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晚宴

大都督府是狄知遜回到太原府任職之後第一時間就刻意爲李恪準備收拾的,他知道李恪喜歡看書繪畫和書法,所以書房的擺設跟漢王府的書房一模一樣。李恪在狄知遜的陪伴下來到了書房,對眼前書房的佈置很滿意。他是一個懷舊的人,很多東西用習慣了就不想扔。長安的時候他就對幷州太原府感覺很陌生,現在都督府的書房同他漢王府的書房一樣多少讓他有了些安慰。他對狄知遜的細心和對自己的關切之情很是感動,用略帶謝意的目光看了狄知遜一眼,狄知遜也同樣看了李恪一眼,兩人都明白彼此的含義,不約而同的微微一笑。

李恪進城之後大都督府的防衛工作已經被陳其率領的鷹衛接管,沒有李恪的命令任何人都不能隨意走動。所以,李恪和狄知遜在書房坐定之後鷹衛便奉上了茶水,李恪喝了一口之後對狄知遜問道,“同懷,出城迎接本王的主意到底是誰提的?本王今天在前廳怎麼發覺刺史府和都督府諸人之間的關係不是很融洽啊?”

“殿下,出城迎接你的主意是刺史府衆人的意思,微臣在剛上任之時他們便給我建議,微臣不好推辭就答應了他們的要求。”狄知遜沉吟了片刻說道,“至於刺史府和都督府不和在長安府是衆所周知的事情,只是殿下初到此地不熟悉情況而已。”

“喔?”李恪很驚訝,他沒有想到幷州的局勢會如此複雜,刺史府和都督府竟然會是面和心不合,“同懷可否給本王詳細介紹一下?”

“殿下,太原府在大唐的地位和意義微臣不用說你也該知道。所以,刺史府的官員大多都是太原各族世家子弟擔任;而上屆的幷州都督李績殿下肯定也不會陌生,他可是出自山東人氏。”

狄知遜說的很隱晦,但李恪經他這麼一說豈能不明白其中的關鍵之處。同時他對李世民對權利的駕馭深爲佩服,可以說他對權利的駕馭確實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他讓太原府士族大家的子弟在刺史府任職,表示對他們的恩寵,目的就是想籠絡他們。又讓新興起的山東豪強坐鎮幷州都督府,管理和節制幷州都督府所屬州縣的軍務和軍隊。關隴士族和山東豪強本就是兩個不同的陣營,相互之間肯定會爲了各自的勢力互相牽制對方,如此一來正好就達到他希望的權利平和的目的而又不會得罪太原府士族大家。李恪想到此時心裡對前廳郭孝恪對自己怎麼會用那樣的語氣說話有了瞭解。原來自己身爲都督府大都督和李言過分的親近讓身爲山東豪強一方的郭孝恪心裡有了牴觸啊,難怪他當時態度會那麼冷淡。

狄知遜看到李恪瞭然的表情就知道他明白了其中的關竅,隨即告辭道,“殿下日夜早已勞累不堪,還是先休息片刻,晚宴的時候微臣再過來接你。”

“恩,那就讓同懷費心了。”李恪也覺得自己有些疲憊。狄知遜離開之後蘭兒回稟李恪熱水已經準備妥當讓他沐浴更衣,李恪會心一笑,離開了書房。

太原府爲李恪接風洗塵的晚宴設在刺史府,李恪在狄知遜的攙扶下下了車架,在狄知遜的指引下來到大廳的時候發現刺史府和都督府的衆人早已等候他多時了。李恪邁入大廳,就見李言第一個迎了上來給他施禮,然後衆人跟在李言身後跟他見禮,李恪一一回復他們,並爽朗的笑道,“讓兄長和諸位久等了。”

“豈敢!豈敢!”李言笑道,他身後的刺史府衆人都因爲李恪這句話而誠惶誠恐,唯獨郭孝恪爲首的都督府衆將語氣不卑不亢。李恪覺得幷州的局勢要比他想的更復雜,如何平衡關隴士族和山東豪強之間的勢力纔是目前最主要的。雖然他是大都督,只管軍政不管民政,但明眼人都知道狄知遜是自己的人,自己就是不想管民政也難以解釋清楚。

“殿下請入座。”狄知遜在李恪出神之際突然說道。

“諸位就坐吧。”李恪醒悟之後忙掩飾了一下自己的失態對衆人說道。大家坐定之後狄知遜便一個一個跟李恪介紹了一下刺史府的諸官,除了他和李言之外還有刺史府長史元德謙、司馬於開倫。元德謙和於開倫對於李恪禮數很周到,但李恪從他們語氣和表情上可以看出兩個人對自己的態度還是很冰冷。在太原城外的時候李恪沒有太過注意,經過和狄知遜在書房中的談話,此時他聽到眼前這兩個人的名字時心裡也是一驚,難道他們是關隴集團元家和於家的人?這兩家在關隴集團可是核心成員啊。李恪也不暇思索的給他們施禮,兩人連說不敢當。

所謂的關隴集團是由西魏的八柱國家族,他們分別是:宇文泰家族、元欣家族、李虎家族、李弼家族、於謹家族、獨孤信家族、侯莫陳崇家族。還有除宇文泰、元欣外其餘六人統領府兵,形成“十二大將軍”。“八柱國十二大將軍”關隴集團初具規模。此後幾個朝代的皇族、後族大都出自於這些家族,如:宇文泰子孫爲北周皇族、大將軍楊忠子孫爲隋朝皇族、李虎子孫爲唐朝皇族,北周歷代皇后也多在這些家族中產生,隋文帝皇后、唐高祖李淵之母都出自八柱國裡的獨孤信家族。由此可見關隴士族集團的規模。

李言在介紹完刺史府諸人之後李恪正想思考一番於開倫和元德謙兩人任職刺史府的事,就聽見都督府長史郭孝恪對他介紹都督府的諸將。李恪及時收回自己的思緒認真傾聽,他可不想今天在城外那樣心不在焉了,他現在最主要的就是要了解都督府的衆人,所以當郭孝恪介紹衆人的時候不甘於絲毫怠慢。郭孝恪除了他自己是都督府長史不需要介紹之外,他介紹的人中有兩個人是都督府的司馬,他們分別是孫貳朗和王衝。

“末將參見殿下!”孫貳朗和王衝施禮道,但眼中掩飾不了那一份孤傲的神色。他們兩個都是李績的心腹愛將,跟李績同在李密手下做事然後歸唐的將領,跟郭孝恪一樣,都是在戰場上出生入死的悍將。李績在調到朔方的時候將他們兩個都留在了都督府,李恪不知道李績留下兩人的目的。但對於這兩個陌生將領,對他們對自己的傲慢他沒有放在心上。他不暇細看兩人,擺手示意兩人不需要多禮。然後就是錄事參軍徐輝和功曹數人都一一見過李恪。最後將目光盯在了給他施禮的都督府將軍李孟嘗身上。對於李孟嘗李恪不陌生,他是李世民玄武門政變的九大急先鋒之一,李世民能夠讓他在太原府幷州大都督府擔任統軍將領這樣的要職,可見對他的信任和器重。此時,李恪看着眼前身材中等,臉型消瘦,但目光凌厲的李孟嘗心中不由的讚歎確實是一員虎將啊。

“末將李孟嘗見過殿下。”李孟嘗見李恪注視自己,便朗聲說道。常年跟隨李世民征戰沙場的他確實很有氣度,對李恪施禮時的語氣很誠懇,但掩飾不了他軍人的不卑不亢。

李恪不敢怠慢,他連忙止住李孟嘗還禮道,“李將軍不用多禮,請坐。”

李孟嘗之後便是一些副將、偏將之類的人也給李恪一一行禮,等郭孝恪在介紹完都督府衆將請李恪坐到主座後,李恪心裡這才鬆了一口氣,同時他還注意到了另一個小將郭侍封,郭孝恪的次子。

回到主位坐下的李恪此時處境很尷尬,刺史府衆人除了狄知遜和李言之外其他人對自己都是語氣和氣而內心則很輕視。都督府中將領除了李孟嘗因爲自己是皇上的三子而對自己頗爲誠懇之外,其他人的態度也都很冷淡。李恪雖然是漢王是皇子是當今皇上的三皇子,但衆人對這個只有十五歲的幷州大都督沒有多少的敬畏,他們禮貌的表現只是出於他是李世民的兒子這個原因而已。

“第一次參加宴會可不能墮了自己的威風啊,不然自己以後還怎麼坐鎮幷州呢?”李恪暗自思量道,他環顧四周,發現自己的親衛陳其站在他的身後不遠處,而騎兵將領蘇定方和府官許敬宗兩個人都沒到場,李恪細細一想心裡便有了定計。

“同懷。”李恪對狄知遜親切的喊道,“延族和定方二人呢?本王怎麼不見他們在堂上呢?”

狄知遜聽完李恪的詢問,這才掃視了衆人一眼,見沒有發現蘇定方、陳其和許敬宗三人,心中奇怪刺史府怎麼會沒有邀請這三個人呢?隨即,他看了身邊的李言一眼,見李言也是一臉的糊塗,心中一驚,難道是有人刻意爲之?隨即忙道,“殿下,此事微臣不知,請稍等,微臣這就去看看。”

狄知遜的話剛說完,就聽見有人小聲嘀咕道,“粗鄙之人也能上堂赴宴,真是太可笑了!”

李恪聽完這句話之後臉上沒有變化,但心裡非常惱怒,他將目光轉向了聲音來源處,原來說這句話的就是都督府司馬孫貳朗。他說話的聲音雖然不大,但大廳中每個人都聽進了耳中,衆人突然靜止不語,將目光轉向了李恪。

第104章 你都是爲了我好第338章 你有更大的舞臺第616章 我們又見面了第289章 漢王和突利二汗第309章 突利看的很透第277章 心有猛虎第542章 十二萬大軍灰飛煙滅第239章 真真假假第一百六二十章 兩個基佬引發的血案第38章 組建蹴鞠寺(下)第496章 一箭封喉第278章 雲妹妹要來了第384章 和軍神的對話第70章 貪贓舞弊第440章 遇到神相該怎麼辦?第293章 兵力部署第206章 李治出生第246章 各懷心思第234章 有人在偷聽談話第421章 北王也無奈第294章 大戰前夕第59章 羣英匯聚第195章 黎明的反擊第654章 新的吐蕃建國第464章 聽到談話了第577章 玩的就是你第93章 組建重騎兵第551章 大相是什麼東西第167章 鐵案第615章 就是爲難你第37章 組建蹴鞠寺(上)第274章 內幕第452章 營州水師第72章 蠟丸密信第172章 朝局分析第561章 四千顆人頭起到的效果第212章 三方匯合第221章 大家都有想法第324章 當軍神遇上梟雄(二)第590章 亂戰第462章 請客,斬首,收下當狗第660章 陳其的心思第437章 陸軍學院的設想第431章 商業帝國第384章 和軍神的對話第130章 陰謀第23章 李泰的心思第89章 要過年了第201章 長安的情報第432章 大封功臣第23章 李泰的心思第216章 約戰李承乾第557章 三路大軍第611章 慘勝第700章 發兵長安(二)第377章 背水一戰(三)第684章 支持的人不多啊第287章 狼行千里吃肉第550章 兩國所謀第326章 當軍神遇上梟雄(三)第308章 梟雄就是梟雄第491章 犯我陸軍學院者,雖強必斬之第519章 不能固步自封第146章 殺!殺!殺!第300章 十萬雄兵第127章 帳中對話第21章 初遇馬周第621章 陰謀的強大第176章 兩翁之意不在宴會第460章 跟崔氏結仇第416章 辯機死了第177章 嚇唬你們滴第207章 理想是禽獸第193章 回家!第76章 血戰到底(二)第3章 你是朕的兒子第673章 長相守第657章 兵臨邏些城第647章 青唐城(四)第212章 三方匯合第543章 國恥第202章 張公謹和杜君綽第296章 突厥人之間的騎兵戰第15章 練劍第223 談話間得十萬大軍第629章 發兵吐蕃第695章 戰鬥第281章 北伐之爭(下)第378章 背水一戰(四)第16章 太子和賢臣第70章 貪贓舞弊第416章 辯機死了第443章 殿下,我贏了第408章 新的封賞第506章 其心可誅啊第47章 演練比賽(三)第469章 宇文過的身世第510章 四將會聚大典第585章 慘戰(二)第99章 書房論勢
第104章 你都是爲了我好第338章 你有更大的舞臺第616章 我們又見面了第289章 漢王和突利二汗第309章 突利看的很透第277章 心有猛虎第542章 十二萬大軍灰飛煙滅第239章 真真假假第一百六二十章 兩個基佬引發的血案第38章 組建蹴鞠寺(下)第496章 一箭封喉第278章 雲妹妹要來了第384章 和軍神的對話第70章 貪贓舞弊第440章 遇到神相該怎麼辦?第293章 兵力部署第206章 李治出生第246章 各懷心思第234章 有人在偷聽談話第421章 北王也無奈第294章 大戰前夕第59章 羣英匯聚第195章 黎明的反擊第654章 新的吐蕃建國第464章 聽到談話了第577章 玩的就是你第93章 組建重騎兵第551章 大相是什麼東西第167章 鐵案第615章 就是爲難你第37章 組建蹴鞠寺(上)第274章 內幕第452章 營州水師第72章 蠟丸密信第172章 朝局分析第561章 四千顆人頭起到的效果第212章 三方匯合第221章 大家都有想法第324章 當軍神遇上梟雄(二)第590章 亂戰第462章 請客,斬首,收下當狗第660章 陳其的心思第437章 陸軍學院的設想第431章 商業帝國第384章 和軍神的對話第130章 陰謀第23章 李泰的心思第89章 要過年了第201章 長安的情報第432章 大封功臣第23章 李泰的心思第216章 約戰李承乾第557章 三路大軍第611章 慘勝第700章 發兵長安(二)第377章 背水一戰(三)第684章 支持的人不多啊第287章 狼行千里吃肉第550章 兩國所謀第326章 當軍神遇上梟雄(三)第308章 梟雄就是梟雄第491章 犯我陸軍學院者,雖強必斬之第519章 不能固步自封第146章 殺!殺!殺!第300章 十萬雄兵第127章 帳中對話第21章 初遇馬周第621章 陰謀的強大第176章 兩翁之意不在宴會第460章 跟崔氏結仇第416章 辯機死了第177章 嚇唬你們滴第207章 理想是禽獸第193章 回家!第76章 血戰到底(二)第3章 你是朕的兒子第673章 長相守第657章 兵臨邏些城第647章 青唐城(四)第212章 三方匯合第543章 國恥第202章 張公謹和杜君綽第296章 突厥人之間的騎兵戰第15章 練劍第223 談話間得十萬大軍第629章 發兵吐蕃第695章 戰鬥第281章 北伐之爭(下)第378章 背水一戰(四)第16章 太子和賢臣第70章 貪贓舞弊第416章 辯機死了第443章 殿下,我贏了第408章 新的封賞第506章 其心可誅啊第47章 演練比賽(三)第469章 宇文過的身世第510章 四將會聚大典第585章 慘戰(二)第99章 書房論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