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7章 皇權之上應有法

聆聽了趙興關於如何規劃建設城市的理念,王朗、劉繇、孫邵和馬康等人不禁陷入了沉思之中。趙興所說的話語實在過於超前,雖然他已經盡力使用了這個時代人們可以理解和接受的詞彙與概念,但畢竟此前沒有成例可以參照。

趙興也沒有指望他們馬上便能接受和理解,而是提議他們與晉國其他州郡的太守一起進行商議,共同議定一份推進城市建設和住房條件改善的行動計劃,在不斷的摸索和實踐之中尋找到最佳的解決方案。

老實說,趙興在這個方面其實也沒有實踐經驗,不過就是依據後世各國商品房建設的經驗,提出了一些設想而已。真要他說出一個具體的子醜寅卯來,也是趕鴨子上架。

趙興在城市規劃和商業地產方面是外行,但他卻對後世的“強拆”和“官商勾結”記憶深刻。所以不等各地的商業住房項目開始啓動,他卻首先成立了一個非常特別的機構。

由趙興親自牽頭成立的這個機構,名稱叫做“大漢律令執行暨監察院”,類似於將後世的法院和檢察院合在一起。雖然目前趙興不過是一位王,並非大漢皇帝,但他並不介意僭越一次,直接給這個機構套上大漢的帽子。反正將來這個機構一旦建立起來,就會與大漢帝國綁在一起,一直存在下去。

趙興這次難得的不民主了一把,直接給自己戴上了監察院院長的帽子,然後將田豐、張儉、蔡邕、陳宮、管寧、邴原、李儒、李進思、禰衡、秦誼祿、劉繼禮等人吸收進來,作爲監察院的首批元老。

雖然趙興明知在沒有正式的立法和修憲等機構之前,首先將監察院這個班子搭建起來有些顛倒了,但目前的形勢也只能如此。()他不想看到許多看似利民便民的好制度和好政策到了最後形同虛設,甚至是成爲少數人牟取暴利,投機鑽營的工具。

監察院暫時下屬糾風、廉教、審計、巡檢、反貪等五個下屬機構。其中田豐和陳宮二人擔任副院長職務,協助趙興處理日常事務。張儉和管寧二人專職糾正治理各地官場之中出現的不正之風;蔡邕和禰衡二人負責進行奉公守法、廉潔自律以及檢舉揭發的宣傳教育;劉繼禮和秦誼祿二人負責對各地官府財務收支情況進行審覈;李儒和李進思二人負責對到各地進行巡視監察,對不法官員進行暗訪調查;趙興本人則直接動用暗影部隊進行“反貪”。

就目前這份人員組成名單來看,還有不少的問題。比如讓秦誼祿和劉繼禮這種管理財富的官吏進入監察院,本來就有“賊喊捉賊”的弊端在裡頭,像秦誼祿和劉繼禮二人,理當成爲重點監察和關注的對象纔是。但趙興卻是非常清楚這二人的職業操守,也曾暗中動用力量對他們個人財富情況進行調查,發現兩人家裡雖然富裕,卻不是通過“中飽私囊”和“損公肥私”來致富,而是像自己府上內庫的財富積累一樣,是由家人賺取的。

雖然官員家屬經商在後世也是違禁的,但就算後世真正遵守的又有幾個?近水樓臺先得月,這兩位理財高手在工作之餘指點家人做個生意,賺取一些錢財也不是大問題。只要他們不是搞“土地兼併”、“倒賣批文”這種踩紅線的營生,總不能讓兩位“財神爺”家裡窮得叮噹響吧?後世還講究一個“高薪養廉”以及“共享發展成果”不是?

在趙興看來,當初跟着自己一起“鬧革命”的手下,家中的小日子先富起來也屬正常。他不想拿那種自己都沒有做到的聖人標準去要求自己的手下,先公後己也要看大環境。就大漢目前的形勢,如果趙興老實巴交地將自己賺取的財富以及各州郡積累的稅收上交到中央府庫,不過是給皇帝和那些朝堂官員送去揮霍享樂而已。

平西王親自掛帥的這個“大漢律令執行暨監察院”,從組建之日起,便註定了高高在上的地位和應該承擔的巨大責任。因爲趙興還沒有當皇帝,卻首先給自己封了一個可以監察大漢的帽子!

這句話可能不夠清楚,說得再明白一些,就是趙興組建的這個機構,從一開始就是衝着限制和監察皇權去的!

雖然趙興不可能真帶着一幫手下前去洛陽揪當今皇帝的小辮子,但他的這個舉動卻是在爲未來的政治架構做鋪墊。如果有一天,監察院長換成了別人,而坐在皇帝寶座上的是他的後人,那麼至少監察院的鬥士們心裡有底氣,當皇權觸犯了法律時,他們也就有勇氣進行鬥爭和糾正。

不加限制的皇權危害太大。後世許多朝代的興衰,用血淋淋的事實教育和警醒着趙興,中國人之所以喜歡官本位、害怕當官的,那是因爲封建殘餘思想一直荼毒了國人上千年。試想一下,如果連貌似至高無上的皇權都有了限制和監督,那麼各級的官員又怎麼可能逃脫被限制和監督的命運?

趙興這幾年反覆進行思考,能夠避免“人亡政息”的最有效途徑,就是從一開始就給皇權加上“籠頭”。如果皇帝不能做出符合皇帝身份的事情,甚至是嚴重違反了帝國的法律,那麼他就應該滾蛋,將這個涉及到國家和民族存亡的重要職位給讓出來!

趙興不覺得自己的這種想法就是理想主義,他覺得之所以在自己記憶中的歷史上沒有出現皇帝被彈劾和罷免的例子,那是因爲全天下的老百姓從一開始就被愚弄,就被教育着成爲順民,就被洗腦說皇帝是老天爺在人間的代言人,皇帝說的話是金口玉言,皇帝放的屁是龍吟虎嘯……

如果從現在開始,他便將皇權醜陋的本質一層層剝給天下人看,將董仲舒那一套“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專爲皇權服務的狗屁理念徹底顛覆,通過普及教育,讓天下人知道國家不是一個人的國家,而是大家共有的國家;讓天下人明白皇帝不過是一個國家的大家長,而不是所有人命運的主宰。

那麼,趙興有理由相信,若干年之後,這個國家出現嬰孩當皇帝、婦人聽政、外戚干政、宦官奸佞把持國家權力中樞的概率就會大大降低,就算不能做到後世的民主法治,至少可以避免朝代更替給老百姓帶來的巨大災難。

試想一下,一個還在吃奶的嬰孩成爲一個大家族的家長,這個家族的命運會如何?試想一下,平時只是伺候男人,什麼都不懂的皇后、皇太后們把持了一個國家的朝政,她們又會給這個國家帶來什麼樣的災難?再試想一下,連老二都沒有,同樣根本不懂如何治理國家的太監們把持了一個國家的朝政,他們又會給這個國家帶來什麼樣的災難?

很不幸的,大漢朝將近四百年的歷史上,這三種情況都出現過,而且不止一次。後面的兩晉、唐、宋、明、清等朝代,類似的故事依然在不停地上演,而這樣的故事每上演一次,都會給國家造成巨大的災難。

———————————————————————————————

第795章 強橫至極的綁票第922章 該不該信益州兵第487章 誓讓天下有鹽吃第598章 水師上岸一樣強第691章 誰來接替黑山軍第406章 擁劉鎔北地稱王第278章 虎頭救下白麪俠第225章 趙興二會張儁義第733章 子明憋着一股氣第489章 經濟戰拉開帷幕第880章 顧雍來文遠罵娘第344章 太史慈怒射陳蘭第837章 皇權之上應有法第568章 龐士元走馬上任第165章 太子特使來上黨第150章 撤退不忘使詭計第560章 袁曹聯軍佔青州第510章 襄陽城內羣英會第509章 魯肅獻上抽薪計第627章 心甘情願被軟禁第887章 三路大軍攻益州第913章 霍峻來得很及時第302章 緊急撤軍龍騎兵第712章 擺個場面爲收禮第42章 哥哥等你很久啦第565章 張翼德河東演武第829章 諸葛孔明出奇謀第559章 乾淨利索平西涼第914章 夜幕降臨襄陽安第三十章 芙蓉帳裡說相思第719章 獵犬也能入軍籍第74章 陰人還是三人行第772章 烏孫常有十萬騎第496章 陳家父子的選擇第513章 劉景升當回紅娘第786章 騎黑牛的傻大個第528章 星星峽暗伏大軍第787章 郭淮這次苦難言第220章 笑裡藏刀第十計第763章 陰差陽錯起波瀾第364章 董卓離間呂奉先第844章 隱雷霆兮於九天第320章 漫天箭矢如雨下第63章 濯龍園中戲俞涉第739章 有糧大家儘管賣第138章 差點折了小兄弟第607章 當年收了個義子第125章 鉅鹿天多高三尺第294章 毒嘴禰衡被洗涮第832章 將計就計助荊州第67章 半路殺出王大俠第310章 衆諸侯進京弔唁第390章 李鐵柱計謀魁頭第412章 妹子別喊他叔叔第808章 公孫恭被逼急眼第58章 盧植府上遇大耳2 愛是一切文學藝術的源泉第114章 命中註定遇黃巾第780章 又見重裝黑甲騎第549章 打仗拼的是財力第866章 司馬懿沉着應對第837章 皇權之上應有法第818章 郭嘉看破八門陣第949章 上陣還是父子兵第846章 黃漢升獨鎮夷陵第353章 青徐軍北上助陣第874章 迎盛會羣魔亂舞第45章 喜得張遼忙封官第924章 置己死地不求生第722章 虎口奪食就得死第435章 沾水西岸設奇兵第405章 翁婿兩個做買賣第883章 登交趾士燮來迎第28章 武功不是玩特技第534章 冷飯熱炒是本事第417章 袁術長子竟可期第887章 三路大軍攻益州第599章 太史示範玩火藥第一章 這下真的很蛋疼第23章 招人收馬建城池第790章 留待以後有人來第477章 關於生活的革新第94章 築高爐鍛造好鋼第988章 不勝人生一場醉第230章 狠狠刺激袁本初第124章 青龍怒吼破千軍第768章 暫讓子瑜居江東第386章 關雲長橫刀立馬第828章 莫把百姓當草根第206章 董卓原是地頭蛇第437章 調虎離山十五計第647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788章 公孫度飲恨身死第678章 昔日土鱉今化虯第379章 愣頭青馬超逞強第429章 棲棲遑遑公孫瓚第811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159章 高順整治黃巾賊第345章 黃漢升邀戰太史第260章 正月裡來是新春
第795章 強橫至極的綁票第922章 該不該信益州兵第487章 誓讓天下有鹽吃第598章 水師上岸一樣強第691章 誰來接替黑山軍第406章 擁劉鎔北地稱王第278章 虎頭救下白麪俠第225章 趙興二會張儁義第733章 子明憋着一股氣第489章 經濟戰拉開帷幕第880章 顧雍來文遠罵娘第344章 太史慈怒射陳蘭第837章 皇權之上應有法第568章 龐士元走馬上任第165章 太子特使來上黨第150章 撤退不忘使詭計第560章 袁曹聯軍佔青州第510章 襄陽城內羣英會第509章 魯肅獻上抽薪計第627章 心甘情願被軟禁第887章 三路大軍攻益州第913章 霍峻來得很及時第302章 緊急撤軍龍騎兵第712章 擺個場面爲收禮第42章 哥哥等你很久啦第565章 張翼德河東演武第829章 諸葛孔明出奇謀第559章 乾淨利索平西涼第914章 夜幕降臨襄陽安第三十章 芙蓉帳裡說相思第719章 獵犬也能入軍籍第74章 陰人還是三人行第772章 烏孫常有十萬騎第496章 陳家父子的選擇第513章 劉景升當回紅娘第786章 騎黑牛的傻大個第528章 星星峽暗伏大軍第787章 郭淮這次苦難言第220章 笑裡藏刀第十計第763章 陰差陽錯起波瀾第364章 董卓離間呂奉先第844章 隱雷霆兮於九天第320章 漫天箭矢如雨下第63章 濯龍園中戲俞涉第739章 有糧大家儘管賣第138章 差點折了小兄弟第607章 當年收了個義子第125章 鉅鹿天多高三尺第294章 毒嘴禰衡被洗涮第832章 將計就計助荊州第67章 半路殺出王大俠第310章 衆諸侯進京弔唁第390章 李鐵柱計謀魁頭第412章 妹子別喊他叔叔第808章 公孫恭被逼急眼第58章 盧植府上遇大耳2 愛是一切文學藝術的源泉第114章 命中註定遇黃巾第780章 又見重裝黑甲騎第549章 打仗拼的是財力第866章 司馬懿沉着應對第837章 皇權之上應有法第818章 郭嘉看破八門陣第949章 上陣還是父子兵第846章 黃漢升獨鎮夷陵第353章 青徐軍北上助陣第874章 迎盛會羣魔亂舞第45章 喜得張遼忙封官第924章 置己死地不求生第722章 虎口奪食就得死第435章 沾水西岸設奇兵第405章 翁婿兩個做買賣第883章 登交趾士燮來迎第28章 武功不是玩特技第534章 冷飯熱炒是本事第417章 袁術長子竟可期第887章 三路大軍攻益州第599章 太史示範玩火藥第一章 這下真的很蛋疼第23章 招人收馬建城池第790章 留待以後有人來第477章 關於生活的革新第94章 築高爐鍛造好鋼第988章 不勝人生一場醉第230章 狠狠刺激袁本初第124章 青龍怒吼破千軍第768章 暫讓子瑜居江東第386章 關雲長橫刀立馬第828章 莫把百姓當草根第206章 董卓原是地頭蛇第437章 調虎離山十五計第647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788章 公孫度飲恨身死第678章 昔日土鱉今化虯第379章 愣頭青馬超逞強第429章 棲棲遑遑公孫瓚第811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159章 高順整治黃巾賊第345章 黃漢升邀戰太史第260章 正月裡來是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