隊都有完犢子的風險,而且還得面臨着隨時可能遇到的攻擊。

比如西班牙和英格蘭,這兩家跟大明的關係絕對說不上好,有機會弄死一支大明的艦隊對於這兩家來說等於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兒,就算弄不死,噁心一下大明也是好的。

斟酌再三之後,李承彥還是決定走蘇伊士運河。

雖然走沒有經過大艦通行測試的蘇伊士運河屬於一種冒險,但是冒險的同時也是一個機會,一個能夠快速見到神聖羅馬皇帝的機會。

至於過了蘇伊士運河之後的航線,李承彥倒是不擔心——早在呂宋和爪哇時,大明就已經通過桑切斯和科恩的手裡弄到了所有的海圖,對於蘇伊士運河以後的部分也有標註。

幸好,這條耗費了不知道多少人力物力的蘇伊士運河還算是給力,雖然擔驚受怕,最終還是安全的通行了過去。

笑着向岸邊站立着的新樂侯劉文炳揮手告辭之後,李承彥的臉色又有些陰沉了下來。

過了蘇伊士運河,就沒辦法再借助大明的任何力量了,一切都要靠自己小心應對才行,尤其是對於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自己更是一無所知。

或許也不能說是一無所知,畢竟錦衣衛提供的消息裡面還是提到了一些,但是想要憑藉着一鱗半爪的消息來推斷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喜好與爲人,未免還是太強人所難了些。

拜英格蘭和西班牙還有荷蘭的大力宣傳,大明好戰的名聲可能已經傳遍了整個歐洲。

現在整個歐洲所有的國家都知道,遠東有個國家叫明,動輒喜歡挑起戰爭,將人頭砍下之後堆成小山,如果沒有什麼必要,就不要去招惹大明那個國家。

而歐洲所謂的海盜,其實大部分都是國家海軍在兼職,或者是已經被收編,沒有正規編制的很少。

也正是因爲如此,李承彥一行居然出奇的順利,順利到李承彥本身都不敢相信,直到踏上了盧布爾雅那的土地。

將船上的大部分物資都卸了下來,再裝到馬車上之後,李承彥才帶着一行使團向着奧地利而去。

沒錯,所謂神聖羅馬帝國哈布斯堡王朝皇帝,其實就是斐迪南三世,同時也是匈牙利國王和波希米亞國王,同時還是奧地利大公,稱斐迪南四世。

面對着如此複雜的關係和衆多的頭銜,自認爲對於西方有一定了解的李承彥也不得不說一聲佩服!

這要是換在大明,估計也只有自封爲“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鎮國公”的武宗皇帝可以相比,其他的皇帝都只有一個頭銜——大明皇帝。

更令李承彥感覺到難以置信的,則是這位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斐迪南三世,他的第二任妻子居然就是他的堂妹,瑪麗亞·利奧波丁女大公。

而依據江湖傳言來看,這位女大公的身體似乎也不是很好,感覺已經命不久矣——斐迪南三世想要停止戰爭其實和這一點不無關係,不僅僅是因爲民力凋敝的原因。

實際上想想也正常,民力凋敝不凋敝的,跟這些大公或者領主,乃至於皇帝的關係並不大,他們並不會因爲民力凋敝而少收一個子兒的人頭稅。

在這一點上,中原的皇帝旦凡是有點兒腦子的,都會選擇名種免賦免稅以換取民心,但是西方的這些大佬們不需要。

有教堂和神父在,稅收總是能保證的,因爲不交稅,身上的罪孽就無法洗清,不洗清罪孽就無法上天堂——尤其是教庭要收的什一稅,更是重中之重。

在李承彥看來,這不是什麼什一稅,這玩意更像是智商稅。

因爲《聖經》中有提到過農牧產品的十分之一屬於上帝,所以歐洲的平民就必須繳納什一稅。

具體的所徵實物按產品性質分爲大什一稅(糧食)、小什一稅(蔬菜、水果)、血什一稅(牲畜)等。稅額往往超過納稅人收入的十分之一,負擔主要落在農民身上。

如果僅此而已,李承彥倒也不會將之稱呼爲智商稅,頂多就是嘆上一句苟政猛於虎,然後剩下的該幹什麼還是幹什麼。

重點在於,這些歐洲的平民們起義了,造反了,然後居然選擇了和談?是不是出生的時候把腦子忘在媽媽的肚子裡了?

PS:今天獻祭《反叛大魔王》

第五百零五章 朕說過要殺你全家!第一百九十章 將士高歌得勝歸第五百六十六章 黑歷史第二百九十三章 殃及池魚第七十二章 詔對第五百七十六章 各種各樣的藩王第一百九十八章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4K字二合一大章)第五百八十六章 包羞忍恥是男兒第六百八十八章 與朕何干?與大明何干?第五十三章 杖斃第四百七十七章 焚其祖廟,絕其苗裔!第一百二十九章 肯數鄴下黃鬚兒第八百三十八章 無法拒絕第一百一十九章 暗手第七百九十九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七百二十二章 反官府不反皇帝第七百三十二章 凌煙閣(第三更,萬更完成。)第二百七十五章 汝便開此先河第七十八章 忠魂第七百四十五章 鼓動脣舌叩山河第三百二十章 廢立大汗?第八百三十七章 忽聞河東獅子吼第一百九十九章 蛋疼的黃臺吉第五百九十一章 朕要知道,大明到底有多少人!第七百六十二章 白皮黃心話戶籍第八百章 善人哉?惡人哉?第六百三十六章 就憑我大明皇帝說!第六百四十四章 區區蠻夷,還算個事兒?第四百八十九章 要不然,咱們降了?第三百三十五章 到處挖坑第五百零一章 深度火力不足綜合症發作(2/5)第十一章 這傢伙是郭靖郭大俠的原型吧?第一百三十二章 諸葛亮罵死王朗第三百五十三章 準備出海第九十二章 排隊槍斃第三百二十八章 都很頭疼第六百四十七章 他們是什麼人?第五百零二章 有人爽就有人不爽(3/5)第七百三十四章 打一巴掌再給個甜棗(4000字章第二更)第四百五十四章 軍事管制第六百六十二章 蠅頭微利,算來著甚幹忙第七百章 流氓不可怕第二百七十八章 孤兒幼軍第五百五十二章 這腰牌的主人在哪兒?第三百零二章 單身狗沒人權?第一百二十五章 向他人學習第四十七章 刑訊第一百四十九章 皇兄託夢有話說第二百九十一章 你們這是要咱家去死第六百八十一章 緹騎四出第八百七十章 因爲烈酒引發的歐洲血案第四百八十七章 林子大了鳥兒就多第一百五十二章 苦命之人易星志第七十六章 升旗第八百六十六章 人口大爆炸帶來的紅利第四百八十五章 團結一心的建奴第六百五十九章 朕的心,經不起這麼傷第六百五十三章 騰籠換鳥第五百九十章 步子邁大了容易扯到蛋第三百八十二章 人去樓空第七十四章 新軍第四百七十八章 錦衣衛第七百二十九章 鷹犬不是想當就能當的!(第三更)第三十一章 生兒子沒那啥第九十九章 兩條大魚第四百八十五章 團結一心的建奴第六百三十三章 通知他們,滾蛋!第三百三十一章 夷狄入華夏則華夏之?第三百一十六章 驚變,好機會第十七章 錦衣衛辦事,白桿兵進京第五百四十三章 慫!第四百五十九章 近在眼前的瀋陽城第六百四十四章 區區蠻夷,還算個事兒?第二百三十六章 陝西烽煙起(4千字大章)第五十章 反轉第二百五十一章 高迎祥(4千字第二更)第二百六十九章 回去就揍媳婦第五百二十章 大明崇禎寶鈔第三百七十七章 咱們是一家人啊!第一百章 父女談話第七百一十七章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第三更!)第八百六十章 鳥糞屬於偉大的法蘭西!第五百三十二章 來大買賣了!第三百三十六章 一切罪孽歸於貧僧番外——狗皇帝請假(惡搞版)第五百九十二章 祖制是個好東西第三百七十八章 朕要掀桌子!第四百四十六章 關門,放瘋狗(還債4/100)第八百一十八章 罪無可恕!第八百四十二章 未必就會虧!第五百七十一章 拖出去喂狗第七十七章 閱兵第七百五十四章 都是吃飽了撐的!第二百七十四章 夜議第二百八十七章 都是跟陛下學來的第四百七十三章 幾百年前的公投入明第八百二十五章 民心是可以引導的第四百三十六章 這玩意,嘿嘿嘿第八十九章 賣國者的商議第六十六章 死戰
第五百零五章 朕說過要殺你全家!第一百九十章 將士高歌得勝歸第五百六十六章 黑歷史第二百九十三章 殃及池魚第七十二章 詔對第五百七十六章 各種各樣的藩王第一百九十八章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4K字二合一大章)第五百八十六章 包羞忍恥是男兒第六百八十八章 與朕何干?與大明何干?第五十三章 杖斃第四百七十七章 焚其祖廟,絕其苗裔!第一百二十九章 肯數鄴下黃鬚兒第八百三十八章 無法拒絕第一百一十九章 暗手第七百九十九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七百二十二章 反官府不反皇帝第七百三十二章 凌煙閣(第三更,萬更完成。)第二百七十五章 汝便開此先河第七十八章 忠魂第七百四十五章 鼓動脣舌叩山河第三百二十章 廢立大汗?第八百三十七章 忽聞河東獅子吼第一百九十九章 蛋疼的黃臺吉第五百九十一章 朕要知道,大明到底有多少人!第七百六十二章 白皮黃心話戶籍第八百章 善人哉?惡人哉?第六百三十六章 就憑我大明皇帝說!第六百四十四章 區區蠻夷,還算個事兒?第四百八十九章 要不然,咱們降了?第三百三十五章 到處挖坑第五百零一章 深度火力不足綜合症發作(2/5)第十一章 這傢伙是郭靖郭大俠的原型吧?第一百三十二章 諸葛亮罵死王朗第三百五十三章 準備出海第九十二章 排隊槍斃第三百二十八章 都很頭疼第六百四十七章 他們是什麼人?第五百零二章 有人爽就有人不爽(3/5)第七百三十四章 打一巴掌再給個甜棗(4000字章第二更)第四百五十四章 軍事管制第六百六十二章 蠅頭微利,算來著甚幹忙第七百章 流氓不可怕第二百七十八章 孤兒幼軍第五百五十二章 這腰牌的主人在哪兒?第三百零二章 單身狗沒人權?第一百二十五章 向他人學習第四十七章 刑訊第一百四十九章 皇兄託夢有話說第二百九十一章 你們這是要咱家去死第六百八十一章 緹騎四出第八百七十章 因爲烈酒引發的歐洲血案第四百八十七章 林子大了鳥兒就多第一百五十二章 苦命之人易星志第七十六章 升旗第八百六十六章 人口大爆炸帶來的紅利第四百八十五章 團結一心的建奴第六百五十九章 朕的心,經不起這麼傷第六百五十三章 騰籠換鳥第五百九十章 步子邁大了容易扯到蛋第三百八十二章 人去樓空第七十四章 新軍第四百七十八章 錦衣衛第七百二十九章 鷹犬不是想當就能當的!(第三更)第三十一章 生兒子沒那啥第九十九章 兩條大魚第四百八十五章 團結一心的建奴第六百三十三章 通知他們,滾蛋!第三百三十一章 夷狄入華夏則華夏之?第三百一十六章 驚變,好機會第十七章 錦衣衛辦事,白桿兵進京第五百四十三章 慫!第四百五十九章 近在眼前的瀋陽城第六百四十四章 區區蠻夷,還算個事兒?第二百三十六章 陝西烽煙起(4千字大章)第五十章 反轉第二百五十一章 高迎祥(4千字第二更)第二百六十九章 回去就揍媳婦第五百二十章 大明崇禎寶鈔第三百七十七章 咱們是一家人啊!第一百章 父女談話第七百一十七章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第三更!)第八百六十章 鳥糞屬於偉大的法蘭西!第五百三十二章 來大買賣了!第三百三十六章 一切罪孽歸於貧僧番外——狗皇帝請假(惡搞版)第五百九十二章 祖制是個好東西第三百七十八章 朕要掀桌子!第四百四十六章 關門,放瘋狗(還債4/100)第八百一十八章 罪無可恕!第八百四十二章 未必就會虧!第五百七十一章 拖出去喂狗第七十七章 閱兵第七百五十四章 都是吃飽了撐的!第二百七十四章 夜議第二百八十七章 都是跟陛下學來的第四百七十三章 幾百年前的公投入明第八百二十五章 民心是可以引導的第四百三十六章 這玩意,嘿嘿嘿第八十九章 賣國者的商議第六十六章 死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