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七章 藩王乃天下大禍

聽了朱由校的決定之後,四位內閣大學士的神情並不一樣。

其中韓爌最高興,其他三人倒並沒有什麼高興的意思,顯然這個選擇他們並不喜歡。

不過朱由校也不管他們喜不喜歡,自己就是要做這個決定。

略微沉吟了片刻,孫承宗向前走了一步,沉緩的說道:“陛下,馮從吾乃是皇家書院的祭酒,皇家書院的學生明年也參加科舉,到時候恐怕會引起非議。陛下是不是再慎重考慮一下?

看了一眼孫承宗,朱由校倒不是懷疑他有什麼私心。即便他有私心也沒有關係,這是很正常的事情。朝中的官員有幾個沒有私心的?

只不過朱由校不在乎罷了。

朱由校伸出手指,敲了敲椅把手,漫不經心的笑道:“即便如此,那又如何?”

事實上,朱由校的意思很明顯,那就是扶起馮從吾。

他就是這麼想的,也準備這麼做,那些引起非議的事情,他根本就不在乎。

不但不在乎,他正是想通過這樣的非議來告訴天下的讀書人:如果你想做官的話,那就乖乖的去學朕想讓你學的,乖乖的去皇家書院,而不是在那裡大放厥詞、自立門戶。

最典型的例子,當年漢武帝獨尊儒術的時候,黃老師學的人在哪裡?

選擇一方面,必然就要放棄一方面,牆頭草沒有好果子吃。

尤其是在國家的政策上,認定是對的,制定出來了,那要儘快的執行,而且要貫徹到底。朝令夕改最要不得,因爲怕非議而不去執行,那政策還有什麼意義?

孫承宗聽到朱由校的話,頓時一愣。

他沒想到陛下會這麼說,不過在瞬間就明白了陛下的意思,這就是非此即彼。你要麼選擇聽我的,要麼就別想做官。

這天下有風骨的人多嗎?

答案是很多。

但是更多的人呢?

更多的人讀書只是爲了做官。雖然他們嘴上掛着仁義道德、家國理想,但實際上心裡面想的是怎麼樣做官,把官做大一點。

朱由校顯然沒有再商量下去的意思,站起身子,擺着擺手說道:“行了,就到這吧。這件事情就這麼定了,你們退下吧。”

四人誰也不敢怠慢,連忙躬身說道:“是。陛下。”

事情既然已經有了決定,他們自然不會再強烈的反對。

至於他們是不是想要找一些其他的理由來反對,這個朱由校一點也不關心。

等韓爌四人走了之後,朱由校也走了,他回張皇后那邊去了。

馬上要到下午了,天要涼了,在湖邊呆着可不是一個好選擇。

事情並沒有傳出去,幾位內閣大學士也沒有把消息放出去。原因很簡單,還沒有到時候。

如果說現在掀起了什麼波瀾,陛下肯定會不滿意的。等過一段時間再說吧,或者過完年再說。

這一天的早上,旭日東昇,給涼了一晚上的京師帶來了一些溫暖。

不少人開始在街上活動,各商販開始吆喝着做起了買賣。整個京師就在略微有些暖意的晨光中慢慢的甦醒。

京師的城門口,一隊人馬已經趕到了這裡。

所有的人見到他們的到來,全都避之不及。

因爲這些人打着的是司禮監的旗號,沒有人敢在這個地方得罪司禮監的人。

倒是有不少人在遠處好奇地看着,司禮監的人可不經常出行,而且也沒有這麼大張旗鼓的。

這究竟是什麼人出城後還這麼招搖的回來?

很多人不明白。

當然也有消息靈通的人,他們知道最近出京的司禮監的人,那都是去了河南。

福王的事情在京師也傳開了,顯然這是福王進京了。

果然,沒多久,衆人就在司禮監的隊伍後面看到了福王的車馬。

只不過比起大夥想象之中的情形,這隊伍可要小了不少,而且也沒有什麼王家氣派,看起來反倒是很頹喪。

事實上知道內情的人明白,福王這一次進京,再想離開怕是就難了。

河南省的事情現在看來已經告一段落了,福王被剝奪了王位,同時家產也被抄沒了。

看到這樣的情形,大家的說法不一樣,不過主流還是覺得陛下做的對。

文官對藩王沒好感,因爲各地的藩王都在瘋狂的兼併土地。

這一點讓文官很厭煩,原因也很簡單,並不是因爲文官覺得藩王這麼做不對,或者是覺得這麼做有損國家利益,而是這原本該是他們自己做的事情。

結果有了藩王之後,兼併土地的事情讓藩王們做了。

原本應該落到我口袋裡的好處,現在卻落到了藩王的手裡面,文官他們怎麼可能高興?

不少六感通透的人甚至覺得福王進京是皇帝要整治藩王的預兆。所有人都在關注着福王的車隊。

在一個沒有人關注的地方,陳奇瑜坐在馬車裡,輕輕的挑着車簾子。

看着眼前的京師的城門,陳奇瑜頗爲感慨的舒了一口氣。

上一次到京城來,還是自己科舉的時候。想想自己中舉時候的樣子,再看看現在的自己,陳奇瑜居然有了一種物是人非的感覺。

不過事情在變好,倒也讓陳奇瑜高興了不少。

車隊很快就入了京城,福王也被不情不願的安排到了宗人府。福王這一次進去之後,下一次再出來就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了。

至於福王的家眷,全都被有井有條的安置好了。

做完這一切之後,王安便回宮覆命了。

至於陳奇瑜,自然是早早的被安排到了驛站裡面。他不過是一個從五品的縣令,在京城這樣的地方,實在是有一些排不上號。

陳奇瑜也不着急,安靜的等着。既然陛下讓自己靜靜,怎麼也要有一個安排。

西苑之中。

朱由校看着王安,輕輕的擺了擺手說道:“行了,免禮吧。”

等到王安站起來之後,朱由校才繼續笑着說道:“這一次河南的差事辦的不錯。”

“奴婢不過是盡了本分罷了。”王安連忙躬身說道。

皇爺不喜歡自己,這一點王安還是知道的,之前對自己的態度可沒有這麼和善。

因爲這一次的差事,倒是讓皇爺對自己感官好了不少,這讓王安鬆了一口氣。

“陳奇瑜被安排在哪裡了?”朱由校問道。

“回皇爺,安排在了驛站。”王安連忙說道。

“明天安排他進宮吧。”朱由校想了想,繼而吩咐道:“福王那邊等些日子再說,到時候朕會見他。”

“是,皇爺。”王安連忙再一次答應道。

“河南山高水遠,去了這麼久你也勞累了,回去歇息吧。”說着,朱由校擺了擺手,示意王安退下。

等到王安走了之後,朱由校也鬆了一口氣。

福王終於進京了,這代表着所有的事情終於塵埃落定。在福王沒有進京之前,自己還真的沒有放這個心。

接下來也沒有什麼事情,朱由校就回去休息了。

這一段時間,朱由校的心思不在朝政上,而是在生孩子上。

讓張皇后給自己生一個兒子,這一點很重要,所以朱由校投入了比較多的精力。

畢竟對於皇帝來說,有兒子和沒兒子是兩回事。

有了兒子,代表你後繼有人,朝廷上也安穩不少;可是如果你沒有兒子,短時間內可能還沒有什麼,時間長了就不一定了。

驛站之中。

陳奇瑜也得到了消息,陛下明天早上要見自己。

說實話,這有一些出乎陳奇瑜的預料。

原本陳奇瑜以爲自己進京之後,朝廷會給自己一個說法,大概率是獎賞,也就是至此而已了。

比如給自己外派一個官,或者是安排到京師的某一個衙門之中。

可沒想到陛下居然要親自見自己,這就讓陳奇瑜有一些忐忑。不知道陛下要對自己做什麼,是自己的做法觸怒了陛下呢?還是讓陛下滿意呢?

不過對於陛下要見自己,陳奇瑜還是很高興的。

畢竟這麼長時間以來,他覺得陛下是一個有大魄力的皇帝。這樣一位能夠中興大明朝的君王,他是很想見一見的。

輾轉反側了一夜,第二天一早,趁着天還沒亮,陳奇瑜就早早的起來了。

好好的梳洗了一番,換了一套官服,踏着晨光,陳奇瑜便向西苑而去了。

到了西苑門口之後,陳奇瑜發現王安已經在這裡等自己了,這讓他心裡面鬆了一口氣。

說實話,陳奇瑜在京師認識幾個人,但是在宮裡面的,就只認識王安這一個人。

先前在河南省的時候,兩人聊起來感覺還不錯,也算得上比較熟悉。

陳奇瑜對王安的觀感很好,這是一個有學識的太監,同時也是一個心中有正義的太監。這樣的人他還是願意多結交一下的。

兩個人見面之後,陳奇瑜連忙說道:“有勞王公公在此等候了。”

“陳大人不必客氣,這只是咱家的分內之事罷了。”王安也笑着說道。

事實上,王安對陳奇瑜的觀感也不錯。

最早在得知是陳奇瑜上的密奏的時候,王安心裡多少還有一些芥蒂。

可是聊下來,王安發現陳奇瑜的學識很不錯,同時心中有正氣,對大明官場上的沉淪陋習非常的反感,是一個敢想敢幹的官員。

這就讓王安覺得陳奇瑜很不錯,也願意和他親近。

兩個人相互敘了幾句閒話之後,王安便帶着陳奇瑜往裡面走。

一邊走着,王安一邊對陳奇瑜說道:“陛下的心情還不錯,你說話的時候注意點分寸。”

這意思很明顯,陛下現在心情很好,你可千萬別給弄不好了。

事實上,雖然覺得陳奇瑜不錯,可是王安心裡面還是有一些擔心。

這位上的那一份密奏,那可真的是驚天動地,簡直就是把河南省翻了個個兒。

顯然這是一個膽大敢說話的人。

“多謝公公提醒。”陳奇瑜笑着說道,但是他的心裡面卻不以爲然。

在陳奇瑜看來,當今陛下有胸襟大氣魄,怎麼會因爲自己說幾句話就生自己的氣呢?

不過,陳奇瑜還是暗自記下了,沒必要得罪的話還是少說點好。

兩個人很快就走到了萬壽宮,王安帶着陳奇瑜走了進去。

此時的朱由校正坐在龍椅上。

這是自己第一次見陳奇瑜。

陳奇瑜看起來三十歲左右的年紀,五官端正、相貌堂堂,身材清瘦,目光炯炯有神,看得出來是一個堅毅的人。

“臣陳奇瑜,參見陛下。”陳奇瑜見到朱由校之後,連忙恭敬的給朱由校行禮。

“行了,免禮吧。”朱由校直接說道。

等到陳奇瑜正起身子,朱由校這才繼續說道:“朕也算是久仰你的大名了,今日一見,倒也是一表人才。河南的事情做得不錯。”

“臣多謝陛下誇獎。”陳奇瑜連忙說道。

這也就是朱由校給陳奇瑜最後的誇獎了。關於河南的事情,也就到此爲止了,朱由校不會和他詳細的討論,不過有一件事情還是要做的。

於是朱由校說道:“朕初登大寶,又長於深宮,對外面並不是很瞭解。雖然深知百姓疾苦,可是朕卻從來沒有見過。”

“你在河南爲官這麼多年,又上了密奏彈劾福王。雖然朕派人去查了,但還是有一些籠統。朕想知道河南的百姓過得如何,你給朕說說吧。”

“是,陛下。”陳奇瑜連忙答應了一聲。

他沒想到陛下居然如此關心河南百姓的疾苦,心中頗爲感動,同時他也知道自己沒有看錯,當今陛下果然是有大胸襟大氣魄,同時還有憐憫之心。

這樣的帝王乃是天下百姓最希望的,也是自己這樣的官員最希望的。

於是陳奇瑜就打開了話匣子,把河南百姓的疾苦說了一遍:沒有地活不下去;天災人禍之時,百姓有多麼多麼的悽慘,是怎麼樣吃不上飯的。

朱由校目不轉睛地聽着,臉上的表情也越來越凝重,眼中的憐憫之意也越來越多。

等到陳奇瑜說完,朱由校語氣低沉的說道:“百姓生活如此困苦,這都是朕的過錯,是朕沒有做好。”

“陛下切莫如此想。”

陳奇瑜連忙向前一步,安慰道:“如今陛下懲治了河南的貪官污吏,嚴懲了福王,將福王侵吞的田地還給了百姓,河南百姓的日子必然會好過不少。這都是陛下的恩德,河南上下的百姓必然會感念陛下的恩德。”

朱由校看着陳奇瑜,輕輕的點了點頭。

這個人不錯,很知道進退,也知道怎麼說話。

朱由校問道:“可還有什麼其他的事情嗎?”

“回陛下,河南等地依舊還有不少藩王,民間土地兼併嚴重,百姓無有立錐之地,此乃天下大禍矣。”陳奇瑜遲疑了片刻之後說道。

原本陳奇瑜是不想說的,可是見到陛下如此聖明英武,還是決定把自己想說的話說出來。

第八十五章 古人尸諫第三零六章 元年結束了第二二四章 開天闢地第一皇帝第四八五章 大明的變革與機遇第八十一章 好人壞人第五章 題本第六九八章 奪嫡變造反第四五零章 和科爾沁結盟第四七九章 洋人人口普查(掌門Dragon星空加更)第五二七章 猛拍皇帝馬屁第一五一章 魏忠賢得留着第三三九章 招供抓人第九十五章 都挖出來了第六十一章 朕要看秀女!第五二七章 猛拍皇帝馬屁第三五九章 京城的某個大人物第二六三章 安排福王進京第四六一章 我大明皇帝富有四海!第三四三章 大明的天下姓朱第四九九章 成熟的情報網第四八三章 派戚元輔去澳門第一零七章 四民平等第五五一章 這個盧象升過於謹慎第五五九章 建奴覆滅,大明威武!第六四八章 杭州樓外樓第三十四章 密奏第三八四章 阮大鋮怒懟魏大中(掌門魑魅魍兩加更)第三十八 道不同第三九五章 魏大中被抓(掌門牧揚3791加更)第二十八章 高攀龍第四八一章 黃河決口第六二五章 對外吞併的模板第五四零章 回京第八十一章 好人壞人第五七四章 對朝鮮的政策第二二一章 趙秉忠你也是穿越者?第三零九章 朕想蕩平天下第五七零章 瀋陽城演武第七十四章 控訴!第三十八 道不同第一二九章 挖墳掘墓斬草除根第一二四章 東林黨盯上了皇帝第十四章 天啓帝窮得叮噹響第四五三章 大玉兒侍寢(下)第二十九章 如何處置第五五五章 撫順大捷第一一八章 推舉誰進內閣?第二十一章 批龍鱗第五一四章 毛啓光瘋狂甩鍋第五十六章 寶貝第三五四章 徐鴻儒要造反第五零八章 綁架揚州轉運使第三十八 道不同第六二零章 蒸汽機第二九六章 莊田納稅第五十二章 殺人誅心第三四九章 孔府大管家招了第四十八章 火種第四一零章 打起來了第九章 昏君他不香嗎?第三九六章 火力不足恐懼症第四三四章 自找苦吃第三六一章 給瘋狗一個機會第六七五章 證據第二五六章 奢崇明造反了!第五一八章 娘西皮!第二五零章 爲我辦事之人都會有善終第一一五章 皇帝不下場第五八三章 和林丹汗決裂第二四二章 棒打羣臣!大禮儀之爭?第二十四章 孫承宗求見第六四五章 內務府和參謀處搶船第三三四章 魯王,你想造反?第三三一章 告魯王府和曲阜第一九九章 商人胡飛第四五一章 我願成爲大明順義王(日萬求賞!)第三七七章 敲打京城衆人第七十六章 陛下火大發了第二二六章 爲大明之崛起而讀書第五零五章 鹽商第四八一章 黃河決口第六六七章 鳳林大君第二五一章 逼迫陛下(爲單身g們加更)第一三五章 劉一璟被坑(求訂閱!)第一四五章 殺第四七一章 分歧與機會(直男123生日加更)第五十四章 李贄第五一二章 一擲千金第三二三章 朱由校南下到德州(盟主肥起加更)第六九零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三七八章 錢怎麼分?第五七六章 扣押朝鮮國王(盟主阿蟬東南飛|十里一回頭加更)第三二一章 張維賢請罪第一七三章 大明已經不是以前的大明第一一三章 做也得做,不做也得做第九十五章 都挖出來了第一六五章 改革的綱領第四四零章 交易不成功第五七七章 請大明皇帝賜姓(盟主阿蟬東南飛|十里一回頭加更)第二八八章 當世名將秦良玉
第八十五章 古人尸諫第三零六章 元年結束了第二二四章 開天闢地第一皇帝第四八五章 大明的變革與機遇第八十一章 好人壞人第五章 題本第六九八章 奪嫡變造反第四五零章 和科爾沁結盟第四七九章 洋人人口普查(掌門Dragon星空加更)第五二七章 猛拍皇帝馬屁第一五一章 魏忠賢得留着第三三九章 招供抓人第九十五章 都挖出來了第六十一章 朕要看秀女!第五二七章 猛拍皇帝馬屁第三五九章 京城的某個大人物第二六三章 安排福王進京第四六一章 我大明皇帝富有四海!第三四三章 大明的天下姓朱第四九九章 成熟的情報網第四八三章 派戚元輔去澳門第一零七章 四民平等第五五一章 這個盧象升過於謹慎第五五九章 建奴覆滅,大明威武!第六四八章 杭州樓外樓第三十四章 密奏第三八四章 阮大鋮怒懟魏大中(掌門魑魅魍兩加更)第三十八 道不同第三九五章 魏大中被抓(掌門牧揚3791加更)第二十八章 高攀龍第四八一章 黃河決口第六二五章 對外吞併的模板第五四零章 回京第八十一章 好人壞人第五七四章 對朝鮮的政策第二二一章 趙秉忠你也是穿越者?第三零九章 朕想蕩平天下第五七零章 瀋陽城演武第七十四章 控訴!第三十八 道不同第一二九章 挖墳掘墓斬草除根第一二四章 東林黨盯上了皇帝第十四章 天啓帝窮得叮噹響第四五三章 大玉兒侍寢(下)第二十九章 如何處置第五五五章 撫順大捷第一一八章 推舉誰進內閣?第二十一章 批龍鱗第五一四章 毛啓光瘋狂甩鍋第五十六章 寶貝第三五四章 徐鴻儒要造反第五零八章 綁架揚州轉運使第三十八 道不同第六二零章 蒸汽機第二九六章 莊田納稅第五十二章 殺人誅心第三四九章 孔府大管家招了第四十八章 火種第四一零章 打起來了第九章 昏君他不香嗎?第三九六章 火力不足恐懼症第四三四章 自找苦吃第三六一章 給瘋狗一個機會第六七五章 證據第二五六章 奢崇明造反了!第五一八章 娘西皮!第二五零章 爲我辦事之人都會有善終第一一五章 皇帝不下場第五八三章 和林丹汗決裂第二四二章 棒打羣臣!大禮儀之爭?第二十四章 孫承宗求見第六四五章 內務府和參謀處搶船第三三四章 魯王,你想造反?第三三一章 告魯王府和曲阜第一九九章 商人胡飛第四五一章 我願成爲大明順義王(日萬求賞!)第三七七章 敲打京城衆人第七十六章 陛下火大發了第二二六章 爲大明之崛起而讀書第五零五章 鹽商第四八一章 黃河決口第六六七章 鳳林大君第二五一章 逼迫陛下(爲單身g們加更)第一三五章 劉一璟被坑(求訂閱!)第一四五章 殺第四七一章 分歧與機會(直男123生日加更)第五十四章 李贄第五一二章 一擲千金第三二三章 朱由校南下到德州(盟主肥起加更)第六九零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三七八章 錢怎麼分?第五七六章 扣押朝鮮國王(盟主阿蟬東南飛|十里一回頭加更)第三二一章 張維賢請罪第一七三章 大明已經不是以前的大明第一一三章 做也得做,不做也得做第九十五章 都挖出來了第一六五章 改革的綱領第四四零章 交易不成功第五七七章 請大明皇帝賜姓(盟主阿蟬東南飛|十里一回頭加更)第二八八章 當世名將秦良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