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六章 天啓八年

在朱由校的身後,跟着的是魏朝。

兩人一起向前走,步履輕鬆、腳步輕快,一副閒逛的模樣,看得人有些羨慕。

其實,在這四年裡,朱由校根本就什麼事情都沒做,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整理朝堂、調整官員,同時也在引導思想。

在其他的方面,朱由校根本就沒有什麼太大的動作,這使得朝廷安穩了四年。

雖然各地天災人禍不斷,但是因爲朱由校給力,反而沒有鬧出什麼亂子來。

經過四年的發展,大明頗有一些太平盛世的感覺,這讓朱由校的威望上漲了不少。

不過,對此朱由校也不甚滿意。到了今時今日,有些事情可以正式開始做了

天啓八年,這個歷史上從來都沒有出現的年份,自然要做點不一樣的事情。

“到後面去看看吧。”朱由校一邊溜達,一邊對身邊的魏朝說道。

兩人轉了一個彎,沿着皇家書院的路向後面走了過去。

這條筆直的紅磚路,說起來當初還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因爲在道路的兩旁有不少塑像,這是跟旁邊的青磚路學的。

青磚路那裡供奉的都是一些先賢,被人稱爲先賢路。

而這條紅磚路上,旁邊的雕像全都是大明的名臣,被人稱爲名臣路。

名臣路一出來,自然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先賢路沒什麼好說的,這裡是皇家書院,供奉先賢自然是應有之義。

而名臣這種東西,那自然是不一樣的。現在入了名臣路,想到將來皇家書院傳承下去,這個人的塑像就永遠在這裡展示給後來的讀書人看。

家裡有親戚或者長輩在這裡被展示,士子自然心裡面有榮耀,在朝中做官或者讀書人,自然也想呆在這個位置上,讓後人好好地瞻仰一下自個兒。

朱由校沒有搞一刀切,在各地的皇家書院當中,同樣也有這樣的名臣路。只不過塑像塑的不是京城的名臣,而是他們本地的名臣。

這些地方名臣由各地方報上來之後,朝廷覈查之後批准,然後會在各地的皇家書院當中建造,爲本地的讀書人塑造一個榜樣。

除了塑像之外,在塑像旁邊還有一個碑文,上面記述了他們的爲臣過程。

走在這條路上,所有人都肅然起敬。

無論是在這個時代還是在後世,華夏人對這種東西看得都非常重,這應該算得上是一種傳承,只不過在後世演變成了博物館等地方。

比較有名的就是太祖的紀念館。人們進去之後,自然肅然起敬。

朱由校兩人沿着這條路一直往前走,穿過名臣路之後,轉了一個彎,便來到了後面的一個院子。

院子門口的牌子上寫着:

齊賢館。

齊賢館是朱由校三年前建立的一個地方,在這三年當中,也是出了很多東西。

如果說百工院是大明的科研機構,那麼齊賢館就是大明的思想科研機構。

這三年,在齊賢館出了不少好東西,可以作爲大明思想指導的東西,比如四民論、法理論,再比如現在十分流行的天功論。

這也是朱由校必須要改變的。

如果要弘揚科學知識,那麼現在所存在的天人感應的學說就成了這條路上最大的絆腳石。

天人感應學說賦予了皇家無比的威嚴,同時也限制了自然科學的發展。想要弘揚自然科學,自然要跳出這個藩籬。

所以朱由校要與天人感應做切割,跳出了天人感應之後,爲自己尋找到一條帝王合法的路線。這個自然就是天命論。

與之前朱由校弘揚的東西一樣,只不過之前吵吵鬧鬧,這一次正式被冊封爲國策了。

朱家之所以能夠做皇帝,那是因爲朱家對這個天下有功。上天酬勞老朱家的功勞,所以纔會讓老朱家做皇帝。而大臣們的功勞,由老朱家來封賞,這叫代天行賞。

與天人感應做出了切割之後,齊賢館就大力地弘揚自然科學,這兩年這些東西傳出去不少,給大明帶來了不少的衝擊,算得上是思想界的變革。

畢竟金尼閣帶來的七千本書,加上朱由校收來的一些東西,可以彌補大明很多的不足。

比如地球是圓的,比如各種各樣的數學、物理、化學知識。

這個改革可以說是生根發芽,隨着朱由校的鼓勵和推廣開始大放異彩。尤其是在皇家書院當中,更是讓很多人癡迷。

畢竟這學問是要弘揚的。朱由校之前開過一個理學院,效果卻並不明顯。不過沒關係,誘之以利也就是了。

朱由校當時就下了聖旨,凡是理學院畢業的學生,直接賜進士出身,還能封官。

雖然又有人不信,但是實打實的吸引了不少人。

而且朱由校相信,隨着時間的推移,這樣的人會越來越多,到時候能夠讓自己任用的官員也就越來越多。

技術官僚意味着什麼,朱由校的心裡面很清楚。

邁步走進齊賢館,朱由校很明顯能聽到裡面的爭論,他也沒有過去的意思。

朱由校到齊賢館這裡來只是走一走、看一看、聽一聽,沒有和這些人說什麼的想法。

要知道,這些人每個人都有自我獨特的思想,在這裡會碰撞出更多的火花。

現在已經有人將古籍翻出來了,開始精挑細選各個學派的學術,找到有用的便會拿過來,隨後會套上一個孔家學說的說法就拿去傳揚。

現在這些人幹這種事情,已經是駕輕就熟了。孔子徹底成了一個小公主,可以任由人打扮。

這樣的事情朱由校也無所謂,當初掀起這種風潮的人就是他自己,現在頗有一種大明文藝復興的感覺。

有用的東西拿就是了了。

幾千年的古老智慧,在這一刻煥發了生機。

朱由校也樂於見到這種情況。揹着手往前走,他臉上一直很高興。

穿過齊賢館之後,朱由校兩人很快就來到了圖書館。

走進圖書館的大門,朱由校發現整個世界都安靜了下來。

這裡是嚴禁喧譁的,甚至連說話都要壓低聲音。

圖書館的院子很大,或者說是非常的大。院子裡擺放了不少石桌石頭,栽種着不少綠色的植物。

很多學子都坐在石桌旁翻動着書籍,臉上的表情嚴肅而認真。

朱由校還看到了不少老人,同樣在捧着書集皺着眉頭看着。

這裡是皇家圖書館,除了皇家書院的學子之外,還有很多進城的人過來。

一些有名的讀書人,還有朝中的大臣,他們全都有許可證。

不可能把所有人都阻擋在外,如果是那樣的話,這裡就成了皇家書院的圖書館,而不是大明的皇家圖書館了。

之所以要限流,無非就是人太多都想來。圖書館這種地方被人擠爆的話,現場可不怎麼好。

最重要的是要限制進來的人流,不能夠讓他們把書偷出去。要知道,覬覦大明皇家圖書館圖書的人那可不是少數。

不過朱由校也讓人印刷了一些通行版售賣,這裡也分了一些位置。越是重要的書籍,需要的借閱等級也就越高。

朱由校揹着手溜達,這裡的書他也沒有什麼看下去的意思,而是轉身向後面走了過去。

穿過迴廊之後,朱由校來到了一個小院。

到這裡,他的面容就嚴肅了起來。

邁步走進去之後,朱由校看到了門口的衛兵。

朱由校走過這麼多地方,也沒有像這個地方衛兵這麼嚴密。

簡單的一個地方卻顯得非同尋常。

不過朱由校卻無所謂;依舊邁着步向裡面走。

反倒是那些衛兵,見到朱由校之後,直接跪倒在地上向朱由校行禮。

顯然這些人認識大明的皇帝,也可見朱由校經常到這裡來。

邁步走了進去,朱由校就看到了裡面來來往往忙碌的人們。

這裡纔是大明學問的天下,是大明學問的聚集之地。

爲什麼要這麼說?

因爲這裡是給朱由校編書的地方。

主持的人叫做王徴,一個五十多歲的老頭,娶了一個十五歲的小姑娘做妾。

現在這個妾應該有十八歲了吧?或者二十多歲?

朱由校已經沒關注了,反正老頭現在也沒生出兒子來。顯然他生不出兒子來,不是妻子的問題,而是他自個兒的問題。

在學了自然科學之後,尤其是學了西方傳過來的醫學知識,特別是朱由校讓他編寫的一些知識,王徵有時候就會後悔。

用王徵的話說,這麼大的一個年紀娶那麼小的一個妻子,已經在作孽了。至於他對天主教的信奉,現在已經沒有那麼虔誠了。

原因也很簡單,朱由校讓王徵編寫了一部天主教的史冊,清清楚楚地把整個傳教歷史展現在他的面前。

鮮血淋漓、亂七八糟,什麼贖罪錢,什麼十字遠征,反正都寫。

於是王徴就知道了一件事情,天主教與佛教和道教沒什麼區別。至於他喜歡的那些東西,也和宗教沒什麼區別。

用陛下的話說,這叫自然科學。當初這些人傳教的時候,可沒少用自然科學忽悠。

朱由校告訴了王徴之後,王徵這個人就徹底改變了信仰,現在是科學神教的堅定信仰者。

朱由校派王徵到這裡來修書,修的不是普通的書籍,而是後世的書籍。

щщщ .Tтkǎ n .¢ o

第三四一章 衍聖公到濟寧第三三零章 叫魯王來第六七二章 驗屍第三七九章 狼多肉少第五十七章 豁出去了第四六四章 實誠的熊廷弼第四八零章 壓榨剝削洋人第五十二章 殺人誅心第六三四章 張餘被跟蹤了第一一四章 改換門庭第四四二章 故意搶大玉兒(日萬求賞!)第三二三章 朱由校南下到德州(盟主肥起加更)第六九三章 在我心裡他已經是個死人了第二六五章 陳奇瑜升官至京師第一八六章 誰當內務府大臣?第五九八章 回京與皇后敦倫第二九三章 老福王與韓立第四六七章 代善的策略第五六一章 吳克善認命了(盟主永恆自在天加更)第六六四章 黃克纘病重(月底了,求月票!)第六零三章 大明打工人第三五二章 山東不能亂第二一四章 大魄力的明主(繼續萬字求月票)第二三七章 武舉人盧象升第六二五章 對外吞併的模板第六八三章 房樑下的一家十九口第三十八 道不同第六三八章 給仁穆王后服用抗生素第二三三章 梅之煥爲張居正平反第六八七章 換世子(盟主帶炸藥上飛機加更)第一九七章 送槍到遼東第一五九章 討要職位第六零六章 官紳一體納糧第六二三章 朝鮮的讓步第九十五章 都挖出來了第四三二章 涮晉商下鍋第四三三章 區區一個範永斗的範家第六二三章 朝鮮的讓步第五三一章 孤注一擲(補昨天)第六二七章 誰算計了誰?第四五零章 和科爾沁結盟第四零三章 書院談判第二十四章 孫承宗求見第一九零章 兩個背鍋俠第二九四章 盯上成國公朱純臣第四七三章 大決戰第五十五章 焦徐的交情第一八零章 請陛下暫停宮中營建第六一八章 設天津直隸州第四零三章 書院談判第四十章 徐光啓第二五九章 去福王府拿人第一八零章 請陛下暫停宮中營建第五九四章 咱們一起滅了內喀爾喀五部第五六二章 內喀爾喀五部內議第五章 題本第七十二章 牢頭死了(新年快樂)第五八零章 給你們封王爺(盟主永恆自在天加更)第二五一章 逼迫陛下(爲單身g們加更)第三零八章 我有後了!第六六四章 黃克纘病重(月底了,求月票!)第六三三章 男人不用守身如玉第四零九章 鬥閹狗第四九五章 青島造船廠第一四三章 趙韓一起動手(盟主Cz、加更)第五四一章 稅改和軍改第二三一章 陛下還年輕第二零六章 誰有配享孔廟的資格第一九四章 敲打太監和入學考試第十九章 遼東李家第一六九章 午門跪諫第六六八章 大明老一代的逝去第五章 題本第五九四章 咱們一起滅了內喀爾喀五部第一八七章 和王安談理想第三一六章 有錢的鹽販子第九十三章 開宗立派第一九九章 商人胡飛第四四五章 吳克善被抓(日萬求賞!)第六七二章 驗屍第一九一章 第四巨頭:方正化(求全訂)第三九六章 火力不足恐懼症第六九六章 雷霆手段(求YP!)第六十章 瀋陽大捷第六四九章 方正化上船第六六六章 裁撤衛所第三零九章 朕想蕩平天下第四五五章 請君入甕第三六九章 孔家北宗人人喊打第六十八章 準備動手第三二三章 朱由校南下到德州(盟主肥起加更)第一三九章 散朝的路上(求月票!)第三七六章 大明軍方第一人第一一零章 經典不可信第六一六章 陛下爲什麼要打倭國?第二一三章 這手下不錯(萬字求賞!)第五零三章 造反的帽子就這麼扣上了?第四八六章 天啓八年第三十四章 密奏第六十一章 朕要看秀女!
第三四一章 衍聖公到濟寧第三三零章 叫魯王來第六七二章 驗屍第三七九章 狼多肉少第五十七章 豁出去了第四六四章 實誠的熊廷弼第四八零章 壓榨剝削洋人第五十二章 殺人誅心第六三四章 張餘被跟蹤了第一一四章 改換門庭第四四二章 故意搶大玉兒(日萬求賞!)第三二三章 朱由校南下到德州(盟主肥起加更)第六九三章 在我心裡他已經是個死人了第二六五章 陳奇瑜升官至京師第一八六章 誰當內務府大臣?第五九八章 回京與皇后敦倫第二九三章 老福王與韓立第四六七章 代善的策略第五六一章 吳克善認命了(盟主永恆自在天加更)第六六四章 黃克纘病重(月底了,求月票!)第六零三章 大明打工人第三五二章 山東不能亂第二一四章 大魄力的明主(繼續萬字求月票)第二三七章 武舉人盧象升第六二五章 對外吞併的模板第六八三章 房樑下的一家十九口第三十八 道不同第六三八章 給仁穆王后服用抗生素第二三三章 梅之煥爲張居正平反第六八七章 換世子(盟主帶炸藥上飛機加更)第一九七章 送槍到遼東第一五九章 討要職位第六零六章 官紳一體納糧第六二三章 朝鮮的讓步第九十五章 都挖出來了第四三二章 涮晉商下鍋第四三三章 區區一個範永斗的範家第六二三章 朝鮮的讓步第五三一章 孤注一擲(補昨天)第六二七章 誰算計了誰?第四五零章 和科爾沁結盟第四零三章 書院談判第二十四章 孫承宗求見第一九零章 兩個背鍋俠第二九四章 盯上成國公朱純臣第四七三章 大決戰第五十五章 焦徐的交情第一八零章 請陛下暫停宮中營建第六一八章 設天津直隸州第四零三章 書院談判第四十章 徐光啓第二五九章 去福王府拿人第一八零章 請陛下暫停宮中營建第五九四章 咱們一起滅了內喀爾喀五部第五六二章 內喀爾喀五部內議第五章 題本第七十二章 牢頭死了(新年快樂)第五八零章 給你們封王爺(盟主永恆自在天加更)第二五一章 逼迫陛下(爲單身g們加更)第三零八章 我有後了!第六六四章 黃克纘病重(月底了,求月票!)第六三三章 男人不用守身如玉第四零九章 鬥閹狗第四九五章 青島造船廠第一四三章 趙韓一起動手(盟主Cz、加更)第五四一章 稅改和軍改第二三一章 陛下還年輕第二零六章 誰有配享孔廟的資格第一九四章 敲打太監和入學考試第十九章 遼東李家第一六九章 午門跪諫第六六八章 大明老一代的逝去第五章 題本第五九四章 咱們一起滅了內喀爾喀五部第一八七章 和王安談理想第三一六章 有錢的鹽販子第九十三章 開宗立派第一九九章 商人胡飛第四四五章 吳克善被抓(日萬求賞!)第六七二章 驗屍第一九一章 第四巨頭:方正化(求全訂)第三九六章 火力不足恐懼症第六九六章 雷霆手段(求YP!)第六十章 瀋陽大捷第六四九章 方正化上船第六六六章 裁撤衛所第三零九章 朕想蕩平天下第四五五章 請君入甕第三六九章 孔家北宗人人喊打第六十八章 準備動手第三二三章 朱由校南下到德州(盟主肥起加更)第一三九章 散朝的路上(求月票!)第三七六章 大明軍方第一人第一一零章 經典不可信第六一六章 陛下爲什麼要打倭國?第二一三章 這手下不錯(萬字求賞!)第五零三章 造反的帽子就這麼扣上了?第四八六章 天啓八年第三十四章 密奏第六十一章 朕要看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