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新的封賞

兩儀殿。

除了大唐皇帝李世民之外,還有房玄齡和杜如晦、長孫無忌、魏徵、王珪、蕭禹以及褚遂良和岑文本。

本來中樞議事,岑文本是沒有資格參與其中的。但是,岑文本和房玄齡負責北征大軍的糧草輜重問題,李世民覺得討論北征將士的軍功封賞應該讓他參與,所以,岑文本便也在這種中樞大佬之中。而兩儀殿內,除了褚遂良是秘書郎,負責詔書的起草以及岑文本這個異數之外,像蕭禹、王珪和房杜二人都是三省的最高長官,像長孫無忌和魏徵都有參政之權。所以,現在的兩儀殿這些人才是真正大唐的大佬們,他們纔是左右大唐政局的風雲人物。

“恩,這份奏報你們都看到了吧?”李世民將蘇定方和陳其繳獲的錢財的清單遞給了一旁的長孫無忌道,“他們兩人立下的這份功力很大啊,所以,我們之前對他們的封賞可能有失妥當,這次還需要再議意。”

蘇定方和陳其的封賞還有職位的安排都跟所以立功將士封賞有關係,他們兩人要調整,那就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其他將領的軍功自然要重新安排才行。

所以,衆人在聽到李世民的這句話的時候開始苦苦思索良策。

他們所謂思索可不是怎麼重新封賞蘇定方和陳其,而是在想怎麼利用這次機會給自己撈取最大的好處。

所以,衆人之中誰都不願第一個開口提出意見,即便是房玄齡和杜如晦這兩個不依附於任何皇子的中立派,他們兩人也不敢第一個開口,他們雖然沒有參與到任何一個皇子的奪嫡之中,但審時度勢的他們兩個人也不想李恪等三人是之中任何一個人的勢力過大,所以,力爭使權利的平衡的他們兩人自然也很謹慎。

衆人都有自己的心思,如此一來,兩儀殿裡突然變得安靜了下來,李世民倒是成了冷場帝,沒有人附和他。

李世民看到衆人都不說話,自然清楚他們的心思,不過他也不惱怒,身爲帝王的他也很無奈。所以,他看中了衆人一眼,輕聲的咳嗽了幾聲。

“皇上,微臣以爲我們還是先討論突厥的安置問題和對漢王的封賞,再討論立功將士的封賞不遲!”蕭禹倒是不卑不亢,敢說敢言的建議道。

“恩!”李世民點頭道,“那就先把怎麼安置突厥和突利的封賞定下來再說吧!”

因爲,突利提出了要跟大唐聯姻的請求,李世民也沒有拒絕突利的請求。所以,衆人以爲大唐跟聯姻的遲早的事,而既然大唐和突厥突利聯姻,那突利的封賞自然要重新商議。起初,李世民和房玄齡、長孫無忌等對突利的封賞是將突利故地設置爲順州、裕州、化州、長州等四州,以突利爲北平郡王兼順州都督,掌管四州軍務,頡利故地爲六州,置定襄、雲州兩都督府。又爲了安撫突厥人,將阿史那蘇尼失封爲懷德郡王,阿史那思摩爲懷化郡王,兩人皆歸屬於突利治下。將頡利的故地分爲六州,分別置定襄和雲州兩都督府,全部都歸併州大都督治下。這樣一來的話,突利的封賞很封侯,又封賞了兩個阿史那的王子子弟籠絡了突厥人,即便是頡利和突利的屬地被大唐控制,突厥也不會有太大的牴觸情緒。

可是,現在突利提出聯姻,這個封賞就必須要變。因爲,大唐一旦跟突利聯姻,突利跟大唐的關係又近了一步,他不但成了大唐的親貴,而且還成了大唐盟友和大唐邊防上的最爲堅實的一道屏障,所以,在這種情況,李世民要再依照以前的封賞的話那就顯得他吝嗇,這樣會讓突利寒心。

“皇上,微臣的建議是,將突利屬地四州中的化州、長州兩州劃歸到幽州都督府治下,再將幽州都督府提升道幽州大都督府的級別,將剩下的圖論河、順州、裕州於襄城城置定襄都督府,再將頡利的六州置同州大都督府,就讓突利以北平郡王的身份掌管同州大都督府的大都督吧!”蕭禹開口說道,“這樣就減去了順周、雲州和定襄三個都督府,增加了幽州大都督,正好讓蘇定方出任幽州大都督府的大都督,就解決了他的封賞問題。”

“恩”李世民沉點頭道,他覺得蕭禹的提議不錯,減少了三個下州都督府,增加了一個大都督府,這樣就更加利於管理幽北草原。再者,李世民從蕭禹的話中提出了一層意思,那就是提升了幽州大都督之後,幽州大都督府兵力對增加,這樣即便是突利再有二心,憑藉幽州的軍事實力也能跟他周旋一二等到大唐的援軍到達,不至於出現控制不了的局面。所以,對蕭禹提出的幽州大都督由蘇定方擔任李世民也沒有意見,他覺得以蘇定方的軍事才能,確實能夠擔當防備突利和突厥人的重任,要放別人他還真不放心。

李世民已經答應了蕭禹的建議,長孫無忌和王珪兩人對蘇定方升遷至幽州大都督的位置即便不滿意也不敢反駁,只是心裡震驚於李世民對李恪的寵愛,畢竟蘇定方是李恪的人,李世民能夠讓蘇定方擔任幽州大都督的官職,裡面肯定也寵愛李恪的嫌疑。

既然突利的封賞解決了,其他大唐立功將士的封賞便輕鬆了不少。

首先,杜君綽被任命爲同州都督府長史,比他的雲州守將的官職是連升好幾級。這也是大唐對突利的一種牽制,李世民即便再大度也不能讓同州大都督府大都督成了突厥人的天下,而張公謹因爲回到代州之後身體不適,李世民特意讓他長安養病,這樣他的代州都督位置被李孟嘗代替,程名振是不是出於李世民對李泰的寵愛,盡然將他封到了揚州大都督府擔任將軍,而揚州大都督的李泰,程名振去揚州自然是如魚得水。孫貳朗被任命爲雲州將軍,能夠獨自領軍守城,官職有所提升,劉仁軌被任命爲營州都督府都督,陳其則是被任命爲幷州大都督將軍,擔任了李孟嘗當初的職位,可以說是官升了兩級,而且,他還屬於大唐十二衛中的將軍,要比一般的同級將軍的地位要高不少。

如此一來,對打敗突厥立下汗馬功勞的主要將領官職任命完畢,只剩下了李恪、李靖和王中長三個人。

對於李靖和李恪這兩員打敗突厥的主帥,衆人自然也看的出他們的封賞李世民不想跟大家討論。所以,衆人也就識趣的避開不談,靜等李世民的旨意。而對於剩下的生擒頡利的王中長,因爲這次封賞漢王一黨的受益很大,而王中長的功勞又不小,所以,爲了平衡李恪和李承乾還有李泰之間的實力,李世民則是出奇的沒有升遷他的官職,只是賞給了王中長一個忠勇伯的爵位,而即便的官職沒有得到封賞,對於王中長這樣的寒門子弟,封賞他忠勇伯的爵位也很厚重。

確定完立功將士的封賞問題,李世民看到衆人都在等到自己的旨意,他清楚這是在等下他對李靖和李恪的封賞。

所以,李世民沉聲道,“突利跟朕提出要跟大唐聯姻,朕深以爲然,大唐跟突厥剛經歷一場戰爭,國庫損耗很大,百姓生活將越發的艱難,在這種情況下爲了能夠穩定突厥人和安撫突利,朕決答應突利的請求,讓朕的三子漢王李恪跟突利之女阿史那雲完婚,這件事情就交給玄齡你來操辦吧!”

李世民的這句話晴天霹靂,頓時讓兩儀殿的衆人吃驚不小,讓李恪跟阿史那雲完婚……大家很清楚這就等於斷絕了李恪入主東宮的路。不過在吃驚衆人之中,大家的反應不一,像長孫無忌表現的很淡定,好像他很早就知道這個結果一樣,而王珪即便是掩飾了震驚,但臉色還是有所表露,只有李恪一黨的褚遂良和岑文本兩人的臉色有點難看。

李世民不管衆人的反應,繼續說道,“至於對李恪的封賞——”李世民停頓了一下,看到衆人都望向了自己,他便繼續說道,“突厥新敗,大唐對突厥的統治不穩,而李靖又年事已高,但邊關還是需要有震得出突厥將領統領大軍才行,而朕認爲李恪就是不二人選。所以,朕決定改封李恪爲北王,將河東道、河北道、河南道、關內道四道合併,統稱北府,四道下設都督府兵馬皆歸北府統領,任命李恪爲北府兵馬大總管。”

震驚!

沉靜!

兩儀殿的衆人倒吸了一口涼氣,他們沒有想到李世民對李恪的封賞會這麼高,給李恪權利會這麼大。不過衆人想到李恪跟阿史那雲結婚之後斷絕了他入主東宮的希望,這可能李世民這是對李恪的補償時,衆人也就不在驚訝了。他們知道李世民對李恪的寵愛,現在斷絕了李恪的入主東宮的機會,李世民這樣補償李恪,大家到時覺得情理之中。但是,這些人之中長孫無忌除外!

“皇上,那北王李恪擔任了北府行軍大總管之後,他的幷州大都督的職位該有誰擔任?”王珪這個時候諫言道。

“就像李恪繼續擔任幷州大都督節制河東道河北道的兵馬吧!”李世民繼續說道,幷州可是大唐根本,特別是幷州是太原府的李唐的發家之地,李世民可不想將這個地方交給宗室之外的將領。

李世民的這句話爲這次封賞畫下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所以,李世民見衆人都沒有異議,他便下令褚遂良擬甚至,等到第二天太極殿上公佈。

第558章 渭水橋畔,誰心依舊第66章 心急如焚第211章 四國使團第110章 宿州急報第582章 改革軍制第一步第187章 要馬,要羊,要女人第509章 光陰如箭第435章 蒐羅人才第54章 渭水送別第5章 奇人岑文本第566章 第一戰第290章 萬軍叢中取上將首級第153章 暗中部署第43章 賽前的擔心第58章 大唐豪門第646章 青唐城(三)第301章 你的話,我信第278章 雲妹妹要來了第101章 同心協力第117章 朝議使者第11章 納投名狀,結兄弟義第477章 放榜了!就是沒有你的名字第11章 納投名狀,結兄弟義第447章 孫思邈的蹤跡第86章 待到相會是幾時第376章 背水一戰(二)第348章 突厥人的夜襲第583章 戰前第666章 兵圍邏些城第3章 你是朕的兒子第30章 黑衣衛第447章 孫思邈的蹤跡第438章 消減突厥騎兵第431章 商業帝國第246章 各懷心思第196章 鬥將第498章 這就是搏殺第307章 漢王的心思——殺俘第53章 寶藏和皇位第221章 大家都有想法第521章 房遺愛大婚第75章 血戰到底(一)第362章 張公謹的對策第581章 大相,想出了攻城的辦法第312章 中樞的意見第240章 第二次公審第245 嚴查到底第313章 妒忌是怎麼產生的第43章 賽前的擔心第104章 你都是爲了我好第405章 坊間傳聞第211章 四國使團第275章 三大世家第621章 陰謀的強大第481章 李言的處理結果第600章 祿東讚的陰謀和吐谷渾可汗的想法第251章 第三次三堂會審(上)第266章 不要再說了!第525章 唐幣第3章 你是朕的兒子第365章 精兵簡政第348章 突厥人的夜襲第688章 將相謀第644章 八大土司的陰謀第441章 遇到薛仁貴第43章 賽前的擔心第315章 漢王的擔憂第281章 北伐之爭(下)第648章 坑殺三十萬第362章 張公謹的對策第615章 就是爲難你第627章 秘術第562章 四十萬聯軍第438章 消減突厥騎兵第49章 演練比賽(四)第121章 相贈親衛第330章 當軍神遇上梟雄(六)第351章 張公謹的軍報第24章 名將歸心第586章 慘戰(三)第178章 都是狠人啊!第116章 那就和談吧第202章 張公謹和杜君綽第440章 遇到神相該怎麼辦?第98章 侯君集的決定第337章 新任命的主審第528章 以靜制動第391章 梟雄時代的落幕第546章 敗北的理由的陰謀第32章 馬球和足球第563章 鬥智鬥勇第709章 真相的殘忍的第250章 偷聽者第602章 黃雀在後第203章 述職第457章 學院建成第466章 叔舅的秘密第227章 對扶桑的政策——殺第271章 最近的判決第130章 陰謀
第558章 渭水橋畔,誰心依舊第66章 心急如焚第211章 四國使團第110章 宿州急報第582章 改革軍制第一步第187章 要馬,要羊,要女人第509章 光陰如箭第435章 蒐羅人才第54章 渭水送別第5章 奇人岑文本第566章 第一戰第290章 萬軍叢中取上將首級第153章 暗中部署第43章 賽前的擔心第58章 大唐豪門第646章 青唐城(三)第301章 你的話,我信第278章 雲妹妹要來了第101章 同心協力第117章 朝議使者第11章 納投名狀,結兄弟義第477章 放榜了!就是沒有你的名字第11章 納投名狀,結兄弟義第447章 孫思邈的蹤跡第86章 待到相會是幾時第376章 背水一戰(二)第348章 突厥人的夜襲第583章 戰前第666章 兵圍邏些城第3章 你是朕的兒子第30章 黑衣衛第447章 孫思邈的蹤跡第438章 消減突厥騎兵第431章 商業帝國第246章 各懷心思第196章 鬥將第498章 這就是搏殺第307章 漢王的心思——殺俘第53章 寶藏和皇位第221章 大家都有想法第521章 房遺愛大婚第75章 血戰到底(一)第362章 張公謹的對策第581章 大相,想出了攻城的辦法第312章 中樞的意見第240章 第二次公審第245 嚴查到底第313章 妒忌是怎麼產生的第43章 賽前的擔心第104章 你都是爲了我好第405章 坊間傳聞第211章 四國使團第275章 三大世家第621章 陰謀的強大第481章 李言的處理結果第600章 祿東讚的陰謀和吐谷渾可汗的想法第251章 第三次三堂會審(上)第266章 不要再說了!第525章 唐幣第3章 你是朕的兒子第365章 精兵簡政第348章 突厥人的夜襲第688章 將相謀第644章 八大土司的陰謀第441章 遇到薛仁貴第43章 賽前的擔心第315章 漢王的擔憂第281章 北伐之爭(下)第648章 坑殺三十萬第362章 張公謹的對策第615章 就是爲難你第627章 秘術第562章 四十萬聯軍第438章 消減突厥騎兵第49章 演練比賽(四)第121章 相贈親衛第330章 當軍神遇上梟雄(六)第351章 張公謹的軍報第24章 名將歸心第586章 慘戰(三)第178章 都是狠人啊!第116章 那就和談吧第202章 張公謹和杜君綽第440章 遇到神相該怎麼辦?第98章 侯君集的決定第337章 新任命的主審第528章 以靜制動第391章 梟雄時代的落幕第546章 敗北的理由的陰謀第32章 馬球和足球第563章 鬥智鬥勇第709章 真相的殘忍的第250章 偷聽者第602章 黃雀在後第203章 述職第457章 學院建成第466章 叔舅的秘密第227章 對扶桑的政策——殺第271章 最近的判決第130章 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