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焚書坑儒 焚書坑術

始皇的沉默讓扶蘇心中惴惴不安.扶蘇自己腦海中也猛然的閃過關於扶蘇在這片歷史中的表現

.按照原先的歷史軌跡,事情發生後,始皇長子扶蘇進諫道:“天下初定,遠方黔首未集,諸生皆誦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繩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也就是說,扶蘇本是個馬後炮,事情完了上臺的角色.現在卻被始皇帝召集議事,加以考校.這實在讓扶蘇費解,思索到底是史書正確還是歷史本身如此.

亦或者,扶蘇這個小翅膀輕輕扇動下,歷史已經微微偏離了原先的軌跡.這讓扶蘇心中微微竊喜,他可是知道扶蘇最終的下場的,被胡亥逼死在軍中.而被貶到上郡監軍就是因爲在坑儒事件上觸怒了始皇.

雖說自己耍了點小心思,始皇帝肯定能看得出.但至少算旗幟鮮明的表明了嚴查的態度.想來,歷史在這裡將要出現分岔口了吧.

果然,始皇看了眼扶蘇,略帶讚許的味道,心想自己的長子心腸總算硬了起來.

“好.來人,着令御史大夫馮劫徹查此事.凡涉案,嚴懲不貸.另,公子扶蘇,從旁協助.”始皇語畢玩味的看了眼扶蘇,轉身歸去.李斯蒙毅扶蘇起身,一番禮節下.留下滿頭霧水的扶蘇.

李斯站定細細看了眼扶蘇,扶蘇見李斯望來也友好笑笑回禮.李斯用他略帶沙啞的聲音對扶蘇道:”望公子依律嚴查歹人.李斯告退.”

“丞相慢走.”扶蘇回禮.

蒙毅則是依舊從容不迫的氣度:”毅歸去.公子若有不解之處,可來蒙府.願與公子挑燈夜談.”

“定去叨擾.將軍慢走.”扶蘇回禮.

等回了居所.扶蘇頭腦還是暈乎乎的.剛纔發生的事情實在太超出扶蘇的想象了.儘管心中已經猜到什麼,但當事情猛烈的衝擊過來時,扶蘇還是有些發懵.也許是前任的性格發作,但這樣牽扯數百千人性命之事,讓扶蘇心中憂懼之時,血脈中一種狂野的,對權力掌控的慾望在燃燒.

稍許,扶蘇心中已經寧靜.迅速鎮靜下來.開始思索眼前的局面.

毫無疑問,嬴政看穿了扶蘇的小心思.並讓扶蘇進入此事,輔助徹查.這是狠狠的將扶蘇往諸生中的反面推過去.

但不可否認的是,這是一次機遇.儒生不可取,這是諸國血的教訓,儒家的治國主張在這個時期並不適用.扶蘇需要的是他們的支持,在繼承法統上的合理性.而非真的想讓他們參與帝國政策的更改施行.但不可否認,諸生中有傑出的人才.

這天下英才集聚咸陽,給了扶蘇豐滿羽翼的機會,可以在這次事件中擴張實力.舉薦賢能,讓他們參與朝廷.影響局勢.

這更是扶蘇開始在軍國大事中露面的契機.扶蘇必須去做,更要做的完美.

翌日一早。扶蘇即來了蒙府,面見蒙毅。

蒙毅聽到扶蘇到訪,領着家人在門口相迎:“公子到訪蒙府,寒舍蓬蓽生輝啊。”

“將軍多禮。”扶蘇回禮,不驕不傲。態度謙和有禮截然不同與始皇帝的強硬剛烈。“今日前來,多有叨擾。還望將軍莫怪。”

“好說,毅不敢藏私。請”說着蒙毅稍稍讓了一步,讓扶蘇前出半步。

“請。“扶蘇心中微動,步子放緩。隨即莞爾,大步前去。

蒙毅書房內。兩人對面而坐,蒙毅揮退了奴僕。正視扶蘇。

扶蘇亦對視蒙毅道:‘昨日父皇名我協查這等大案。扶蘇心中惶恐,全無頭緒。還望將軍教我。“

蒙毅也不矯情,直接問道:“公子,所問何事?”

扶蘇旋即回答:“自然是如何協查。”

蒙毅:“此事因盧生侯生二人起,此二奸人妖言惑衆,使百姓諸生非議。諸生不變真相,亂加咆哮。結症所在,公子可知?“

扶蘇心中一凜。忽而想到,歷史上在焚書坑儒事件過後。兩位罪大惡極的人都沒有被逮捕歸案,盧生侯生二人表面上欺君犯上罪不可赦。但一直以來自逃離以後都未歸案。難道其中莫非還有隱情?

想到這裡,扶蘇微微搖頭:“不知。還請將軍教我。“

蒙毅伸手,拿出酒盅。食指蘸水,在桌上寫了兩字,隨即沉默。

扶蘇看見兩次,恍然大悟。面上表情豐富,心中後怕之餘。起身向蒙毅行禮:“謝,將軍教我。”

“不敢當公子大禮。此案朝中多有議論。自當迅速平息,御史大夫馮劫,處事公正,不偏不倚。公子無需憂慮。”

離開蒙府,扶蘇在車上沉思。多虧今日來了蒙府。不然到時候踩雷入彀,還不知道自己錯在何處。

轉而,扶蘇想到。這天下懂得始皇心思的人不過一手指數。蒙毅絕對當得前三,而李斯……想到這裡,扶蘇心中憤恨,歷史上扶蘇被貶出咸陽未必沒有他的一份“功勞”未發一言,就差點讓自己陷入深淵。其中手段,着實令人心中犯冷。

蒙毅桌上寫的只有兩字:“長生。“

秦始皇欲求長生,這幾乎世人皆知。扶蘇自然清楚,但在此時,看到侯生盧生欺騙始皇帝竟忽視了始皇帝始終沒有放下過對長生的渴求。當時天下還有一大神棍徐福,一直到秦始皇到山東琅琊巡遊時候仍寵幸有加,甚至鼓動是皇帝在東海捕魚射殺鯨!

扶蘇拍拍額頭,心中連道好險。

心念至此,扶蘇心中已經有了計較。此時馬車已經到了馮府。

御史大夫馮劫也是歷史名人,曾任大將軍。後來出任帝國丞相之位。和李斯後來聯名勸諫秦二世放棄驪山宮的修建。

“速去通穿,公子扶蘇來訪。“理先一步下車,對着門子喊了聲。隨即門子一驚,連忙進去通傳。公子這個稱呼可不是誰都能用的,後世隨便一個地主家的兒子都可以稱公子。在這個時代,公子只有王族才能使用。更何況還是繼承權上最具有法統的扶蘇?門子豈能不驚。

很快,便出來一個年輕男子.約在十八九歲.沉穩有度,與馮劫有七成像上前行禮:”家父命成迎接公子,請公子入內.”這人便是馮劫長子馮成,

扶蘇進入府中.果然看見馮劫和馮去疾兩人.馮劫官居御史大夫,位高權重.而馮去疾,馮劫的父親,更是身居右丞相,百官中地位僅次李斯.

一門兩太宰,有足夠的能量讓扶蘇在府中保持低調.進府之後,扶蘇眼角餘光打量着馮府.

蒙府扶蘇剛剛去過,精緻雅觀,佔地卻不多.而馮府卻截然不同,大氣方正.

扶蘇上前行禮:”扶蘇,見過,馮丞相,馮御史”

“公子多禮了.我秦國重法,繁文縟節不取.“馮去疾約五十多歲的樣子。髮鬢多白絲,卻不顯老,精力旺盛。

在一邊的是文弱書生般的馮劫。雖然馮劫看起來文弱不堪,頜下還留了長鬚,看起來多了幾分雅緻的風采。但瞭解他手段的人都知道,這副文弱身形下藏着一顆鐵血心腸,加上處事不偏不倚頗得朝中好評。始皇帝對其倚爲臂膀。

所以,即使扶蘇以準太子之身登門拜訪。也不得不持晚輩理解,放下身段。

兩邊坐定,扶蘇身爲晚輩先行問道:“蒙父皇厚愛,昨日令我協助御史協查。今日扶蘇前來。希望御史能爲扶蘇解惑。“

馮劫和馮去疾兩人對視一言,馮劫道:“今日陛下已經令內侍將詔書傳給了微臣。”

“既然是公務,就不當在私宅商議。況且是陛下欽命,還是先到咸陽宮再說吧。”馮去疾打斷馮劫的話。

扶蘇也有點無奈,心說這父子倆還真是這點還真是實在。不過公務在私宅處理的確不應該,若是傳到他人耳中,說不定又是個把柄。

一個時辰後,三人來到了咸陽宮中。

巍峨的宮殿上,數百臺階一級級直至中央北陵宮。一階一階如同聯通上天的天梯一般。巍峨大方,浩然大氣。

那是秦始皇聽政執事的所在,好在今日不是早朝時間。不然扶蘇還得參加早朝,凌晨幾點就要起牀,和後世的朝九晚五比起來簡直是天差地遠。

繞過中央一大堆臺階,馮去疾走在最前,扶蘇和馮劫平行稍稍落後馮去疾半步。一路上可見宮中禁衛,身形彪悍,扶蘇都能微微聞到空氣中的血煞之氣。令扶蘇心中感嘆。

不過這時候可不是什麼開小差的時候。戲肉馬上就開始了。

果然,與馮去疾道別後。馮劫方一坐下,扶蘇的屁股還沒坐熱。已經有小吏將卷宗擡到了扶蘇所在的小桌案上。之所以說擡,實在是這會紙張還沒普及,蔡倫他祖爺還不知道在哪兒種田咧。所以文字記載自然是在竹簡上,短短百字就有一卷之長。更何況這等大案要案,各方人證,口供,刑名訴訟記錄。直看得扶蘇頭疼不已。

而扶蘇轉頭望向馮劫,卻見馮劫頭也不擡,一邊處理公務,一邊道:“公子既然協查,就想將這些卷宗看了吧。午時一刻,公審博士諸生。”

說罷就讓人引扶蘇去了扶蘇所在的臨時辦公場所。一個不大,卻還算寬敞的小屋中。

呼,扶蘇小心呼了一口氣。小心翼翼的把竹簡放在案上。說到這裡,扶蘇也有點着惱,心想:這都是什麼事啊,自己準太子之尊。比自己還不如的胡亥每天胡天海地,美酒歌謠快活無邊的。自己辦個案子還得親手搬沉沉的竹簡。

心中撇去那些雜念,開始沉下心閱讀秦小篆。好在是融合了扶蘇的那些記憶,不然這秦小篆就算前世的自己再厲害也不可能攻讀這個。更別說書寫了,加上扶蘇的記憶,自然小菜一碟。

方看了些許,扶蘇面色開始凝重起來。到最後,扶蘇面色反而平靜下來。儘管扶蘇有着穿越人士的大優勢,知道了結果,也算知道過程。但兩千年下來的消磨,其中隱秘駭人之處。扶蘇根本就不知道,現在看了這些,扶蘇隱隱明白了許多。

屋外的日晷指針悄然轉到正中,午時開始了。

第30章 雁門首豪話紛爭第48章 旌旗招展話北伐(下)第6章 勝關外~活着就好第三卷卷終章 殘虎餓狼怎善後中第51章 南懺戰陸百將 老兵的尊嚴第40章 殺父仇上奪妻恨(下)第35章 先發制人虎狼入(上)第15章 立世不愧爲男兒(下)第66章 帝國驕傲甲弓弩(上)第85章 固原蕭關兵戈待(下)第71章 中原激盪風雲東(上)第28章 以力爲尊強者勝第24章 刺秦欲成霸業始(上)第33章 氣魄傾服皆用命(下)第117章 一將無能累三軍第16章 盛宴安得車馬喧(上)第45章 陷隊之士破陣時(上)第23章 陳留陷落京亮劍(下)第5章 佳人美眸流溢彩(下)第23章 陳留陷落京亮劍(上)第21章 彼可取而代之也(下)第11章 女人心第12章 妾身擬將身相許(上)第35章 膚施現狀 七裡亭事第87章 盒中現乾坤第50章 天予弗取受其咎(上)號召令和新書進程報告第82章 百里兵鋒萬卒歿(上)第98章 項氏北上初破局(上)卷終章反目成仇賊寇兵上第78章 張楚身死東南亂(上)第3章 章邯楚敗中原蕩(下)第14章 夜盡天明 坑殺賊首第96章 指鹿爲馬亂真假(下)大結局第87章 龍旗變換固原城(下)第39章 拙衣靜美第86章 ;將軍速至蕭關破(下)第29章 繁役擾得難安息第87章 借兵北上誅夷狄新書最新通知第54章 血雨染身衣第113章 弩兵現猙獰第79章 雪落北疆染血起(下)第43章 男兒何曾惜懼死(下)第40章 上將萬歲楚會盟(下)第43章 函谷一破震天下(上)第51章 猜的第25章 秦歌一曲戰洛陽(下)第14章 鉅鹿烽火安陽靜(下)第2章 焚書坑儒 焚書坑術第63章 紛亂舞人心第19章 原來乾坤盡掌中(上)第84章 武陵圖背刺卷終章絕地中生路黃河首更送達第2章 呂公美眷虞美人第43章 錢難卷終章營門狗眼看人低二第81章 車兵鳴奏末代曲(上)第9章 越獄逢劫得機緣(上)第23章 陳留陷落京亮劍(上)第26章 此天下苦秦久矣(上)第2章 咸陽初掌急政苛(上)第45章 海魚第58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111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84章 武陵圖背刺第77章 北疆心腹患東胡第25章 秦歌一曲戰洛陽(下)第49章 三尺不爛圖堅城(上)第33章 氣魄傾服皆用命(上)第3章 復仇之戰第48章 失竊第89章 化外小臣請入藩第43章 蒙恬疑慮 陳澶冒頓第93章 大河兩岸勝負事(上)第9章 懷王薄恩奪兵權(下)第93章 監牢圖謀奪第7章 囚徒困境,虎符宮騎卷終章呂家有女要當官一第33章 先勝驟敗夜銜枚(上)第36章 一言退絕世猛將(上)第27章 鉅鹿血戰風雲涌(下)第95章 螳螂捕蟬誰居後第66章 帝國驕傲甲弓弩(上)第37章 霸權強權克項羽(上)第36章 老臣南疆秦庭動(下)第74章 壽辰藏劍光第56章 降將舊識天下棋(下)第29章 昭兒秘辛 失勢捕頭第70章 九原衆生夜捧雪(上)第2章 紅紗幔帳天下事(下)第49章 選賢任能第5章 營嘯一發內爭陋(下)第5章 戰關外第44章 帝國餘暉驪山徒(上)第72章 豐縣陷落吳廣死(上)第23章 陳留陷落京亮劍(下)第36章 老臣南疆秦庭動(下)第3章 長幼不和棋難定
第30章 雁門首豪話紛爭第48章 旌旗招展話北伐(下)第6章 勝關外~活着就好第三卷卷終章 殘虎餓狼怎善後中第51章 南懺戰陸百將 老兵的尊嚴第40章 殺父仇上奪妻恨(下)第35章 先發制人虎狼入(上)第15章 立世不愧爲男兒(下)第66章 帝國驕傲甲弓弩(上)第85章 固原蕭關兵戈待(下)第71章 中原激盪風雲東(上)第28章 以力爲尊強者勝第24章 刺秦欲成霸業始(上)第33章 氣魄傾服皆用命(下)第117章 一將無能累三軍第16章 盛宴安得車馬喧(上)第45章 陷隊之士破陣時(上)第23章 陳留陷落京亮劍(下)第5章 佳人美眸流溢彩(下)第23章 陳留陷落京亮劍(上)第21章 彼可取而代之也(下)第11章 女人心第12章 妾身擬將身相許(上)第35章 膚施現狀 七裡亭事第87章 盒中現乾坤第50章 天予弗取受其咎(上)號召令和新書進程報告第82章 百里兵鋒萬卒歿(上)第98章 項氏北上初破局(上)卷終章反目成仇賊寇兵上第78章 張楚身死東南亂(上)第3章 章邯楚敗中原蕩(下)第14章 夜盡天明 坑殺賊首第96章 指鹿爲馬亂真假(下)大結局第87章 龍旗變換固原城(下)第39章 拙衣靜美第86章 ;將軍速至蕭關破(下)第29章 繁役擾得難安息第87章 借兵北上誅夷狄新書最新通知第54章 血雨染身衣第113章 弩兵現猙獰第79章 雪落北疆染血起(下)第43章 男兒何曾惜懼死(下)第40章 上將萬歲楚會盟(下)第43章 函谷一破震天下(上)第51章 猜的第25章 秦歌一曲戰洛陽(下)第14章 鉅鹿烽火安陽靜(下)第2章 焚書坑儒 焚書坑術第63章 紛亂舞人心第19章 原來乾坤盡掌中(上)第84章 武陵圖背刺卷終章絕地中生路黃河首更送達第2章 呂公美眷虞美人第43章 錢難卷終章營門狗眼看人低二第81章 車兵鳴奏末代曲(上)第9章 越獄逢劫得機緣(上)第23章 陳留陷落京亮劍(上)第26章 此天下苦秦久矣(上)第2章 咸陽初掌急政苛(上)第45章 海魚第58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111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84章 武陵圖背刺第77章 北疆心腹患東胡第25章 秦歌一曲戰洛陽(下)第49章 三尺不爛圖堅城(上)第33章 氣魄傾服皆用命(上)第3章 復仇之戰第48章 失竊第89章 化外小臣請入藩第43章 蒙恬疑慮 陳澶冒頓第93章 大河兩岸勝負事(上)第9章 懷王薄恩奪兵權(下)第93章 監牢圖謀奪第7章 囚徒困境,虎符宮騎卷終章呂家有女要當官一第33章 先勝驟敗夜銜枚(上)第36章 一言退絕世猛將(上)第27章 鉅鹿血戰風雲涌(下)第95章 螳螂捕蟬誰居後第66章 帝國驕傲甲弓弩(上)第37章 霸權強權克項羽(上)第36章 老臣南疆秦庭動(下)第74章 壽辰藏劍光第56章 降將舊識天下棋(下)第29章 昭兒秘辛 失勢捕頭第70章 九原衆生夜捧雪(上)第2章 紅紗幔帳天下事(下)第49章 選賢任能第5章 營嘯一發內爭陋(下)第5章 戰關外第44章 帝國餘暉驪山徒(上)第72章 豐縣陷落吳廣死(上)第23章 陳留陷落京亮劍(下)第36章 老臣南疆秦庭動(下)第3章 長幼不和棋難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