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七章 化險爲夷(第七更,求打賞!)

說到這裡高攀龍略微停頓了一下,然後才繼續說道:“所以臣請奏陛下,朝廷當選一賢良之臣,此人人品才能俱佳,方可擔當此大任。臣請陛下準臣所奏。”

朱由校看了一眼高攀龍,開口說道:“事關重大,朕也要與諸位愛卿一起商量,萬萬不可獨斷專行。”

“高愛卿一片忠君愛國之心,不但朕知道,想必先帝也知道,所以高愛卿還是先聽一聽羣臣的意見。”說着朱由校轉頭,目光在羣臣的臉上一一掃過,開口問道:“不知諸位愛卿有何想法?”

事實上很多人都知道這是放屁的事情。

先帝的確是死了,但卻不是被方從哲謀害而死的。鄭貴妃之所以給先帝送女人,原因也很簡單,那是她害怕了,她害怕自己不明不白的就死在皇宮裡。

當初她可沒少對先帝不好,尤其是先帝和她兒子爭太子之位的時候,她可沒少幹壞事。

後來先帝登基了,這個鄭貴妃必然要巴結先帝的,不然她怎麼死了估計別人都不知道。

送先帝那些女人,代表着鄭貴妃的臣服,同時也代表着鄭貴妃在討好先帝。

女人是送過去了,可是誰能想到先帝竟然一股腦的就全收了。

先帝可能是這些年憋壞了,連續幾天日夜笙歌,根本就停不下來,於是身體一下子就垮了。然後在治病的時候,吃了李可灼給的丹藥,前後吃了兩顆,直接就把自己給吃死了。

這裡面或許有不通的地方,甚至真的有人下了藥也說不定,但是事實絕對不會像張春平說的那樣。

所以這件案子本身就是無中生有,將一些似是而非的東西弄到一起,把這件事說的看起來和真的一樣。

只不過朝堂上相信此事的人卻並不多,但是大家卻都會把這件事情當成真的事情來說,這就是官場上一件非常非常奇怪的事情了。

有些事明明自己心裡不相信,但是說出口卻和真的有這麼一件事似的。

在朱由校的問話之後,果然又有人站了出來,說的依然都是那些話,大意上與高攀龍差不多,甚至態度還緩和了不少,擺出了一副查查看架勢,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可是這件事情是隨便查查看的嗎?

那可是先帝被殺!

一旦這件案子開始查,必然會血流成河、人頭滾滾。到時候恐怕想收都收不住了!

有些人總想控制他控制不了的事情。朱由校很無奈。

看了一眼身側的劉一璟,朱由校直接開口說道:“不知愛卿怎麼看?”

聽得朱由校的話,劉一璟頓時回過神來了。

剛剛的劉一璟就像一個廟裡的泥塑菩薩,一副魂遊天外的模樣,似乎還沉迷在剛剛的失敗中不能自拔。

現在劉一璟聽了朱由校的問話,頓時就是一個機靈,隨後開口說道:“臣以爲此案的確該查,只是需要像剛剛一樣,派遣一位老成持重的朝廷重臣去查。如此方不會壞事,也能夠徹底查清此案的來龍去脈。”

朱由校看着劉一璟,心裡面有些疑惑。

你劉一璟就這兩下子了嗎?

前面不是做的挺好的嗎?怎麼到了這個時候就什麼都沒有了?

如果劇情真的這樣發展,那劉一璟就真的太讓自己失望了。

不過朱由校覺得自己還是應該扶劉一璟一把。如果這個時候讓劉一璟倒了,那事情就麻煩了。

朱由校實在是想不明白劉一璟在想什麼。

這件事情擺明了就是東林黨弄出來報復的,或者說是爲了擺脫東林自身的危機,將劉一璟拉下水。

一旦開始查,劉一璟絕對跑不了,和他有關的人也都會受到牽連。

現在劉一璟居然擺出了一副無所謂的架勢?居然還同意讓查?

是,事關重大,如果不讓查會受到別人的攻擊,可是你也應該想一點別的辦法,而不是這樣就答應下來。

難道你劉一璟真的想等死了嗎?

“愛卿是這麼看的嗎?”朱由校再次開口問道。

劉一璟依舊臉色絲毫不變,繼續緩緩的說道:“回陛下,臣以爲此事的確應該查一查,不過臣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這句話倒是讓朱由校有些滿意了。

這纔對嘛!

你劉一璟怎麼能認輸呢?

還不到你認慫的時候,好好幹纔是王道。

事實上劉一璟也沒有辦法,他不是沒有應對,也不是沒有措施,只不過這個應對和措施由他來說不合適,他已經安排好了其他人來做這件事。

不過陛下再一次追問,態度已經很明顯了,那就是陛下不希望別人來替他老劉出頭,而是要他自己頂在前面,那也就沒得選擇了。

雖然自己來說不合適,但是還是要說。當然也可以選擇不說,那估計陛下就要教訓自己了。

在這樣的一個關鍵檔口,得罪了陛下,可真沒有什麼好下場。陛下都不用伸手推一把,只要袖手旁觀,自己就完了。

所以劉一璟也顧不得很多了,直接開口說道:“臣以爲,此事應該查一查消息的來源。事情本身要查,消息的來源也嚴查。”

“事關先帝,又牽扯了這麼多人,尤其是牽扯到後宮,所以不得不慎重。臣以爲應該好好查一查,以免有人藉機興風作浪。”劉一璟一臉嚴肅的說道,看起來一副忠心爲國的模樣。

朱由校點了點頭,說道:“愛卿說的有道理。”

“那愛卿以爲該怎麼查呢?”朱由校繼續問道。

劉一璟也沒有再瞞着,恭敬的直言道:“既然事情牽扯到了後宮,那麼外臣自然是不方便的。臣子應該恪守爲臣的本分,宮中的事不是臣子應該參與的。至於查案的人選,也應該由陛下來定。”

“至於宮外的消息,臣倒是以爲可以讓錦衣衛來查。錦衣衛對此比較擅長,應該會有所收穫。至於是不是欽定爲大案,先查過再說。如果確實有證據,那麼自然是要嚴加懲處的。”

劉一璟說完這些話之後,躬身站到了一邊。

朱由校讚賞的看了一眼劉一璟,老傢伙果然不同凡響,就是一個老狐狸。

首先將事情拆成了兩半,宮裡一半宮外一半;其次他說得也很明白,宮裡的事情外臣不能插手,甚至連查案的人選都不能夠諫言。

他可是內閣首輔大學士,他都不能做的事情,其他人更不能做。這就等於給東林黨埋了一個坑,不要在陛下宮裡的事情上指手畫腳。

同時劉一璟也是在討好朱由校,表明自己是一個聽話懂事的臣子。

至於宮外的事情,他提議直接讓錦衣衛去查,斷絕了東林黨伸手的可能,一切皆由陛下說了算。你們想掌控?纔不給你這個機會。

我沒機會,我也不可能讓你們有機會。

從當前的態勢上來看,打擊東林黨還是首要,所以劉一璟暫時還是可以借到這個東風。

事情交給了錦衣衛,絕對比讓東林黨插手來得好。

因爲劉一璟也知道,這個事落不到自己的人手上。

在張應道的事情上,劉一璟已經被坑了一次了,索性這一次就來個穩妥的。

至於最後面的說法,則是把事情大事給化小了。

在東林黨的說法裡面,這已經是一個謀逆大案了,別說調查了,直接下旨抓人定罪都是可以的。

劉一璟向後退了一步,將案子重新歸到了調查上,可以說是以退爲進。

這幾招比劃下來,雖然沒有逆轉局勢,但是也基本上化險爲夷,暫時不會有什麼風險。

現在的事情成了這個樣子,劉一璟相信會有人想辦法,這個人就是方從哲。

方從哲雖然已經退下去了,但是門上黨羽依舊不少,他們怎麼可能會坐以待斃?

說不定他老劉還能趁機收了這些人。

雖然他們不一定願意幫助方從哲,但是他們肯定不願意被方從哲牽連,所以這些人必然會站出來保方從哲。

到時候自己只要在背後推一把,東林黨必然會成爲衆矢之的。

劉一璟的想法自然有人讀不懂,此時孫慎行的臉色就變得非常難看。

目前的局勢與他們原本的計劃是不相符的,他們原本是要推孫承宗的,這是自己這邊唯一一個能被陛下接受的人。

現在劉一璟這麼一搞,自己這邊再推出孫承宗怕是也不合適了。

外臣不能調查內宮,這話是劉一璟說的,但是針對的卻是所有人。

在孫慎行的心裡,他甚至都懷疑劉一璟和錦衣衛有了什麼牽連。如果真的是如此的話,自己這邊怕是要麻煩了。至於皇宮大內,魏忠賢會放過這個機會?

想到這裡,孫慎行也倒吸了一口冷氣。

劉一璟這招實在是太陰狠了,這麼一搞,說不定事情最後會被查到自己這些人身上來。

孫慎行的臉色能好看都怪了。

看着下面各人不斷交替閃爍的眼神,朱由校差點兒沒笑出聲。

這纔對嘛!

就得這麼鬥才行!

踏踏實實安安穩穩的纔不行!

自己需要的就是這樣的臣子,一團和氣的朝堂自己不想要。

於是這一次朱由校根本就沒問,直接就說道:“既然愛卿都這麼說了,那就按照愛卿說的辦。”

這是在給內閣首輔大學士面子,人家都開口了,作爲皇帝自然要給尊重。

所以朱由校也沒有去詢問羣臣的意見,直接就把這件事情給敲定下來了。

下面大部分人也不怎麼覺得意外,但是臉色難看的卻不少。

有的人則是有些遲疑,顯然大家好像低估了這位內閣首輔大學士在陛下心中的重量。

如此看來,陛下還是很看重內閣首輔大學生劉一璟的。有些策略是不是可以調整一下?

第三七四章 這個皇帝很強硬第四八九章 兒女雙全第五七零章 瀋陽城演武第一五九章 討要職位第五六九章 和大明爸爸一起對付倭國第六零三章 大明打工人第六零一章 大明有多少地?第五零八章 綁架揚州轉運使第二九九章 張維賢進宮第二二八章 打造水師第八十二章 向魏忠賢認輸第六六六章 裁撤衛所第四二六章 發賣房產的準備第四九八章 秦淮河邊吃花酒第三三七章 行刺第四十五章 百工院第二八五章 埋伏第九十二章 我的女人第一八一章 和皇后談人生第四六六章 科技代差第五九四章 咱們一起滅了內喀爾喀五部第六一一章 難民攔路(求月票!)第六十章 瀋陽大捷第一六一章 推銷天主教第二四六章 紀檢衙門第四四一章 我像是缺女人的人嗎?第五十二章 殺人誅心第三四九章 孔府大管家招了第三十二章 陌生的鄒元標第七十三章 沒得選第六二零章 蒸汽機第二三五章 一份《治安疏》第一八六章 誰當內務府大臣?第六二九章 張餘出使朝鮮第四二三章 燧發槍和鋼炮第一一四章 改換門庭第五九八章 回京與皇后敦倫第三四零章 清剿反賊第三十七章 考成法第二七二章 遵義城,打富裕仗第二十章 一肚子壞水第四二零章 明君之路(求票求訂閱!)第一三九章 散朝的路上(求月票!)第一六九章 午門跪諫第三零四章 稅務司第七十六章 陛下火大發了第七十三章 沒得選第五三四章 人頭滾滾第五七六章 扣押朝鮮國王(盟主阿蟬東南飛|十里一回頭加更)第六四七章 平戶島第六十三章 收了戚金的忠心第二六八章 你去當順天府尹第十章 你家老爺要去遼東了第四零零章 各懷心思第二七七章 一顆人頭換二十兩白銀第一四八章 讓誰背鍋?第六二九章 張餘出使朝鮮第六九四章 皇帝的密信第一八一章 和皇后談人生第二三三章 梅之煥爲張居正平反第四二八章 武清侯李高求見第四二五章 新城規劃圖第五十八章 天之立君,本以爲民第十六章 姚宗文被捕第三十章 立地成聖第二七九章 讓復仇的火焰熊熊燃起吧!第四五一章 我願成爲大明順義王(日萬求賞!)第三一六章 有錢的鹽販子第五零七章 揚州大案第一五九章 討要職位第一百零六章 羣情激憤第六十六章 薛國用死了?!第二五八章 剝皮充草第五八一章 犧牲皮相肉體第五一七章 揚州鎮守太監衙門第五三九章 有意思的年輕人第二二八章 打造水師第四五零章 和科爾沁結盟第四四一章 我像是缺女人的人嗎?第二十三章 打臉第四八五章 大明的變革與機遇第五五一章 這個盧象升過於謹慎第六二四章 趕海第三十八 道不同第十四章 天啓帝窮得叮噹響第五二零章 八步趕蟬第六三一章 鯨吞計劃第二三二章 恐怕要退一步第四八九章 兒女雙全第四五八章 王登庫要跑路第三九七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六五零章 幕府將軍之位第四零二章 王象乾(盟主迪迪卡卡俱樂部加更)第二六七章 藩王乃天下大禍第二八九章 背鍋俠福王第一四九章 大家要嚴懲魏忠賢(盟主Cz、加更)第六八七章 換世子(盟主帶炸藥上飛機加更)第一二零章 王化貞的供詞第一八九章 國丈進宮第六九二章 先見鄭旭紅
第三七四章 這個皇帝很強硬第四八九章 兒女雙全第五七零章 瀋陽城演武第一五九章 討要職位第五六九章 和大明爸爸一起對付倭國第六零三章 大明打工人第六零一章 大明有多少地?第五零八章 綁架揚州轉運使第二九九章 張維賢進宮第二二八章 打造水師第八十二章 向魏忠賢認輸第六六六章 裁撤衛所第四二六章 發賣房產的準備第四九八章 秦淮河邊吃花酒第三三七章 行刺第四十五章 百工院第二八五章 埋伏第九十二章 我的女人第一八一章 和皇后談人生第四六六章 科技代差第五九四章 咱們一起滅了內喀爾喀五部第六一一章 難民攔路(求月票!)第六十章 瀋陽大捷第一六一章 推銷天主教第二四六章 紀檢衙門第四四一章 我像是缺女人的人嗎?第五十二章 殺人誅心第三四九章 孔府大管家招了第三十二章 陌生的鄒元標第七十三章 沒得選第六二零章 蒸汽機第二三五章 一份《治安疏》第一八六章 誰當內務府大臣?第六二九章 張餘出使朝鮮第四二三章 燧發槍和鋼炮第一一四章 改換門庭第五九八章 回京與皇后敦倫第三四零章 清剿反賊第三十七章 考成法第二七二章 遵義城,打富裕仗第二十章 一肚子壞水第四二零章 明君之路(求票求訂閱!)第一三九章 散朝的路上(求月票!)第一六九章 午門跪諫第三零四章 稅務司第七十六章 陛下火大發了第七十三章 沒得選第五三四章 人頭滾滾第五七六章 扣押朝鮮國王(盟主阿蟬東南飛|十里一回頭加更)第六四七章 平戶島第六十三章 收了戚金的忠心第二六八章 你去當順天府尹第十章 你家老爺要去遼東了第四零零章 各懷心思第二七七章 一顆人頭換二十兩白銀第一四八章 讓誰背鍋?第六二九章 張餘出使朝鮮第六九四章 皇帝的密信第一八一章 和皇后談人生第二三三章 梅之煥爲張居正平反第四二八章 武清侯李高求見第四二五章 新城規劃圖第五十八章 天之立君,本以爲民第十六章 姚宗文被捕第三十章 立地成聖第二七九章 讓復仇的火焰熊熊燃起吧!第四五一章 我願成爲大明順義王(日萬求賞!)第三一六章 有錢的鹽販子第五零七章 揚州大案第一五九章 討要職位第一百零六章 羣情激憤第六十六章 薛國用死了?!第二五八章 剝皮充草第五八一章 犧牲皮相肉體第五一七章 揚州鎮守太監衙門第五三九章 有意思的年輕人第二二八章 打造水師第四五零章 和科爾沁結盟第四四一章 我像是缺女人的人嗎?第二十三章 打臉第四八五章 大明的變革與機遇第五五一章 這個盧象升過於謹慎第六二四章 趕海第三十八 道不同第十四章 天啓帝窮得叮噹響第五二零章 八步趕蟬第六三一章 鯨吞計劃第二三二章 恐怕要退一步第四八九章 兒女雙全第四五八章 王登庫要跑路第三九七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六五零章 幕府將軍之位第四零二章 王象乾(盟主迪迪卡卡俱樂部加更)第二六七章 藩王乃天下大禍第二八九章 背鍋俠福王第一四九章 大家要嚴懲魏忠賢(盟主Cz、加更)第六八七章 換世子(盟主帶炸藥上飛機加更)第一二零章 王化貞的供詞第一八九章 國丈進宮第六九二章 先見鄭旭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