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6 裕王

276 裕王

“這我知道。但全北京,恐怕也就你一個人見過他,瞭解他了。”張居正拿起整理好的文書起身道,“若真與他勢不兩立,就要出滅賊之策。”

楊長貴驚道:“下官人微言輕,愚鈍不堪,不敢妄言內閣政事。”

張居正大笑着走到楊長貴身旁:“怕什麼,裕王面前,沒有妄言。”

這個下午,裕王書房之中多了一位侍讀。

與多數儲君相比,27歲的裕王還算年輕。與多數儲君相比,裕王尤爲憂鬱,該叫鬱王纔對,憂鬱的原因也很簡單,雖然暗中有人叫他太子,但他從不是什麼太子,他爹壓根就不喜歡他娘,也並不喜歡他。

在他前面是有過兩位太子的,大哥朱載基出生兩個月就死了,追封了一個太子。

二哥朱載塥早在自己出生之前便被封爲太子,自己本該等二哥登基做個踏實王爺,但多年以前二哥也死了。

輪到自己了,不知是福是禍。但老爹貌似並不喜歡老天的這個安排,並沒有封自己爲太子,只專心修道,一切就這麼拖了下來,於是自己這個裕王就這樣被人叫了27年。很可能,自己某一天也會莫名其妙死去。

低調做人,不要惹事,成爲了裕王的原則。他十分清楚,在治國方面無論是國子監的老師們,還是隨便哪一個進士,都比自己要高明萬分,尤其是在聽張居正講學一年之後,他更加深信不疑,治國這樣重要的事情交給這些絕頂聰明的人就好了,自己不要亂搞。

如今張居正請楊長貴來一同講學,裕王也沒有任何意見。

三人落座,內侍上茶,張居正草草粗覽文書過後,直接將其丟在一旁:“這個不用談了,裕王自行閱覽即可。”

裕王微笑,就喜歡這樣不留作業的老師。

“我先不急講授。”張居正輕飲茶水,溫和望向裕王,“殿下以爲,東南歉收,苔灣強盛,何以至此?”

“當如內閣所言,苔灣在吸食我大明的血肉。”

“憑什麼吸食呢?”

“苔灣佔開海之利,刁民惡商投之。”

“他開他的海,銀子該往大明來,爲何大明反倒歉收?再者,苔灣彈丸之地,即便大盛,百姓不過幾十萬,我東南三省豈會因爲這些就無人耕田?”

“這……”裕王顯然思考不到這個程度,也並不打算思考到這個程度,聰明人來解決麻煩事,“還望叔大明示。”

張居正微笑搖頭:“這個,其實微臣也不知道。”

他隨即轉望楊長貴:“但我認爲沅久知道。”

楊長貴啞然道:“司業都不知道的事情,下官從何得知。”

“你是所有人裡,關係與楊長帆最近的。據我所知,今時今日仍有書信往來。”

楊長貴聞言大慌:“此事……”

“裕王這裡,沒有妄言,也沒有秘密,我們關上門敞開心談天下事,沅久不必畏畏縮縮。”張居正笑道,“我清楚,是首輔讓你與楊長帆通信的,談的也皆是詔安之事,絕無通倭之嫌。”

裕王也在旁安撫道:“楊經歷大可放心,無論是父王還是首輔之事,本王從不多言。”

“……”楊長貴看了看二人,對於這裡談話的尺度十分驚訝,但依然不敢妄言,“楊長帆病好後,我與他相處時間也很有限,稱不上多麼熟悉。”

“那就從他接妻兒離開瀝海說起。”張居正盯着楊長貴,一陣見血,“你爲什麼不去?”

這次楊長貴倒是一點也不虛:“讀孔孟書,行忠義事,爲父母,爲社稷,爲自我,下官都不會去。”

“說得好。”張居正擊掌點頭道,“正因如此,你不更該在書信之中拿捏苔灣之道,或引以爲戒或引以爲鑑,以報效朝廷?如今在裕王面前,何苦敝帚自珍?”

“不錯。”裕王跟着點頭道,“都說楊長帆是奇技淫巧,我看不盡然。即便是奇技淫巧,也必有可取之處,楊經歷肯否指點一二?”

楊長貴嚥了口吐沫,看來這一關是逃不過去了。

話說回來,準太子和他的老師話都說到這份上了,自己不聊一聊,也太說不過去了。

“貪慾。”楊長貴就此說出了兩個字,“依微臣所見,所謂奇技淫巧,無非是貪慾。”

張居正頗爲賞識地點點頭:“不錯,說下去。”

“開海通商,徵南洋,徵東洋,販香料白銀,哪一樣都是賣命的買賣,卻也足夠讓人一夜暴富。在這之前,除我大明科舉外,是不存在魚躍龍門的。而楊長帆開了這個先例,即便身無分文,隻字不識的農漢,去了苔灣,亦可發家致富。楊長帆所謂的‘富貴在爭’,無非及時激發和滿足人們的貪慾,而非老老實實耕田種地讀書。”

楊長貴見二人聽得入神,這便飲了口茶繼續說道:“通常,貪慾都代表着危險,出海爲寇的確收益巨大,但同時也充滿風險。可苔灣不同,在楊長帆的統治之下,無論行商做工,幾乎沒有任何風險,與夷人幾番交戰又都大勝而歸,貧民爭相去投,也是無可避免的事情。”

“言之有理。”裕王托腮點頭,“之前叔大還有一個問題,爲何東南欠收?”

楊長貴尷尬笑道:“我家從前便是地主,最清楚田地裡的心思。若是有一年年景不好,莊稼欠收,幾個地主都會商量着,一起拖糧,你單獨一個人少繳糧,必會被定罪,但若一個村,一個縣通通哀求少繳,府裡也沒有辦法,只好啓奏朝廷,今年就是風不調雨不順,莊稼收成就是少。”

“哦?”裕王驚道,“今年東南有災麼?”

張居正大笑道:“大大的好年,風調雨順!”

“那爲何這般?不怕死麼?”

“佃戶逃亡,有的田欠收,有的村成爲荒村可能是真的,但的確如張司業所說,不該波及三大省纔對。怕是有地主牽了個頭,藉着這勢頭告急哭窮,若是嚴查定罪下去,該是能追繳回來。”

“話是對的,只是不僅如此。”張居正抿嘴道,“苔灣連年征戰、航海,雖也產糧,但畢竟本島田少,依然免不了從東南買。無論商人農戶都清楚,糧食賣給苔灣比本地消化要划算,就此藉着逃民的勢頭,鋌而走險,聯合欠繳,該是如此。至於東南如今國窮民富的局面,亦是如此。”

“原來如此!”裕王如夢初醒,雙掌一擊,“如此看來,東南嚴政杜絕走私,嚴追糧款,是對的了!”

張居正長舒一口氣:“談不上對,也說不上錯。”

“何出此言?”

“嚴政,嚴政……”張居正抿嘴道,“已經放開寬政過了,再也嚴不起來了。至於那些有能力主持嚴政的官員,早已被商賈豪族打走,眼下的局面,官府就清白麼?”

“張司業的意思是……”楊長貴冷靜問道,“嚴政根本成不了?”

張居正輕笑道:“這是你說的,可不是我說的啊。”

“……”(。)

113 午夜到清晨091 真正的不速之客270 熱情225 召見章節順序發錯了沒法改039 貨郎228 歸宿006 終結孤單121 教訓046 袖裡乾坤245 選賢188 遮羞257 飛龍國121 教訓279 決戰103 將計就計059 特色口音266 折磨210 命門180 唯有一戰183 八十年038 員外105 花瓦家081 公差287 紫禁城022 逆子156 榮譽186 十兩到手205 知者自裁264 出征之時176 巡按104 瞎幾把畫118 招撫174 一人說了算女兒週歲明日請假280 硬仗293 中華盛世大結局116 命運177 又是巡按109 毒計249 禮法139 不打爲妙020 海田137 挑釁179 神仙難救095 聖人vs聖人112 暗流160 獻酒018 千戶的一生056 有道理189 大殺器243 潰敗132 野心218 洞察072 打火機093 還是個狀師172 小節大義076 老楊的雄起041 截貨167 長帆遠航099 做媒256 封王292 天下第一大將軍014 打炮兒189 大殺器024 賢弟133 良知259 黃金豆126 謝罪240 空城283 兵臨城下121 教訓038 員外088 層出不窮的倫理185 慘勝194 東番203 天有不測117 禍兮福所倚127 十難三策033 情操166 護身符024 賢弟049 顛覆271 晚餐076 老楊的雄起160 氣場214 以彼還彼281 陷落106 考試就是悲劇219 後院起火215 無處容身019 東南西北107 問策226 婚姻大事181 混亂187 祭我船主187 祭我船主132 心血055 地主剋星131 搶男人147 天煞孤星027 細聊
113 午夜到清晨091 真正的不速之客270 熱情225 召見章節順序發錯了沒法改039 貨郎228 歸宿006 終結孤單121 教訓046 袖裡乾坤245 選賢188 遮羞257 飛龍國121 教訓279 決戰103 將計就計059 特色口音266 折磨210 命門180 唯有一戰183 八十年038 員外105 花瓦家081 公差287 紫禁城022 逆子156 榮譽186 十兩到手205 知者自裁264 出征之時176 巡按104 瞎幾把畫118 招撫174 一人說了算女兒週歲明日請假280 硬仗293 中華盛世大結局116 命運177 又是巡按109 毒計249 禮法139 不打爲妙020 海田137 挑釁179 神仙難救095 聖人vs聖人112 暗流160 獻酒018 千戶的一生056 有道理189 大殺器243 潰敗132 野心218 洞察072 打火機093 還是個狀師172 小節大義076 老楊的雄起041 截貨167 長帆遠航099 做媒256 封王292 天下第一大將軍014 打炮兒189 大殺器024 賢弟133 良知259 黃金豆126 謝罪240 空城283 兵臨城下121 教訓038 員外088 層出不窮的倫理185 慘勝194 東番203 天有不測117 禍兮福所倚127 十難三策033 情操166 護身符024 賢弟049 顛覆271 晚餐076 老楊的雄起160 氣場214 以彼還彼281 陷落106 考試就是悲劇219 後院起火215 無處容身019 東南西北107 問策226 婚姻大事181 混亂187 祭我船主187 祭我船主132 心血055 地主剋星131 搶男人147 天煞孤星027 細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