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明一目十行閱讀着手中的病歷,手上不停,網上檢索着火影忍者的相關信息。
王樂天,男,12歲,蜀中涼山人。6歲時父母外出滬市打工,由爺爺奶奶帶大。因身材瘦小,性格懦弱,在校期間經常受到同齡孩子欺負,而爺爺奶奶只是在日常生活中進行照顧,其它時間多采取的是農村的放養模式,多種因素造就了他孤僻敏感的性格。後來接觸到火影忍者這部動漫,沉迷其中,嘴裡整日唸叨着一些聽不懂的語言。
最開始爺爺奶奶察覺到異常時,沒太在意。後來發現他的狀況越來越嚴重,覺得像是老人說的中邪,有些慌了神,趕緊帶着他到鄉鎮衛生院掛號就診。折騰了幾天,沒有明顯效果後。病急亂投醫,就託人找了當地有名的赤腳郎中看了看,打算雙管齊下。中西藥都吃了不少還是不見起色。看着孫子蠟黃的臉色越來越嚴重,兩人再也穩不住了,趕緊打電話通知兒子王弘亮回家處理。
王弘亮回到家後,就馬不停蹄的帶着兒子到市醫院掛了個專家號,前後用了一週的時間,纔拿到了醫院出具的診斷書。病因:缺乏與同齡人的交流及父母的有效疏導,導致患者有自閉傾向。日常表現爲不願與他人交流,沉浸在自我的世界中。這個時候他的世界觀還在逐步建立中,後來接觸到火影忍者這部動漫,將自我帶入其中,幻想着與動漫人物交流,日常表現爲自言自語,神神叨叨。只有在與人討論劇情時纔會表現的能正常交流。討論的內容較爲偏激,問的問題也五花八門,讓人錯愕。治療建議:適當藥物干預,父母多進行進行心裡輔導。定期到醫院複查。
王弘亮拿着手裡的病例,心中懊惱。自己和妻子丟下孩子外出打工掙錢,就是希望能夠給他提供更好的物質生活,卻因爲沒辦法就近照顧他,導致他精神上出現這樣的問題。後思索再三,決定帶着他回滬市。即使這樣導致自己更加辛苦,想想爲了孩子,再苦再累也值得。就這樣定期帶着他到醫院複診,病情雖然沒有加重,卻一直無法治癒。而且孩子也休學一年多了,這樣下去學習怕是要荒廢了。讓本來逐漸情緒穩定的他又變得有些焦躁。
病例已經看完,如果前面的診斷沒有偏差的話,陸明心中已經有了治療的預案。以動漫火影劇情切入,嘗試建立初步的溝通。隨後進行催眠引導。主要還是治療心裡方面的問題,並不是很麻煩的事情,爲什麼治療了這麼久還沒有一點起色。看着電腦上的檢索結果,陸明心中有了有了一個初步的推斷。火影忍者700+的劇情,各種番外,後續還在更新的博人傳劇情,合起來都快1000+ 開外了。這需要花費大量精力去瀏覽梳理,然後才能和患者建立共情。在交流中去引導他。想想醫院教授大多是60多歲往上的年紀,還要去接受動漫掃盲,然後跟一箇中二少年討論劇情,腦海中瞬間就有畫面感了,忍不住爲他們掬一把同情的淚水。
不過現在這個人變成的自己,陸明已經微微翹起的嘴角逐漸凝固,心裡有句MMP不知當講不當講。調整了下心態,陸明開始走在火影劇情掃盲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