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康熙的見識,真不夠

天光大亮之時,胤禑踩着康熙坐進書房的時辰,遞牌子進了清溪書屋。

“稟汗阿瑪,昨日夜間,託合齊病死於宗人府。”

在大清朝,話越少,事兒越大。

與之相反,越是長篇大論的事兒,越不重要。

康熙沒有絲毫的猶豫,黑着臉說:“託合齊其心可誅,挫骨揚灰猶不解恨!”

所謂的其心可誅,按照胤禑的理解,包含了三層意思:離間天家父子,陰結黨羽,圖謀不軌。

實話說,前兩條,肯定都有!

但是,圖謀不軌這一條,託合齊暫時還沒有那個膽子。

步軍統領衙門裡邊,雖然有三萬多兵。但是,這些人全是無馬的步軍。

而且,京城的各大城門,都歸驍騎營負責把守。

就算託合齊想擁着太子起兵謀反,也是必輸之局。

因爲,宮裡還有一萬多名武裝到牙齒的護軍營。他們只須把宮門一關,守住半天的時間即可。

城外,北邊有密雲大營,東邊有通州大營。

等勤王之師趕到,驍騎營只須打開城門,6萬餘名八旗禁旅,就會源源不斷的涌入京城。

隨着託合齊被挫骨揚灰,東宮太子的謝幕,爲時不遠矣!

轟轟烈烈的九龍奪嫡,即將正式上演。

下值的胤禑,乘馬車回府後,剛抱起大格格親了一口,就聽門房來稟。

“爺,輔國公壽德又來了,在門外候見。”

自從上次接觸過之後,壽德就像是狗皮膏藥一樣,死纏着胤禑不放。

胤禑起初以爲,甩過幾次冷臉後,壽德便會知難而退了。

誰曾想,一連半個月,壽德都要到貝勒府的門房坐着,枯等胤禑的接見。

很顯然,壽德這是鐵了心的要投入胤禑的門下。

胤禑懶得理會壽德,抱着懷裡的大格格,親熱的逗她玩耍。

只是,大格格還太小,嘴裡吐出小泡泡的同時,居然把胤禑的前襟尿溼了。

惠香擔心胤禑不高興,趕緊解釋說:“爺,等大格格稍微大一點的時候,再抱她吧。”

“這是我的親閨女,怕個啥?”胤禑把大格格交給乳孃,起身去了浴房。

惠香也看出來了,男人並無絲毫生氣的跡象,是真的很喜歡大格格。

泡了澡,換了身乾爽的便褂之後,胤禑把換了新尿布的大格格抱坐到腿上,和惠香拉家常話。

“爺,若是沒有您,我哥哥絕無可能接掌我阿瑪的參領。”惠香打心眼裡感激胤禑。

胤禑微微一笑,說:“我從不結黨,一直就是個孤臣。所以,奏請提拔一下我自己的大舅哥,汗阿瑪或多或少,都要賞我幾分薄面。”

惠香也知道,男人是真不結黨,而不是假裝不結黨。

堂堂大清第一實權皇子阿哥,貝勒府裡連個師爺都沒養,已經很可以說明很多問題了。

看看人家老三的府上,養的謀士和清客,少說也有十幾個之多。

“爺,我姐夫也不結黨。”惠香含而不露的點了一下。

胤禑不由笑了,惠香的腦子格外好使,很多事情一點就透!

等山陵崩之後,和新皇后的關係維護,惠香肯定要出大力!

相反,等太子妃被廢之後,翠晴就要儘量少往宮裡去,免得礙了別人的眼。

客觀的說,老四登基之後,不僅沒殺廢太子,還第一時間晉封弘皙爲理郡王,已經很夠意思了!

歷史上的廢太子,幾乎都死乾淨了。

據考古發現,廢太子李承乾的入葬規格,薄得令人髮指,顯然不是善終。

大肆編造假史,就是從李二鳳開始的。

“爺,天快黑了,壽德才走。”烏林把壽德的最新動態,稟給了胤禑。

胤禑暗暗點頭,別看壽德是個小人,卻深通投靠的精髓。

以胤禑的權勢和地位,壽德其實沒啥可送的了。

但是,壽德堅持不懈的來貝勒府坐冷板凳,就是想告訴胤禑,他有投靠的誠意。

很多牛馬不懂,真正的上位者,最在乎的就是誠意。

銀子、美人和土地,重不重要?確實很重要。

這些東西,代表了你的孝敬之心。

但是,想給上位者送這些的人,可以排出幾裡地去。

財物不能不送,但是,若想獲得上位者的真正賞識,僅靠錢財的輸送,遠遠不夠!

剛過五月,暢春園裡便明發上諭,即將奉皇太后一起啓程,去熱河行宮避暑。

在沒有空調和電扇的當下,盛夏的京城,悶熱異常。

客觀的說,身上穿着很多衣服的皇帝,確實很容易中暑。

和現代不同,今上召見臣工,君父的威儀肯定不能墮。

即使是三伏天,從康熙到胤禑,身上至少要穿五件衣衫。

可想而知,這是有多熱?

所以呢,每年初夏時節,都要去熱河避暑,早就成了固定的行程。

按照旨意裡的意思,太子和老八,肯定隨行去熱河。

老三負責監國,老四和老五一起留在京城裡,從旁協助。

實話說,自從胤禑總管了內務府後,每次去熱河的路上,爲了爭奪各種物資的扯皮現象,已經少了幾十倍。

胤禑按照現代大型商超的套路,派人專門負責採購沿途的蔬菜豬肉等物資,再由專人分散配送。

除了康熙和皇太后的需求,很可能隨時進行調整之外,別的人都要根據採購物資的總量,進行有計劃的分配。

從京城去熱河的路上,修了不少座行宮。這些行宮,就是康熙當天夜宿的地方。

照規矩,皇帝出行,必須修築專用的御道。

這些御道,就和秦馳道一樣,實際上,起到了高速公路的作用。

俗話說的好,若想富,先修路。

在康熙經過之後,這些御道也就成了商人們運輸貨物的捷徑。

如今的大清,最重要的兩個貿易口岸,一是張家口的對蒙貿易,一是廣州的對洋人貿易。

在密雲行宮裡,康熙用罷晚膳後,也不想太早歇息,就找來張廷玉和胤禑,拉家常閒聊。

康熙感嘆說:“近年來,花銀子如流水啊,哪哪都需要銀子……”發了一大通牢騷。

張廷玉的心思,異常之縝密,很擅長搞陰謀詭計。但是,固有的農耕見識,束縛了張廷玉的思想,他只會節流,卻完全不懂怎樣開源?

胤禑就不同了,很多在現代搞得如火如荼的收費之事,他完全門兒清。

“汗阿瑪,以臣兒之見,此去張家口的御道和官道,完全可以派兵設卡收費。”胤禑胸有成竹的說,“汗阿瑪曾經下旨,永不加賦。可是,收過路費,卻不是加賦,大可做個試點。”

大清朝的主要稅收,就是田賦,所以呢,沉重的負擔基本都壓到了自耕農的身上。

然而,大清的商稅,居然是令人髮指的二十抽一,也就是5%而已。

說實話,在大清當商人,除了社會地位不高之外,個個活得很滋潤。

“朝廷答應過晉商,不多徵稅。”康熙有意提醒胤禑,朝廷打仗就靠晉商的馱隊,幫着運輸糧草物資了,輕易不能得罪了他們。

客觀的說,晉商和大清的勾連,可謂是源遠流長了。

早在皇太極在位時期,就有不少只認錢的晉商,在邊境守將的支持之下,大肆往遼東販賣各種戰略物資。

“汗阿瑪,商稅並未多收,但是,過路費卻必須交給內務府。”胤禑拿捏準了康熙的心思,提的建議也是投其所好。

收的過路費,只有進了康熙的小金庫,他纔有可能答應做個試點。

實際上,康熙明目張膽的積攢私房錢,早就有先例。

大名鼎鼎的廣州海關監督和江南三織造郎中,都必須由康熙親裁,可想而知,裡頭隱藏的利益有多大?

一旁的張廷玉,聽完了胤禑的介紹後,第一時間就意識到,此計甚妙!

既不加稅,又不加賦的前提下,只要收了過路費,就等於是天子南庫,又多了一筆意外之財。

康熙還是有些遲疑,就問胤禑:“就怕收不到多少過路費啊?”

胤禑微微一笑,解釋說:“汗阿瑪,若是收費之事,完全交給臣兒來辦。臣兒敢保證,每年至少上交五十萬兩銀子給內庫。倘若做不到,可拿臣兒的皇莊出息和俸祿充抵。”

康熙心裡有數,胤禑現在共有皇莊兩萬畝,一年的出息少說也有三萬兩銀子。

三萬兩銀子,看似不多,卻是胤禑的絕大部分收入了。

這主要是,胤禑的決絕態度,讓康熙看到了他的信心十足。

什麼叫作誠意?

君前無戲言!

胤禑用自己的絕大部分收入,作爲擔保物,確實令康熙心動了。

“若是交給內務府收費……”康熙的話沒說完,胤禑就搶先說,“汗阿瑪,內務府只負責收銀子入庫,可千萬不能讓他們插手收費。”

聽胤禑這麼一說,康熙情不自禁的笑出了聲。

內務府那種雁過拔毛的超級貪婪,康熙豈能不知?

“嗯,修保和殿,擴建熱河行宮,增建木蘭圍場,都需要銀子。”康熙話鋒一轉,盯着胤禑問道,“你真有把握,每年上交五十萬兩銀子?”

胤禑差點笑出了聲,康熙的遲疑,真就是見識不夠了。

不客氣的說,只要康熙讓胤禑獨家壟斷了從京城到張家口的御道和官道收費權,嘿嘿,一年少說可以收上二百萬兩銀子。

“汗阿瑪,只要收費的人手,全由臣兒做主,臣兒就有把握不辱使命。”胤禑說的擲地有聲。

第三十一章 借刀殺人第124章第166章 告捷第十三章 人紅是非多第197章 你敢惹我?第228章 誰不會裝?第250章 手足之盟第181章 二廢太子(7)第十四章 賞臉第140章 宮裡出了大事第97章 行宮驚魂(1)第210章 無旨不許停第十章 第一桶金第230章 老十七哭了第149章 紅螺寺第160章 爭兵權第116章 遏必隆刀第十八章 寵冠大清第四十七章 好兆頭第82章 別怪爺手毒第95章 老八監國第242章 高擡貴手第186章 死也不服第86章 康熙做嫁衣(加更了,求月票)第七十九章 誰纔是親兒子?第211章 死都不服第二十一章 康熙的問話第132章 一廢太子(6)第133章 一廢太子(7)第131章 一廢太子(5)第四十二章 要死卵朝天第254章 闢室密謀第209章 波濤洶涌第177章 二廢太子(3)第155章 碾壓第236章 授爵第104章 擺正自己的位置第88章 總有意外發生(求月票)第十一章 太子之怒第199章 頭號心腹門下第270章 臭味相投第253章 提前很多年的佈局第83章 和康熙鬥法(萬字爆更,求月票)第217章 潤物細無聲第229章 老十七登場第230章 老十七哭了第268章 橄欖枝第110章 厚養死士第六十二章 言聽計從第93章 你就是欠抽第262章 目中無人第103章 溫馨的一家人第十三章 人紅是非多第270章 臭味相投第171章 真正的王上加白第110章 厚養死士第187章 一魚雙吃第163章 搏感情第144章 八虎第三十三章 不一樣的老四第116章 遏必隆刀第六十章 死豬不怕開水燙第187章 一魚雙吃第六十七章 留了好幾手第100章 偷家第十章 第一桶金第十二章 及時雨第228章 誰不會裝?第86章 康熙做嫁衣(加更了,求月票)第四十七章 好兆頭第86章 康熙做嫁衣(加更了,求月票)第十三章 人紅是非多第221章 同人不同命第145章 都有臺階下第196章 皆大歡喜第231章 巧遇第104章 擺正自己的位置第153章 聖眷爆棚第216章 不賭沒前途第82章 別怪爺手毒第248章 落幕第七十七章 血脈壓制第190章 鋪天蓋地的喊打喊殺第151章 九門提督第一章 我是老十五第159章 告胤禑的黑狀第142章 不能嘴賤第223章 事關國運第96章 朕實在不知怎麼疼你第五十四章 旨意到第230章 老十七哭了第五十三章 好事不斷第119章 我墊後第147章 犟牛第196章 皆大歡喜第96章 朕實在不知怎麼疼你第151章 九門提督第五十八章 天家豈有真父子?第253章 提前很多年的佈局第七十六章 鐵桿三人組
第三十一章 借刀殺人第124章第166章 告捷第十三章 人紅是非多第197章 你敢惹我?第228章 誰不會裝?第250章 手足之盟第181章 二廢太子(7)第十四章 賞臉第140章 宮裡出了大事第97章 行宮驚魂(1)第210章 無旨不許停第十章 第一桶金第230章 老十七哭了第149章 紅螺寺第160章 爭兵權第116章 遏必隆刀第十八章 寵冠大清第四十七章 好兆頭第82章 別怪爺手毒第95章 老八監國第242章 高擡貴手第186章 死也不服第86章 康熙做嫁衣(加更了,求月票)第七十九章 誰纔是親兒子?第211章 死都不服第二十一章 康熙的問話第132章 一廢太子(6)第133章 一廢太子(7)第131章 一廢太子(5)第四十二章 要死卵朝天第254章 闢室密謀第209章 波濤洶涌第177章 二廢太子(3)第155章 碾壓第236章 授爵第104章 擺正自己的位置第88章 總有意外發生(求月票)第十一章 太子之怒第199章 頭號心腹門下第270章 臭味相投第253章 提前很多年的佈局第83章 和康熙鬥法(萬字爆更,求月票)第217章 潤物細無聲第229章 老十七登場第230章 老十七哭了第268章 橄欖枝第110章 厚養死士第六十二章 言聽計從第93章 你就是欠抽第262章 目中無人第103章 溫馨的一家人第十三章 人紅是非多第270章 臭味相投第171章 真正的王上加白第110章 厚養死士第187章 一魚雙吃第163章 搏感情第144章 八虎第三十三章 不一樣的老四第116章 遏必隆刀第六十章 死豬不怕開水燙第187章 一魚雙吃第六十七章 留了好幾手第100章 偷家第十章 第一桶金第十二章 及時雨第228章 誰不會裝?第86章 康熙做嫁衣(加更了,求月票)第四十七章 好兆頭第86章 康熙做嫁衣(加更了,求月票)第十三章 人紅是非多第221章 同人不同命第145章 都有臺階下第196章 皆大歡喜第231章 巧遇第104章 擺正自己的位置第153章 聖眷爆棚第216章 不賭沒前途第82章 別怪爺手毒第248章 落幕第七十七章 血脈壓制第190章 鋪天蓋地的喊打喊殺第151章 九門提督第一章 我是老十五第159章 告胤禑的黑狀第142章 不能嘴賤第223章 事關國運第96章 朕實在不知怎麼疼你第五十四章 旨意到第230章 老十七哭了第五十三章 好事不斷第119章 我墊後第147章 犟牛第196章 皆大歡喜第96章 朕實在不知怎麼疼你第151章 九門提督第五十八章 天家豈有真父子?第253章 提前很多年的佈局第七十六章 鐵桿三人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