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有小孩,我不會讓我的小孩做我的乖寶寶,我會引導着,而不是一味決定讓他只會做個聽話的孩子,因爲這會失去孩子最想要最能成就孩子非凡人生的個性與潛能!
從小到大,我都可以說是父母眼中的乖寶寶,這不讓做我就不能做,這不讓吃我就不能吃,父母樂了,因爲他有聽話的我,讓他面子驕傲的我,我的世界卻很少過問。我記得很清楚的一個童年回憶就是我的一個小弟問我吃不吃老包肉(一種五毛錢一袋的三無零食),吃就給你點。雖然當時我的內心特別特別想吃,口水都流出來了,我也沒去吃,我拒絕了,用我老家的話來說,我作假了,只因爲這東西是垃圾食物,而我的父母不讓我吃。可我想不想吃呢?真的很想很想吃!
小時候,父母之間攀比孩子性別,你家帶把的我家的丫頭好妒忌你。孩子長大一點,就開始比較成績,你家這位愛學習成績好又聽話,我咋沒這樣的孩子。再長大一點,開始比較高中、大學。再然後,開始比較工作、事業,而曾經聽話的小孩變成了***,你就是個廢物,一個月掙多少錢,你看看人家初中不上都混得有頭有臉了,你看看你……
雖然作爲小孩在倫理道德上不能用道理和父母說話,可是也沒有哪條法規說小孩不能指正犯錯的父母,誰有錯,指正一下改了不就行了麼!好父母不是那些死要面子的,而是那些自己去掙面子的父母。我最想吐槽的就是父母總是用50年的經驗來批評20多歲的小孩,這哪哪不對了,可就是不說到底哪裡錯了,又該如何改?而且用奮鬥20餘年來比較20多歲的小孩,沒有可比性!要比就比較同是20多歲時的狀態,可這也沒有可比性,時代不同!所以說,只有道理經驗可以交流,關於成功的則沒法比較!因爲路不同,走得路不同。
所以,我不會讓我的小孩做個乖寶寶,因爲乖寶寶都是用來比較的,都是父母用來裝逼的。事實上,無論你是乖寶寶還是搗蛋鬼,在人生剛開始時,父母最終只是在比較誰混得好,誰工資高,誰工作好這一條而已!可以說,孩子一生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父母拿來相互比較的。與其讓孩子做個乖寶寶,不如給孩子一個活潑的童年(當然教育不能落下),因爲做個乖寶寶,很容易不敢拼,怕事沒主見愚孝,這在社會上混就是缺點。爲什麼從小的搗蛋鬼很容易混好呢,因爲這樣的人混得開混得活,這在社會上是優點!
爲什麼每一個父母都是從小孩走過來的還會如此對待小孩?因爲這是一種習慣,開闢新道路不如走老路順當,所以父母們不自覺就走回老輩的路了,因爲他們不知道究竟應該給孩子什麼樣的未來。其實,孩子未來的決定權在父母手中!不要整天怪孩子不爭氣,因爲做父母的至少有六成責任!不要生而不養,不要把孩子當成比較的包袱從而生下,孩子是自家的,孩子是親生的,自家的孩子應該是寶,即使在外人看來就像草。
雖然我們的人生之輪開始了轉動,已經一去不回頭,可我們能決定下一代的人生路。當然,也能善待並引導下一代找到正確的道路,因爲我們是過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