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伐夏戰略

吳玠昏迷了三天三夜才醒來,在趙桓派過來的太醫的精心治療下,加上他本身身體底子夠硬,才扛過來。

這一戰吳玠損失慘重,但卻爲趙桓的中軍解除了左路隱患,拿下神堂堡,也讓趙桓五路伐夏的戰略得以順利執行。

若是吳玠沒能拿下神堂堡,會是什麼後果?

李乾順會立刻增兵南下到神堂堡,戰線就相當於從橫山被推到了大宋境內!

橫山的宋軍等待的支援被切斷,即便是繞道進軍,宋軍也會感覺如芒在背。

因爲更北邊可是瀚海大漠,糧草的運輸必須是重中之重,決不能有一窩夏軍杵在背後。

這是神堂堡的戰略地位!

拿下了神堂堡,糧草在趙桓抵達神堂堡之前,已經被運輸過來,這樣大大減少了時間。

對於橫山地區的宋軍,時間就是生命。

橫山地區可是宋花了幾十年時間才一步步經營起來的。

這事要追溯到九十年前的范仲淹時代,當年名動大宋的範相公與韓琦二人一同經略西北,對陣党項。

范仲淹和韓琦便提出了攻克夏國的戰略,這個戰略一直延續到北宋滅亡。

宋是一個很矯情的朝代,文人多了,屁事就多了。

以至於范仲淹和韓琦的這一經典戰略,直到神宗時代纔開始真正執行。

什麼戰略?

《長編》卷138裡記載了范仲淹的一段話:“臣與韓琦日夜計議,選練兵將,漸復橫山,以斷賊臂,不數年間,可期平定。”

這是宋對夏的戰爭中,最早提出要收復橫山的提議。

橫山位於七百里瀚海,宋要打夏,就必須要越過這七百里瀚海。

這是什麼樣的局面?

夏軍以逸待勞,他們就坐在那裡,等你宋軍來,你來了已經人困馬乏了,而我吃飽了就可以開幹了!

更何況,自雍熙北伐後,大宋的精銳騎兵損失殆盡,曾經令遼國鐵林軍都聞風喪膽的靜塞軍早已成爲塵土。

沒有了騎兵,步兵軍團要越過如此浩瀚的沙漠,遠距離與夏國的精銳作戰,如何勝?

所以,自神宗以前,宋對夏的戰爭,一直處於被動狀態。

而這種被動狀態,也徹底影響了整個大宋的國運。

或者說,坐視李元昊的做大,爲宋的冗軍和財政隱患都埋下了伏筆。

該對此事負首要責任的就是宋真宗。

宋真宗是宋太宗趙光義的親兒子,兒子不行,父之過。

党項做大對宋到底有什麼影響,爲何說徹底影響了整個大宋的國運?

自檀淵之盟後,宋與遼迎來了百年和平期。

但自李繼遷造反以來,整個北宋都被拖入了與夏的戰爭旋渦中不可自拔。

大宋傾全國之財力、物力、人力,與這個西北小國家打了進百年。

造成了軍事人員的臃腫、財政的危及,朝廷爲了支付鉅額的開銷,不斷印刷交子,又造成了嚴重的通貨膨脹。

並且朝堂上的相公們,就西北邊患,大肆黨爭,消耗國運。

就這麼一個西北小國,卻讓原本比大唐還要富有的宋朝,從宋真宗時代開始,不斷消耗自己。

它就像一根鋒利的刺,卡在大宋的咽喉,吞不下去,吐不出來!

爲了滅党項,大宋從仁宗時代開始,到靖康淪陷,一共發動了五次大規模的伐夏之戰。

五次輸多勝少,每一次敗,宋軍都是大規模的潰敗,傷亡慘重。

這事還是得從范仲淹時代開始說起。

以攻克橫山,來奪夏國。

是范仲淹和韓琦的戰略方針。

范仲淹、韓琦收復橫山的計劃,具體爲:

“臣等請於鄜延、環慶、涇原路各選將佐三人,使臣一、二十人,步兵一萬,騎兵三千以爲三軍,訓以新定陣法,佚其精勇然後觀賊之隙,使三軍互掠於橫山,降者納質厚嘗,各令安土,拒者並兵急擊,必破其族。”

“假若鄜延一軍先出,賊必大舉來應,我則退守邊寨,或據險要,勿與之戰,不越旬日,彼自困弊,勢將潰歸,則我復出環慶之軍,彼必再點兵而來,即又有涇原之師乘間而入,使賊拼命不暇,部落挾怨,我則兵勢自振。”

“如宥、綏二州,金湯、白豹、析章等寨,皆可就而城之,其山界蕃部去元昊且遠,救援不及,又我以堅城守之,以精兵臨之,彼即樂其土,復逼以威,必須歸附,以圖自安,三、二年間,山界可以盡取,此春秋時吳用三師破楚之策。元昊若失橫山之勢,可謂斷其右臂矣!”

范仲淹的戰略重點如下:一、在鄜延、環慶、涇原路這三路各自組建一支強軍;二、出兵擾敵,退而不戰,消耗敵人後,從另一路出騎兵擊之。三、在險要的地方修建城寨,步步爲營。

這個戰略的核心是第三點,往北修建城寨,步步爲營!

因爲七百里的瀚海大漠,宋軍一旦深入,後面的糧草很難維繫,只有將後方與前方連起來,這仗才能打。

范仲淹和韓琦的這一經典戰略,一經提出後,就被擱置不用了。

因爲李元昊稱臣了!

仁宗皇帝一看人家都稱臣了,算了,不打了。

老範,老韓,你們回來吧,回中央來,朕還有很多事要你們做呢!

於是,這個戰略個這麼擱置了。

爺爺的雍熙北伐把全國精銳陪光,父親給大宋培養出一個大敵,兒子在最關鍵的時候收了手。

坑國三人組!

以至於大宋到了神宗時代,已經百弊叢生,神宗皇帝冒天下之大不韙,也要變法革新。

仁宗做了四十幾年皇帝,死了後,英宗上位。

英宗並非仁宗親生,爲了樹立威信,大宋再次開始與黨項的正面大規模作戰。

但依然敗,沒有地理優勢,沒有人和,只有天時,這仗打不了。

更何況,雖然表面與宋國和平相處的遼國,爲了遏制宋,在背後還不斷給夏支持。

在這種蛋疼的局面下,脾氣和性格都比較剛烈的神宗皇帝登上了歷史舞臺,開始他的雄心壯志。

從王安石對西北軍事的改制,到五路伐夏,這位皇帝每天都能聽到無數反對的聲音,即便是做夢的時候,也能聽到司馬光在那裡喊叫:不能啊!陛下!

發展到神宗時代,大宋對党項的戰略其實才真正成熟起來。

爲什麼說真正成熟起來?

這個時候出了一個真正的狠人:王韶!

王韶這個人是學渣,考了很多次都沒考上,就跑去西北遊歷了。

有的人出門遊歷是吃吃喝喝,在石頭上刻到此一遊。

但王韶出門遊歷,是去考察地形地貌人文了。

考察完後,他跟神宗皇帝寫了一封《平絨三策》:“國度欲平西賊,莫若先以威令號衣河湟;欲服河湟,莫若先以恩信招安沿邊諸族。”

意思是,大宋要滅掉西邊的党項,先要使河煌臣服,從西線給党項施加軍事壓力,分散党項在橫山地區的兵力,從八方去包圍党項。

此策略,與西漢時張騫的“斷匈奴右臂”策略有異曲同工的地方。

第六百六十七章內亂第二百三十一章是誰給的你們膽子?第四百四十九章欺朕眼瞎?第二百四十五章天子的心思第五百六十三章會自己跑的鐵盒子第四百七十一章完勝!第一百六十六章扶持?第四百七十七章少年凌雲志,大宋有鐵骨!第五百三十六章拖出去砍了!第一百六十九章皇帝的另一張面孔?第二百一十三章圍剿交趾!第三百二十七章皇帝又遇到事了第四十四章天子親上陣第六百三十三章背後黑手第三百六十五章宗室之禍?第三百五十五章入股李氏布行第四百七十一章完勝!第五百二十二章君臨上京第一百四十二章皇帝的知音?第十八章禁軍空餉第二百一十七章諸君隨吾死戰!第三百一十二章崩潰邊緣的夏主第二百零二章禁軍擋道?岳飛正面硬抗!楊再興秒殺!(五千字大章)第六百四十五章陝西路的商業格局第一百一十章宰相們的意見第一百八十一章你們少在朕面前裝逼!第五百五十二章賜婚第四百二十七章皇帝的全滅戰第一百四十五章剋扣冬糧第二百六十八章岳飛回京,韓世忠河北剿匪第一百二十四章兩路同時聚兵謀逆第四百一十章滿朝皆驚第七百零四章西方的使者第六百二十六章秦檜的爲官之道第一百一十七章皇帝的心思第五百八十二章聲東擊西第四百九十七章朕要親自弄死他!第一百四十二章皇帝的知音?第四百二十八章分兵北海第一百一十八章皇帝做媒第四百三十六章攻打金國前的準備第一百二十章擴建東京城第一百四十六章如何打南方?第五十七章敗軍之象?第四百八十四章自古君王最無情第二百二十二章趙桓的貼心小棉襖第五百八十三章大宋的底氣第一百六十四章全部處決,一個不留!第一百零一章儒生如何處置?第一百二十五章五姓七望死灰復燃對抗皇帝!黑麒麟歸來!第四百四十九章欺朕眼瞎?觀《流浪地球》有感第六百二十章賢王第五百三十四章調集海軍第二百二十六章解決改田爲桑的問題第五百三十二章陳氏案第五百六十一章天竺第二十五章原來是你個三姓家奴狗漢奸!第五百一十六章這麼想死的嗎?第一百四十四章少了五萬石第二十一章宗澤第四十九章完顏宗翰想議和?第四百九十章快如閃電的破城戰!第三百二十七章皇帝又遇到事了第四百二十六章在草原大殺四方第四百六十章權力的明爭暗鬥第六十九章節操被狗吃掉的君臣第二百八十七章血戰神堂堡!正面硬撼仁多保忠!第三百三十四章跋扈的皇帝第四十四章天子親上陣第七十二章副都幽州?第一百六十七章朕要滅掉交趾第六百六十章總督閣下,那是敵軍的武器第二百四十章皇帝的意志!秦州大清洗!第三百一十八章殺雞儆猴第五百二十九章廣南新府政論第五百三十四章調集海軍第三百四十七章皇權下鄉第六百六十七章內亂第五百七十五章韓氏風波第一百七十七章交子的保值費?第一百零七章連根拔出第一百五十三章無所不知的皇帝?第七十二章副都幽州?第二百三十九章處置隴西李氏!第二百九十七章鐵鷂子反擊第五百四十一章趙昚獻計第一百八十二章朕讓他們都滾過來!第一百一十六章“不務正業”的朝廷?第一百三十章惡魔之軍?第三百六十五章宗室之禍?第十八章禁軍空餉第三百四十九章趙官人的私人商社?第六百九十三章家書第六百九十四章聖武皇帝陛下諭旨下午上限免,中午章節晚點更新第四百九十三章鐵浮屠的衝擊第五百七十章上京驚變第三百一十五章第六百四十八章趙昚的推測
第六百六十七章內亂第二百三十一章是誰給的你們膽子?第四百四十九章欺朕眼瞎?第二百四十五章天子的心思第五百六十三章會自己跑的鐵盒子第四百七十一章完勝!第一百六十六章扶持?第四百七十七章少年凌雲志,大宋有鐵骨!第五百三十六章拖出去砍了!第一百六十九章皇帝的另一張面孔?第二百一十三章圍剿交趾!第三百二十七章皇帝又遇到事了第四十四章天子親上陣第六百三十三章背後黑手第三百六十五章宗室之禍?第三百五十五章入股李氏布行第四百七十一章完勝!第五百二十二章君臨上京第一百四十二章皇帝的知音?第十八章禁軍空餉第二百一十七章諸君隨吾死戰!第三百一十二章崩潰邊緣的夏主第二百零二章禁軍擋道?岳飛正面硬抗!楊再興秒殺!(五千字大章)第六百四十五章陝西路的商業格局第一百一十章宰相們的意見第一百八十一章你們少在朕面前裝逼!第五百五十二章賜婚第四百二十七章皇帝的全滅戰第一百四十五章剋扣冬糧第二百六十八章岳飛回京,韓世忠河北剿匪第一百二十四章兩路同時聚兵謀逆第四百一十章滿朝皆驚第七百零四章西方的使者第六百二十六章秦檜的爲官之道第一百一十七章皇帝的心思第五百八十二章聲東擊西第四百九十七章朕要親自弄死他!第一百四十二章皇帝的知音?第四百二十八章分兵北海第一百一十八章皇帝做媒第四百三十六章攻打金國前的準備第一百二十章擴建東京城第一百四十六章如何打南方?第五十七章敗軍之象?第四百八十四章自古君王最無情第二百二十二章趙桓的貼心小棉襖第五百八十三章大宋的底氣第一百六十四章全部處決,一個不留!第一百零一章儒生如何處置?第一百二十五章五姓七望死灰復燃對抗皇帝!黑麒麟歸來!第四百四十九章欺朕眼瞎?觀《流浪地球》有感第六百二十章賢王第五百三十四章調集海軍第二百二十六章解決改田爲桑的問題第五百三十二章陳氏案第五百六十一章天竺第二十五章原來是你個三姓家奴狗漢奸!第五百一十六章這麼想死的嗎?第一百四十四章少了五萬石第二十一章宗澤第四十九章完顏宗翰想議和?第四百九十章快如閃電的破城戰!第三百二十七章皇帝又遇到事了第四百二十六章在草原大殺四方第四百六十章權力的明爭暗鬥第六十九章節操被狗吃掉的君臣第二百八十七章血戰神堂堡!正面硬撼仁多保忠!第三百三十四章跋扈的皇帝第四十四章天子親上陣第七十二章副都幽州?第一百六十七章朕要滅掉交趾第六百六十章總督閣下,那是敵軍的武器第二百四十章皇帝的意志!秦州大清洗!第三百一十八章殺雞儆猴第五百二十九章廣南新府政論第五百三十四章調集海軍第三百四十七章皇權下鄉第六百六十七章內亂第五百七十五章韓氏風波第一百七十七章交子的保值費?第一百零七章連根拔出第一百五十三章無所不知的皇帝?第七十二章副都幽州?第二百三十九章處置隴西李氏!第二百九十七章鐵鷂子反擊第五百四十一章趙昚獻計第一百八十二章朕讓他們都滾過來!第一百一十六章“不務正業”的朝廷?第一百三十章惡魔之軍?第三百六十五章宗室之禍?第十八章禁軍空餉第三百四十九章趙官人的私人商社?第六百九十三章家書第六百九十四章聖武皇帝陛下諭旨下午上限免,中午章節晚點更新第四百九十三章鐵浮屠的衝擊第五百七十章上京驚變第三百一十五章第六百四十八章趙昚的推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