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朕要懲罰你

李恪在李世民問他如何對待突厥問題的時候就知道會有如此一問,便不緊不慢的說道:“啓稟父皇,今天所說,確實是兒臣所想,並非有他人指使。”

李世民知道李恪不會欺騙他,所以,雖然臉上沒有表現出來,內心卻震撼不已。如此慎密的決策盡然是出於一個孩子之口,更多的是作爲父親對兒子能取得如此的成就而感到欣慰。

他笑道:“未曾想到經此一役,你倒是思想開闊了許多,有這般的見解,父皇感到高興。”

李恪看到李世民不斷變化的表情,一顆心高懸着,如今在聽到這句話,一顆心終於落地。但就在此時,李世民又道:“聽說昨天你偷偷出宮,在長安城又闖禍了?”

李世民如此一問,李恪頓時感覺全身冰冷,立馬道:“父皇,兒臣只是想去看看岑先生,還有一起玩到大的哲威他們。至於,至於在酒樓那件事情,不是兒臣刻意爲之。”

李世民今天心情好,所以,沒有想過過多的責備李恪,只是道:“你一個堂堂的王爺,跟市井無賴打架鬥毆成何體統。不過此事也不能怪你,只是,事後你對劉夢龍的處置有些不當,不該濫用私刑。”

“兒臣知錯了,還請父皇責罰。”李恪急忙認錯。

“懲罰是必須的。”李世民道:“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你也不例外,不過那劉夢龍也只是一個市井無賴,你對他嚴懲就是幫了長安城的百姓,朕就從輕處罰你吧。”

李恪聽到李世民說要責罰自己,心裡一陣冰涼,已經做出你說什麼就什的態度,但就在這是卻聽李世民道:“朕懲罰你在府中禁足一個月,抄千遍《蘭亭序》,你可滿意?”

“滿意,滿意。”李恪欣喜道:“多謝父皇。”

看到眼前兒子的表現,李世民心中也是一陣好笑。

而後,李恪又把岑文本做自己老師的事情告訴了李世民。

李世民對於兒子開始學文之事很驚訝,便問道:“你何時對學文之事如此上心?”

李恪知道李世民會有此一問,便道:“父皇,這是兒臣經過刺殺受驚後的領悟,覺得不能整天打打殺殺,學習知識也是一件好事。”

李世民聽後,甚爲滿意,心中高興兒子能有這樣的情趣,便道:“既然如此,朕答應你了。”

李恪聽高興的道:“兒臣,多謝父皇。”

李世民因爲政務繁忙,還有很多奏章要他批覆就沒有根李恪多說。勉勵了他一番之後讓他退了出來。

李恪也不便多打擾他,臨走說了幾句:父皇要注意身體,不要太過勞累的話,便退出了兩儀殿。李世民雖然忙於政務,沒有跟李恪說太多的話。但他能感受到李恪對他的關心,這讓他心裡對李恪又多了一份愛意。

出了兩儀殿,李恪心情大好。因爲,他今天又有了不少的收穫。老遠就看見不遠處的小寶子,小寶子見到李恪,快步跑過來對李恪道:“殿下現在是否要回府?劉老剛纔說他在府裡陪你練劍。”

李恪心裡想着學武的事情,便帶着小寶子急急忙忙朝自己的府邸而去。

看着李恪走遠的背影,李世民心裡的煩惱一掃而光,開始思考最近大臣們討論的冊立太子的事情。通過他對李恪的考教,可以看出他在文治武功方面有很強的天賦,對於如何治理國家也有自己的獨特見解。把百姓放在第一位,是李世民認爲一個帝王,一個國家統治者必須牢記的定律。而李恪能減免賦稅,降低封地標準,減輕百姓負擔真實體現了他的愛民之心。通過以往的歷史,李世民深深知道,只有百姓富強,人民生活安定了,國家才能夠繁榮昌盛。

然而,古今帝王能懂這個道理的有幾個呢?所以,他覺得李恪身上所具有的最大有點就是懂得百姓和君王孰重孰輕的道理。想到這裡,李世民開始有點煩惱,自古長幼有序,嫡庶有別,李恪始終不是嫡子,立他爲太子會遭到很多人的反對。

並且,他的身份還還有些尷尬,隋煬帝外孫的身份令他不可能得到跟他一起征討天下,打下大唐江山的衆人的支持。雖然,有部分羣臣建議立他爲太子。但是,立李恪爲太子不是他和部分人所能決定的。立儲關係到方方面面的利益,雖然是自己的家事,但也不是他一個人說了算,這就是帝王,這就是皇帝,自己的家事就是天下事,自己的一舉一動影響着整個大唐,影響着他身邊的任何一個人。

反而以長孫無忌爲首的衆人都建議立嫡長子李承乾爲太子。只是,李承乾的性格和才能他清楚,雖說不上優秀,但也不算很差,若跟李恪比起來,就有點相形見拙了。

李恪已經能想到,他和李世民的一番對話會讓李世民更加關注他,同時會讓長孫無忌對他越發戒心。只是,他沒有想到,他的一番回答還讓李世民有了立他爲儲的想法。

第200章 英雄豖第658章 給吐蕃人的沉重一擊第553章 跟你打個賭吧第401章 這裡也有陰謀第194章 陰謀還是陽謀?第534章 太子小也,當圖霸天下第187章 要馬,要羊,要女人第256章 有個靠山第361章 戰爭就是藝術第680章 薛禮和蒙昭的一戰成名(上)第676章 本王該怎麼辦第522章 置身事外第117章 朝議使者第218章 不一樣的玄武門政變第94章 不敢居後第306章 潰敗的結果第407章 王方翼第705章 自白第368章 真正的決戰(三)第132章 刀鋒入骨不得不戰第679章 遼東戰況第524章 那就這樣吧!第428章 和柴紹的對話第278章 雲妹妹要來了第352章 頡利的動作第189章 鬼面騎的處女戰第108章 突利的心思第538章 第一次,沒了第222章 撲朔迷離第220章 不詳的預感第309章 突利看的很透第62章 華麗的廝殺第81章 反思和反擊第551章 大相是什麼東西第83章 三百護衛第405章 坊間傳聞第463章 那就給他走三步第567章 北王論人論戰第72章 蠟丸密信第128章 自薦第589章 誰在算計誰呢?第51章 兩儀殿論朝政第185章 商議第62章 華麗的廝殺第527章 長安的又一輪風波第129章 華麗的送別第36章 聯賽的設想第328章 絕對的信任第291章 李恪設計的騙局第616章 我們又見面了第151章 書房談話第413章 你敢殺“唐”的頭領第294章 大戰前夕第393章 雲妹妹又漂亮了啊第50章 李世民的誇獎第628章 內奸第379章 背水一戰(五)第692章 北上第647章 青唐城(四)第296章 突厥人之間的騎兵戰第429章 北王的意第596章 諸將的聚會(一)第593章 退了嗎?第302章 大戰(一)第23章 李泰的心思第88章 只願君心似我心第526章 發行唐幣第63章 黑衣雙煞第376章 背水一戰(二)第623章 又要結婚了第206章 李治出生第362章 張公謹的對策第677章 父皇你要保重啊第100章 新軍主帥第697章 繼續第696章 降了嗎第386章 突厥退兵了,我們要追第469章 宇文過的身世第320章 漢王和李靖第129章 華麗的送別第647章 青唐城(四)第70章 貪贓舞弊第664章 千萬別低估你的對手第591章 黑夜裡,像一陣風一樣的騎兵第420章 孫貳朗的煩惱第377章 背水一戰(三)第195章 黎明的反擊第397章 皇帝的心思第346章 爲兄弟而戰第218章 不一樣的玄武門政變第112章 長孫無忌的秘密第646章 青唐城(三)第407章 王方翼第114章 一人滅一國第633章 不一樣的唐軍第270章 罷黜和貶黜第134章 一百零八第238章 進宮覲見第332章 強者的對決(二)第415章 撥亂反正
第200章 英雄豖第658章 給吐蕃人的沉重一擊第553章 跟你打個賭吧第401章 這裡也有陰謀第194章 陰謀還是陽謀?第534章 太子小也,當圖霸天下第187章 要馬,要羊,要女人第256章 有個靠山第361章 戰爭就是藝術第680章 薛禮和蒙昭的一戰成名(上)第676章 本王該怎麼辦第522章 置身事外第117章 朝議使者第218章 不一樣的玄武門政變第94章 不敢居後第306章 潰敗的結果第407章 王方翼第705章 自白第368章 真正的決戰(三)第132章 刀鋒入骨不得不戰第679章 遼東戰況第524章 那就這樣吧!第428章 和柴紹的對話第278章 雲妹妹要來了第352章 頡利的動作第189章 鬼面騎的處女戰第108章 突利的心思第538章 第一次,沒了第222章 撲朔迷離第220章 不詳的預感第309章 突利看的很透第62章 華麗的廝殺第81章 反思和反擊第551章 大相是什麼東西第83章 三百護衛第405章 坊間傳聞第463章 那就給他走三步第567章 北王論人論戰第72章 蠟丸密信第128章 自薦第589章 誰在算計誰呢?第51章 兩儀殿論朝政第185章 商議第62章 華麗的廝殺第527章 長安的又一輪風波第129章 華麗的送別第36章 聯賽的設想第328章 絕對的信任第291章 李恪設計的騙局第616章 我們又見面了第151章 書房談話第413章 你敢殺“唐”的頭領第294章 大戰前夕第393章 雲妹妹又漂亮了啊第50章 李世民的誇獎第628章 內奸第379章 背水一戰(五)第692章 北上第647章 青唐城(四)第296章 突厥人之間的騎兵戰第429章 北王的意第596章 諸將的聚會(一)第593章 退了嗎?第302章 大戰(一)第23章 李泰的心思第88章 只願君心似我心第526章 發行唐幣第63章 黑衣雙煞第376章 背水一戰(二)第623章 又要結婚了第206章 李治出生第362章 張公謹的對策第677章 父皇你要保重啊第100章 新軍主帥第697章 繼續第696章 降了嗎第386章 突厥退兵了,我們要追第469章 宇文過的身世第320章 漢王和李靖第129章 華麗的送別第647章 青唐城(四)第70章 貪贓舞弊第664章 千萬別低估你的對手第591章 黑夜裡,像一陣風一樣的騎兵第420章 孫貳朗的煩惱第377章 背水一戰(三)第195章 黎明的反擊第397章 皇帝的心思第346章 爲兄弟而戰第218章 不一樣的玄武門政變第112章 長孫無忌的秘密第646章 青唐城(三)第407章 王方翼第114章 一人滅一國第633章 不一樣的唐軍第270章 罷黜和貶黜第134章 一百零八第238章 進宮覲見第332章 強者的對決(二)第415章 撥亂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