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 偃旗息鼓

291 偃旗息鼓

殿內,裕皇下令衆臣平身。雖是草率禪位,卻有三司六部內閣羣臣的見證,此事已徹底落定。

裕皇長舒一口氣,就此說道:“朕封徽王,統東海之外……”

“裕皇!”卻見汪滶忽然踏出一步說道,“徽王,就該在安徽。”

“這?”裕皇微驚,不解問道,“那麼海外……”

“海外該由船主楊長帆征戰平夷。”汪滶拱手道。

裕皇有些慌張地問道:“要封兩個王麼?”

汪滶行禮道:“東海王楊長帆,實至名歸。”

“呼……”楊長帆倒抽了一口涼氣,“主公……這……”

汪滶和善笑道:“長帆,我自知無德無能雄霸四海,回鄉拿一塊封地,守好祖宗的祠堂即可,母親同樣也希望落葉歸根。”

楊長帆不及推辭,趙光頭第一個喊了起來:“東海王!!!”

身邊侍衛緊隨其後:“東海王!”

很快,整座太和殿,連同殿外軍士都振臂高呼。

“東海王!!!”

“東海王!!!”

“爹……”楊必歸渾身血液沸騰,激動的聲音顫抖,“這纔是王該有的待遇。”

楊長帆最終望向徐文長。

徐文長微笑點頭:“實至名歸。”

楊長帆提了一口氣,望向裕皇,微微拱手:“謝吾皇!”

依楊長帆本意,實則希望海外立國,今後與明廷平起平坐,永世結好。然此舉難免過於跳躍,無論汪滶還是徐文長,無論軍士還是百姓,都更希望見到東海王,而非東海國,雖嘉靖禪位,大明的江山還是大明的江山。

裕皇終於鬆了口氣,就此令道:“禮部擬旨,昭告天下。”

禮部尚書領命,就此與幾位臣子出殿擬旨。

黃光升見狀,又可以開始跳了,以不卑不亢的口氣問道:“東海王,受封之後,可該離京?”

“還要談妥幾件事,有關開海通商。”楊長帆就此問道,“該與哪位來談?”

羣臣面面相覷,徐階已死,首輔空缺,內閣羣龍無首,該由誰來?

目光隨即通通投向了裕王一脈的臣子,具體來說,就是高拱與張居正。

高拱資歷其實比徐階淺不上多少,只是始終不參與朝政,一心輔佐裕王,明顯就是等着裕王登基的,只是此人太過傲慢,無論嚴嵩還是徐階,誰的賬都不買,朝中名聲較差。而張居正,雖然資歷淺一些,卻與裕王更爲親近,與朝中各派臣子,無論文武都相處融洽,此番裕皇登基,可以說亦是張居正一手推上去的。

裕皇幾乎沒有經過太多的思索,直接令道:“叔大可堪重任。”

高拱面色鐵青,卻也說不出什麼。

其餘臣子對視一番,想來想去都更能接受張居正爲首輔。

多年來,張居正的處事方式與高拱完全不同。

高拱幾乎是與世隔絕,舉世皆濁我獨清,高傲地冷眼旁觀,等待着嘉靖的離去。

張居正卻與徐階私交不淺,與羣臣走動頻繁,並且受徐階舉薦成爲裕王講師,這個公認的聰明人在徐階黨內同樣有口皆碑,至於徐階心腹,早已知道此人便是徐階看中的首輔人選。

而今日,張居正一鳴驚人,突然出手,挽救了大明的江山,將未來的皇帝提前推上皇位,讓犯錯無數的老皇帝心甘情願禪位。當機立斷,出手即成,有勇有謀,能言善斷,無愧於首輔之位。

羣臣就此諫道:“張司業可堪重任。”

“司業之位不好斷事,該入內閣。”

“不妨委張居正暫爲首輔,與東海王議事。”

“這樣纔是名正言順。”

衆捧之下,裕王即時成爲了裕皇,張司業也幾乎即時成爲了張首輔。

“不可!”卻見張居正面色剛毅,斷然拒絕,衝高拱行禮道,“唯有老師可堪重任!”

高拱面色青的發紫。

他孃的全世界都讓你來做,你還玩這個?

他面子再厚,也說不出“那我來吧”四個字。

“叔大……不要再……推辭了……”高拱幾乎要憋出內傷。

老子熬了一輩子,等的就是這一天啊!

熟透了的果子,被你小子摘了啊!

張居正再次推託:“晚生才疏學淺,豈能……”

高拱這就有些不能忍,心一橫就此說道:“既然如此,那我……”

“誒!”裕皇突然說道,“叔大常與朕說東海的事情,雖有奇技淫巧,其中卻藏着治國的大道理,此番與東海王議事,叔大當之無愧。”

“不錯!”

“張司業居安思危,洞悉東海!”

“張司業不要再推託了。”

“這……”張居正滿臉無辜,衝痛苦的高拱道,“既然如此,晚生……”

“……”

張居正就此臨危受命,向裕皇叩首,暫擔首輔之職。

他隨後起身,搖身一變,已完全換了副神色與氣場,就此衝楊長帆道:

“東海王殿下,今日新皇登基,還有一應事宜需要處理。若要議事,不妨移駕內閣。”

“本王才疏學淺,由徐先生代議。”楊長帆就此引出了一直一句話沒有說的徐文長。

張居正微微點頭過後,望向徐文長:“久聞徐先生大名,請。”

“請。”徐文長無奈搖頭,這些麻煩事永遠要輪到自己頭上,他又衝楊長帆問道,“那殿下你……”

“我帶兒子參觀紫禁城。”楊長帆呵呵一笑,衝裕皇拱手,“臣請退。”

“請。”裕皇巴不得他趕緊滾,但該有的禮儀還是要有的,要稍微把面子找回來,“東海王、徽王進京受封,今晚宮中大宴如何?”

“謝吾皇!”

就此,徐文長與張居正內閣論道,楊長帆領着兒子和趙光頭一起遊覽紫禁城。

雙方言和,裕皇登基頒旨,雙方徹底偃旗息鼓,不戰不降也就理所應當。

但戰爭,終究會留下痕跡。

此役北京損兵近萬,東海王損兵兩千,首輔徐階,囚徒海瑞盡忠殉國,胡宗憲領罪自裁,戚繼光斷臂。

在楊長帆的命令下,東海王府軍士協助收攬屍體,重鑄城牆,雙方軍士都是黑髮黑眸,相視一笑,放下干戈,就此偃旗息鼓,合力而爲。(。)

020 海田049 顛覆117 掌控067 戰略分歧134 請將011 家鄉130 驚豔194 東番034 辛苦的海妃132 野心207 獅崽子113 午夜到清晨090 不速之客們271 晚餐265 噸位126 挖牆腳185 慘勝289 盡忠232 二下南洋126 謝罪070 天才057 換玩法096 真的是滄海遺珠096 真的是滄海遺珠271 晚餐088 層出不窮的倫理044 生產線076 老楊的雄起162 上不得檯面268 開火135 勇將聳兵075 女人間的戰鬥254 他不敢274 無聲的掠奪173 成王敗寇141 進城167 長帆遠航223 退場256 封王214 以彼還彼102 重禮253 小麻煩167 長帆遠航184 殉節036 可怕的流程102 重禮159 政治268 開火103 將計就計198 大生意136 上頭014 打炮兒208 出東海149 保障280 硬仗086 遭殃的富豪241 示弱166 護身符148 發瘋097 氣運202 棱角238 均分215 無處容身127 十難三策224 發證217 談判283 兵臨城下251 是徵是招218 洞察128 旗幟171 獸性127 十難三策208 出東海180 唯有一戰117 掌控131 搶男人123 辦案上一章應該是122筆誤244 黃金時代191 回首191 回首239 抉擇138 主考146 試005 我是嫡子我最吊166 護身符019 東南西北059 特色口音168 犧牲148 發瘋210 命門015 子母銃138 主考129 排場120 麻煩了199 奸商276 裕王290 嘲笑024 賢弟190 聰明人118 招撫
020 海田049 顛覆117 掌控067 戰略分歧134 請將011 家鄉130 驚豔194 東番034 辛苦的海妃132 野心207 獅崽子113 午夜到清晨090 不速之客們271 晚餐265 噸位126 挖牆腳185 慘勝289 盡忠232 二下南洋126 謝罪070 天才057 換玩法096 真的是滄海遺珠096 真的是滄海遺珠271 晚餐088 層出不窮的倫理044 生產線076 老楊的雄起162 上不得檯面268 開火135 勇將聳兵075 女人間的戰鬥254 他不敢274 無聲的掠奪173 成王敗寇141 進城167 長帆遠航223 退場256 封王214 以彼還彼102 重禮253 小麻煩167 長帆遠航184 殉節036 可怕的流程102 重禮159 政治268 開火103 將計就計198 大生意136 上頭014 打炮兒208 出東海149 保障280 硬仗086 遭殃的富豪241 示弱166 護身符148 發瘋097 氣運202 棱角238 均分215 無處容身127 十難三策224 發證217 談判283 兵臨城下251 是徵是招218 洞察128 旗幟171 獸性127 十難三策208 出東海180 唯有一戰117 掌控131 搶男人123 辦案上一章應該是122筆誤244 黃金時代191 回首191 回首239 抉擇138 主考146 試005 我是嫡子我最吊166 護身符019 東南西北059 特色口音168 犧牲148 發瘋210 命門015 子母銃138 主考129 排場120 麻煩了199 奸商276 裕王290 嘲笑024 賢弟190 聰明人118 招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