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廢徭役的明君?

卻說這大宋,自開國以來便未殺過士大夫,更別說朝堂上殺人,但新皇登基才一天,卻讓這朝堂之上沾了兩個人的血了,蔡京父子也是夠倒黴。

皇城司衛動作麻利地將蔡攸的屍體清理出去,腦袋已經快馬送到了城門口掛起來。

趙桓又將名單中十二位揪了出來,這十二位跪在下面,哪還像昨晚那樣慷慨激昂共謀大事的樣子,比趙佶還慫。

樑師成瑟瑟發抖道:“陛下,都是道君陛下指使臣等所爲。”

朱勔也跟着喊道:“陛下,臣是被逼的!”

“胡說!道君陛下乃是朕的父親,剛禪讓帝位於朕,又怎會在朕剛剛登基一日後,便要做大逆不道之事,爾等亂臣賊子欲逆天而行,還敢往太上皇身上潑髒水,來人,將這些亂臣賊子打入天牢,誅九族!”

非他趙桓對趙佶有什麼親情,而是這件事發展到大臣忤逆作亂便到此爲止了,若是發展成太上皇和皇帝之間矛盾,這朝堂之上,不知又要多出多少風雨來,畢竟這滿朝大臣都是趙佶的舊臣。

趙桓之所以這樣說,便是在告訴衆大臣:以後你們他孃的老實一點,朕也不追究你們是誰的臣子了,你們現在就是朕的臣子,太上皇身體不好,以後會安心養病,少弄點幺蛾子!

“陛下,冤枉!”

“陛下,臣等冤枉!”

“……”

十二位大臣被皇城司拖了出去,剛開始還是求饒,到外面就變成咒罵了:“昏君啊!大宋將亡於你手中!大宋將亡於你手中!遺臭萬年……”

趙桓重新坐回皇帝寶座上,殿內鴉雀無聲。

十二個人都要誅九族,這牽連的人怕是沒有一萬,也有七千了。

趙桓覺得這並不算什麼,後世的放牛娃就藍玉案便殺了一萬五千多人,他趙桓今日也要舉起屠刀,讓這羣腐儒見識見識什麼是天子一怒浮屍百萬!

趙桓突然大笑:“諸位卿無需擔憂,朕只誅亂臣賊子,諸位都是朕的肱骨大臣,朕愛惜還來不及!”

皇帝的聲音傳到耳邊,大臣們心狂跳不止,心中不停道:這絕對是嬴政、劉徹般的暴君無疑啊!

嬴政、劉徹這兩個皇帝在後世評價是非常高的,不過在宋朝,這兩個皇帝的名聲不太好,不是因爲別的,僅僅因爲宋朝出了一個司馬光,司馬光這個人有一個特點,就是保守。

他的政治主張也很簡單:以仁義治國。

著名的《資治通鑑》有這樣一句話:“孝武窮奢極欲,繁刑重斂,內侈宮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遊無度,使百姓疲敝,起爲盜賊,其所以異於秦始皇者,無幾矣!”

司馬光這個人在北宋有很大的影響力,他崇尚節約,皇帝只要不亂花錢,老百姓就不會有太大負擔,國家自然就安定了。

所以啊,當趙桓在朝堂上舉起屠刀的時候,這不就和秦始皇與漢孝武帝一樣嗎?這是暴君所爲!

大概他們還不知道接下來趙桓要大修兵戈,不僅如此,還要大興特務機構皇城司,更是正在策劃推翻儒學的絕對統治,將整個北宋的那套選拔人才的科舉內容都給改了。

不知到時候趙桓心中一系列的想法推動下去,這些個士大夫又作何感想?

皇帝笑了一聲,卻是沒有人跟着高興,反倒更加緊張,這皇帝可真是喜怒無常,暴君無疑了!

這傢伙做太子的時候好好的,大家都看着眼裡,別提有多老實了,就連前天晚上聽說自己被當皇帝了,都嚇哭了。

你說,就這麼個傢伙,怎麼突然之間就變成這樣了呢?

皇帝都說話了,身爲人臣,不應和兩聲是不是也太不給面子了,皇帝若是覺得沒面子了,是不是又改發飆了?

衆大臣高呼:“陛下聖明!”

趙桓道:“既然諸位卿都認爲朕是明君,那朕再做一件事,諸位卿,你們看,朕將這天下的徭役都廢掉如何?以後凡是百姓出了勞力的,朕給錢!”

按理說,廢除徭役官僚們是不願意的,有免費的勞動力不用白不用,但現在問題來了,皇帝自己願意出錢,又不用他們這些大臣出錢,他們也犯不着和皇帝較勁。

況且,一旦免徭役的制度實行下去,以後凡是有大規模的工程,要請老百姓們來勞動,這些錢就要從國庫裡撥出來,到地方政府後,嘿嘿,豈不是說大家多了一條發財之道?

大臣們各個心思轉得飛快,皇帝啊皇帝,你就算殺大臣又如何?你還是太年輕了,誇你幾句聖明,你還蹬鼻子上臉了,搞出這麼個制度,以爲自己就是千古聖君了?

大臣們纔不管國庫還有多少錢,大宋每年都要調動數萬甚至數十萬人民修理黃河,而且各個地方的基礎建設也是需要人的,沒了徭役,就需要更多的錢從國庫撥下來。

看到白花花的銀子撥到地方上去,大臣們做夢都會笑醒。

李綱出列道:“陛下,若是廢除徭役,國庫壓力大增是小,臣擔心錢撥到地方,真正達到百姓手中所剩無幾。”

“卿所憂有理,朕自有辦法。”

見年輕的皇帝都想到這一點了,李綱也不多說什麼了,雖然不知皇帝接下來怎麼搞,但李綱對皇帝頗有信心,他感覺年輕的皇帝一定是一位有作爲的明君。

其他大臣就不這麼想了,皇帝,你有什麼辦法,無非就是殺,這個口一開,到時候全國上下官員手裡都不乾淨,難道你還能殺掉所有人不成?

諸大臣心中不以爲然,覺得皇帝還是太年輕,明顯是想一出是一出。

作爲後世人的趙桓,雖然正統歷史讀得不多,但小說也是看了不少,當然知道這羣大臣腦子裡都在想什麼。

宋朝這個朝代,無論是前期還是中期,朝野之上大臣們雖說大多是腐儒,對武力壓制得太厲害,導致宋的國力很弱,但你不得不承認,的確出了一些忠心爲國的文人,例如范仲淹、歐陽修、王安石、司馬光、蘇軾等人。

至少那個時候的朝政有這些人,氛圍是端正的。

但經歷了宋徽宗趙佶這一朝之後,兩府三司被搞得烏煙瘴氣,御史臺不合蔡京等人口味的,一律都流放,宋徽宗本人只需要聽到他喜歡聽的,看到他喜歡看的。

此時留給趙桓的這些大臣,沒幾個真正有用之輩。

在趙桓看來,這朝堂之上的大臣們,基本上可以換一批了,李綱也只是在這個非常時期趙桓用來向天下百姓表決心的,李綱其人剛正不阿,腦袋一根筋,以後能否做樞密使還是個問題,去御史臺做御史中丞又沒何也好用。

大臣們已經各懷鬼胎,皇帝卻已經動了殺乾淨大臣的想法。

這徭役是絕對要廢除掉的,不然人民怎麼能從繁雜的苦力中解放出來,真正的去做點能拉動經濟的事呢?

至於接下來官員們撈錢的問題,趙桓已經想好了對策,只是現在眼下最重要的是外患,凡是都要一件件來不是?

“既然無人反對,那就這麼定了吧,政事堂擬定細則,今日便昭告天下,退朝!”

殺完人之後的趙桓回到自己的寢宮,心情好多了。

第一百二十八章渣渣韓世忠和精銳淮陽軍?第二百一十四章隱元社的黑手!第五百一十四章投降第二百三十六章不惜一切代價殺掉皇帝?第三十四章吾皇萬歲大宋萬歲!第三十章皇帝的訓斥第二百八十四章吳玠征討党項右路軍第一百六十四章全部處決,一個不留!第二章既然你這麼想死,朕就成全你第二百九十九章大宋最強神武第二百五十三章這麼賤的要求,不答應怪不好意思的!第五百四十一章趙昚獻計第四百五十五章東羅馬帝國的使者第二百六十章徹查四大書院第五百二十章漢家兒郎入上京第十六章人心第五百一十章上京城的那些事第一百三十八章出宮第四百一十五章威懾日本和高麗,都給朕乖乖跪着!第一百五十四章壓制糧價第八十三章百家大世疏第三百五十八章大宋新的商業規則!第六百四十九章岳雲飲馬楚河第一百零三章儒生案牽連第一百六十一章皇帝萬歲,新軍無敵!第五百二十七章耿直的柔嘉第五十八章今日之華夏,流血犧牲自我輩始!第五百二十一章就地斬首第六百九十七章爭論第七百零一章秦檜第七十章燕雲復!第四百三十九章宋金之戰,一觸即發!第四百六十一章慫恿第六百零九章東京超市第二百六十八章岳飛回京,韓世忠河北剿匪第六百五十章西域諸國第三百三十二章趙桓有錢了!第三百零四章金國異動?趙桓的掣肘!第三百四十五章皇帝的安排第六十一章兒郎們,隨朕死戰如何!第二百三十四章人頭不夠啊!第八十三章百家大世疏第一百八十三章發怒的皇帝(三千三百字的中章)第二百六十八章岳飛回京,韓世忠河北剿匪第二百二十章奇葩賣國賊!第三百零五章第一百一十八章皇帝做媒第五百八十六章對啊!我們可以去搶啊!第六百三十七章挑撥第七十九章新政雛形?第六百九十六章大局已定第五百七十八章草原上的異動第五百零五章炮轟瀋州第一百零三章儒生案牽連第四百八十二章金軍敗退第一百三十三章二京案第六百八十七章穩定人心第五百一十七章圍剿之策第五百九十五章叫爹也沒用!第四百零七章封狼居胥!第六百六十四章踏平青山,越過荒野第四百一十九章問罪金國第一百八十四章陰謀?幕後黑手?審問!第九十二章興奮的參知政事第二百三十一章是誰給的你們膽子?第四百五十三章朕要吃牛肉!第四百三十九章宋金之戰,一觸即發!第六百四十九章岳雲飲馬楚河第五章皇帝親軍第六百零八章趙諶的婚事第四百九十章快如閃電的破城戰!第四十六章黎城大捷!第五百一十六章這麼想死的嗎?第二百九十七章鐵鷂子反擊第三十七章給朕拖下去千刀萬剮!第六百九十三章家書第三百零一章中軍挺進邊境,五軍伐夏!第五百二十六章周邊的動靜第五百五十五章站隊第一百四十二章皇帝的知音?第九十九章退朝第六百零一章窮途末路的畢勒哥第二百三十章大宋西軍第二百六十章徹查四大書院第四百四十章突變!金國朝堂迎來新主人!第七百章進入了第二階段第五百四十四章第四十三章爾等與朕一道斬殺金賊,不死不休!第九十六章孔府事件第五百九十五章叫爹也沒用!第六百七十四章活捉蕭朵魯不第四百三十三章消滅蠻族有生力量第一百六十八章這皇帝腦子真的缺根弦?第四百零二章肅州兵變第四百七十七章少年凌雲志,大宋有鐵骨!第六十二章賊人!休傷我主!第一百七十五章交子同稅第二十章金軍的伐宋策略第五百一十八章血染平原第二百九十三章皇帝兵臨城下!
第一百二十八章渣渣韓世忠和精銳淮陽軍?第二百一十四章隱元社的黑手!第五百一十四章投降第二百三十六章不惜一切代價殺掉皇帝?第三十四章吾皇萬歲大宋萬歲!第三十章皇帝的訓斥第二百八十四章吳玠征討党項右路軍第一百六十四章全部處決,一個不留!第二章既然你這麼想死,朕就成全你第二百九十九章大宋最強神武第二百五十三章這麼賤的要求,不答應怪不好意思的!第五百四十一章趙昚獻計第四百五十五章東羅馬帝國的使者第二百六十章徹查四大書院第五百二十章漢家兒郎入上京第十六章人心第五百一十章上京城的那些事第一百三十八章出宮第四百一十五章威懾日本和高麗,都給朕乖乖跪着!第一百五十四章壓制糧價第八十三章百家大世疏第三百五十八章大宋新的商業規則!第六百四十九章岳雲飲馬楚河第一百零三章儒生案牽連第一百六十一章皇帝萬歲,新軍無敵!第五百二十七章耿直的柔嘉第五十八章今日之華夏,流血犧牲自我輩始!第五百二十一章就地斬首第六百九十七章爭論第七百零一章秦檜第七十章燕雲復!第四百三十九章宋金之戰,一觸即發!第四百六十一章慫恿第六百零九章東京超市第二百六十八章岳飛回京,韓世忠河北剿匪第六百五十章西域諸國第三百三十二章趙桓有錢了!第三百零四章金國異動?趙桓的掣肘!第三百四十五章皇帝的安排第六十一章兒郎們,隨朕死戰如何!第二百三十四章人頭不夠啊!第八十三章百家大世疏第一百八十三章發怒的皇帝(三千三百字的中章)第二百六十八章岳飛回京,韓世忠河北剿匪第二百二十章奇葩賣國賊!第三百零五章第一百一十八章皇帝做媒第五百八十六章對啊!我們可以去搶啊!第六百三十七章挑撥第七十九章新政雛形?第六百九十六章大局已定第五百七十八章草原上的異動第五百零五章炮轟瀋州第一百零三章儒生案牽連第四百八十二章金軍敗退第一百三十三章二京案第六百八十七章穩定人心第五百一十七章圍剿之策第五百九十五章叫爹也沒用!第四百零七章封狼居胥!第六百六十四章踏平青山,越過荒野第四百一十九章問罪金國第一百八十四章陰謀?幕後黑手?審問!第九十二章興奮的參知政事第二百三十一章是誰給的你們膽子?第四百五十三章朕要吃牛肉!第四百三十九章宋金之戰,一觸即發!第六百四十九章岳雲飲馬楚河第五章皇帝親軍第六百零八章趙諶的婚事第四百九十章快如閃電的破城戰!第四十六章黎城大捷!第五百一十六章這麼想死的嗎?第二百九十七章鐵鷂子反擊第三十七章給朕拖下去千刀萬剮!第六百九十三章家書第三百零一章中軍挺進邊境,五軍伐夏!第五百二十六章周邊的動靜第五百五十五章站隊第一百四十二章皇帝的知音?第九十九章退朝第六百零一章窮途末路的畢勒哥第二百三十章大宋西軍第二百六十章徹查四大書院第四百四十章突變!金國朝堂迎來新主人!第七百章進入了第二階段第五百四十四章第四十三章爾等與朕一道斬殺金賊,不死不休!第九十六章孔府事件第五百九十五章叫爹也沒用!第六百七十四章活捉蕭朵魯不第四百三十三章消滅蠻族有生力量第一百六十八章這皇帝腦子真的缺根弦?第四百零二章肅州兵變第四百七十七章少年凌雲志,大宋有鐵骨!第六十二章賊人!休傷我主!第一百七十五章交子同稅第二十章金軍的伐宋策略第五百一十八章血染平原第二百九十三章皇帝兵臨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