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開墾南方?

“陛下,臣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有另外一個提議。”

趙桓道:“陳卿,你說。”

“陛下欲遷二十萬人口到東京,臣以爲直接遷入即可,不必擔心京畿路無人種地。”

陳旉此言一出,徐處仁已經忍不住要奚落了,他略帶譏諷道:“胡言亂語,民以食爲天,若是強行遷移二十萬人到東京成,明年的糧食產量必然下降,到時候若是鬧起饑荒,引起民變,誰負責!”

唐恪和何?也在一邊看笑話,彷彿在說,皇帝,你這是哪裡來找的白癡,竟然敢胡亂議政家國大事,信口雌黃!

趙桓卻是好奇起來,他知道陳旉這個人雖然不是治世之才,但在農業方面卻絕對是專家,他雖然也讀儒學,不過百家之學都讀,而且常年在各地的農村考察,可以說絕對是頂尖人才了。

這麼一個人,說話絕對不會胡言亂語的。

面對徐處仁的發難,陳旉不慌不忙,他說:“北方多幹旱,一年一季的收成,與長江以南相比,差了許多,周尚書那裡應該有歷年的統計,中原之地,每畝得小麥一石頭,範公《答手詔條陳十事》言及蘇州情形,中稔之利,每畝得米二石至三石。不僅如此,南方多湖泊,漁業興盛,且江陵府平原地帶,氣候溼潤,適合各類農作物種植。臣以爲,朝廷當將鄱陽湖與洞庭湖一帶作爲大宋農業之重,若是開採了這兩個地方,別說二十萬,便是陛下要再遷一百萬人到京師,糧食也是足夠供應的。”

“若是將大宋農業遷移南方,則坡塘堤上可以種桑,塘裡可以養魚,水可以灌田。”

趙桓這纔回過神來,心中道:臥槽,朕這個穿越者真是白當了,兩湖熟天下足,鄱陽湖和洞庭湖這兩片區域在農業上可是重點之重啊!

其實中國的經濟,從唐代開始就有向南方轉移的趨勢,到了宋代,杭州、江陵、成都等地的興起,南方經濟開始普遍開花,南方真正開始超越北方是兩宋之交,北方戰亂,中原人南遷。

就說南宋朝廷,對鄱陽湖和洞庭湖一帶有過大規模的開墾,即便是不要北方之地,全國的糧食也是完全足夠的。

也只有在糧食足夠的情況下,才能發展商業,不然百姓連吃飯都吃不飽,糧食供給跟不上,哪有精力去發展商業。

就比如秦漢時代,農業生產低下,一個成年人每天的生產力最多隻能養活1.5個人,而商人是不從事農業生產的,將官員除掉,這種生產力下,農民是不可能離開田地的,不然大家都要餓死,並且朝廷也必須遏制商人的數量,不然沒人種地了,大家也都還是要餓死。

但到了宋朝就完全不一樣了,各種農具都出來了,並且歷代人的開墾和研發,長江以南,已經由周王朝時候的蠻夷之地變成了比中原還要肥美的魚米之鄉。

糧食富足後,商業纔有基礎,所以像南宋那種朝代,雖然偏安,但是富得流油。

趙桓覺得這農業技術上的研發,不是一朝一夕的,但是模式上的創新卻是可以很快見成效的。

例如陳旉說的坡塘堤上可以種桑,塘裡可以養魚,水可以灌田。

這是後世的農業生態的雛形啊,可以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大大提高效率。

趙桓這個歷史白癡當然不知道,眼前這位陳旉可是兩宋歷史上著名的農業學家,甚至花畢生精力寫了一本書《農書》,便是根據他多年的實地經驗和自身所悟,編寫出來的農業生態系統論。

徐處仁便又站出來道:“陛下,臣以爲南方地貌廣闊,要開墾新地需要時間,一年之內肯定無法完成。”

陳旉又道:“陛下,臣不才,臣這裡有一副江南農業圖,是臣這些年走遍江南地帶所揮,願獻給陛下。”

趙桓頓時大喜,陳旉道:“陛下稍等,臣這便去取來。”

不多時,陳旉回來,手中有一副深色的長卷,呈遞給趙桓,趙桓心中澎湃,真是天助我也!

他激動得打開陳旉的農業地圖,一眼掃去,與他前世在網上看到的中國地圖南方的輪廓十分相似,上面做了很多細緻的標語,哪些地方是河流,哪些地圖是丘陵,適合種植什麼作物,都寫得很詳細。

飛鳥從夕陽潑灑的蒼穹飛過,斜陽從外面灑進來,科學院後院樓閣幽靜。

趙桓命人將這幅地圖掛起來,他的雙眼在發光,在古代,地圖是非常寶貴的東西,更何況這幅地圖詳細介紹了江南一帶的自然氣候。

這簡直是一副大宋國寶級的戰略圖!

連徐處仁也看得呆住了,沒想到這個陳旉居然還有這種東西!

衆人沉默了好一會兒,只看見皇帝激動地在地圖前走來走去,也不知道腦子裡在想什麼,但看樣子,似乎是在構思翻天覆地的大事情。

“徐處仁,周朝,你們跟朕說說,若是向南方做開墾,是否可行?”

徐處仁和周朝對視一眼,身爲戶部尚書兼三司使,周朝對目前的大宋的每年稅收自然是瞭如指掌,中原地帶的農業稅的確在逐年遞減,南方的農業稅在穩步上漲。

而政事堂的太宰,自然也清楚,這些年全國農田開墾增量的確在南方,只是徐處仁這廝畢竟是中原人,北方的勢力,自然對南方不屑,甚至有意要打壓南方。

例如參知政事唐恪就是江南人,參知政事和太宰歷來就不對付,朝廷將參知政事提升到副宰相的位置,就是爲了遏制宰相。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政事堂的徐處仁是北方勢力,唐恪是南方勢力。

若是將南方作爲大宋的產糧之地,豈不是以後南方人在朝堂上鼻子要朝天了。

不等徐處仁說話,唐恪已經出列道:“陛下,臣以爲可行。”

同樣是南方人的秦檜也趕緊出來道:“臣附議!”

其他大臣也都道:“臣等附議!”

見狀,徐處仁也不好再說什麼,連忙道:“臣附議!”

趙桓道:“好,政事堂單獨找一個人出來,設置農司,以陳旉農司使,徐處仁你再擇一人爲農司副使,協助陳旉主持南方農事開墾一事。”

“臣遵旨!”

從科學院回來,趙桓覺得現在的局面是越來越有意思了,他自然知道新政雖然未在江南推廣,但江南許多地主無時無刻不在關注着朝廷的動向,甚至有些地主在暗中招兵買馬了。

此番朝廷又設置了農司,專門對江南一帶動手,這裡面必然又會出現利益爭端。

就讓利益爭端都浮現出來吧,朕最多隻需要一年的時間,掃清中原地主的勢力,便着手開始動江南了!

第十八章禁軍空餉第四百九十六章捉拿完顏兀朮第三百四十三章天災和人禍!(八千字大章)第二百五十四章新舊學之爭起!靖康二年年終彙報!第一百七十二章大宋新軍制第四百零一章种師道的安排第四十二章興師黎城戰婁室第四百零三章臨陣脫逃者,殺無赦!第三十三章朕說過,欲與東京共存亡!第五百九十章皇帝的報復第四百二十九章隴右淪陷,鐵血宋軍圍殺拜不花第二百三十二章活着不好嗎?第七百零一章秦檜第六百六十二章挺進伽色尼王都第七百章進入了第二階段第六十章此生無悔入華夏,來生願在種花家!第五百零一章苟且的完顏宗翰第五百四十一章趙昚獻計第三百三十九章震驚的完顏宗磐(五千字大章)第三百二十四章即將失控的財團第二百零一章交趾十萬大軍入侵!第二百四十九章窮人就不能讀書嗎!第二十六章城樓風騷走位的皇帝第一百二十七章英勇的大宋禁軍?第二百一十九章岳飛兵臨城下!第一百六十四章全部處決,一個不留!第六章太上皇第五百二十四章掣肘第四百六十二章開始完美人設第六百七十二章血戰第五百九十六章府中有貴客?第四百九十二章岳雲對戰鐵浮屠!第六百二十章賢王第六百二十六章秦檜的爲官之道第十七章全面備戰第四百零七章封狼居胥!第三百九十章紅薯的逆襲!(第三更!求訂閱!)第二百四十二章李文正第一百四十九章東南必反?第四百二十二章朕要北伐草原第四百三十一章萬民同心,中華永固第三百六十八章又開始演戲的皇帝第五百一十五章做做白日夢第二百零八章犯我大宋者!殺無赦!北宋可是標準的皇宋啊,皇權極大的朝代第二十六章城樓風騷走位的皇帝第七十章燕雲復!第五百六十五章不願歸附者,都該乖乖去死第三百四十章宋金遼的新局面(六千字大章)第五百六十九章兵貴神速第二十九章先把這個狗漢奸閹了!第七百零三章西進!第三百零八章神武軍的衝擊第四百三十七章大宋的崛起之年第四十八章軍糧緊急第五十章堅決主戰!第五百五十七章國民娛樂無小事第九十一章與新軍痛飲的皇帝第二十四章朕願意砸大把銀子在軍器監第五百九十二章分化而治第四百零九章彪炳古今,震動宇內!(求訂閱!)第五百二十九章廣南新府政論第三百五十四章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二百七十六章鎮壓太原第五百四十章崇國公的心思第二百五十章皇家銀行於大宋商貿四策第二百三十九章處置隴西李氏!第四百七十九章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第二百九十四章火炮強攻!第一百九十章漢奸!諜戰!第四百九十七章朕要親自弄死他!第二章既然你這麼想死,朕就成全你第六百六十九章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二百三十五章和善的皇帝?第九十一章與新軍痛飲的皇帝第四百二十六章在草原大殺四方第三百三十章皇帝又不是保姆!第一百七十章果然是暴君!第三百二十五章殺人如麻的皇帝第二百一十章新軍無敵!交趾右路軍崩潰!第五百二十二章君臨上京第三百二十七章皇帝又遇到事了第五百四十八章炮轟廣州城第九十七章太學生逼宮第五百三十八章甩鍋的傳統第三百三十五章火藥還可以這麼用?第三百零三章西北兵峰,決戰前夜!第一百零四章大驚小怪,哪有改制不死人的?第一百七十二章大宋新軍制第七十七章當然是全部處死!第五百三十三章李寶的決定第一百四十二章皇帝的知音?第二百三十七章深夜出城的皇帝!(桜花,大家都很想念你)第五百八十二章聲東擊西第一百七十章果然是暴君!第一百三十八章出宮第三百三十五章火藥還可以這麼用?第五百六十七章第三百九十七章單挑楊再興?(第三更,求訂閱!)第二百七十六章鎮壓太原
第十八章禁軍空餉第四百九十六章捉拿完顏兀朮第三百四十三章天災和人禍!(八千字大章)第二百五十四章新舊學之爭起!靖康二年年終彙報!第一百七十二章大宋新軍制第四百零一章种師道的安排第四十二章興師黎城戰婁室第四百零三章臨陣脫逃者,殺無赦!第三十三章朕說過,欲與東京共存亡!第五百九十章皇帝的報復第四百二十九章隴右淪陷,鐵血宋軍圍殺拜不花第二百三十二章活着不好嗎?第七百零一章秦檜第六百六十二章挺進伽色尼王都第七百章進入了第二階段第六十章此生無悔入華夏,來生願在種花家!第五百零一章苟且的完顏宗翰第五百四十一章趙昚獻計第三百三十九章震驚的完顏宗磐(五千字大章)第三百二十四章即將失控的財團第二百零一章交趾十萬大軍入侵!第二百四十九章窮人就不能讀書嗎!第二十六章城樓風騷走位的皇帝第一百二十七章英勇的大宋禁軍?第二百一十九章岳飛兵臨城下!第一百六十四章全部處決,一個不留!第六章太上皇第五百二十四章掣肘第四百六十二章開始完美人設第六百七十二章血戰第五百九十六章府中有貴客?第四百九十二章岳雲對戰鐵浮屠!第六百二十章賢王第六百二十六章秦檜的爲官之道第十七章全面備戰第四百零七章封狼居胥!第三百九十章紅薯的逆襲!(第三更!求訂閱!)第二百四十二章李文正第一百四十九章東南必反?第四百二十二章朕要北伐草原第四百三十一章萬民同心,中華永固第三百六十八章又開始演戲的皇帝第五百一十五章做做白日夢第二百零八章犯我大宋者!殺無赦!北宋可是標準的皇宋啊,皇權極大的朝代第二十六章城樓風騷走位的皇帝第七十章燕雲復!第五百六十五章不願歸附者,都該乖乖去死第三百四十章宋金遼的新局面(六千字大章)第五百六十九章兵貴神速第二十九章先把這個狗漢奸閹了!第七百零三章西進!第三百零八章神武軍的衝擊第四百三十七章大宋的崛起之年第四十八章軍糧緊急第五十章堅決主戰!第五百五十七章國民娛樂無小事第九十一章與新軍痛飲的皇帝第二十四章朕願意砸大把銀子在軍器監第五百九十二章分化而治第四百零九章彪炳古今,震動宇內!(求訂閱!)第五百二十九章廣南新府政論第三百五十四章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二百七十六章鎮壓太原第五百四十章崇國公的心思第二百五十章皇家銀行於大宋商貿四策第二百三十九章處置隴西李氏!第四百七十九章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第二百九十四章火炮強攻!第一百九十章漢奸!諜戰!第四百九十七章朕要親自弄死他!第二章既然你這麼想死,朕就成全你第六百六十九章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二百三十五章和善的皇帝?第九十一章與新軍痛飲的皇帝第四百二十六章在草原大殺四方第三百三十章皇帝又不是保姆!第一百七十章果然是暴君!第三百二十五章殺人如麻的皇帝第二百一十章新軍無敵!交趾右路軍崩潰!第五百二十二章君臨上京第三百二十七章皇帝又遇到事了第五百四十八章炮轟廣州城第九十七章太學生逼宮第五百三十八章甩鍋的傳統第三百三十五章火藥還可以這麼用?第三百零三章西北兵峰,決戰前夜!第一百零四章大驚小怪,哪有改制不死人的?第一百七十二章大宋新軍制第七十七章當然是全部處死!第五百三十三章李寶的決定第一百四十二章皇帝的知音?第二百三十七章深夜出城的皇帝!(桜花,大家都很想念你)第五百八十二章聲東擊西第一百七十章果然是暴君!第一百三十八章出宮第三百三十五章火藥還可以這麼用?第五百六十七章第三百九十七章單挑楊再興?(第三更,求訂閱!)第二百七十六章鎮壓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