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二廢太子(3)

行宮內剛起火,康熙就警覺了,會不會是有人故意縱火?

等火勢越燒越旺,根本撲不滅時,康熙就啥都明白了:太子從他意想不到的地方,搶先動了手。

先潑油燒行宮,再縱兵做亂,只要幹掉了康熙,太子穩贏!

康熙想明白了太子的陰謀之後,第一時間就派心腹侍衛去找胤禑,讓他控制住軍隊,不能妄動,免得自亂陣腳。

可是,行宮的火從一座宮殿,延燒到了五座宮殿,派出去的侍衛卻一直沒有回來。

康熙也是個明白人,越是混亂之時,他越不能離開行宮。

作爲十幾歲就有本事智擒鰲拜的老皇帝,康熙比誰都清楚,太子故意縱火,就是希望他逃離行宮,然後半道予以截殺。

相反,只要關緊宮門,康熙的身邊有大批侍衛和護軍,至少可以守一段時間吧?

就在人心惶惶之時,烏林在二十名全副武裝的索倫騎士保護下,摸到了行宮的東門外。

康熙得知後,大喜欲狂,趕緊命人用大筐,把烏林吊上了宮牆。

危急時刻,宮門是萬萬不敢擅開的,康熙是老陰謀家了,不可能不懂這麼淺顯的道理。

“愉貝勒府首領太監,奴才烏林,恭請聖安!”

“起吧!”

明明情況已經極其危急,可是,康熙依舊冠服整齊的端坐於龍椅上,不見絲毫慌亂之色。

“說吧,外頭是個啥局面?”康熙一邊把玩着胤禑特有的紅頭腰牌,一邊淡淡的問烏林。

跪在地上的烏林,重重的磕了個響頭,異常沉穩說:“回皇上,我們貝勒爺命奴才來稟,他已經控制住了前鋒營……”

口舌異常伶俐的烏林,活靈活現的描述了,胤禑斬殺察爾海及其護衛,控制前鋒營的完整過程。

聽說察爾海及其護衛,居然身穿甲冑,出來迎接胤禑,康熙還有啥不明白的?

察爾海真是一頭養不熟的白眼狼!

察爾海和胤禑之間,誰忠誰奸,這個要命的判斷題,非常考驗康熙的政治智慧。

兵荒馬亂之時,如果是胤禑擅殺察爾海,犯上作亂呢?

不過,康熙很快否定了這個可笑的想法!

道理其實並不複雜,胤禑和老四都是地地道道的孤臣,他們即使聯手宰了康熙,也不可能登上皇位。

因爲,太子、老八和旗主諸王掌握的實力,遠遠大於老四+胤禑。

胤禑興兵作亂,必須同時砍死康熙、太子和老八,再和京裡的旗主諸王決戰,纔有一丁點勝算。

這,實在是太難了,幾乎不可能!

更重要的是,在京裡的老四,只是從旁監視老三這個監國而已,手裡並無兵權!

作爲每天謀算人心的皇帝,康熙比誰都明白,胤禑真有這個本事,他就算是被砍死了,也一點都不冤!

胤禑起兵謀反,就爲了替他人作嫁衣麼?

以康熙對胤禑的瞭解,小十五顯然沒有這麼蠢!

“烏林,小十五爲何不提兵來護駕?”康熙已經基本判定,胤禑是忠臣,卻還是習慣性的仔細盤問烏林。

“回皇上,我們爺說了,他只有暫時控制住前鋒營不亂動的能力,若是主動帶兵出營護駕,恐生不測之禍。”烏林碰了個頭,進一步解釋說,“皇上,我們爺還說,他手裡只有五十名護衛,能夠控制住前鋒營,實屬僥天之倖。至於,驍騎營和護軍營,鞭長莫及,實在是顧及不到了。”

康熙仔細琢磨了一番,已經可以斷定,胤禑依舊忠於他。

傻子都知道,等到天亮之時,就很容易分清楚敵我了。

到那個時候,只要康熙還活着的消息傳至各軍,則逆賊必敗!

就算是大混戰的八王之亂,司馬衷那個衆所周知的傻子皇帝,依舊擁有巨大的影響力。

更何況是,親政了四十幾年的康熙呢?

“衡臣,你怎麼看?”康熙扭頭問張廷玉。

張廷玉的心思,異常之縝密,做事一向滴水不漏,從未出過錯。

康熙帶着張廷玉在身邊,一起聽烏林的稟報,目的就一個:找出任何可能的破綻!

“回皇上,臣以爲,當務之急是,幫十五阿哥全面控制住前鋒營。只要前鋒營穩了,整個局面也就明朗了!”張廷玉不愧是大清第一機要秘書,他一張嘴,就點明瞭最要害的環節。

康熙心下大定,隨即下了決心。

“衡臣,擬旨。”

張廷玉趕緊跪到了一旁的小几子前,提筆在手,按照康熙的意思,擬了一道旨意。

康熙看了之後,一字未改,掏出腰間的那方小璽,沾了硃砂,親自蓋了印。

“衡臣,朕給你五百名護軍,護送你去前鋒營。”

康熙此話一出口,張廷玉馬上小聲提醒說:“皇上,您乃是萬乘之尊,身邊的扈從,絕對不能少。”

“衡臣啊,只要前鋒營不亂,大清就還是朕的大清。你帶着五百護軍過去,只要見到了小十五,朕才能安心。”

康熙不是司馬衷,他讓張廷玉帶人去前鋒營,給胤禑提供武力支持,纔是當下最大的大局,比啥都重要!

於是,在烏林的引領之下,張廷玉在五百名護軍的簇擁下,浩浩蕩蕩的趕到了前鋒營。

“有旨!”張廷玉進入大帳之後,厲聲喝道。

嚯,帳內的所有軍官們,誰還不知道,張廷玉每天寸步不離的守在今上的身旁啊?

張廷玉這一亮相,帳內依舊忠於康熙的將領們,立時安了心!

久旱逢甘霖!

區區五字,足以說明衆軍官們,絕處逢生的巨大喜悅之情!

居中而立的張廷玉,徐徐展開手裡的旨意,朗聲念道:“上諭,著皇十五子、貝勒胤禑,節制直隸所有八旗、綠營兵馬。特賜遏必隆刀,自親王以下作亂者,可先斬後奏,欽此!”

“臣兒胤禑,領旨謝恩!”

胤禑接了旨意之後,站到帥椅前,冷冷的問諸將:“從吾軍令否?”

“十五爺但有所命,奴才們無有不從!”

大局已定,即使軍官中,還混雜着察爾海的極個別心腹,也沒膽子跳出來了。

此時的大帳內,充斥着難聞的血腥之氣。只因,被射倒的那名參領,變成無頭之屍,依舊躺在帳內的血泊之中。

沒錯,胤禑就是故意爲之!

值此危急時刻,人擋殺人,佛擋殺佛!

順我者昌,逆我者死,不容絲毫的心慈手軟!

實際上,太子若是宰了康熙,有太子妃和翠晴幫着說好話,胤禑不失安樂閒王之位。

康熙的謹慎和猶豫,也正是看懂了這一層。

但是,胤禑不僅沒有提兵護駕,反而,主動告訴康熙,他打算原地控制住前鋒營,直到局面穩定之時。

只要拖到天亮,分清楚敵我之後的康熙,穩贏!

獻出了絕對忠誠的胤禑,獲得了康熙的絕對信任!

至於太子嘛,早該被廢了!

太子不廢,老八和老四之間,就不可能相愛相殺!

九龍奪嫡的前提,就是太子被廢!

實話說,胤禑若真想常保富貴,當個逍遙閒王,只須老老實實的在府裡待着即可,又何必替老四賣命呢?

歷史上的胤禑,因是太子連襟的緣故,在老四登基之後,被打發去守陵了幾年。

因爲,胤禑確實老實的守陵,沒敢亂說亂動,老四也沒虧待他,後來將他晉爲愉郡王。

和老三、老八和老九的悲慘命運相比,在老十六的斡旋之下,胤禑獲得了善終的待遇。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僅僅爲了老死於牀的所謂善終,胤禑又何必追隨老四呢?

康熙不愧是精明的皇帝,他派張廷玉帶來的五百護軍,幫了胤禑的大忙。

這五百名護軍,全是胤禑曾經的老部下。

胤禑當即下令:“諸位,把你們的護衛,都叫來大帳外。”

等衆將照做之後,胤禑以泰山壓頂之勢,果斷下令,把參領和佐領身邊的護衛,一個不剩,全都換成了張廷玉帶來的護軍。

這一步,尤爲關鍵。

你們的手上,哪怕有再多兵,身邊的貼身護衛,都是老子的人。

稍微有個不對,你還沒開始作亂,就被老子的人,剁成了肉醬。

就問你們,怕不怕?

胤禑先後帶過兩次兵之後,經驗已經十分豐富了。

他比誰都清楚,八旗軍官們的護衛,就相當於前明將領們豢養的家丁。

只要把護衛調開,換上康熙派來護軍,就等於是抓住了牛鼻子!

“傳我軍令,立即升火造飯,飽餐之後,喂好馬匹,就地披甲歇息!”胤禑毫不遲疑的下達了命令。

“嗻!”

帳內的所有軍官們,乖乖的聽了令。

膽敢不聽話的,看看帳內的躺屍吧!

嘿嘿,在胤禑的面前,他們就和三歲的孩童一般,被玩弄於股掌之間,沒有絲毫反抗的餘地。

天光大亮之後,身披重甲的胤禑,騎於汗血寶馬之上,冷冷的對衆將訓話。

“諸位,爺當衆承諾,既往一律不咎。凡是奮死隨爺平叛的勇士,有爵者,一律賞三等輕車都尉之世爵。無爵者,賞雲騎尉之世爵。另外,參領賞銀五千兩,佐領賞銀三千兩。”胤禑根本沒講什麼忠於大清啊,忠於今上之類的大道理,而是隻講個人利益得失之小道理,“居京師大不易。等平叛之後,爺會挨個奏明汗阿瑪,賞有功者,每人六進院子一座。”

三等輕車都尉,也就是和中堂襲過的爵,正三品。

世爵,也就是世襲罔替之意,可以子子孫孫的傳承下去。

要知道,在場的參領,也不過是三品而已。

“奴才們誓死追隨十五爺平叛!”

“平叛!”

“平叛!”

胤禑堅信,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只看現場諸將,像餓了五天的大狼一樣,瘋狂的振臂高呼,胤禑就知道,軍心可用也!

第十八章 寵冠大清第101章 閃電戰第131章 一廢太子(5)第五十七章 驚動了康熙第194章 罷黜鄂倫岱第六十五章 只在乎兵權第133章 一廢太子(7)第261章 臨陣換帥第223章 事關國運第99章 魚兒已上勾(加更,求月票)第四十三章 請十五爺接旨第197章 你敢惹我?第115章 Nice第四十三章 請十五爺接旨第264章 大風將起第158章 管相第260章 御前會議第134章 一廢太子(8)第97章 行宮驚魂(1)第144章 八虎第223章 事關國運第89章 自求多福吧(加更了,求月票)第174章 康熙的見識,真不夠第172章 山雨欲來第174章 康熙的見識,真不夠第96章 朕實在不知怎麼疼你第186章 死也不服第十二章 及時雨第六十三章 見者有份第140章 宮裡出了大事第138章 扔進馬糞堆第222章 擡旗第139章 無藥可救第173章 他還活着?第三十二章 什麼叫作拿捏?第三十章 四哥,我堅決支持你第131章 一廢太子(5)第139章 無藥可救第四十三章 請十五爺接旨第九章 天賜良機第235章 難得的信任第97章 行宮驚魂(1)第235章 難得的信任第五十三章 好事不斷第267章 不可能慣着你第138章 扔進馬糞堆第95章 老八監國第199章 頭號心腹門下第141章 血湖第110章 厚養死士第172章 山雨欲來第249章 朕欲傳位於你第237章 變天了第267章 不可能慣着你第五十二章 衡臣,擬旨第117章 聲東擊西第210章 無旨不許停第五十四章 旨意到第271章 給密妃擡旗第七十三章 看爺的眼色第167章 兩道旨意,怎麼選?第五章 裕泰第三十四章 曠世機遇第97章 行宮驚魂(1)第210章 無旨不許停第230章 老十七哭了第一章 我是老十五第十五章 布冷子第127章 一廢太子(1)第152章 暢春園總管第四十六章 慷慨之極第192章 權勢無雙第101章 閃電戰第271章 給密妃擡旗第六十四章 接待無小事第237章 變天了第262章 目中無人第220章 步軍衙門第213章 愉親王第137章 一廢太子(11)第二十一章 康熙的問話第246章 四川是個寶地第109章 風起太和殿第167章 兩道旨意,怎麼選?第213章 愉親王第127章 一廢太子(1)第189章 老八的進攻第198章 你爭我奪第二十一章 康熙的問話第139章 無藥可救第130章 一廢太子(4)第三十二章 什麼叫作拿捏?第231章 巧遇第176章 二廢太子(2)第99章 魚兒已上勾(加更,求月票)第五十一章 藏在兵部的暗子第173章 他還活着?第107章 護駕之奇功第186章 死也不服第十九章 都是好演員
第十八章 寵冠大清第101章 閃電戰第131章 一廢太子(5)第五十七章 驚動了康熙第194章 罷黜鄂倫岱第六十五章 只在乎兵權第133章 一廢太子(7)第261章 臨陣換帥第223章 事關國運第99章 魚兒已上勾(加更,求月票)第四十三章 請十五爺接旨第197章 你敢惹我?第115章 Nice第四十三章 請十五爺接旨第264章 大風將起第158章 管相第260章 御前會議第134章 一廢太子(8)第97章 行宮驚魂(1)第144章 八虎第223章 事關國運第89章 自求多福吧(加更了,求月票)第174章 康熙的見識,真不夠第172章 山雨欲來第174章 康熙的見識,真不夠第96章 朕實在不知怎麼疼你第186章 死也不服第十二章 及時雨第六十三章 見者有份第140章 宮裡出了大事第138章 扔進馬糞堆第222章 擡旗第139章 無藥可救第173章 他還活着?第三十二章 什麼叫作拿捏?第三十章 四哥,我堅決支持你第131章 一廢太子(5)第139章 無藥可救第四十三章 請十五爺接旨第九章 天賜良機第235章 難得的信任第97章 行宮驚魂(1)第235章 難得的信任第五十三章 好事不斷第267章 不可能慣着你第138章 扔進馬糞堆第95章 老八監國第199章 頭號心腹門下第141章 血湖第110章 厚養死士第172章 山雨欲來第249章 朕欲傳位於你第237章 變天了第267章 不可能慣着你第五十二章 衡臣,擬旨第117章 聲東擊西第210章 無旨不許停第五十四章 旨意到第271章 給密妃擡旗第七十三章 看爺的眼色第167章 兩道旨意,怎麼選?第五章 裕泰第三十四章 曠世機遇第97章 行宮驚魂(1)第210章 無旨不許停第230章 老十七哭了第一章 我是老十五第十五章 布冷子第127章 一廢太子(1)第152章 暢春園總管第四十六章 慷慨之極第192章 權勢無雙第101章 閃電戰第271章 給密妃擡旗第六十四章 接待無小事第237章 變天了第262章 目中無人第220章 步軍衙門第213章 愉親王第137章 一廢太子(11)第二十一章 康熙的問話第246章 四川是個寶地第109章 風起太和殿第167章 兩道旨意,怎麼選?第213章 愉親王第127章 一廢太子(1)第189章 老八的進攻第198章 你爭我奪第二十一章 康熙的問話第139章 無藥可救第130章 一廢太子(4)第三十二章 什麼叫作拿捏?第231章 巧遇第176章 二廢太子(2)第99章 魚兒已上勾(加更,求月票)第五十一章 藏在兵部的暗子第173章 他還活着?第107章 護駕之奇功第186章 死也不服第十九章 都是好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