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七六章 扣押朝鮮國王(盟主阿蟬東南飛|十里一回頭加更)

對於李綜的表態,無論是朱由校還是孫承宗都非常的滿意。兩人也就沒有再繼續說下去的意思了,一起帶着李綜去吃飯,吃過飯就把李綜送走了。

李綜是怎麼想的,就不重要。

等到李綜走了之後,孫承宗和朱由校兩人一起喝着茶聊天。

關於這件事情,需要交流一下,孫承宗覺得自己應該和陛下說一說。

“陛下,賣武器給他們是不是有些不太妥當?”孫承宗有些遲疑的問道。

孫承宗遲疑的不是賣武器這件事情,而是要考慮到朱由校的態度。

自家這位皇帝那考慮的事情可是非常的多,而且做事也非常的果斷,一般情況下勸說可沒那麼容易。所以這就讓孫承宗的態度有一些小心翼翼,生怕觸怒了陛下,讓陛下產生逆反心理。

看了一眼孫承宗,朱由校就笑了,說道:“你以爲我要賣他們什麼?”

“京城的庫房裡現在那麼多武器,這不倒騰出去,全都放到那裡廢掉了。賣給他們一些也挺好的,至少能賺點錢回來。”

聽說是京城倉庫裡面的武器,孫承宗就鬆了一口氣。

他是參謀處的參謀大臣,當然知道京城的倉庫裡面那些都是什麼武器,基本都是淘汰下來的。

除了燧發槍之外,還有一些火繩槍在,火炮也不少,只不過不是後期的那些鋼炮,很多都是早期的青銅炮和虎蹲炮。

還有很多都是從嘉靖朝過來的東西。那些東西別說用了,這每年維修都要花很多錢。

兵部那邊都已經說了,這些東西沒有存在的必要,準備回爐重造了。收回的鐵器拿去鍛造廚具,或者是鍛造農具。

至於那些收回來的青銅,可以做一些飾品,或者看看能不能做成銅板。如果能的話,那就最好不過了。

而看陛下的意思,打算把這些東西賣給朝鮮人。

“這他們能同意嗎?”孫承宗這次真的是遲疑了。

他語氣有些不確定的說道:“這些東西和他們看到的可不一樣,如果他們不要的話,那怎麼辦?”

“他們憑什麼不要?”朱由校理所當然的說道:“這些東西比咱們用的就是差很多,但是比起他們自己的就好很多,甚至比倭國的都好很多,他們爲什麼不買?”

“買了總比不買強。想要我們最先進的?我們自己還不夠用呢。”

孫承宗點了點頭。

不過他護短的毛病又犯了,有些遲疑的說道:“這些東西給他們,他們是不是能夠自己研究的出來呀?甚至能夠自己發展?如果讓他們研究出來的話,咱們的麻煩也大了。”

“不如把這些東西給邊軍吧,或者給地方的駐守部隊。還有很多人用不上這樣的裝備,咱們大明現在也很缺。雖然不是最好的、落後了一些,但終歸比現在用的強吧?”

朱由校看了孫承宗一眼,感嘆道:“咱們的東西要是能夠這麼好仿製的話,那就好了。”

朱由校這句話真的是有感而發。

大明這是用了多少年、投入了多少錢,這纔有了現在的收穫?

就別人想要仿製大明研發,那根本不可能,工業基礎擺在這裡。想要仿製,也要有那個資本才行。

別說這個時候了,二戰都不行。大清想要生產步槍、蔣光頭想要生產步槍,那全都要引進生產線。

想靠自己仿製?

簡直就是癡人說夢!鍊鋼鍊鋼不合格,各種工藝也不合格,搞什麼?

火繩槍和燧發槍那都是前裝火槍,跟現在自己用的後裝槍就是兩碼事。

單單是一個金屬定裝彈藥,那就費了多大的勁?哪有這麼容易搞出來?

在這一點上,朱由校非常有信心。等朝鮮搞出來,大明早就已經更新換代了。

朱由校說道:“給咱們的人用,朕也不是沒想過。可是你要明白,皇家親軍現在用的這些,如果不給地方軍隊的話,恐怕會引起他們的不滿。到時候邊軍和親軍對立,這就不好了。”

朱由校考慮的事情其實只是簡單的考慮,根本就不是什麼原因。想用這一點說服孫承宗,那根本就沒有希望。

因爲保持中央軍隊的裝備和地方軍隊的代差,這種事情做起來也不是一次了,而且不光光是大明在做,是歷朝歷代都在做。

幹得最絕的就是宋代的禁軍和廂軍,那完全就是兩個東西。

再不服氣,鬧出過什麼矛盾?

那根本就不存在。只要每年從地方上把人抽調到親軍裡面,保持這種流動性,那就絲毫問題都沒有。

孫承宗也大概明白了,陛下這是看不上那些東西,不想給自己國家的軍隊裝備了。

不過他也能理解,如果這些老舊的東西能夠賣出去的話,那肯定不是一個便宜的價格。

用這些錢來做新裝備,這不是很好嗎?何必再用這些老舊的裝備?

新裝備肯定會讓更多人喜歡。

“那一切就聽陛下的。”孫承宗點了點頭說道:“臣回去之後就會拿出一個章程來,看看具體的價格。到京城先清點一下庫存,看看能夠拿出多少東西來賣給他們。”

朱由校點了點頭,溫和的笑道:“如此甚好。”

“不用太在意朝鮮國王李綜。這次朕回京城的時候,準備把他也帶着,讓他到大明的京城去看一看。至於說什麼時候回來,那就等把事情談完再說吧。”

朱由校這麼幹,其實有一種綁架人質的嫌疑。

如果李綜到了京城之後朝鮮鬧出什麼亂子,有人造反的話,那就再好不過了,大明就有了更好的藉口出兵朝鮮。

幫你平定叛亂,這是多麼好的一個理由啊!

到時候李綜肯定會求着大明,而大明的軍隊進朝鮮之後,就沒那麼容易出來了。

孫承宗和朱由校商量完了這件事情。也算是明白了陛下的想法。既然明白了想法,沒什麼太大的影響,那也就不用勸諫了,回去好好的準備就行了。

“如果沒有什麼其他的事情,那臣就告辭了。”孫承宗直接說道。

朱由校點了點頭,沒有再說什麼,目送着孫承宗離開。

孫承宗走了。

朱由校看了一眼站在身邊的陳洪說道:“把這個消息放出去,讓所有人都知道大明和朝鮮談好了,大明還準備賣他們武器。”

“是,皇爺。”陳洪連忙恭敬地答應道:“奴婢馬上就安排人去辦。”

自從到了遼東之後,輿論上的事情就是陳洪忙碌的重點。

這些日子忙碌下來之後,輿論效果也的確是非常的好。現在瀋陽城裡面的輿論都被陳洪掌握了一大半。

這些事情做多了以後,那叫一個駕輕就熟,即便到了一個新的地方,也不會有什麼生疏。只要摸清了套路之後,那就很快就能夠完成佈局。

現在陳洪他們已經完成這個佈局,所以朱由校的話傳出去之後,很快就能散播開來,讓該知道的人全都知道。

而該知道的人是誰,自然就是蒙古人,科爾沁部族、內喀爾喀五部,還有其他部族。

朱由校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爲了分化和嚇唬嚇唬蒙古諸部。

爲什麼不把這些兵器給蒙古人用?

開玩笑,他們自己沒法生產,甚至都沒辦法維修,這些東西到了他們手裡面都沒法用。

虎蹲炮或許可以考慮一下,蒙古人想要的話,倒是可以賣給他們一些,讓他們去拉着打林丹汗吧。

更多的就不行了,太大的炮影響他們的行進速度,火槍也不行。如果是燧發槍的話,排場比對他們玩不了,強行使用反而讓騎兵很無奈,拖慢了騎兵的腳步,會大大的降低戰鬥力。

更好的後裝火槍那就不要想了,不可能給他們。

朱由校揹着手溜達了幾圈之後,覺得沒什麼太大的意思,就轉向後面了。

反正這個消息傳出去之後,發毛的肯定是蒙古那些人、動心的肯定也有不少人,比如吳克善。

如果他能有這些裝備的話,就不怕和其他人翻臉了。到時候誰不聽他的,他就可以揍他們,甚至可以把他們的部族全都吞併了。

雖然吳克善不一定有膽子和大明開戰,但是吞併了所有的部族之後,他的聲威就不一樣了。

果然,消息傳出去之後,整個瀋陽城一片譁然。

很多大明的子民都不理解,自己有了好的東西爲什麼要賣給朝鮮?

朝鮮人雖然很恭順,但那是因爲他們實力不夠。誰知道他們有了實力之後會不會覬覦遼東的土地?

甚至都不用猜,朝鮮他們肯定會覬覦遼東的土地。這不是養虎遺患嗎?怎麼能做這樣的事情呢?

蒙古人倒是不擔心這個,他們擔心的是大明朝會不會把武器給吳克善?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吳克善就有了強大的實力。大明人使用火器時候的威力可是歷歷在目。

於是這些蒙古又忙碌了起來。

自從到了山海關,他們都已經把消息傳回去了,家裡面也有了動作。比如每個部族派出來的美女在這個時候都已經送到了瀋陽城。

第五八五章 性致被打擾第九十四章 陳洪被魏忠賢視爲大敵第二七二章 遵義城,打富裕仗第二八七章 綠食齋第五七四章 對朝鮮的政策第三九二章 瀋陽之戰第一九一章 第四巨頭:方正化(求全訂)第五九九章 差點變成人幹第二四三章 大明火器時代來臨第五六零章 接二連三的捷報第六九八章 奪嫡變造反第三九三章 努爾哈赤被炮轟了第一九九章 商人胡飛第二一四章 大魄力的明主(繼續萬字求月票)第六十五章 魏忠賢叫屈第二八四章 殺無赦!第六零九章 清查全國衛所(求雙倍月票)第六零四章 想解決用工荒第三零一章 人沒臉天下無敵第二五五章 朕之意志即國家意志第二三八章 朕本淮西布衣,天下與我何加焉?第九十五章 都挖出來了第六四六章 鄭芝龍的命運第三十四章 密奏第四七三章 大決戰第二十四章 孫承宗求見第六九六章 雷霆手段(求YP!)第六七零章 一切盡在掌握中第一一三章 做也得做,不做也得做第二七四章 遵義大捷第九十二章 我的女人第四七三章 大決戰第三二二章 張維賢砸了自己的腳第九十九章 鄒元標等人被抓了第一三三章 魏忠賢出手(求訂閱!)第四五六章 陰陽師第一百零六章 羣情激憤第二一四章 大魄力的明主(繼續萬字求月票)第六二三章 朝鮮的讓步第五八六章 野心第十八章 反魏同盟第一七七章 收買沈庭筠的心第二六一章 封鎖福王府第四九八章 秦淮河邊吃花酒第二二一章 趙秉忠你也是穿越者?第二八九章 背鍋俠福王第四四零章 交易不成功第四八一章 黃河決口第五五一章 這個盧象升過於謹慎第六十五章 魏忠賢叫屈第五八二章 即將迎娶姐妹倆第三零六章 元年結束了第六四六章 鄭芝龍的命運第五六一章 吳克善認命了(盟主永恆自在天加更)第二二九章 哪吒射紂王第五二九章 黃昌宗要糟!第三十六章 革他老朱家第二二六章 爲大明之崛起而讀書第二十章 一肚子壞水第五四三章 瘋狂備戰第五九七章 要不就叫順義王?第六九三章 在我心裡他已經是個死人了第四九一章 陛下要去南京第一八二章 刷一波聲望第六十七章 王化貞第五二八章 直接抄家第四三一章 朕缺錢了第四一三章 剝奪功名第五三四章 人頭滾滾第四五零章 和科爾沁結盟第五八八章 會盟第九章 昏君他不香嗎?第五三九章 有意思的年輕人第三三五章 魯王背後另有其人第二八四章 殺無赦!第六八九章 釘子第三十一章 楊漣的答案第二二九章 哪吒射紂王第五十七章 豁出去了第三零四章 稅務司第三四四章 錦衣衛查案第六五三章 糟了,是心動的感覺第三一五章 定國公徐希求上門第五九七章 要不就叫順義王?第二九二章 恩寵二妃第六章 袁應泰第六四九章 方正化上船第五四八章 順我者昌 逆我者亡第五七八章 拒絕海蘭珠第六九五章 漢城爆炸案第一章 木匠皇帝第五二一章 奴婢何苦爲難奴婢?第一六六章 朕要建立新書院第五五二章 打給朝鮮他們看(盟主永恆自在天加更)第三十一章 楊漣的答案第四十四章 翻供第三一九章 整合軍方第五七八章 拒絕海蘭珠第五零五章 鹽商第二六三章 安排福王進京
第五八五章 性致被打擾第九十四章 陳洪被魏忠賢視爲大敵第二七二章 遵義城,打富裕仗第二八七章 綠食齋第五七四章 對朝鮮的政策第三九二章 瀋陽之戰第一九一章 第四巨頭:方正化(求全訂)第五九九章 差點變成人幹第二四三章 大明火器時代來臨第五六零章 接二連三的捷報第六九八章 奪嫡變造反第三九三章 努爾哈赤被炮轟了第一九九章 商人胡飛第二一四章 大魄力的明主(繼續萬字求月票)第六十五章 魏忠賢叫屈第二八四章 殺無赦!第六零九章 清查全國衛所(求雙倍月票)第六零四章 想解決用工荒第三零一章 人沒臉天下無敵第二五五章 朕之意志即國家意志第二三八章 朕本淮西布衣,天下與我何加焉?第九十五章 都挖出來了第六四六章 鄭芝龍的命運第三十四章 密奏第四七三章 大決戰第二十四章 孫承宗求見第六九六章 雷霆手段(求YP!)第六七零章 一切盡在掌握中第一一三章 做也得做,不做也得做第二七四章 遵義大捷第九十二章 我的女人第四七三章 大決戰第三二二章 張維賢砸了自己的腳第九十九章 鄒元標等人被抓了第一三三章 魏忠賢出手(求訂閱!)第四五六章 陰陽師第一百零六章 羣情激憤第二一四章 大魄力的明主(繼續萬字求月票)第六二三章 朝鮮的讓步第五八六章 野心第十八章 反魏同盟第一七七章 收買沈庭筠的心第二六一章 封鎖福王府第四九八章 秦淮河邊吃花酒第二二一章 趙秉忠你也是穿越者?第二八九章 背鍋俠福王第四四零章 交易不成功第四八一章 黃河決口第五五一章 這個盧象升過於謹慎第六十五章 魏忠賢叫屈第五八二章 即將迎娶姐妹倆第三零六章 元年結束了第六四六章 鄭芝龍的命運第五六一章 吳克善認命了(盟主永恆自在天加更)第二二九章 哪吒射紂王第五二九章 黃昌宗要糟!第三十六章 革他老朱家第二二六章 爲大明之崛起而讀書第二十章 一肚子壞水第五四三章 瘋狂備戰第五九七章 要不就叫順義王?第六九三章 在我心裡他已經是個死人了第四九一章 陛下要去南京第一八二章 刷一波聲望第六十七章 王化貞第五二八章 直接抄家第四三一章 朕缺錢了第四一三章 剝奪功名第五三四章 人頭滾滾第四五零章 和科爾沁結盟第五八八章 會盟第九章 昏君他不香嗎?第五三九章 有意思的年輕人第三三五章 魯王背後另有其人第二八四章 殺無赦!第六八九章 釘子第三十一章 楊漣的答案第二二九章 哪吒射紂王第五十七章 豁出去了第三零四章 稅務司第三四四章 錦衣衛查案第六五三章 糟了,是心動的感覺第三一五章 定國公徐希求上門第五九七章 要不就叫順義王?第二九二章 恩寵二妃第六章 袁應泰第六四九章 方正化上船第五四八章 順我者昌 逆我者亡第五七八章 拒絕海蘭珠第六九五章 漢城爆炸案第一章 木匠皇帝第五二一章 奴婢何苦爲難奴婢?第一六六章 朕要建立新書院第五五二章 打給朝鮮他們看(盟主永恆自在天加更)第三十一章 楊漣的答案第四十四章 翻供第三一九章 整合軍方第五七八章 拒絕海蘭珠第五零五章 鹽商第二六三章 安排福王進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