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終於刷完了,陸明癱坐在椅子上,手指揉了揉自己的太陽穴。用了一週左右的時間,終於完成了火影的掃盲。即使是他精神上也感到陣陣疲憊,這喚起了他初學中醫時被爺爺逼着背誦道經藥方時的恐懼。
陸明出生在中醫世家,父母都是業界有名的學者,整日沉迷在科研中。3歲完成初步的啓蒙後,就被父母丟給武當山修道的爺爺玄機老道,開始過起了幸福的二人世界,陸明一度懷疑他們是爲了有更多的時間去做研究,不過他沒有證據。自此之後他就被開始在山中小小道士的生涯。
玄機老道對這個小孫子的到來,自然是欣喜萬分。早年他也是中醫界的大佬,整日沉迷研究,忽略了對家庭照顧。10年前年妻子因病突然離世,讓他痛苦萬分。悔恨自己生活中沒有多去關心她,及早的察覺妻子的異樣。病發後自己用盡一生所學卻還是無力迴天,讓他對自己的人生產生了懷疑,整個人都萎靡頹廢了許多。之後他辭去了身上的職務賦閒在家,專心研究起了黃老之學,希望能在經文中找到靈魂的歸宿。眼見着孩子們都各自成家有了自己的事業,整日聚少離多,他也沒了牽掛,便上了武當山修起了道,準備在山上度過餘生。
望着眼前的小小人兒,老道百感交集。從孩子出生到現在,他還是第一次見到。想想這些年自己又沉迷於道家經典,錯過了孩子的出生,這又讓他想起了過世妻子。一股愧疚的情緒充斥全身,暗暗發誓今後要好好照顧補償他。之後陸明跟着爺爺開始了山中生活。老道也從道藏的研究開始全身心的投入到培養陸明成才的事業中。從此陸明開始了痛並快樂的學習生涯。
此後5年,爺爺給陸明請來了山上的首席傳功道士教授道家內外功法。因爲年齡的限制,功法方面主要修習太極混元內功爲主,輔以促進身體發育生長的拉伸、跳躍、爆發力等能力的訓練。文化方面。老道除了給他做現世主流文化輔導外,閒暇時間都是講述道家經典爲主。爲了增加學習的趣味性,授課內容主要是各種流傳的神怪誌異和上古煉氣士飛天遁地、翻江倒海的神話故事。這讓陸明對修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日常的修煉中更加的賣力。平日裡老道每日都要讓他進行藥浴,幾年後內功終於達到了小成的階段。雖然做不到飛檐走壁,但也讓他耳聰目明,記憶超羣。
8歲之後,老道就開始了系統的傳授陸明中醫知識。初學中醫時是從基礎理念開始的。其中涉及到陰陽調和的概念,陸明的爺爺開始逼着他看了很多的道藏經典。書中的內容包羅萬象,大部分對於現在的他來說晦澀難懂,老道也只是要求他能牢牢記住。道經中關於的陰陽平衡的論述,這是學習中醫的基礎,便於他日後理解中醫學習施藥,他仔細的解析誦讀,爛熟一心;關於天人合一的狀態的描述,讓他揣摩先賢的思想境界,這樣能更好的理解經文中的理論,他也耐性子仔細看完;但是一些道經雜記中卻記載着大量的關於練氣、食丹、養神、飛昇的描述,卻讓他一頭水霧;另外涉及到的煉器、法術、陣圖、畫符更讓他產生了懷疑。爺爺抽查作業是卻偏愛考這些。以檢查他是否有用心去讀。爲了應付檢查,他花了大力氣去死記硬背。藉助小成的內功對精力和記憶的提升,讓他在這方面少吃了很多苦。
此後就是拜讀先賢的各種著作及熟記藥材的藥性及和炮製手法,然後瞭解人體經絡穴位,這也給他造成了不小的麻煩。憑藉科學的方法及過人的記憶天賦,他也是花了3年纔算入門,日後只要按部就班的學習,必然能登堂入室,在杏林中有一席之地。望着眼前即將年滿12歲的小孫子,陸老道感慨萬千。長時間的脫離主流社會,日常接觸都是些清心寡慾的道士,讓這孩子的氣質愈發出塵。這在一個孩子身上並非好事。於是他託老友將他特招到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專業,在他手下做助手,順便在日常生活上能夠照顧他。之後陸明便開啓了開掛的學習生涯。憑藉深厚的中醫相關知識儲備,陸明以最快速度完成了學業,後藉助交流的機會出國深造。並在短短几年中完成內外科的學習,在基因、遺傳、神經、心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建樹。他就像一塊乾燥的海綿盡情的吸收着各種來自外界的各種知識,只待日後的實踐去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