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一章 黃河決口

在這兩個多月的時間裡面,大明朝的一切進展都還算順利。

遼東的戰局穩定了下來,蒙古那邊也打完了,結局很完美。

唯一不高興的人可能就是林丹汗。

莫名其妙的就有兩個蒙古部落壯大了起來,還玩起了聯盟?

大明還要在大寧築城,還要和科爾沁和內喀爾喀貿易?

得到消息的時候,林丹汗非常非常的氣憤。但他也沒有辦法,畢竟這屬於他們蒙古的內戰,大明又沒有出兵。

至於說這些部族與大明雙方的貿易、開邊互市這種事情,大明和蒙古一直都在做,只不過是打打停停。這麼多年了,大家也都習慣了。有一個貿易城市,也沒什麼大不了。

只要林丹汗派人來說,大明就把事情推到科爾沁和內喀爾喀身上。你們自己的事情,你們自己解決。

女真那邊,黃臺吉龜縮了起來,正在舔舐傷口,也在等待時機。據說他把目光盯上了更北面的林子裡,想把那裡面的人弄出來。

大明遼東這邊,熊廷弼在築城。除了原本東寧衛的位置,在鴨綠江邊上也要建造一座城。

這座城的名字叫丹東,據說是皇帝親自命名的。誰也不知道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反正就叫丹東。

這些事情都是內務府參與的,據說他們在遼東買了大片的土地,似乎要大幹一場。

也有無數的商賈跟着內務府一起幹,原因也很簡單,參與了遼中投資的商戶,可以在大寧的貿易當中分上一杯羹,那可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除此之外,據說丹東建成之後,大明會和朝鮮展開貿易。

不是那種普普通通的貿易,而是有官方合作的貿易,據說動作還很大。

一時之間,無數人開始涌向遼東。用他們的話說,快到遼東去發財。有人開始傳謠言,說什麼遼東人傻錢多速來。

一時之間,遼東熱鬧非凡。

這件事情交給了內務府的人去做,朱由校自然就不參與了。他只需要進一步的把控情況,不讓情況失控就好了。

而洋人有不少人被送到京城來了。這已經不是洋人想來不想來的事情,各地的官府在接到消息之後,第一時間就把他們送來京城了。

憑藉洋人特殊的樣貌,想要在大明藏下去,根本就不可能。地方官府對這些洋人也煩透了,如果不是朝廷不讓抓起來就殺,這些官員早就弄死他們了。

這些洋人沒事就在那裡蠱惑人心,安穩穩定知不知道?鬧什麼鬧啊?

朝廷來了消息之後,官員們歡欣雀躍地快馬加鞭就抓捕了這些洋人,就要錦衣衛送進京城。

這些洋人到了京城之後,自然是要安撫一番。朱由校還接見、宴請了他們。

充分的表達誠意之後,朱由校就把這些洋人交給了魏朝,讓這些洋人去了新城。

在那裡,朱由校爲洋人們劃定了一個區域,讓他們居住在那裡一邊幫忙修建圖書館,一邊讓幫忙大明展開研究,還需要翻譯書籍。

整個新城因爲這些洋人的到來熱鬧了不少。畢竟京城的很多讀書人都知道他們。像徐光啓等人還非常的高興,偶爾也會去和他們交流。

整個新城,居然搞出了一副文化繁榮的假象。

反正朱由校讓魏朝派人盯着,嚴禁這些洋人傳教。給出的理由很簡單,新的教義還沒有制定完畢,你們的教義不符合大明的律法,也不符合大明的公序良俗,目前不允許你們傳教。等什麼時候你們的新教義編撰完成,什麼時候再傳教。

這個事情得到了大明官方的支持,不少的讀書人都認同了這個事情,甚至連徐光啓他們都說不出什麼來。

至於那些傳教士,不吵起來就不錯了。

本身他們就不是一個國家的人,如果都傳原本的教義,那還沒什麼。

如今大明規定教義本土化的規定一出來,這些洋人裡就有人覺得不應該改原本的教義,有人覺得就要更改,有人覺得更改的人就是背叛了上帝。

這些洋人自己就吵起來了,加上有人在中間挑撥離間,效果就更好了。

不要覺得他們都是一個教派的就團結,大部分時候同行之間才往往是最赤裸的仇恨。

洋人們內訌的情況出現之後,朱由校很開心。他讓人看着他們,只要不械鬥,其他隨他們去。

所有的情況都在變好,朱由校自然就鬆了一口氣。

朱由校從皇宮裡出來了,實在是不出來不行。

因爲出事了,黃河決口了!

聽到黃河決口這個消息的時候,朱由校可以說是一個頭兩個大。

從今年年初開始,大明朝就沒消停過,可以說是亂七八糟的破事一大堆。

在朱由校離開京城沒多久,揚州發生地震,南直應天府蘇、鬆、鳳、泗、淮、揚、滁州等處同日地震,揚州倒卸城垣三百八十餘垛,城鋪二十餘處。

然後沒過幾天,京師灤州(今河北灤縣)地震。

先是十三日,薊州、永平、山海關等地屢震,震壞城郭、廬舍無算。

後來灤州大震,壞廬舍無數,地裂涌水異物。

樂亭舊鋪莊,地裂涌黑水,高尺餘。

遷安聲如巨雷,塌壞城垣民舍無數。

盧龍震倒官民房舍甚多。

京城內宮殿動搖有聲,銅缸之水騰波震盪。

昌黎、新安、真定府、薊州、遵化、玉田、河間府、保定府、天津三衛,以東山東臨邑、德平、海豐、武定州(今惠民)等二十餘州縣受災。

朱由校在張家口忙着搞事情的時候,朝廷在忙着賑災。等到災情稍緩之後,遼東那邊就開戰了。

這朱由校剛回京城喘了一口氣,黃河又在徐州決口了。

這一樁樁一件件的事情,弄得朱由校可以說是焦頭爛額;朝堂上下的大臣,臉色也變得非常的難看。

朱由校坐在龍椅上,臉上的表情很難看。

目光緩緩掃過下面站着的所有大臣,朱由校說道:“具體的情況有結果了嗎?”

“回陛下,臣覺得還是派欽差去一趟吧。”這個時候,徐光啓站了出來直接說道:“黃河決口,查一查是天災還是人禍。如果有人趁機兼併土地、盤剝百姓,欽差也好給百姓做個主。何況賑災的事情容易發生弊案,派人去看看也好。”

聽了這話之後,朱由校點了點頭,覺得徐光啓說的有道理。

像黃河決口這種事情,不像地震似的。

地震這種災情,你沒辦法預測,也知道這是天災。

可是像河堤決口這種事情,這裡面就不一定沒有事。朝廷每年都會撥付一筆錢來修河堤,如果不是特別大的天災,它不會決口。

河堤決口,要麼就是天災過於嚴重,要麼就是人禍。而且這種事情很通常的情況下,裡面都有貪腐。

派欽差去還有另外一個意思,那就是去查一查。畢竟朝廷賑災也需要錢糧,當地有一些富商大賈,還有當地的官員很可能會相互勾連,在受災之後搞事情。

朝廷派了欽差去,查一查當地官員商賈是不是有貪污,如果有的話,可以抄他們家來賑災。

也不知道是不是嚐到了甜頭,現在朝廷上下對於查貪污抄家這種事情,可以說是駕輕就熟。

尤其是朱由校的幾個忠心的臣子,顯然是撈好處撈習慣了。像徐光啓這種人,更是覺得有大事抄抄家就挺好的。

就拿今年這幾次的災禍來說,如果不是朱由校抄家弄了那麼多錢,朝廷都快扛不過去了。

而且自從陛下登基之後,就一直讓人在各地建糧倉買糧食,這件事情就從來沒停過。如果不是如此的話,朝廷哪來的資本去遼東打仗?光是賑災就已經讓朝堂上受不了了。

可是這麼花也不行,這次陛下雖然在張家口弄到了一些錢,但是錢這種東西嘛,自然是越多越好。

反正黃河在徐州決口了,那就看看吧。

看着下面那些大臣一副理所當然的模樣,還有人附和,朱由校的神情有些苦。

他突然意識到了一個事情,那就是自己手下的這些大臣們似乎已經習慣了他做事的風格,而且通過他來彼此相互勾連,相互排除異己、更換人選。

現在朝黨上這些人已經都是他們的心腹了。

有句話叫做道不同不相爲謀,可是在朝堂之上、在官場之上,不光是這麼樣。只有支持自己這個皇帝的人才會被提拔。

朱由校只是提拔了徐光啓等人,而他們悄無聲息的發展出了一個黨派。朱由校發現一件事情,最近自己做事情反對的聲音小了很多,也就是說這些人已經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黨派。

自己居然都沒有發現,難道是太遲鈍了?還是他們做的悄無聲息?又或者是因爲他們和自己意見一致的原因?

現在的情況就像是嚴嵩當政一樣,朝堂之上只要是嘉靖皇帝說的話、要辦的事,那就沒有辦不成的、不會有人反對。

至於說那些出來跳的人,有人會把他們弄下去。

嘉靖皇帝被彈劾是因爲他乾的事情太過了。

朱由校就不一樣了,遼東剛剛打了勝仗,每天都勤儉節約,還總派人替他這個皇帝吹牛逼,這名聲就好了。

可是朱由校總覺得哪裡怪怪的,怎麼感覺自己有些不適應?

第一三七章 化險爲夷(第七更,求打賞!)第二五八章 剝皮充草第十一章 棄徒韓立第二四一章 關門,放魏忠賢!第五八八章 會盟第四六三章 王在晉的謀劃(拂袖沾風生日加更)第四零四章 朕乃興文教第一帝!第一一九章 掀起更大的浪第五四八章 順我者昌 逆我者亡第三八二章 朕乃絕對權威(會長生日加更)第三零七章 大比之年第一六一章 推銷天主教第四二六章 發賣房產的準備第六四三章 合圍鄭芝龍第三零二章 摸底各地衛所第六九九章 朝鮮國王之死(盟主帶炸藥上飛機加更)第五八四章 你鄂爾多斯不想封王嗎?第二五二章 重陽大宴吃如意豆第六四八章 杭州樓外樓第一三四章 東林黨的反擊(求打賞!)第六五一章 龍虎兄弟第一三一章 大朝會(求首訂!)第六一七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五六四章 赫圖阿拉城花落誰家?第三三七章 行刺第一二一章 錦衣衛,出發!第三七二章 打不下曲阜第五六六章 是時候展示真正的實力了第五二二章 揚州知府送上門第六零七章 遼東隱患皆除第八十八章 煉製的丹藥誰吃?第九十章 就是你了!張皇后!第一八六章 誰當內務府大臣?第三四九章 孔府大管家招了第五四九章 遼東大戰的序幕第四章 客巴巴第一三一章 大朝會(求首訂!)第一一六章 搞事第三一七章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盟主迪迪卡卡俱樂部加更)第三二五章 以工代賑第三四零章 清剿反賊第二零八章 陛下何故造反?(8200+大章,求全訂)第三十八 道不同第三六六章 聞香教造反了第五九三章 諸部請罪第三六五章 衍聖公,我們來救你!第四零七章 自己人第二六四章 抄河南巡撫的家第三七零章 大軍向鉅野迸發(掌門夜月神之加更)第六五四章 孫傳庭也到朝鮮了第五一零章 盯上徽商第四七六章 捷報傳來第六七九章 江戶決戰(除夕快樂!)第二二五章 韓爌請罪第一一六章 搞事第五五五章 撫順大捷第三一五章 定國公徐希求上門第三七一章 夏鎮失守第二六一章 封鎖福王府第二三零章 密奏入京第三六零章 許顯純被人下黑手第一九一章 第四巨頭:方正化(求全訂)第一六三章 舉薦左光斗第五一八章 娘西皮!第六二七章 誰算計了誰?第六七七章 逼宮第五十六章 寶貝第一一二章 餘大人,你甘心嗎?第一一六章 搞事第三七零章 大軍向鉅野迸發(掌門夜月神之加更)第六七四章 驚動終極元老第三四一章 衍聖公到濟寧第六一一章 難民攔路(求月票!)第一百章 雪中送炭的機會第五七六章 扣押朝鮮國王(盟主阿蟬東南飛|十里一回頭加更)第三五五章 反貪之旅第二三三章 梅之煥爲張居正平反第五三六章 給大明刮骨療毒!第四三一章 朕缺錢了第二七六章 畢節求援第四二八章 武清侯李高求見第三九三章 努爾哈赤被炮轟了第二四九章 彈劾福王第五八零章 給你們封王爺(盟主永恆自在天加更)第六九四章 皇帝的密信第六七四章 驚動終極元老第一一七章 下不爲例第六十三章 收了戚金的忠心第五零一章 揚州瘦馬第六零六章 官紳一體納糧第四四一章 我像是缺女人的人嗎?第六十八章 準備動手第三七七章 敲打京城衆人第六七二章 驗屍第二三七章 武舉人盧象升第二十七章 壽命最長的后妃第一五七章 送行劉一璟第六四七章 平戶島第一七零章 亂世用重典第六九四章 皇帝的密信
第一三七章 化險爲夷(第七更,求打賞!)第二五八章 剝皮充草第十一章 棄徒韓立第二四一章 關門,放魏忠賢!第五八八章 會盟第四六三章 王在晉的謀劃(拂袖沾風生日加更)第四零四章 朕乃興文教第一帝!第一一九章 掀起更大的浪第五四八章 順我者昌 逆我者亡第三八二章 朕乃絕對權威(會長生日加更)第三零七章 大比之年第一六一章 推銷天主教第四二六章 發賣房產的準備第六四三章 合圍鄭芝龍第三零二章 摸底各地衛所第六九九章 朝鮮國王之死(盟主帶炸藥上飛機加更)第五八四章 你鄂爾多斯不想封王嗎?第二五二章 重陽大宴吃如意豆第六四八章 杭州樓外樓第一三四章 東林黨的反擊(求打賞!)第六五一章 龍虎兄弟第一三一章 大朝會(求首訂!)第六一七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五六四章 赫圖阿拉城花落誰家?第三三七章 行刺第一二一章 錦衣衛,出發!第三七二章 打不下曲阜第五六六章 是時候展示真正的實力了第五二二章 揚州知府送上門第六零七章 遼東隱患皆除第八十八章 煉製的丹藥誰吃?第九十章 就是你了!張皇后!第一八六章 誰當內務府大臣?第三四九章 孔府大管家招了第五四九章 遼東大戰的序幕第四章 客巴巴第一三一章 大朝會(求首訂!)第一一六章 搞事第三一七章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盟主迪迪卡卡俱樂部加更)第三二五章 以工代賑第三四零章 清剿反賊第二零八章 陛下何故造反?(8200+大章,求全訂)第三十八 道不同第三六六章 聞香教造反了第五九三章 諸部請罪第三六五章 衍聖公,我們來救你!第四零七章 自己人第二六四章 抄河南巡撫的家第三七零章 大軍向鉅野迸發(掌門夜月神之加更)第六五四章 孫傳庭也到朝鮮了第五一零章 盯上徽商第四七六章 捷報傳來第六七九章 江戶決戰(除夕快樂!)第二二五章 韓爌請罪第一一六章 搞事第五五五章 撫順大捷第三一五章 定國公徐希求上門第三七一章 夏鎮失守第二六一章 封鎖福王府第二三零章 密奏入京第三六零章 許顯純被人下黑手第一九一章 第四巨頭:方正化(求全訂)第一六三章 舉薦左光斗第五一八章 娘西皮!第六二七章 誰算計了誰?第六七七章 逼宮第五十六章 寶貝第一一二章 餘大人,你甘心嗎?第一一六章 搞事第三七零章 大軍向鉅野迸發(掌門夜月神之加更)第六七四章 驚動終極元老第三四一章 衍聖公到濟寧第六一一章 難民攔路(求月票!)第一百章 雪中送炭的機會第五七六章 扣押朝鮮國王(盟主阿蟬東南飛|十里一回頭加更)第三五五章 反貪之旅第二三三章 梅之煥爲張居正平反第五三六章 給大明刮骨療毒!第四三一章 朕缺錢了第二七六章 畢節求援第四二八章 武清侯李高求見第三九三章 努爾哈赤被炮轟了第二四九章 彈劾福王第五八零章 給你們封王爺(盟主永恆自在天加更)第六九四章 皇帝的密信第六七四章 驚動終極元老第一一七章 下不爲例第六十三章 收了戚金的忠心第五零一章 揚州瘦馬第六零六章 官紳一體納糧第四四一章 我像是缺女人的人嗎?第六十八章 準備動手第三七七章 敲打京城衆人第六七二章 驗屍第二三七章 武舉人盧象升第二十七章 壽命最長的后妃第一五七章 送行劉一璟第六四七章 平戶島第一七零章 亂世用重典第六九四章 皇帝的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