紮營完畢之後,大明遼東軍團的十幾萬官兵民伕就開始埋鍋造飯,準備晚餐了。
現下明軍的伙食可比早年間的“丐版明軍”好太多了——新大明有錢啊!而且因爲大明現在人少地多,差不多就是可以養活四萬萬人口的土地給四千萬人口使用,所以各種農產品的供應都很充分,價格也比較低廉。
在這種有利的外部條件下,內部管理仍然非常嚴格的大明新軍,自然可以爲他們的戰士提供良好的伙食了。特別是在行軍作戰的時候,每天都至少能保證三餐管飽,一餐有葷......也只有這樣,戰士們纔能有足夠的營養保證行軍和作戰。
遼東總督劉進忠、遼東提督趙忠義這兩個在前明軍中任過職的老將,現在正按照相關的規定,揹着手在部隊當中轉圈。他們是在監督下面的人吃飯——下面的人以領爲單位,圍坐在野戰鍋竈,正在一邊烤火一邊熱氣騰騰的吃飯。
今兒大傢伙的伙食是白麪饅頭配上醬菜和肉湯,每人還有一小塊豬肉,還有一碗用來暖身子的白酒。
整個營地當中,到處都是肉香、酒香和麪食的香味兒。。聞得劉進忠和趙忠義都餓了——他倆在駐紮時是可以吃小竈的,但是在行軍打仗時沒那待遇,得和下面人同甘共苦!
所以他們的飯食也是這個,只是肉大一點,酒多一壺。
而且這規矩也不是隨便說說,是真的要執行的!
如果他們帶頭違反,下面那幫黃埔——孝陵衛軍校出來的青年軍官可不一定慣着,說不定就把他倆給舉報了。
雖然朱和墭也不會因這事兒把他們革職查辦,但是批評還是難免的……這讓他們的面子往哪兒放?
所以還是守着點規矩,老老實實的當軍界前輩算了......
別看這兩人都是提督級別的高級將領,但是在軍中卻是“孤家寡人”。在源源不斷產生的高素質的軍校畢業生面前,他們這些“老軍閥”根本不值一提。
毫不誇張的說,如趙忠義這號跟着天王朱一起從河南逃出來的老將,在軍隊中的真實實力,甚至還不如他兒子趙鴻逵。
趙鴻逵好歹還有一批同學和學生可以抱一下團,搞一個小派系。而劉進忠和趙忠義這樣的, 不過是下面那些年輕軍官們的“傀儡”而已。
雖然感到自己已經被架空的兩人心裡都有點不痛快, 但是他們也不得不承認下面那邊照規矩辦事的軍校生還是很能耐的。
光是這軍隊的伙食擱在前面後期的軍隊裡面,大概只有家丁才能吃得上!
如果當年的大明能有眼前這十萬足餉、足糧、足器械、足訓練的“四足精銳”,清妖根本打不進長城,各路流寇也不值一提。
劉進忠、趙忠義已經完成了例行的巡視, 回到了已經燒上火爐子, 整個都暖呼呼的中軍大帳。裡面的已經擺上了長條形的飯桌,一羣明軍將領和那個蒙古大汗布爾尼已經在桌子邊坐好, 等着開飯了。看見他們進來, 除了自恃身份的布爾尼之外,所有人都起身行禮。
劉進忠和趙忠義則客氣的招呼他們落座, 然後自己也坐了。
供這些高級軍官們享用的饅頭、豬肉、湯和酒還都熱着,還沒端上來。劉進忠就和跟隨吳應麒一起歸明的劉玄初商量起了遊說王輔臣的事兒。
“劉軍師, 那個王輔臣可是出了名的大清忠奴, 聽說康熙非常信任他, 他真的肯獻出山海關?”
王輔臣居然成了“忠名遠播”的忠奴了!估計早幾年他自己都沒想到吧?
“他算哪門子忠奴?”劉玄初一笑,“想當年他還是受了吳三桂的指派, 潛伏到康熙身邊去的......只是那康熙沒有識破他的真面目, 給了他高官厚祿, 結果他就不捨得反了。如果他當初肯在荊州大戰時就反,大清早就沒了!”
他拈着自己的鬍鬚, 笑道:“這個王輔臣就是唯利是圖的生意人,當初不肯依照約定投靠吳周, 無非是康熙給得太多。而現在康熙已經成了過河的泥菩薩,難以自保了。他還有什麼理由不降?他要敢不降,咱們的十萬大軍強攻山海關又有多難?
不過光是一個山海關,總督您就滿足了?”
這話一出, 不僅劉進忠的耳朵豎起來了, 帳篷裡面的其他將領,包括大汗布爾尼都向劉玄初投去了感興趣的目光。
一個山海關的確有點不夠“吃”啊!
劉進忠問:“劉軍師, 您的意思是......”
“當然是北京城!”劉玄初笑道,“只有北京城,纔是一個真正的大功......這可是不世之功啊!”
山海關的確不能滿足這裡十萬大軍的胃口了。朱和墭本以爲康熙會在遼東重兵佈防,所以才花費那麼多錢, 組建如此龐大的遼東軍團。
可是康熙卻不隨他的意……這個註定要當清順帝的男人, 似乎不想退回關外去喝西北風,而是在打西狩的目的,準備往西安跑路了。
所以遼東軍團現在就有點牛刀殺雞的意思了!
都牛刀殺雞了,殺了就是應該的, 沒有多大的功勞。
而北京纔是配得上十萬關外明軍的大功!
“好!”劉進忠笑道,“那就有勞先生了......只要能說得王輔臣當咱們的內應,明年春天,咱們就能收復大明的北京順天府了!”
......
“正陽,抓住康熙......這可是不世之功啊!”
當天晚上,在距離遼東好幾千裡的湖廣明軍兩河口大營之中,那個能掐會算的諸葛三和,正拉着兒子諸葛正陽的手在低聲交代着捉康熙的事兒!
原來諸葛三和並沒有親自出徵,他只是讓蘇佔海打着他的旗號,領着四個鎮的精兵,假模假樣的來了個步步爲營。目的就是爲了把康熙的伏兵釣出來。
而只要康熙的伏兵圍上去擺開來了......那麼諸葛正陽率兵繞道唐縣北上奇襲南陽,抓捕或者殺死康熙的機會就來了!
“抓康熙?”諸葛正陽一愣,“阿爸,你之前不是說康熙至少能活到四十歲,而且還有順帝可以當嗎?我能抓得到他嗎?”
“呵呵,那都是騙人的。”諸葛三和笑道,“爲父就知道那個納蘭性德一定會把這話告訴康熙……這樣抓不到康熙,氣氣他也好。”
“騙人的?那康熙的命數……”諸葛正陽感興趣地問。
“這個,”諸葛三和笑道,“說實話,康熙的命數,爲父其實也看不準……如果那張畫像上的康熙真和本人一樣,那他應該有六七十歲長命,而且還有五六十年的真命天子。這明顯不可能嘛!”
“不可能,不可能,怎麼可能呢?”諸葛正陽連連搖頭, “大清國都混到這個份上了,康熙怎麼可能還有天命?”
“就是嘛。”諸葛三和笑道,“兒啊,好好幹, 爭取把他抓了來……這可是封王的大功!”
“好嘞!”諸葛正陽笑着點頭。
就在這對父子商量好事兒的時候,門外忽然有個聲音大呼道:“丞相, 提督……火箭,天下有火箭!”
諸葛三和一聽這話,臉上的笑容就沒地兒可堆了,“這是蘇佔海的信號火箭……看來老夫所料不差,康熙真的在新野周圍埋伏了大軍!
這樣南陽可就空虛無備了!”
諸葛正陽兩眼放光,“那孩兒馬上率兵出發,奔襲南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