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零章 工匠評級

看着朱由校的背影,袁貴妃無奈地嘆了一口氣。

自家這位陛下呀,什麼都好,就是在孩子方面是沒什麼節制。尤其是對這兩個女兒,簡直是寵愛有加

如果袁貴妃也是從後世穿越來的,那麼她就會知道,朱由校的這種行爲叫做女兒奴。

對此,朱由校不怎麼在意,反正自己的女兒就是要寵,不像那兩倒黴兒子。

甚至朱由校都想好了,以後一定要給兩個寶貝女兒找好夫婿。而外戚不能參政這種事情,回頭就給它廢了。

ωωω .тTk Λn .¢O

當然了,也不是真的廢掉,也是要有限制的。甚至皇親國戚也一樣,回頭也給他們弄出來。

到時候將來有機會就把他們分封出去,反正對於朱由校來說,世界上這麼大,總該讓他們去看看。恐怕到時候,這些皇親國戚還不一定夠用。

揹着手往前溜達,朱由校看了一眼魏朝說道:“人都到了?”

“回皇爺,都已經到了。幾位內閣大學士,還有六部尚書以及參謀處的幾位參謀大臣全都到了。”魏朝連忙說道。

雖然陛下這兩年不怎麼管事,也不像以前一樣殺氣凌厲,可現在無論是皇宮內,還是皇宮外的滿朝文武,對朱由校都更加地敬重了,或者說是更加地害怕了。

這位皇帝的威望可以說是日益加深了起來。在這樣的情況下,實在是沒有人敢亂來,甚至都沒有人敢亂說話。

原因也很簡單,當今陛下實在是威望深重,之前還喊打喊殺,現在處理人的手段簡直就是潤物細無聲。誰也不敢小瞧,稍有不慎自個兒就完蛋了。

對於他們的這種想法,朱由校根本就懶得搭理。說白了還不是自己有底氣?

親軍統領衙門就已經告訴了所有人,誰也不要想着亂來,亂來的下場只有死路一條。在這樣的情況下,自然沒得說。

朱由校來到前面的時候,這裡已經有人在等着了。

所有人見到朱由校之後,連忙躬身行禮。

“都免禮吧。”朱由校語氣隨意的說道,隨後便直接坐到了龍椅上。

目光掃過了所有人,朱由校說道:“今天把諸位愛卿找來,是有件事情要和你們商量。”

衆人心中一怔,全都等着朱由校開口。

事實上,這種場面他們不是沒見過,而且不是第一次見。只不過這幾年好像沒有這樣的事,陛下都不怎麼管事,平日裡裡都是大家送上去再報。

而今天這種場面,讓大家不禁回想起來幾年前。

“今天召見你們過來,是爲了關於工匠評級的事。”

這件事情朱由校其實早就在計劃了,但是一直都沒有實施。到了這個時候,確實可以拿出來了。

四民論已經發酵的差不多了,大家也都接受了。

所謂四民論就是四民平等,當然了,指的是士農工商。但實際上,並不是指這四種身份的人,而是指四個階級。延伸出去的話,也就是全民平等。

在這樣的情況下,這個時候提出四民論這種政策,也是恰如其分。

當然了,這裡面還有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雖然有了這個理論,雖然已經搬行了法律,但並沒有得到很有效的實施和執行。

一時之間,大家的思維是扭轉不過來的。士還是排在第一層級,人家是做官的,有權利、有地位,可不是下面的人能夠挑釁。只不過在法律地位上是一樣的。

朱由校這一次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擡高工匠的地方。說白了就是建立一個工匠考覈的制度,給工匠評定一個級別。

而不同級別的工匠,有不同的待遇。朱由校會把工匠的待遇向着官員靠攏,但是表面上不能說,私底下要去做。

而等到這些工匠拿了好處之後,其他人看到了自然也就明白是怎麼回事。

飯要一口一口吃,這件事情也不是着急的事情。

對於朱由校來說,這只是一個開始,而且他相信這將會是一個好的開始。

今天朱由校把所有人都找來,目的就是爲了這個,給工匠們好好的評定一個級別。

在後世也有過這樣的事情,朱由校還記得小時候父親就說過他是七級的鉗工,說出去的時候還滿臉自豪。

用父親當時的話來說,他可以手工做槍。

那個時候朱由校還小,不明白這個代表什麼。可是等到朱由校長大了以後,或者說是到了明朝之後,他就明白了這個技術意味着什麼。

一個能夠做槍的人,實力可想而知。

大明朝的民間可以說是高人輩出,各種各樣的工匠和手藝都是祖輩傳下來的,這些人守着這些東西過日子,雖然很多東西都已經失傳了,但是傳下來的也不少。

想要去把這些東西收集到一起,讓這些工匠聚集在一起,自然是不可能的。

但是如果說讓這些工匠考試、給他們待遇,甚至和官員一樣的待遇,那這些工匠肯定願意站出來。

朱由校相信,派出百工院的人到四面八方去組織考試,肯定能夠選出一批很好的工匠。

等到那個時候,自己就有工匠用了。以後再招工的時候,可以直接就以級別來喊,比如需要一個四級的鐵匠。

而朝廷定下工資待遇之後,外面的人想要僱傭這樣的工人,那麼就需要給更高的價錢。因爲如果價錢低於朝廷的價,那工匠可以去朝廷幹,何苦給你私人幹?

畢竟朝廷除了給工錢之外,還有各種各樣的待遇,

如此一來,匠人的地位自然就提升了上去,大家也不會總是一股勁地往讀書這條路上狂奔。

這是一個扭轉風氣的東西,前期可能要花錢的。

至於說工匠會不會多到用不了?

那是不可能的,在接下來的幾百年裡,都不會出現這樣的事情。大明的工匠只能是不夠用,到處都會缺人。

造船、造炮、造蒸汽機、造火車,總之就是一句話,有多少就能用多少。

下面的臣子們一時間沒反應過來,不過給工匠評級這種事情,他們稍稍想一想就明白了。

畢竟當今陛下搞出來稀奇古怪的事情,大家也見了不少。不過大家也都意識得到,當今皇帝是有想法的。

當初做的那些東西,到了現在這個時候,基本上很多都已經展現出威力了。這也是大家越來越敬佩皇帝的原因。

只不過一時之間沒有人說話,或者說是沒有想好說什麼。

朱由校目光掃過衆人說道:“沒有人有想法嗎?還是說不知道該怎麼做?”

“回陛下,臣覺得此事可行。”

這個時候,站出來一個人,臉上的表情很嚴肅,不過語氣之中透露着興奮,顯然一副支持的模樣。

朱由校看過去,發現這個人是袁應泰。

自從在遼東被拿下之後,袁應泰的日子可以說是非常不好過,整整沉寂了三年。

東林黨垮臺以後,袁應泰這個人也就沒有什麼太大的用處,一直被朱由校冷落。

直到一年前,袁應泰才被啓用爲工部侍郎。

現在這個時候,東林黨在朝堂上的影響已經很小了,想要伸手已經伸不進去了。

這個時候朝堂上的實力基本上已經被瓜分掉了。除了內閣的徐光啓、韓爌、黃克纘之外,還有新任的兵部尚書崔景龍、吏部尚書周嘉謨,每個人都算得上有一小夥兄弟。

而是在參謀處那邊,袁可立、孫承宗抱成了一團,張維賢等人又不斷地插手,同時還有魏忠賢支持的崔呈秀等人,可以說是山頭林立,各自爲政。

在這樣的情況下,東林黨想要起勢,根本不可能。

在這樣的情況下,袁應泰自然就被朱由校拉了回來,因爲一時之間實在是找不到什麼合適的人選,工部這個地方又不敢隨便亂放一個人。

所以袁應泰現在是工部侍郎,而且是工部左侍郎。

對於袁應泰來說,即便是做了工部左侍郎,他的日子也不太好。

朝堂上下全都排擠他,畢竟他上面沒人,下面也沒人,屬於被架空的那種。如果不是陛下保護,恐怕現在都已經被人擠掉了。

現在朝堂六部之上,每一個位置大家競爭都很激烈,尤其是徐光啓和韓爌,這兩人的競爭可以用激烈來形容,年前還鬧過一陣子。

見到袁應泰站了出來,每個人的神情都不一樣。有的不在乎,有的皺眉頭,有的則是露出了幸災樂禍的表情,反正都不太好看。

對於袁應泰這麼一個人。大家心裡面都有各自的想法,反正他就是不太受歡迎。

朱由校露出了笑容。,雖然這個袁應泰打仗不行,但是搞後勤、搞工程還是不錯的,而且做官也還好。

這次見袁應泰第一個出來支持,朱由校就很滿意。

朱由校說道:“愛卿有什麼想法但說無妨,只要是說的好,朕一定不吝嗇賞賜。”

“如果這件事情你能夠制定一個規劃,那麼這件事情朕就交給你去辦。”

聽了這話之後,衆人的臉色變得有些難看,甚至有的人開始瞪眼睛了,準備踹袁應泰一腳,把這個差事搶過來。

第四一八章 皇帝也缺錢(三更求票!)第六七六章 取信第二七七章 一顆人頭換二十兩白銀第三十四章 密奏第四八六章 天啓八年第四七四章 碾壓建奴!(日萬求月票!)第三一六章 有錢的鹽販子第五零七章 揚州大案第四一零章 打起來了第六十章 瀋陽大捷第六四四章 鄭芝龍投降第四零八章 君臣鬥第五十八章 天之立君,本以爲民第二五七章 能臣孫傳庭第二六四章 抄河南巡撫的家第四六六章 科技代差第五十章 圍三缺一第一一四章 改換門庭第三零三章 莊田賦稅還是交給五軍都督府吧第五六六章 是時候展示真正的實力了第二四五章 鳥槍換大炮第一零三章 落井下石第一七六章 賞賜丹藥和新書院第三十四章 密奏第六零七章 遼東隱患皆除第十七章 審問第五九一章 誰負責打蒙古?第二十章 一肚子壞水第九十八章 東廠抓人第一四八章 讓誰背鍋?第五三三章 離開揚州第四二三章 燧發槍和鋼炮第六零八章 朕要去天津(求雙倍月票!)第一四七章 鄒元標死了第四六八章 大明第一次主動在遼東搞事第六零二章 清查全國田地第四五三章 大玉兒侍寢(下)第三零八章 我有後了!第三一六章 有錢的鹽販子第四五一章 我願成爲大明順義王(日萬求賞!)第六九六章 雷霆手段(求YP!)第十八章 反魏同盟第四六七章 代善的策略第六一一章 難民攔路(求月票!)第三六零章 許顯純被人下黑手第五一四章 毛啓光瘋狂甩鍋第二零九章 千牛衛和戲肉第二零六章 誰有配享孔廟的資格第三四八章 早點簽字你好我也好第四四七章 沒了順治沒了康熙,全都沒了第一七六章 賞賜丹藥和新書院第三章 人主之患第五八零章 給你們封王爺(盟主永恆自在天加更)第四一二章 書院在手,天下我有第六四零章 朝鮮募兵第二七一章 安邦彥要造反!第六六二章 嫁雞隨雞 嫁狗隨狗第三一五章 定國公徐希求上門第九十一章 去慈寧宮選後第二三五章 一份《治安疏》第三四零章 清剿反賊第二四七章 解決溫飽才能談工商業第三六七章 撞死在陛下面前第三六八章 徐鴻儒起兵第六零三章 大明打工人第六一一章 難民攔路(求月票!)第十六章 姚宗文被捕第六八六章 遺書第三一六章 有錢的鹽販子第二十一章 批龍鱗第五六三章 都想和大明爸爸聯姻第五十一章 朱童蒙第二三三章 梅之煥爲張居正平反第三五五章 反貪之旅第一一九章 掀起更大的浪第五二一章 奴婢何苦爲難奴婢?第六九五章 漢城爆炸案第二四零章 大明的狠人們第二六五章 陳奇瑜升官至京師第六零二章 清查全國田地第四四零章 交易不成功第六十一章 朕要看秀女!第二五九章 去福王府拿人第四二三章 燧發槍和鋼炮第一八六章 誰當內務府大臣?第五六五章 陛下不收破鞋第五二四章 不能打擾陛下的性致第一四一章 合則兩利第一百章 雪中送炭的機會第五七九章 主動融入大明(求全訂!)第六五三章 糟了,是心動的感覺第六六五章 朕替你們報馬尼拉慘案之仇第一五八章 正風氣第二七四章 遵義大捷第三四七章 孔家自救的機會第二零四章 帝王就得行王道、行霸道!(求全訂)第六二七章 誰算計了誰?第四二七章 認籌開始(雙倍月票,求求求!)第四七九章 洋人人口普查(掌門Dragon星空加更)第二六九章 劈開日月,重塑大明!
第四一八章 皇帝也缺錢(三更求票!)第六七六章 取信第二七七章 一顆人頭換二十兩白銀第三十四章 密奏第四八六章 天啓八年第四七四章 碾壓建奴!(日萬求月票!)第三一六章 有錢的鹽販子第五零七章 揚州大案第四一零章 打起來了第六十章 瀋陽大捷第六四四章 鄭芝龍投降第四零八章 君臣鬥第五十八章 天之立君,本以爲民第二五七章 能臣孫傳庭第二六四章 抄河南巡撫的家第四六六章 科技代差第五十章 圍三缺一第一一四章 改換門庭第三零三章 莊田賦稅還是交給五軍都督府吧第五六六章 是時候展示真正的實力了第二四五章 鳥槍換大炮第一零三章 落井下石第一七六章 賞賜丹藥和新書院第三十四章 密奏第六零七章 遼東隱患皆除第十七章 審問第五九一章 誰負責打蒙古?第二十章 一肚子壞水第九十八章 東廠抓人第一四八章 讓誰背鍋?第五三三章 離開揚州第四二三章 燧發槍和鋼炮第六零八章 朕要去天津(求雙倍月票!)第一四七章 鄒元標死了第四六八章 大明第一次主動在遼東搞事第六零二章 清查全國田地第四五三章 大玉兒侍寢(下)第三零八章 我有後了!第三一六章 有錢的鹽販子第四五一章 我願成爲大明順義王(日萬求賞!)第六九六章 雷霆手段(求YP!)第十八章 反魏同盟第四六七章 代善的策略第六一一章 難民攔路(求月票!)第三六零章 許顯純被人下黑手第五一四章 毛啓光瘋狂甩鍋第二零九章 千牛衛和戲肉第二零六章 誰有配享孔廟的資格第三四八章 早點簽字你好我也好第四四七章 沒了順治沒了康熙,全都沒了第一七六章 賞賜丹藥和新書院第三章 人主之患第五八零章 給你們封王爺(盟主永恆自在天加更)第四一二章 書院在手,天下我有第六四零章 朝鮮募兵第二七一章 安邦彥要造反!第六六二章 嫁雞隨雞 嫁狗隨狗第三一五章 定國公徐希求上門第九十一章 去慈寧宮選後第二三五章 一份《治安疏》第三四零章 清剿反賊第二四七章 解決溫飽才能談工商業第三六七章 撞死在陛下面前第三六八章 徐鴻儒起兵第六零三章 大明打工人第六一一章 難民攔路(求月票!)第十六章 姚宗文被捕第六八六章 遺書第三一六章 有錢的鹽販子第二十一章 批龍鱗第五六三章 都想和大明爸爸聯姻第五十一章 朱童蒙第二三三章 梅之煥爲張居正平反第三五五章 反貪之旅第一一九章 掀起更大的浪第五二一章 奴婢何苦爲難奴婢?第六九五章 漢城爆炸案第二四零章 大明的狠人們第二六五章 陳奇瑜升官至京師第六零二章 清查全國田地第四四零章 交易不成功第六十一章 朕要看秀女!第二五九章 去福王府拿人第四二三章 燧發槍和鋼炮第一八六章 誰當內務府大臣?第五六五章 陛下不收破鞋第五二四章 不能打擾陛下的性致第一四一章 合則兩利第一百章 雪中送炭的機會第五七九章 主動融入大明(求全訂!)第六五三章 糟了,是心動的感覺第六六五章 朕替你們報馬尼拉慘案之仇第一五八章 正風氣第二七四章 遵義大捷第三四七章 孔家自救的機會第二零四章 帝王就得行王道、行霸道!(求全訂)第六二七章 誰算計了誰?第四二七章 認籌開始(雙倍月票,求求求!)第四七九章 洋人人口普查(掌門Dragon星空加更)第二六九章 劈開日月,重塑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