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戰後封賞(4K大章二合一)

難怪有人說春困秋乏夏打盹,四月里納了完顏玉卓爲妃,接着不久就跑到草原上砍人,現在已經近八月的時間,正是京城之中最熱的時候,崇禎皇帝開始無比想念沒穿越之前的冰箱和老冰棍兒了。

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現在沒有就是沒有。

暗自不爽的崇禎皇帝突然聽着禮部尚書孟紹虞出班奏道:“啓奏陛下,前番陛下親征林丹汗,未有詔書詔告天下,如今陛下得勝歸來,正當明發詔書並大赦天下,以示陛下天威天恩。”

眼見扯了半天之後終於要轉入正題,崇禎皇帝也來了精神,先是淡淡地嗯了一聲,接着才道:“孟愛卿言之有理,詔告天下原本便是應有之意,既然如此,便由內閣起草詔書,先呈給朕,再由司禮監用印後明發天下。”

待溫體仁也出班與自己一起領旨之後,孟紹虞接着道:“啓奏陛下,眼下春闈已過,尚有殿試需陛下欽點。”

崇禎嗯了一聲,不提殿試之事,只是問道:“朕前番曾經說過,加開明律科、明算科、格物科。這三科參與人數有多少?成績如何?”

孟紹虞卻是暗道一聲僥倖,得虧自己早有準備,否則只這一個問題,自己便要答不上來了:“啓奏陛下,明律科參與者共一百二十八人,得過者三十四人;明算科參與者共七十九人,得過者二十五人;格物科參與者共七十七人,得過者不過十四人而已。”

雖然心裡早有一定的準備,可是崇禎心中還是失望不已。狗屁的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一個個的都是些蠢蛋!

後世的高考跟這比起來跟本不配稱之爲千軍萬馬過獨木!後世哪怕隨便一所二本院校錄取的人數,都遠遠多於大明朝一次春闈錄取的人數,而且這春闈還是三年一次!

哪怕有一半的人去參加明律、明算和格物科,也不至於到最後連一百人都沒有的錄取結果。

然而事情已然如此,崇禎也是無可奈何,只在沉吟了半晌後道:“既然如此,明律、明算、格物三科,每年都考舉一次罷。若是趕上春闈,便在春闈之後考試。”

很好,這很符合您這任性皇帝的作風。孟紹虞無奈,只得躬身領旨後接着道:“啓奏陛下,殿試一事?”

這回崇禎皇帝沒有再岔開話題,直接道:“便定於後日罷。到時候朕親自出題。”

等到孟紹虞領旨之後,崔呈秀便出班奏道:“啓奏陛下,陛下前番遠征林丹汗,一應將士的封賞,兵部已經整理出來。”

這個倒還真沒有什麼太麻煩的。崇禎出征之時,原本就已經把監軍太監下放到了百戶一級,對於戰功的統計都是這些監軍太監和百戶一級的將官們共同交上來的,兵部只要複覈一遍即可。

崇禎嗯了一聲,便對王承恩道:“呈上來。”

王承恩躬身領命,下了御階去崔呈秀手中接過摺子,復又遞給了崇禎皇帝御覽。

崇禎打開摺子看了半天,不滿意地道:“京營與新軍倒也罷了,這順義王與卓裡克圖汗那邊兒過來的萬騎,何以封賞如此之少?”

崔呈秀聞言也是無奈了,您老人家一向是把那些外族不當人看,什麼法子陰損您就用什麼,這個萬騎您不也是準備拿來當炮灰的?

這個卻是崔呈秀等人想的錯了。崇禎皇帝拿着外族不當一回事兒,那是建立在不聽自己話的基礎上,現在這一個萬騎明顯是離死忠份子不遠的“可造之材”,屬於他崇禎皇帝拿來演一出“千金買出馬骨”好戲之中的“馬骨”,又怎麼可能給的封賞太少?

不待崔呈秀解釋,崇禎先開口道:“依朕看來,這萬夫長巴特爾的封賞給的少了,再加兩層。千夫長和百夫長們都各自再加一層。”

這回不等崔呈秀表示反對,戶部尚書郭允厚先不幹了:“啓奏陛下,彼萬夫長、千夫長與百夫長,夷狄也。若再加封賞,便與我大明將士何異?國庫之中的錢糧可是不多了,便是封賞給我大明將士都還嫌不夠,又何來許多給他們?”

麻賣批!這大明的文官兒這點兒倒還是好的,不像是人家蟎清的慈禧老孃們兒,寧與友邦,不給農奴,大方的很。

人家蟎清的老孃們兒大方,可是這大明的文官對待外族可就是一個比一個摳了,就連之前林丹汗和內喀爾喀五部請求封賞的要求,崇禎皇帝都在這些文官的攛綴下給拒了——後果也很明顯,內喀爾喀五部剩下兩家,林丹干脆想要南下自己取,結果被懟成了死狗。

當然,這個鍋崇禎皇帝表示老子背了,不能因爲這點屁事兒就讓手下去背鍋,反正是蠻子,老子就是不給,你能咬了老子的鳥兒去?

但是現在不行啊,這個萬騎可是自己要拿來收買人心的,以後還要送到戰場上去替自己賣命,而且就眼下來說,這個萬騎也是爲了自己而戰死了三千多人,算是自己人了,這封賞就不能跟別的大明將士有區別——後世不是說了麼,不患寡而患不均,如果大明將士得的多,這些人得的少,那這些人還會死心塌地的給自己賣命?

再說了,不就是錢麼,等抄了福王,錢還不有的是?

想通了這個關節的崇禎皇帝開口道:“郭愛卿不必擔心錢糧之事。這一個萬騎,隨朕北征草原,也是立下了汗馬功勞的,在朕心中,與京營和新軍將士無異。一應撫卹與賞賜,皆按京營與新軍標準來。”

郭允厚想了想,接着問道:“陛下,那戰死之人呢?家屬在草原者又當如何?”

崇禎沉吟半晌,說道:“與京營和新軍將士的撫卹同例。其家屬若是願意入關,則擇地使其定居,給我大明戶籍。若是不願,便將應劃分給他們的土地折算成錢糧,發放給他們的家屬。”

郭允厚眼見崇禎連這點都考慮到了,乾脆便領命應是。

孟紹虞卻接着道:“啓奏陛下,臣有一事要奏。”

崇禎皇帝本來覺得這就已經差不多了,正準備宣劉興祚等有功之人進行封賞,見孟紹虞還有話說,便好奇地道:“孟愛卿還有何事?”

孟紹虞臉上卻是像便秘一般,也不知道怎麼擠出來的那神怪的神情,躬身道:“啓奏陛下,臣以爲,以後不管是陛下親征,還是大軍出征,這俘虜總是要留下一些的。”

崇禎一聽,卻是嗯了一聲,問道:“莫非孟愛卿是指責朕殺俘不祥?”

臥槽!大哥,你可別這麼說,這話說的可就誅心了啊。

孟紹虞蛋疼地躬身道:“臣不敢!陛下,若是不留俘虜,如何獻俘太廟?此番陛下親征,原本是大勝,只是不能獻俘太廟,只怕不夠盡善盡美。”

崇禎也沒想到孟紹虞說的是這麼一回事兒。獻俘太廟什麼的,還一定得是活的?死的不也一樣?弄活的回來不還得養幾天,到時候不一樣得一刀給剁了?

也是覺得蛋疼的崇禎皇帝問道:“獻俘太廟,拿人頭去不就好了?非得是活的?朕以爲沒甚麼必要。想必以太祖高皇帝的性子,看到這些死了的韃子會更高興也說不定。”

一句話問的孟紹虞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了。你丫說的真有道理,我竟然無言以對?

蛋疼不已的孟紹虞躬身回道:“啓奏陛下,獻俘太廟,不僅是爲了讓太祖高皇帝和列位先皇高興,更是宣示武功,以懾不臣,所以這俘虜,還是留幾個的好。”

崇禎皇帝想了想,便說道:“朕已經知曉。着兵部通知各地將領,以後大戰,俘虜總要留下幾個有身份的,獻俘太廟。”

崔呈秀雖然出班領命,心中卻暗道誰不知道要留幾個有身份的,執敵酋於陛前,這可是了不起的大功勳,誰跟皇帝您老一家一樣,自己不開心就不留俘虜。

崇禎皇帝眼見再沒有人出來上奏,便對王承恩道:“宣,劉興祚、張之極、巴特爾上殿。”

王承恩聞言,便扯着嗓子喊道:“陛下有旨,宣,劉興祚,張之極,巴特爾上殿聽封吶!”

崇禎聽着王承恩的聲音,心下也不得不佩服。一個死太監,聲音不僅不陰柔,反而讓他喊出了一股子別樣的意味,不說銅鐘大鋁,亦有一股子堂皇之意。

劉興祚,張之極,巴特爾三人正是跟隨着崇禎皇帝一路北征,殺人無算的殺才,多次帶頭衝殺的就是這三個傢伙。尤其是劉興祚,原本崇禎皇帝就對他的印象特別好,再加上其母也算是爲國犧牲,雖然說封了君,但是崇禎皇帝覺得還不夠,正好藉着這次的機會一併再賞一回。

待劉興祚,張之極,巴特爾三人亦步亦趨地以一種接近小跑的姿態快步進殿山呼舞蹈萬歲之後,崇禎也不說平身,只是對着王承恩道:“宣旨罷。”

王承恩先是躬身應是,接着便取過一封聖旨,打開後朗聲道:“奉天承運皇帝,制曰:朕聞治世以文,戡亂以武。蒙古林丹汗,不服王化,叩邊害民,朕不得已,起兵破之。身親戰陣,歷時二月。賴天地祖宗之靈,遂平其亂。爾諸奉天征討將士,櫛風沐雨,百戰百勝,萬死一生,報國之深恩,弘濟艱難,宣力甚多,輔成大功。今以爾等掃北功臣,賞賜等第,參酌得宜,論功高下,定爾爵賞,朕不敢私,在爾諸將,亦自知之。”

“今封爾英國公世子張之極爲定邊掃北推誠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右柱國、中軍都督府左都督、平北侯,食祿二千五百石,子孫世世承襲;”

“今封爾劉興祚爲定邊掃北推誠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右柱國、左軍都督府左都督、定北侯,食祿二千五百石,子孫世世承襲;”

“今封爾巴特爾爲定邊掃北推誠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右柱國、蒙古萬騎萬戶、平邊侯,食祿二千五百石,子孫世世承襲;”

“於戲!人君之職,惟在奉天,爵賞之頒,豈容私意?今以天下之財,賞天下之功,民之資力有限,名爵之貴無窮,故茲齎與,亦不以多少爲輕重。或朕知有未盡,未滿爾心,對朕自陳,若退有後言者,於犯法甚不可也,但恐爾等不立功爾。今後果能立功,至再至三,不吝爵賞。朕之此言,通於天地,佈告爾衆,鹹使聞知。崇禎元年八月二十七日。”

劉興祚,張之極聞言大喜過望,這他孃的就封侯了?

尤其是劉興祚,說是降將也不爲過,居然也能封侯?自己家老孃原本還說可惜看不到自己封侯之日,如今便封了侯爺了,娘啊,您在天有靈,可看到了麼?

而張之極就更高興了。看以後誰他孃的還再喊自己小公爺,以後誰要是不喊自己一聲侯爺,自己就大嘴巴抽他!

正高興間,見巴特爾還是一臉懵逼的樣子,趕緊拉了他一把,三人一起跪地謝恩道:“臣,劉興祚,張之極,巴特爾,謝主隆恩!”

崇禎皇帝在龍椅之上淡淡地道:“平身罷。望卿等以後用心爲國,朕必不吝封賞。如今封侯,以後未必不能封公。”

等到封賞完畢,崇禎皇帝便宣佈散朝。自己從出征到現在,算算已經兩個多月了,到現在還沒有好好和皇后說說話。如今皇后正是懷胎四個月左右,可金貴的很呢。

等到崇禎皇帝匆匆忙忙地到了後宮,來到皇后的寢宮之時,卻見完顏玉卓正陪着皇后在聊天。

完顏玉卓的性子向來大大咧咧地,倒也不想着避諱,只是略帶憧憬地道:“也不知道陛下此番北征蒙古,可有沒有吃苦?是不是瘦了些?草原上的風沙可大了哩。”

周皇后原本便是小家碧玉,雖然進了信王府後便是正妃,如今更是貴爲皇后,但是卻從來沒有出過遠門,聽完顏玉卓這麼說,便感興趣地問道:“草原上是甚麼樣子?妹妹可要好好跟本宮說說。”

完顏玉卓聞言,輕笑道:“哎呀,有甚麼好說的呢。那些牧民每日裡便是騎馬放羊甚麼的。只要不是冬天,便還好一些,若是到了冬天,那白災可是吃人的魔鬼哩。不過,只有一點兒倒是好的。”

第三百八十七章 兩家少林寺第四十八章 大網第七百九十五章 不管你們信不信,反正朕不信第二百零七章 九族不夠,十族來湊!一路同行,感恩有你——衆籌白銀萌感言第八百四十一章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第四百六十四章 賜死藩王第四百四十七章 瘋狗咬了矮矬子第六百九十一章 朕何懼之?第八十二章 算計第一百七十三章第八百二十五章 民心是可以引導的第四百一十二章 第一次工業革命?第六百二十一章 牽動人心的《永樂大典》第五百一十一章 陛下命我給你帶句話兒第五百七十五章 作死的魯王世子第七百八十六章 換個更直接的方法!第四百一十八章 賭贏了第五百一十六章 先取哪兒爲上?第六百四十章 大明天子,不可輕侮!第五百一十三章 江湖傳言第三百零八章 真想幫黃臺吉第七百二十八章 徹底抹除(第二更!)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難第八百二十二章 更加陰狠的借殼上市第四百三十三章 人和牲口是不同的第八章 誰讓朕和百姓一時不痛快,朕要他九族都不痛快!第一百五十四章 但說帝心憐赤子第一百零八章 計議第五百二十六章 都挺不要臉的第四百九十九章 建奴的勝算第三百九十七章 好好過日子不行嗎?第五百四十章 火炮準備!第七百六十六章 大家一起賣歐洲第一百五十五章 須知天意念蒼生第七百三十章 如果誤傷……(第一更)第六十五章 劫人第六百六十三章 要麼跪,要麼滾第八百零三章 清洗計劃第六十六章 死戰第八百二十七章 黃泥差點兒落褲襠第五百零五章 朕說過要殺你全家!第一百九十三章 憑本事借的爲什麼要還第五十六章 特赦第六百八十六章 坑人的朝貢體系第三百一十三章 明國人才何其多也第二百四十五章 不要臉的君臣(4千字大章第二更)第二百四十二章 陛下有旨,命爾等投降(4千字大章)第七百九十章 讓火炮去跟他們宣戰!第二百三十四章 誅連九族,一體斬絕第一百六十四章 人頭滾滾福王府第四百九十八章 連你也算計我!第八十四章 你的事兒發了!第二百章 被迫撤軍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明建奴各算計第八百四十章 整個世界替大明帝國買單第五十二章 養廉第一百零三章 截殺第六百六十六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第三百七十七章 咱們是一家人啊!第五百一十七章 皇帝也頭疼中獎的速度加羣領獎,過期不候。第四百六十二章 狗皇帝跑路,黃臺事回師第六百九十六章 該怎麼定價?第八百四十五章 殺雞用牛刀第五百二十五章 風起雲涌第七百五十九章 智障和睿智第五百九十八章 想不想進內閣?第一百五十三章 清風館書生立誓第四百八十一章 徹底慌了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顆蘋果落下來第五百八十八章 一座京觀引發的血案第六百零三章 廠衛給禮,夜貓子上門第二百一十三章 到底誰能殺了誰第七百四十五章 鼓動脣舌叩山河第五百五十章 《巴達維亞合約》第六百一十三章 清君側!第三百一十八章 崇禎小兒不過如此第五百零七章 滿腔謀劃付東流第一百四十章 肘腋生變須臾間第八百三十四章 如何大量創造下一代第十六章 朕等着你來!第四百二十八章 自己不爽就拖人下水第一百八十七章 想要北歸林丹汗第五百七十章 認慫第六百零二章 蠻子好說,大明百姓才更讓人頭疼!第一百八十六章 超大的京觀第七百四十一章 肉還沒到碗裡就先咬一口第五百六十四章 你爸爸永遠是你爸爸第五百六十二章 誰願意敗家?第四百一十九章 兵圍大凌城第三百二十七章 議他該當何罪?(突如其來的4000字加更)第二百二十三章 牽扯到了倭奴(3K第二更)第二百五十二章 趙平戰三賊,高迎祥北上(4千字大章)第三百一十四章 都在算計第六百零五章 這些百姓究竟該怎麼辦?第二十九章 你把他當烤鴨就行第八百四十三章 堅持洗腦二十年,試刀!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第七百零四章 就依皇后
第三百八十七章 兩家少林寺第四十八章 大網第七百九十五章 不管你們信不信,反正朕不信第二百零七章 九族不夠,十族來湊!一路同行,感恩有你——衆籌白銀萌感言第八百四十一章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第四百六十四章 賜死藩王第四百四十七章 瘋狗咬了矮矬子第六百九十一章 朕何懼之?第八十二章 算計第一百七十三章第八百二十五章 民心是可以引導的第四百一十二章 第一次工業革命?第六百二十一章 牽動人心的《永樂大典》第五百一十一章 陛下命我給你帶句話兒第五百七十五章 作死的魯王世子第七百八十六章 換個更直接的方法!第四百一十八章 賭贏了第五百一十六章 先取哪兒爲上?第六百四十章 大明天子,不可輕侮!第五百一十三章 江湖傳言第三百零八章 真想幫黃臺吉第七百二十八章 徹底抹除(第二更!)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難第八百二十二章 更加陰狠的借殼上市第四百三十三章 人和牲口是不同的第八章 誰讓朕和百姓一時不痛快,朕要他九族都不痛快!第一百五十四章 但說帝心憐赤子第一百零八章 計議第五百二十六章 都挺不要臉的第四百九十九章 建奴的勝算第三百九十七章 好好過日子不行嗎?第五百四十章 火炮準備!第七百六十六章 大家一起賣歐洲第一百五十五章 須知天意念蒼生第七百三十章 如果誤傷……(第一更)第六十五章 劫人第六百六十三章 要麼跪,要麼滾第八百零三章 清洗計劃第六十六章 死戰第八百二十七章 黃泥差點兒落褲襠第五百零五章 朕說過要殺你全家!第一百九十三章 憑本事借的爲什麼要還第五十六章 特赦第六百八十六章 坑人的朝貢體系第三百一十三章 明國人才何其多也第二百四十五章 不要臉的君臣(4千字大章第二更)第二百四十二章 陛下有旨,命爾等投降(4千字大章)第七百九十章 讓火炮去跟他們宣戰!第二百三十四章 誅連九族,一體斬絕第一百六十四章 人頭滾滾福王府第四百九十八章 連你也算計我!第八十四章 你的事兒發了!第二百章 被迫撤軍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明建奴各算計第八百四十章 整個世界替大明帝國買單第五十二章 養廉第一百零三章 截殺第六百六十六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第三百七十七章 咱們是一家人啊!第五百一十七章 皇帝也頭疼中獎的速度加羣領獎,過期不候。第四百六十二章 狗皇帝跑路,黃臺事回師第六百九十六章 該怎麼定價?第八百四十五章 殺雞用牛刀第五百二十五章 風起雲涌第七百五十九章 智障和睿智第五百九十八章 想不想進內閣?第一百五十三章 清風館書生立誓第四百八十一章 徹底慌了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顆蘋果落下來第五百八十八章 一座京觀引發的血案第六百零三章 廠衛給禮,夜貓子上門第二百一十三章 到底誰能殺了誰第七百四十五章 鼓動脣舌叩山河第五百五十章 《巴達維亞合約》第六百一十三章 清君側!第三百一十八章 崇禎小兒不過如此第五百零七章 滿腔謀劃付東流第一百四十章 肘腋生變須臾間第八百三十四章 如何大量創造下一代第十六章 朕等着你來!第四百二十八章 自己不爽就拖人下水第一百八十七章 想要北歸林丹汗第五百七十章 認慫第六百零二章 蠻子好說,大明百姓才更讓人頭疼!第一百八十六章 超大的京觀第七百四十一章 肉還沒到碗裡就先咬一口第五百六十四章 你爸爸永遠是你爸爸第五百六十二章 誰願意敗家?第四百一十九章 兵圍大凌城第三百二十七章 議他該當何罪?(突如其來的4000字加更)第二百二十三章 牽扯到了倭奴(3K第二更)第二百五十二章 趙平戰三賊,高迎祥北上(4千字大章)第三百一十四章 都在算計第六百零五章 這些百姓究竟該怎麼辦?第二十九章 你把他當烤鴨就行第八百四十三章 堅持洗腦二十年,試刀!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第七百零四章 就依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