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六章 立太子,嚴打

所有人都很好奇,崇禎皇帝現在還能整出什麼妖蛾子來,畢竟這位爺不按常理出牌,啥時候要是不整點兒妖蛾子出來,本身就是最大的妖蛾子。

不怪乎羣臣會這麼想。

按照常理來說,皇帝一登基就開始給自己修建寢陵,這已經是幾千年來的傳統習慣了,有些甚至還沒有等到自己的寢陵開工就先掛了,比如崇禎他爹……

有了自己親爹的例子在前面,天啓好歹是替自己折騰起了寢陵,人家掛了之後也有個地方可以埋,而崇禎皇帝呢?

這都登基二十五年了,還絲毫沒有開始弄自己寢陵的意思。

這一點其實很蛋疼。

包括崇禎皇帝在內的所有人心裡都明白,雖然嘴上喊着萬歲萬歲萬萬歲,可是實際上也沒有哪個皇帝能夠真正的萬歲,基本上都是幾十年就玩完,倒黴的有幾年的,甚至還有幾個月或者連一個月都不到的……

爲什麼其他皇帝從登基那天就開始折騰着修寢陵?

一個是都知道自己不可能萬歲萬歲萬萬歲,早晚都有掛的那一天,爲了掛掉之後也能享受到皇帝的待遇,自然要提前給自己準備個地方。

另一個就是爲了規模,一個皇帝在位時間越多,寢陵的規模也就越大,也就代表着功績越大,哪怕這個所謂的功績是自欺欺人的。

最後一個原因就是花上幾十年的時間去修,不至於在斷時間內過度的消耗物力民力,也就會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官逼民反的可能性——畢竟還要替子孫後代多考慮考慮。

這位爺到好,到現在了都沒有提出來,其他人想勸又不敢勸——怎麼勸?

在皇帝登基的時候提一下也就罷了,皇帝說修也就順勢修了,如果皇帝說先不修,後邊就沒辦法再勸了。

勸皇帝修寢陵,盼着皇帝不能萬歲萬歲萬萬歲是不是?其心可誅!

在羣臣看來,就這麼一位爺,多麼不按常理出牌都是正常的,按常理出牌纔是怪事兒……

果然,崇禎皇帝不開口還好,一開口就是四個二帶兩個王的天炸:“朕登基至今,也有二十五年了,最大的皇長子今天二十五歲,最小的剛剛學會走路。

太子,一國之本也,朕如今有意立下太子,故而要與衆位愛卿商議一翻。”

朝堂上面的大臣們都快掉眼淚了!

溫體仁那種老油條都熬死了,從他進入內閣到他累死在任上,都沒有等到崇禎皇帝立太子的那一天!如今,自己終於等到了!

盧象升當下便出班拜道:“陛下英明!”

朝堂上面的其他大臣也一起拜道:“陛下英明!”

崇禎皇帝笑呵呵的擺了擺手,讓朝堂上的大臣們都起來之後,才接着道:“皇次子朱慈烺心性純良,朕有意立其爲太子,諸位愛卿怎麼看?”

盧象升再一次躬身道:“陛下英明!”

又是一大片的附合聲之後,崇禎皇帝才道:“既然如此,皇次子朱慈烺即日起入主慈慶宮,內閣和吏部準備好太子府臣工的名單,由皇次子朱慈烺挑選,擇日再舉行太子冊封大典。”

朱慈烺頓時出班拜道:“兒臣一定會加倍努力,不讓父皇失望!”

崇禎皇帝意有所指的道:“記住朕跟你說的話,也記住你對朕的承諾。”

……

大朝散去之後,剛剛回到後宮還沒有來得及休息,周皇后就先過來了。

周皇后雖然臉上的喜色根本掩蓋不住,卻仍然對崇禎皇帝拜道:“陛下,現在就立慈烺爲太子,是不是早了些?”

崇禎皇帝呵呵一笑,搖頭道:“不早了。朕登基至今已有二十五年,年紀也已經到了不惑,是該立下太子了。不瞞皇后,如果慈烺爭氣,朕就扶他上馬,帶他走上一程。如果他不爭氣,朕也好早做決斷!”

周皇后同樣搖了搖頭道:“陛下,有些話本不該妾身說,可是古語有云,一朝天子一朝臣,您將慈烺扶上馬,再送一程,可是您……”

擺了擺手後,崇禎皇帝才道:“你不用再勸了。朕對這個皇位沒那麼大的眷戀,就算是做上八十年的皇帝,也不過是多受幾年的辛勞而已。

朕這一生,對得起大明,對得起天下百姓,最對不起的就是你們幾個。等以後朕老了,就帶着你們各處去遊山玩水,好好怡養天年。”

都說老實人說起情話來才最肉麻,崇禎皇帝這種打落了牙和血吞的狠茬說起情話來,就更讓人動容了。

然而還沒等周皇后感動的投懷送抱,崇禎皇帝就大煞風景的道:“對了,告訴你孃家那邊,慈烺雖然立爲太子了,但是不要讓他們起什麼不該起的心思。

尤其是你父親,他要是敢往東宮送歌女舞女,就別怪朕不講情面!”

周皇后只能委屈巴巴的應了——說的就好像崇禎皇帝講過情面一樣!

周國丈的家是誰抄的?周皇后的哥哥是誰給賜死的?周國丈往宮裡送了幾個美人,不領情也就罷了,現在還嚇唬一番?

原本的好心情急轉直下,周皇后的眉毛幾乎都快倒豎起來了。

崇禎皇帝一見大事不妙,頓時轉移開了話題:“對了,慈烺入主東宮,朕不打算讓他留在宮裡面一直學習。

朕打算讓他出去,自己開府建衙,一如強漢之時老劉家的那些太子一樣,早早的培養起自己的班底。”

老劉家的太子,崇禎皇帝一直都覺得很牛逼,甚至於老劉家的諸侯王都很牛逼。

瞧瞧老劉家的那些太子,有在長安街頭用棋盤砸死吳王太子的,有幾歲就敢說自己要“金屋藏嬌”的,還有的乾脆跟自己的爹唱反調,再不行就乾脆起兵造反。

那些諸侯王也一個鳥樣——七王之亂就是老劉家的諸侯王在內亂,如果不是有一家諸侯王被國中丞相給看管起來,估計就變成了八王之亂。

大明朝自從朱老四那一輩之後,就再也沒出過什麼像樣兒的太子和藩王——所謂的寧王之亂簡直就是個笑話!

面對着這種一代不如一代的局面,崇禎皇帝自然是大爲不滿。

而想要徹底改變這種局面,最好的辦法也就是讓太子早早的出去開府建衙,在其還是太子的時候就先培養起自己的班底。

有自己班底就意味着,哪怕是老皇帝突然之間掛掉,太子也可以依靠自己的班底,在最短的時間內徹底接管朝堂,結束動盪。

至於說因爲崇禎皇帝不滿而想廢太子,太子想要起兵造反,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崇禎皇帝打算給太子軍隊,把太子六率這種制度重新撿起來,調撥足額的士卒給朱慈烺做爲親軍。

但是說白了,太子六率還是由五軍都督府調撥過去的大明士卒,只要崇禎皇帝還活着,在這些士卒的心裡就是至高無上的皇帝,一旨詔書就能讓這些士卒老老實實的。

正是因爲有這樣兒的底氣,崇禎皇帝纔打算以老劉家培養太子的模式爲主,參考其他朝代培養太子的模式爲輔,打造全新的太子培養模式。

最大的底氣,還是崇禎皇帝的兒子夠多,哪怕是練廢了一個號,還能再換一個小號重新來過……

周皇后氣哼哼的道:“您是天子,您是萬歲爺,太子的事兒還不是您說了算?妾身一個婦道人家又懂得什麼了?今天晚上您去林氏那裡吧!”

……

渾然不知自己已經成爲實驗品的朱慈烺心中滿是激動——等了二十幾年的太子大位,終於落到自己手裡了!

朱慈烺本身就沒有怨恨。

任何一個國家,太子大位空懸二十五年,下面的皇子們估計早就鬥得你死我活了,而崇禎朝卻不一樣。

皇長子不是嫡子,母妃出身外族,天然的就失去了競爭太子寶座的可能。

老三的身份倒是夠了,但是年齡又比自己小了太多,而且還被賣給了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當女婿,也失去了競爭太子大位的資本。

至於往下的老四老五等等,哪怕是身份足夠的,年齡上也沒辦法對朱慈烺造成威脅。

所以崇禎朝算是難得的出現了兄弟和睦的奇觀。

最主要的,是朱慈烺也不敢怨恨——崇禎皇帝春秋鼎盛,立不立太子這種事情完全不鳥朝堂,就算再拖幾年又能怎麼樣?

朱慈烺很快就迎來了自己的第一項任命——負責管理東市。

京城的東市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裡面用魚龍混雜來形容完全不爲過,最是考驗一個人的綜合能力。

有意表現自己才能的朱慈烺很快就走馬上任,只不過在一開始的時候,朱慈烺並沒有作出任何的動作,只是在觀察着東市的所有情況。

崇禎皇帝也在觀察朱慈烺的言行舉止,每天都會有錦衣衛和東廠將朱慈烺的一舉一動彙總成冊,然後報給崇禎皇帝。

由不得崇禎皇帝不小心,培養太子這種事情絕不是說說就完事兒的,其中牽扯到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

……

崇禎二十五年的嚴打很快就開始了。

崇禎皇帝倒是對英雄好漢們沒有太多的看法,畢竟像劉一航、王豪傑、孟繁星那些殺才也是英雄好漢們轉職的,因爲在邊境抓勞工的巨大貢獻,現在已經轉職爲五軍都督府的編外馬仔了。

但是那些青皮們就不同了,如果放任這些青皮不管,最大的可能就是大明變得跟後世的某火車站一樣,連官差都不安全……

剛剛住進東宮還沒有多長時間,朱慈烺就不得不帶着太子六率的馬仔,跟幾個御史還有京營的殺才們組團了行動組,直接開始針對某此地區開始嚴打。

按照內閣和刑部弄出來的標準,這一次是徹底的清查——所有的活力組團全部在打擊範圍之內,只要被錦衣衛記錄在冊的,有一個算一個,統統抓起來扔進大牢裡面,然後等待下一步的甄別。

除了夠得上死刑的最終要發往京城進行復核,剩下的別管有多輕,哪怕是敲詐勒索和收保護費的小混混,都抓起來扔到鐵道部去當苦力,量刑標準十年起步,無上限。

其實這個十年起步跟宣判死刑已經沒有多大區別了,因爲鐵道部最近又開始缺少勞工了,哪怕一直有新的勞工補充,可是補充的速度基本上與消耗的速度持平。

究其原因,還是崇禎皇帝要求太高,鐵道部的心太大——在各種技術手段都不夠成熟的時候就想把鐵路的規模提上去,除了用人命填之外還有其他的方法麼?

鐵道部最開始修的鐵路還好一些,後面的就越來越難修了,尤其是朵甘思和烏思藏,還有四川和雲南那些地方。

甚至於,鐵道部跟戶部做的五年計劃裡面提到的再修十五萬裡的鐵路,鐵道部已經做好了拿人命去填的心理準備。

更往南一些的交趾和緬甸就更不用說了,在那些地方修鐵路,基本上就沒有多少大明人的影子,基本上都是在使用外族的“勞工”。

換言之,也就是準備拿銀子去硬堆出十五萬裡的路,也要通過鐵路將整個大明都給連接起來。

大明百姓的命拿去填鐵路自然是不可能的,楊二陛下前車之鑑不遠,崇禎皇帝再怎麼傻也不會傻到徵發民夫徭役來修鐵路,除非崇禎皇帝不在乎江山社稷的安穩了。

而蠻子的消耗速度又太快,補充的還趕不上死的快,最後也就只能拿這些青皮們來填了,既解決了社會安定的隱患,又提高了鐵路建設的速度,簡直就是一舉兩得。

現在這些大明的青皮也要被當成勞工,就算是鐵道部給他們安排輕鬆一些的活計,再有意的照顧他們一番,只怕這些人也很難熬過十年。

至於跑路什麼的是不用想了,天下雖大,然而哪裡沒有錦衣衛和官府的爪牙?哪裡不是大明的地盤?

出海?往哪裡去?跑到蠻子的地盤上去麼?

就算是成功的躲過了官府搜查,也避過了海上的風浪和危險,然後呢?

長了一副大明人的臉,跑過去之後怕目標不夠明顯,錦衣衛不好暗中處理嗎?

怕不是死的更快!

PS:把書友作品《恐怖殺機》拿來祭天!

第九十一章 有上進心的駙馬第五百七十八章 心黑手辣不要臉第五百零八章 我信了還不行麼第八百三十七章 忽聞河東獅子吼第二百七十章 給老子砸第八百七十一章 老子不幹了第四百五十二章 進退維谷的兩難選擇第一百二十章 皇后有喜第四百二十八章 自己不爽就拖人下水第七百八十八章 小將軍可曾婚配?第一百六十五章 背黑鍋的毛文龍第八百一十七章 三個壞種第二百零二章 潑婦和錦衣衛第五百三十二章 來大買賣了!第三百五十七章 駕臨孔府,誰敢舉旗?第三百九十七章 好好過日子不行嗎?第三百零七章 開科取士的建奴第八百七十章 因爲烈酒引發的歐洲血案第二十二章 大明不滅,香火永存第六百一十八章 人得看清楚自己才行第八百一十九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四百五十八章 阿黃休走!第五百七十六章 各種各樣的藩王第五百七十三章 把蠻子清理掉第八百六十章 鳥糞屬於偉大的法蘭西!第三百八十四章 你就從了本公子吧第二百零八章 先凌遲一個第六十三章 忠臣第五百四十五章 他們用過的名字,是漢唐第七百二十一章 安南欲生變(第一更)第七百零三章 做啥夢呢!第四百四十五章 給自己找個主人第七百一十八章 最後的清算(第一更)第七百八十九章 陛下,臣還能提的動刀啊!第三百五十三章 準備出海第六百七十八章 我命休矣第一百二十六章 正德之死第七百一十九章 十四年後出詔獄(第二更)第八百六十一章 綠色出行,文明打仗第六百四十章 大明天子,不可輕侮!第三百五十三章 準備出海第一百九十七章 沒有一個好東西第四百六十章 瀋陽城門開第六十章 折割第五百三十七章 求生欲都很強嘛第四百二十一章 這不是小冰河第二十六章 朕給你的,纔是你的!第一百一十九章 暗手第二百一十七章 流民也不好招募第八十章 移封第二百八十五章 還請金先生不要怪罪第一百一十三章 世間竟有如此厚顏無恥之徒第七十七章 閱兵第一百九十六章 戰後封賞(4K大章二合一)活動總結,感言求票。第四百一十三章 錦衣衛百戶史可法第四百八十九章 要不然,咱們降了?第二百一十六章 東南謠言起第一百七十一章 不要臉之讓朝鮮掏錢(今天第四更)第七百七十一章 這輩子,值了!第五百六十三章 由不得他拒絕!第六百一十九章 大明版人才培養計劃第四百八十九章 要不然,咱們降了?第二百六十九章 回去就揍媳婦第七百八十六章 換個更直接的方法!第六百五十二章 吊起來抽第五十五章 觀刑第三百三十八章 城頭鏖兵誰更狠第八百四十一章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第二百二十三章 牽扯到了倭奴(3K第二更)第四百六十五章 兩萬萬兩白銀第一百五十九章 天理人慾朱扒灰第八百五十七章 強漢何以王天下?何以亡天下?第六百五十五章 給老子築京觀!第一百六十一章 收買人心和禁閉(4千字大章)第七百五十五章 皇權不下鄉?笑話!第五百九十一章 朕要知道,大明到底有多少人!第二百九十八章 何謂王道第四百六十五章 兩萬萬兩白銀第四百五十八章 阿黃休走!第一百一十六章 拿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真假建奴第四百七十八章 錦衣衛第二百三十六章 陝西烽煙起(4千字大章)第二百四十六章 坑人和兵圍宜川(今天萬更完成)第八百章 善人哉?惡人哉?第六百八十九章 忘記歷史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第六百二十一章 牽動人心的《永樂大典》第八百一十五章 矯枉不怕過正第七百二十三章 假道滅虢(第三更)第七百一十八章 最後的清算(第一更)第四百六十五章 兩萬萬兩白銀第四百六十章 瀋陽城門開第四百二十五章 三大漢奸有四個第六百二十四章 我拿你當朋友,你卻想坑我?第七十三章 學院第二百三十八章 暗流涌動的陝西第五百二十三章 被雷劈死第八百七十一章 老子不幹了第三百八十一章 孔雀明王
第九十一章 有上進心的駙馬第五百七十八章 心黑手辣不要臉第五百零八章 我信了還不行麼第八百三十七章 忽聞河東獅子吼第二百七十章 給老子砸第八百七十一章 老子不幹了第四百五十二章 進退維谷的兩難選擇第一百二十章 皇后有喜第四百二十八章 自己不爽就拖人下水第七百八十八章 小將軍可曾婚配?第一百六十五章 背黑鍋的毛文龍第八百一十七章 三個壞種第二百零二章 潑婦和錦衣衛第五百三十二章 來大買賣了!第三百五十七章 駕臨孔府,誰敢舉旗?第三百九十七章 好好過日子不行嗎?第三百零七章 開科取士的建奴第八百七十章 因爲烈酒引發的歐洲血案第二十二章 大明不滅,香火永存第六百一十八章 人得看清楚自己才行第八百一十九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四百五十八章 阿黃休走!第五百七十六章 各種各樣的藩王第五百七十三章 把蠻子清理掉第八百六十章 鳥糞屬於偉大的法蘭西!第三百八十四章 你就從了本公子吧第二百零八章 先凌遲一個第六十三章 忠臣第五百四十五章 他們用過的名字,是漢唐第七百二十一章 安南欲生變(第一更)第七百零三章 做啥夢呢!第四百四十五章 給自己找個主人第七百一十八章 最後的清算(第一更)第七百八十九章 陛下,臣還能提的動刀啊!第三百五十三章 準備出海第六百七十八章 我命休矣第一百二十六章 正德之死第七百一十九章 十四年後出詔獄(第二更)第八百六十一章 綠色出行,文明打仗第六百四十章 大明天子,不可輕侮!第三百五十三章 準備出海第一百九十七章 沒有一個好東西第四百六十章 瀋陽城門開第六十章 折割第五百三十七章 求生欲都很強嘛第四百二十一章 這不是小冰河第二十六章 朕給你的,纔是你的!第一百一十九章 暗手第二百一十七章 流民也不好招募第八十章 移封第二百八十五章 還請金先生不要怪罪第一百一十三章 世間竟有如此厚顏無恥之徒第七十七章 閱兵第一百九十六章 戰後封賞(4K大章二合一)活動總結,感言求票。第四百一十三章 錦衣衛百戶史可法第四百八十九章 要不然,咱們降了?第二百一十六章 東南謠言起第一百七十一章 不要臉之讓朝鮮掏錢(今天第四更)第七百七十一章 這輩子,值了!第五百六十三章 由不得他拒絕!第六百一十九章 大明版人才培養計劃第四百八十九章 要不然,咱們降了?第二百六十九章 回去就揍媳婦第七百八十六章 換個更直接的方法!第六百五十二章 吊起來抽第五十五章 觀刑第三百三十八章 城頭鏖兵誰更狠第八百四十一章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第二百二十三章 牽扯到了倭奴(3K第二更)第四百六十五章 兩萬萬兩白銀第一百五十九章 天理人慾朱扒灰第八百五十七章 強漢何以王天下?何以亡天下?第六百五十五章 給老子築京觀!第一百六十一章 收買人心和禁閉(4千字大章)第七百五十五章 皇權不下鄉?笑話!第五百九十一章 朕要知道,大明到底有多少人!第二百九十八章 何謂王道第四百六十五章 兩萬萬兩白銀第四百五十八章 阿黃休走!第一百一十六章 拿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真假建奴第四百七十八章 錦衣衛第二百三十六章 陝西烽煙起(4千字大章)第二百四十六章 坑人和兵圍宜川(今天萬更完成)第八百章 善人哉?惡人哉?第六百八十九章 忘記歷史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第六百二十一章 牽動人心的《永樂大典》第八百一十五章 矯枉不怕過正第七百二十三章 假道滅虢(第三更)第七百一十八章 最後的清算(第一更)第四百六十五章 兩萬萬兩白銀第四百六十章 瀋陽城門開第四百二十五章 三大漢奸有四個第六百二十四章 我拿你當朋友,你卻想坑我?第七十三章 學院第二百三十八章 暗流涌動的陝西第五百二十三章 被雷劈死第八百七十一章 老子不幹了第三百八十一章 孔雀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