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鬆和扎西在鄯善城內談崩,準備出兵吐蕃境內的時候。囊日論贊的另外一個使臣郎瑪已經到達洛陽,正在城中大把撒錢,穿梭於朝中重臣的家院,說服朝中部分重臣支持吐蕃和隋朝的講和事宜。
大量的錢財撒出去,說沒有效果那是不可能的,畢竟朝中一些重臣說白了都是貪官污吏。特別是聽說涉及到姜鬆,更是讓以禮部尚書楊玄感爲首的文職官員心動。對於楊玄感等重臣來說,只要是涉及到姜鬆的都會反對,誰讓姜鬆和楊玄感一系官員矛盾太深,根本不會顧及是否傷害到帝國的利益。
在楊玄感等人的周旋下,郎瑪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朝覲了皇帝。郎瑪把來意說明後,朝中部分重臣紛紛表態,希望二國講和,這符合二國間的利益之類的屁話。特別是一些酸儒更是引經據典,什麼姜鬆是窮兵黷武、好戰必敗等等。
皇帝楊廣沒有啃聲,一直高高在寶座上聆聽,不發表任何意見,讓朝中重臣也拿不準備皇帝是什麼態度、想法。當然,姜鬆一系的官員則是堅決反對講和,一切以帝國利益爲主。
現在的姜鬆已經早不是剛剛入朝爲官時的小吏,也形成了一定的氣候,魏徵、杜淹等人都達到上朝的級別。姜鬆一系的勢力雖然弱小,無法跟朝中一些重臣、古老家族的勢力相比,卻也發展迅速,畢竟姜鬆是皇帝的新寵,是朝中新貴,深得皇帝重用。
姜鬆每個月都會給皇帝上奏摺,從未斷過。不僅及時向皇帝報告戰況進展,還把繳獲物資等詳細的帳目上報。當然,同樣會對一些觀點進行上奏。另外還利用收服的皇帝的密探傳遞一些對姜鬆有利的消息。
正是這樣,上次光化公證到洛陽後,第一時間就彈劾姜鬆,說姜鬆手下士兵是土匪,那裡是隋朝的仁義之師,姜鬆放縱手下士兵肆意掠奪財富等,皇帝則微微一笑,不以理會,還讓光化公主好好休息,這些事不用瞎操心。
皇帝心裡明白,姜鬆不放縱手下士兵掠奪財富,姜鬆手下大軍那裡來的軍費。姜鬆的大軍是以戰養戰,朝廷基本沒有給予什麼支持,最多就是在糧食、物資等方面在價格上適當的優惠,錢都是姜鬆大軍支付。
姜鬆一直認爲,皇帝楊廣不是昏君,智商是箐高的,最多算是暴君。皇帝楊廣執政期間所幹的那些事,對於後世中原的發展有重大的作用和意義。所以朝中重臣不停的彈劾姜鬆,讓同意吐蕃講和,皇帝根本不會輕易表態,這些事姜鬆早向皇帝上過奏摺,清楚姜鬆的目的。
皇帝重用姜鬆,給姜鬆手中擁有極大的權利,表面看不妥當。其實不是那樣的,皇帝心裡明白,姜鬆屬於草根重臣,沒有什麼強大的勢力、後臺,在朝中的影響力不大,就算是目前姜鬆集團的勢力也很弱小,皇帝沒有必要擔心姜鬆權利過大。
再說了,自從重用姜鬆以來,姜鬆爲皇帝確實是在辦實事。海關總署、域外總督署、遠洋貿易每年都爲皇
帝賺來大把的錢財,僅僅這三個部分,皇帝每年就有五百萬貫以上的進帳。這可是純收益,沒有其他支出,而隋朝每年的稅收總額也不過二千萬貫左右,那還是毛收入,各項費用支出外,真正的純收入不會有五十萬貫。面對這樣的成績,只要不是白癡皇帝都不會輕易收拾姜鬆,都會好好的重用姜鬆。
姜鬆率兵馬出征以來,爲皇帝送來了四十多萬的勞動力,這可是免費的強勞動力。皇帝不用再支付工錢,每名只需要一次性支付十多二十貫錢就行,就能免費使用。這數十萬強勞動力爲皇帝修建大運河、戰道等基礎工程有了保障。
這些事宜都是姜鬆在操作,都不用皇帝掏什麼錢財。說白了,對於皇帝來說,姜鬆就是招財童子,只會帶來好處。加上姜鬆基本不反對皇帝的意見,更不會挑皇帝的刺,只要是皇帝說的都兢兢業業的執行,甚至還喜歡拍皇帝的馬屁。
朝堂上,大臣們七嘴八舌上奏一翻,以禮部尚書楊玄感爲首的是同意和吐蕃講和,姜鬆一系的堅決反對,還有一部分則是以帝國利益爲重,建議詢問前線帶兵作戰的姜鬆,畢竟整個情況只有姜鬆最清楚。
“好了,諸位愛卿,這事就讓姜鬆處理,本來域外諸國的事就是由姜鬆負責,情況也是姜鬆最清楚,咱們就別瞎摻和。”
皇帝定子調子,朝中大臣就算有意見,有想法,心裡不滿,卻也不好再繼續反駁、糾纏。特別是那些收到禮物的官員,心裡本來就有鬼,在這樣的情況下傻子纔會爲吐蕃使臣力爭。
鄯善城中姜鬆不知道洛陽發生的情況,和扎西談崩後,立刻下達征伐命令,按原計劃由李靖、姜鬆二人各率四個突騎師團向吐蕃境內挺進。
其實,前段時間姜鬆、李派派出的幾路大軍對敦煌、鄯善同邊的收復接管,那些地盤都屬於吐蕃的地盤,就算是西海一帶同樣是吐蕃的管轄範圍。原吐谷渾的地盤,有很大一部分是隸屬吐蕃,並非中原地盤。現在再向吐蕃境內挺進,是要對囊日論贊進行毀滅性的打擊,向吐蕃境內縱深前進。
一氣之下離開姜鬆大帳的扎西,返回住處後氣憤難平,不過次日調整好心態,心平氣和的,正準備前往姜鬆大帳求見,繼續商談二國間的和平事宜。但是讓扎西沒有想到的是。姜鬆拒絕接見,只見隋軍大軍紛紛離開營地。
這下扎西真慌了,知道姜鬆昨天沒有開玩笑,是真的要出兵挺進吐蕃境內更深處,是真的要對吐蕃開戰了。
扎西求見無門,無法阻止姜鬆大軍向吐蕃縱深挺進,心裡那個急啊!沒有無可奈何之下,扎西乾脆守候在姜鬆大帳的外面,希望能見到姜鬆做最後的努力,避免二國間衝突升級。這才符合吐蕃的利益,爲吐蕃爭取一個發展的時間和空間。此時開戰,扎西明白很難抵擋住姜鬆大軍的進攻,這一點早在都城時就分析研究過。
姜鬆頭戴銀色鋼盔,穿着銀色戰甲,身披黑
色戰袍,手持漆黑的‘烏刺’長槍走出大帳。剛一出來就看到扎西呆在遠處,很無奈的搖頭苦笑。心裡也明白扎西來的目的,不過此時姜鬆不會再浪費時間,不會聽扎西再忽悠。
“姜大人,你這是要到那裡!”
呵呵!
“扎西,你也別裝逼了,難道你不清楚本官要到什麼地方嗎?既然囊日論贊不願意主動把掠奪到的東西送來,那本官就親自去取好了。”
戰火在吐蕃境內發生,受災最嚴重的當然是吐蕃。對於中原的百姓來說沒有任何影響。這也正是姜鬆一直向皇帝、身邊的人灌輸的,讓戰火遠離中原,把戰火放在對方的國境內發生。
“姜大人,我們再談談,戰爭對咱們二國都沒有好處,自古以來都是殺敵一千自損八。能用和平的手段解決問題,爲什麼還要用馬刀解決呢?”
扎西現在的情況明知不可能讓姜鬆大軍停下,心裡還是打算做最後的努力,希望奇蹟會出現。戰爭一旦升級,損失嚴重的是吐蕃,這一點扎西清楚。
“扎西,你也別廢話了,既然囊日論贊沒有誠意,那咱們戰場上見。咱們邊打邊談,等把你們打怕打碎打趴下時,咱們再來談就會容易。”
扎西聽後一愣!邊打邊談,到時候吐蕃戰敗後還怎麼談?要是能抵抗姜鬆大軍的話,誰願意來和你談,這不欺負人嗎?
“你……”扎西被姜鬆的的話氣得憋不出來,用手指着姜鬆,臉上怒氣衝衝,一付要把姜鬆撕大度包容的架式。
“扎西,跟隨本官將軍同行吧!咱們也好邊打邊談,等你覺得可以談的時候,咱倆再坐下來好好的談,現在談什麼都沒有用,誰讓囊日論贊不到黃河心不死,不見棺材不掉淚。”
扎西聽後氣得半死,強忍住心中的怒火道:“姜大人,你給一個具體的賠償數字,要賠償多少白銀才能罷休。”
呵呵!丫的!現在急了,想和談了。只是晚了點。
“扎西,本官也不廢話,讓囊日論贊賠償二千萬兩白銀,這是友情價,看上扎西你心慶的面子上,咱們二國罷兵,以前的衝突二清。當然,囊日論贊要是沒有那麼多銀子,用物資來抵扣也成。至於友好條約到時候再具體商量,不過前提先把賠償款付清。”
姜鬆心裡明白,吐蕃還是很有錢有。特別是囊日論贊,幾代人的積累,且都是貴族、國王,擁有的財富非常的巨大。二千萬對於囊日論贊來說只是九牛一毛,一定拿得出來。
啊!
二千萬兩白銀?開什麼玩笑,這不搶人嗎?扎西聽後真的傻眼,沒有想到姜鬆會如此心狠,既然漫天要價、獅子大開口。
姜鬆說出的數字讓扎西徹底震撼,半天回不過神來,呆若木雞的傻傻盯着姜鬆看,好一會纔回過神來,發現姜鬆早離開了。此時的扎西知道,談判徹底破裂,得趕快返回都城向國王囊日論贊報告情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