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一文錢難倒皇長子?

蕭何沒有職司並非是扶蘇吝嗇,而是一時間扶蘇沒有好的機會給蕭何一個合適的位置。原本最適合蕭何的是郡丞之位,可龐錄對扶蘇一直還是頗爲合作的,再加上扶蘇也有安撫其餘零零散散卻數目龐大的鄉里士紳,也就沒將和這些人關係密切的龐錄給挪開。

如此,其餘郡丞的屬官卻是不可能適合蕭何的了。畢竟蕭何的那個虛銜也是位比千石的。

於是,儘管沒名沒分。作爲扶蘇頭號謀臣的蕭何還是實際幫助扶蘇處理郡署政務。甚至,司六曹吏去找蕭何彙報工作的時間反倒是遠多於郡丞龐錄、卒史揚周,主簿率兜這三個正牌子上官。

到最後,作爲扶蘇自己人的揚周和率兜不得不找扶蘇過來問,到底是纔是他們的直屬上司。

具體的政務總是繁瑣的,若是讓扶蘇親自上陣,只怕又要重複那種每日忙的腳不沾地,手不停筆了。好在,扶蘇恪守“那種什麼都做的上司就是什麼都做不好的上司”這條規律。十分大方地將權力下放,然後又將原本零散的權力集中的六曹。這下,實際上原本的雁門的一套行政班子就被扶蘇這麼轉移了過來。

而且,扶蘇的權力也比以往更加集中,高效。

扶蘇是上司,蕭何就是扶蘇手下的頭號干將。將政務理順得井井有條,再加上扶蘇新弄的這個三班六曹之後更是覺得辦事比以往要順手好幾倍去了。

在蕭何看來,若是扶蘇安安心心就照着這麼來。雁門不出兩年,便能恢復到蒲公任下時的盛況。

可扶蘇這大張旗鼓地一次大幅加薪,就徹底打亂了蕭何心中的計劃。事先通過氣的蕭何自然曉得扶蘇的此次加薪的計劃是多麼龐大,這一加薪光是眼下的這一批,多的預算至少也有五萬石祿米。也就是說,扶蘇給官吏加薪就讓原先這一塊的預算翻了翻!

對於深知百姓求活艱難的蕭何而言,對給官吏加薪實在沒什麼好興奮的。就是不加薪,這些人靠着手中的行政權力也能撈到足夠的油水。甚至,那些奸猾的吏目們,根本不用伸手去撈,不去越界都會有士紳商賈來結交,送錢。

當然,扶蘇堅持加薪來緩和底層吏員的艱辛,蕭何也是支持的。

雖說嘴上支持,手中動作也不慢。可蕭何也不是輕易能改變觀感的人物,覺得扶蘇在百姓難以求活的時刻還加重負擔給官吏加薪,實在有些分不清輕重。

“公子。郡倉的稅款,只剩下咸陽要的那部分了。從四家之中查抄的錢糧總計四千萬錢,都是要上繳朝廷的。其餘的錢糧,根本就不足支付此次加薪的部分。敢問公子,此次不足部分何處去取?這可是官吏的薪俸!”蕭何心中急切,語氣上也不講究了。弄得好似在詰問一般。

扶蘇沒有生氣,對於蕭何的擔心,扶蘇早就預料到了。郡倉的底細,扶蘇比蕭何更加清楚,道:“官員的薪俸,我自然不適宜用私庫支付。此事,你不用擔心。至於不足的部分,我倒是想了個應急的法子。!”

蕭何面色一緩,扶蘇若是用私人的錢去支付官員的工資,極容易被人攻訐,搞不好一頂圖謀不軌的帽子也能扣實在了。扶蘇身負皇命,爲三郡軍政長官。撤人,殺貪官,加工資,發冰炭兩費。這個都無人可以指責,可用私人的錢去支付國家官員的工資,不是收買人心圖謀不軌是什麼?

聽到扶蘇有法子,蕭何眼前一亮,道:“還請公子示下。”

扶蘇吐出一字,道:“借!”

蕭何心中有些哭笑不得的感覺:“這能借一時,又如何借得了一世?”

扶蘇卻是笑容詭異,道:“若我說借的是咸陽要的那四千萬錢呢?”

蕭何心下一跳,看到扶蘇並不是想要扯旗造反的樣子。心中微微一鬆,計算道:“以而今雁門糧價計算,四千萬錢。摺合糧米便是兩百萬石左右,更何況四千萬錢裡本身就有許多糧米摺合秦半兩計算的。兩百萬石,莫說公子爲吏員們加薪一倍,便是加薪兩倍再重建郡兵也是足夠了。”

扶蘇一拍桌案:“便是如此啦!”

咸陽,阿房宮內,始皇正在蘭池宮上休閒地批閱着奏章。

能在蘭池宮,便意味着始皇八成就在休息,泡澡啊,和美人嬉戲啊反正怎麼放鬆愉快怎麼來。反正前殿這麼大,始皇便是一天換一個住所也住不完,那就更不用說阿房宮內的娛樂措施了。

這個時間段把奏章送上來,嬴政自然不會喜歡。看向趙高,這一皺眉還真把趙高給嚇得匍匐在地不敢出氣。

初始惱怒過後,始皇便有些懷疑是不是趙高在陷害人。不過看到奏章上署名時,始皇壓下這股子懷疑。

雁門、雲中、代郡太守扶蘇。

原來是三郡太守扶蘇的奏章!

始皇這下也不確定是不是趙高在找扶蘇的麻煩了,畢竟扶蘇的奏章的確有任意時刻送達始皇手中的特權,便是始皇的休息時間也不例外。當然,始皇一時間沒有想到的是:胡亥也有這特權,卻從未用過。

打開奏章的始皇下意識略掉前文,不過出乎意料的是,過了不久卻又不得不回了過去。看的始皇有些啞然失笑,因爲許多大臣廢話很多尤其是儒家門派的,歌功頌德便佔據了大半篇幅。所以習慣了的始皇也略去前文,卻不想扶蘇話語言簡意賅,讀了後半段的始皇卻抓不住扶蘇的意思。不得不重頭再看!

不過後半頭卻是讓嬴政心下大喜過望。扶蘇竟然不是來要錢要糧的!

一般而言,戰亂後的郡縣都會上書中樞要錢要糧。可扶蘇這後半段竟然完全就是在寫,他不是來要錢要糧的。是要爲陛下分憂,爲老爹分擔困難:解決長城建設問題!

如何解決?扶蘇奏章上寫得明白:長城的錢糧,他包了。

這種好事送上門,始皇自然是大喜過望。雖說看着佔足了兒子的便宜,可有便宜不佔那叫王八蛋。

不過嬴政到底不是一般人,心想自己的兒子又不是笨蛋。雁門剛剛經歷戰亂,如何會這麼輕易送上這麼一份大便宜過來?於是嬴政這便反倒前文,一看,不由樂了。

扶蘇原來是將目光盯上了那四千萬錢,這四千萬錢實際上只是個籠統的說法。是從雁門四大豪族手中查抄所得的財富總額,包括珠寶金銀,以及相當一部分的糧米。這些總共計算價值的時候差不多是四千萬秦半兩的樣子。

中央缺錢,扶蘇十分清楚。這個錢財,本就是爲了取得簡在帝心的重要砝碼。可扶蘇怎麼會又將這筆錢財給盯上呢?嬴政繼續看下去,等着時間過了兩刻鐘,約莫着算是摸清了扶蘇真正的目的:三郡的財政權!

後世改革開放的時候,各地爲了引進投資基本上都有一項稅收優惠的項目。可實際上,地方政府從來沒有更改稅率的權力。這個權力,一直都在中央的手中。在秦時,儘管緊急時候郡守可以調用郡倉,而且郡署也一直負責收取稅收的工作,而非後世國稅地稅分開!可無論如何,就算扶蘇是萬石大官,也沒有權力變更國家的稅賦!一直到秦末亂世之後,中央的財政權才被地方攝取掉一大部分,到漢武帝時才收了回來。

而扶蘇攬下長城工程這麼一個龐大的項目,就是爲了換取嬴政允許扶蘇在治下實行稅賦的更改。並且,扶蘇保證無論如何都不會讓治下發生民亂、或者說其餘惡性~事件。

當然,嬴政也不懷疑扶蘇這麼做真是隻爲了這個地方財政的自主權。因爲扶蘇在後面還提到了,儘管直道已經建立,可轉運依舊艱難,雁門郡距離咸陽天高地遠,稅賦難以運達。不如將難以轉運的部分,比如糧米,布絹這些留在雁門算作三郡承擔長城工程的運轉費用。而這些一共價值約莫一千八百餘萬秦半兩!

畢竟,這價值將近兩千萬秦半兩的東西。若是要轉運到咸陽,光是損耗只怕就不止一千八百萬秦半兩了。

既然這比損耗能夠節約下來,而且讓扶蘇將長城這項負擔極重的工程給承擔下來,嬴政等於什麼都沒有付出,只是下一到詔書表示雁門、雲中、代郡三郡稅賦自理。完全不用再多出一個秦半兩就能將耗費數十萬近百萬石糧米,秦半兩耗費數千萬錢的長城攻城給轉手丟到扶蘇身上。

這麼一筆出入,誰不會算?嬴政輕鬆一笑,便提起一支刻刀想要批覆。不過還未及開始,忽然想到什麼,便召來趙高道:“你去將那送詔書的扶蘇府寺人找過來。我要見他!”

始皇要見扶蘇的人,儘管趙高心中萬千不願。可還是躬身退下,很快蘭池宮便進來一名太監:秦理。

秦理恭謹地將手中的匣子交給身邊寺人,檢驗了一切安全後。匣子裡的東西便顯露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竟然是一副齊全的文房四寶!筆墨紙硯,具是齊全,皆爲上品。

始皇笑着醮了一下墨水,在蘇氏紙上書寫完將要下發的詔書,只用了以往不到三分之一的時間,始皇便將玉璽重重按下。一道扶蘇治下三郡稅賦自理,且着其承擔長城工程的詔書便書寫完畢了。

世界上第一道用紙張書寫的詔書……由此誕生了!

第34章 烽煙四起陳勝王(上)第35章 先發制人虎狼入(下)第13章 兵制革新京師軍(下)第7章 蹴鞠圖得軍國藝(下)第50章 兵發高奴 重裝步卒第4章 純眸善睞誰得傾(上)第36章 老臣南疆秦庭動(上)第44章 帝國餘暉驪山徒(上)第37章 邊軍之論 伏擊馬賊第2章 呂公美眷虞美人第11章 號鍾古琴得失間(下)第55章 ;妒火熊熊的趙旭第84章 地國本奈何與之第69章 劫糧冬衣紛爭事(下)第106章 纔出地獄又陷絕路第15章 立世不愧爲男兒(上)第84章 地國本奈何與之第17章 負手而立喝千軍第87章 龍旗變換固原城(上)第39章 拙衣靜美第39章 攘外安內聲東西(上)第64章 限役令外胡服女第61章 狄道哪處平第21章 再戰鉅鹿搏鬥將(上)第101章 樓煩騎襲傷兵營第38章 擡棺入朝凌衆臣(上)第113章 調教殘破東北虎第3章 快意復仇鎖奸吏(上)第7章 公子一言驚四座(上)第117章 一將無能累三軍第43章 蒙恬疑慮 陳澶冒頓第18章 此行事見與當時(下)第52章 邯鄲城中腌臢事(下)第2章 紅紗幔帳天下事(上)第14章 晉陽新政煥然新(上)第1章 恩典未及國患深第34章 競相出血 事由隱秘第96章 破局之進擊第26章 此天下苦秦久矣(上)第11章 驅賊將軍勝賊寇(下)第102章 前後夾擊現猙獰第57章 小吏俸薄常憂食第109章 真假扶蘇忒囂張第45章 老辣陳澶 冒頓吃癟第52章 四比一的傷亡 四面皆林第46章 秦版無間道 抄家滅族第37章 霸權強權克項羽(上)第26章 步騎結合不厭詐(上)第16章 咸陽陰霾 朝堂紛爭第40章 一將難求偏師去(上)第56章 降將舊識天下棋(下)第75章 王死城落餘旗立(上)第51章 逼殺兩酈英布歸第87章 龍旗變換固原城(上)第28章 上卿徵得千帆競(下)第31章 烽火煙起槍戟銳(上)第25章 膚施大難 疾馳而上第38章 民情民意 兵發白雲第11章 驅賊將軍勝賊寇(上)第28章 上卿徵得千帆競(上)第11章 與君謀劃歸降否(上)第18章 鉅鹿詭局安陽變(上)第14章 鉅鹿烽火安陽靜(下)第三卷卷終章 殘虎餓狼怎善後完第37章 此較藝吾等不服第53章 咸陽夜風起第16章 咸陽陰霾 朝堂紛爭第53章 裡應外合復邯鄲(上)第24章 追得伊人凌堅城(中)第88章 援軍何處有第4章 急政嚴苛秦地破(上)第33章 氣魄傾服皆用命(下)第78章 張楚身死東南亂(下)第51章 南懺戰陸百將 老兵的尊嚴第91章 奔波爲糧米第35章 變幻莫測易戰機第62章 公子且慢行第13章 世族難息或捧殺第111章 第一道血光第98章 項氏北上初破局(上)第92章 不速之客刀馬來第37章 遺詔一出誰監國(上)第36章 金蟬脫殼起白蛇(上)第19章 梅花鹿黑熊,一箭雙得第70章 花好月非圓第89章 新甲柔情去阿房(上)第63章 輸庸代役輕徭役第87章 龍旗變換固原城(下)第13章 世族難息或捧殺第24章 山外山有人外人第44章 青龍首秀如磐石(上)第9章 越獄逢劫得機緣(上)第13章 三星連珠第52章 邯鄲城中腌臢事(上)第7章 殤楚樑死內憂生(下)第54章 叛者誅之范陽勝(上)第36章 金蟬脫殼起白蛇(上)第38章 廢約重定封天下(下)第2章 焚書坑儒 焚書坑術第19章 原來乾坤盡掌中(下)
第34章 烽煙四起陳勝王(上)第35章 先發制人虎狼入(下)第13章 兵制革新京師軍(下)第7章 蹴鞠圖得軍國藝(下)第50章 兵發高奴 重裝步卒第4章 純眸善睞誰得傾(上)第36章 老臣南疆秦庭動(上)第44章 帝國餘暉驪山徒(上)第37章 邊軍之論 伏擊馬賊第2章 呂公美眷虞美人第11章 號鍾古琴得失間(下)第55章 ;妒火熊熊的趙旭第84章 地國本奈何與之第69章 劫糧冬衣紛爭事(下)第106章 纔出地獄又陷絕路第15章 立世不愧爲男兒(上)第84章 地國本奈何與之第17章 負手而立喝千軍第87章 龍旗變換固原城(上)第39章 拙衣靜美第39章 攘外安內聲東西(上)第64章 限役令外胡服女第61章 狄道哪處平第21章 再戰鉅鹿搏鬥將(上)第101章 樓煩騎襲傷兵營第38章 擡棺入朝凌衆臣(上)第113章 調教殘破東北虎第3章 快意復仇鎖奸吏(上)第7章 公子一言驚四座(上)第117章 一將無能累三軍第43章 蒙恬疑慮 陳澶冒頓第18章 此行事見與當時(下)第52章 邯鄲城中腌臢事(下)第2章 紅紗幔帳天下事(上)第14章 晉陽新政煥然新(上)第1章 恩典未及國患深第34章 競相出血 事由隱秘第96章 破局之進擊第26章 此天下苦秦久矣(上)第11章 驅賊將軍勝賊寇(下)第102章 前後夾擊現猙獰第57章 小吏俸薄常憂食第109章 真假扶蘇忒囂張第45章 老辣陳澶 冒頓吃癟第52章 四比一的傷亡 四面皆林第46章 秦版無間道 抄家滅族第37章 霸權強權克項羽(上)第26章 步騎結合不厭詐(上)第16章 咸陽陰霾 朝堂紛爭第40章 一將難求偏師去(上)第56章 降將舊識天下棋(下)第75章 王死城落餘旗立(上)第51章 逼殺兩酈英布歸第87章 龍旗變換固原城(上)第28章 上卿徵得千帆競(下)第31章 烽火煙起槍戟銳(上)第25章 膚施大難 疾馳而上第38章 民情民意 兵發白雲第11章 驅賊將軍勝賊寇(上)第28章 上卿徵得千帆競(上)第11章 與君謀劃歸降否(上)第18章 鉅鹿詭局安陽變(上)第14章 鉅鹿烽火安陽靜(下)第三卷卷終章 殘虎餓狼怎善後完第37章 此較藝吾等不服第53章 咸陽夜風起第16章 咸陽陰霾 朝堂紛爭第53章 裡應外合復邯鄲(上)第24章 追得伊人凌堅城(中)第88章 援軍何處有第4章 急政嚴苛秦地破(上)第33章 氣魄傾服皆用命(下)第78章 張楚身死東南亂(下)第51章 南懺戰陸百將 老兵的尊嚴第91章 奔波爲糧米第35章 變幻莫測易戰機第62章 公子且慢行第13章 世族難息或捧殺第111章 第一道血光第98章 項氏北上初破局(上)第92章 不速之客刀馬來第37章 遺詔一出誰監國(上)第36章 金蟬脫殼起白蛇(上)第19章 梅花鹿黑熊,一箭雙得第70章 花好月非圓第89章 新甲柔情去阿房(上)第63章 輸庸代役輕徭役第87章 龍旗變換固原城(下)第13章 世族難息或捧殺第24章 山外山有人外人第44章 青龍首秀如磐石(上)第9章 越獄逢劫得機緣(上)第13章 三星連珠第52章 邯鄲城中腌臢事(上)第7章 殤楚樑死內憂生(下)第54章 叛者誅之范陽勝(上)第36章 金蟬脫殼起白蛇(上)第38章 廢約重定封天下(下)第2章 焚書坑儒 焚書坑術第19章 原來乾坤盡掌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