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老十七哭了

在大清,欽差分兩種,一種是特意到地方辦理差事,一種則是和地方基本沒啥關係的特殊差事。

胤禑和老十七要去孝陵,這就和直隸巡撫趙弘燮,幾乎沒啥關係了。

但是,在大清的官場上,講究的就是迎來送往的人情世故。

胤禑來了,趙弘燮滿招待了,這是留下將來好見面的情分。

趙弘燮不來招待,這是地方官的本分。

端看怎麼選了?

趙弘燮特意跑來洪山口,肯定屬於是情商高的表現!

因爲,老十七無爵無差事,確實不算個啥。

但是,權傾一時的胤禑就不同了,趙弘燮即使是康熙跟前的紅人,也不敢輕易得罪了胤禑。

“直隸巡撫,卑職趙弘燮,拜見愉王爺、十七爺。”

剛一見面,趙弘燮便十分恭敬的長揖到地。

“起吧。”胤禑擺了擺手,很隨意的說,“坐下敘話。來人,上茶!”

面子都是互相給的!

既然趙弘燮主動跑來迎接,胤禑至少也要給個好臉色。

孝陵,雖然位於遵化州的境內,卻不歸直隸巡撫管轄,而是在東陵承辦事務衙門之下,分了三個攤子:封祀工部、封祀禮部和皇陵內務府,他們按照職責各管一攤子事務。

“趙中丞,請用茶!”

“謝愉王爺、十七爺恩典!”

明明是胤禑發的話,趙弘燮道謝的時候,一併謝了老十七。

啥叫會做人?這便是了!

寒暄過後,因直隸的事務不可能稟報給胤禑處理,趙弘燮只得沒話找話說,大談東陵外圍的綠營保衛工作,如何重要,如何辛苦。

康熙即位之後,在馬蘭關專門設置了一員旗人出身的綠營副將,帶兵近三千人,除了防守馬蘭關之外,專門負責東陵的外圍警戒工作。

直隸的綠營兵,都歸趙弘燮節制。所以,他打着彙報東陵外圍防務的旗號,也算是名正言順了。

實際上,大清的官場上,想和朝裡的巨頭搞好關係,都需要足夠的情商,以找到合適的切入點。

胤禑心裡有數,趙弘燮是康熙的信臣,他主動跑來拉關係,並不指望胤禑能夠提拔他,而是留個情分,免得胤禑嫌棄他招待不週,將來給他的下絆子!

說白了,就是不求有好處可撈,但求別落井下石。

一言以蔽之,在大清朝,接待無小事!

趙弘燮介紹了一翻東陵的防務之後,話鋒一轉,站起身,抱拳拱手,異常謙遜的說:“卑職略薄一席薄酒,還請愉王爺和十七爺賞個薄面,一起隨便用點。”

胤禑吸取了乾隆的經驗,他也很注意養生,從不大魚大肉,更不暴飲暴食,慣以青菜爲主,輔以適當的魚和雞。

至於,豬肉和羊肉等紅肉,胤禑每天也吃點,但不多。

俗話說的好,腿越少,吃得越健康!

在這個沒有抗生素的時代,沒有腿的魚,營養價值最高。兩條腿的雞和鴨,次之。

四條腿的豬、牛和羊,肥肉之中脂肪太高,胤禑只吃少量的精瘦肉。

當然了,胤禑對吃喝的挑剔,遠沒有達到川陝總督年羹堯的那種程度。

一頭豬,經過不小的折騰之後,年羹堯只吃兩條最嫩的裡脊。

胤禑心裡有數,趙弘燮的嘴上說是隻備了一席薄酒,實際上,怎麼可能呢?

“趙中丞,雖然我不在乎什麼好名聲,但是,十七弟尚無差事,這就不能太過招搖了。”胤禑喝了口茶,微笑着說,“不如這麼着,我們各自點幾個平日裡愛吃的菜,讓他們送來,咱們閉門把盞言歡,如何?”

胤禑的一席話,完全說到了老十七的心坎上。

老十七情不自禁的看了眼胤禑,心裡很感動。

不當差的皇子,即使爵位再高,也是黑皇子。

不敢和胤禑這種紅透半邊天的特紅皇子相比,但是,老十七做夢都想有個正經的差事可當。

在尚書房裡讀書的滋味,只有天天窩在尚書房的人,才知道其中酸甜苦辣。

胤禑既然擡出了老十七,趙弘燮自然不可能反對。

於是,胤禑點了幾個常見的青菜和豆腐,老十七點的都是肉。

不大的工夫,已經做好了的席面,被拆散了擺上了餐桌。

三個人,剛舉起杯子,忽聽外邊來報,“稟爺,通永鎮總兵來了,在外邊請見。”

趙弘燮心想,這傢伙鼻子很靈,來得足夠快啊!

在直隸地區,馬蘭關副將升爲馬蘭鎮總兵之前,歸通永鎮總兵節制。

洪山口關,正好屬於通永鎮總兵的轄區。

胤禑淡淡說:“去告訴他,就說我不管兵部,沒工夫見他。”

這話就很不客氣了!

意思是,不要亂拍馬屁,爺又不是你的頂頭上司?趙弘燮暗暗點頭不已,他對胤禑的不驕不躁,有了更深的瞭解。

俗話說的好,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

不管是哪個時代,父母都不可能允許子女們,和街頭的爛仔一起玩耍。

同理,誰又會投資於不知道分寸的皇子身上呢?

知道分寸,就是了解康熙的禁忌,不要玩得太出格了!

被圈禁的老大和老二,已經證明了康熙的忍耐,絕對是有限度的。

趙弘燮這個巡撫,屬於是文官,又是直隸最大的地方官,他出面招待胤禑和老十七,合情合理,沒有空子可鑽。

通永鎮總兵就不同了,他的上頭還有個直隸提督。

大清的綠營軍制,一級管一級,大家都不能越級。

比如說,趙弘燮想指揮某鎮總兵,不能直接下令,而必須下令給直隸提督,由其負責辦理。

大小綠營武將,彼此相制,勿使合而謀我。

大清把這種武夫的平衡之術,玩耍到了極致!

開席之後,趙弘燮起身敬酒,“愉王爺、十七爺,卑職只能以薄酒招待了,實在是慚愧之極!”

老十七很懂規矩,只要胤禑在場,他絕不先說話。

胤禑笑着擺了擺手,說:“坐吧,今日只敘朋友之禮,不論尊卑。”

趙弘燮看出了胤禑的誠意,也沒過於推辭,便順勢坐了回去。

胤禑等趙弘燮坐定之後,拈起舊盞,湊過去和他碰了個杯。

“彼此隨意最好,大家也都自在得多!”胤禑覺得熱了,故意摘下頭上的六合帽,徑直擱到了酒桌上。

這麼一來,宴席上的氣氛,就真的放鬆了。

只要不是正式場合,從康熙到小小的知縣,沒人樂意穿朝服,戴官帽,穿官靴。

一般情況下,胤禑最喜歡的打扮是,戴六合帽,著綢馬褂,穿平遙鞋匠做的布鞋。

這個時代,還沒有北京布鞋一說,只有平遙鞋匠,聞名整個大清國。

散席後,趙弘燮也沒久坐,只喝了半盞茶,便主動告辭了。

等趙弘燮走後,老十七搖着摺扇,輕聲說:“這位趙某,倒是個會做人的。”

胤禑淡然一笑,在康熙的眼皮子底下拉攏直隸巡撫,那是惟恐老大和老二太過孤單了,上趕着去做伴。

“十七弟,你可能沒有聽過一個說法:惡貫滿盈,附廓京城吧?實話說,凡是不懂人情世故的順天府尹,都坐不穩那個關鍵位置!”胤禑抓起一把瓜子,一邊磕,一邊提點老十七,“將來,等你當差了,千萬記住和光同塵這四個字。”

老十七的心頭猛的一熱,他又不傻,怎麼可能聽不出胤禑有心幫他一把的意思呢?

只要胤禑肯出手相助,老十七就不怕沒差事可幹!

次日凌晨,洪山口的關門剛剛打開不久,胤禑和老十七就乘坐馬車,在護衛們的簇擁下,浩浩蕩蕩的出了關。

車隊距離孝陵還有十里地的時候,陵寢總管大臣善尚,帶着馬蘭關副將及工部、禮部和內務府的人,趕過來迎接。

淑惠太妃薨逝後,被康熙安葬於孝陵的妃園寢中。

實際上,淑惠太妃重病纏身的時候,曾經不止說過,她死後,不想和順治待在一起。

當今皇太后,也向康熙轉達過親妹妹的要求。

可是,康熙終究還是把淑惠太妃,葬入了孝陵的妃園寢之中。

老十七?呵呵,他倒是想按照淑惠太妃的遺願辦理,卻連個說話的資格都沒有。

大清朝的事兒,規矩都是康熙定的,他想怎麼定,就怎麼定。

孝莊文皇后的棺槨,就一直停於東陵的“暫安奉殿”之中,並未去瀋陽和皇太極合葬。

有人說,孝莊和多爾袞太快活了,不敢去和皇太極合葬。

這其實是不懂封建喪儀規矩的鬼扯。

按照大清的喪葬制度,皇后先死,等皇帝駕崩之後,可以挖開陵寢,進行合葬。

但是,皇帝先死的情況下,按照禮法,誰敢挖開先帝的陵寢,那就是掘了自家的祖墳。

若是一般的女人,比如說,淑惠太妃這種,徑直葬入孝陵的妃園寢之中,也是順理成章之事。

但是,康熙感念於孝莊太皇太后的再造之恩,捨不得委屈了她。

所以,孝莊太皇太后,一直待在孝陵之前的暫安奉殿內。

不管是誰,只要來東陵祭祖,都必須先祭祀孝莊太皇太后,這纔是康熙的真實想法。

胤禑和老十七,都對孝莊文皇后沒啥感情,行禮如儀的祭拜了一番,讓外人找不出破綻,也就可以了。

可是,令胤禑沒有想到的是,老十七竟然在淑惠太妃的陵寢前,伏地嚎啕,痛哭失聲。

胤禑情不自禁的想起了他的養母德妃,若是德妃死了,他肯定哭不出來,必定會用姜帕子催淚!

第163章 搏感情第191章 可有皇位繼承?第109章 風起太和殿第110章 厚養死士第261章 臨陣換帥第182章 愉郡王第245章 長遠打算第四十七章 好兆頭第211章 死都不服第200章 盼你去死第241章 抄家進行時第207章 哥哥給你撐腰第207章 哥哥給你撐腰第131章 一廢太子(5)第102章 意想不到第六十七章 留了好幾手第233章 打破了平衡第二十九章 定座次第198章 你爭我奪第173章 他還活着?第134章 一廢太子(8)第147章 犟牛第151章 九門提督第164章 門下走狗第202章 三王秉政第四十八章 塞思黑第159章 告胤禑的黑狀第208章 擺平麻煩第105章 懟的康熙翻白眼第七十二章 紅透半邊天第十章 第一桶金第144章 八虎第202章 三王秉政第237章 變天了第230章 老十七哭了第167章 兩道旨意,怎麼選?第十二章 及時雨第258章 權力拼圖第三十六章 好處不斷第128章 一廢太子(2)第208章 擺平麻煩第174章 康熙的見識,真不夠第二十八章 奉旨幫辦戶部第224章 汝有何用?第五十三章 好事不斷第266章 反骨崽年亮工第174章 康熙的見識,真不夠第164章 門下走狗第97章 行宮驚魂(1)第258章 權力拼圖第119章 我墊後第255章 一窩小崽子第249章 朕欲傳位於你第179章 二廢太子(5)第二十一章 康熙的問話第132章 一廢太子(6)第250章 手足之盟第十二章 及時雨第六十九章 乾清宮血案(1)第166章 告捷第二章 試婚格格第242章 高擡貴手第三十四章 曠世機遇第124章第208章 擺平麻煩第三十五章 老四的拉攏第147章 犟牛第212章 寵冠大清第六十三章 見者有份第173章 他還活着?第七十九章 誰纔是親兒子?第220章 步軍衙門第241章 抄家進行時第146章 頂康熙的肺第三十三章 不一樣的老四第162章 不爭者勝第二十六章 順利打入四爺黨第十二章 及時雨第133章 一廢太子(7)第四十五章 大包大攬第200章 盼你去死第十五章 布冷子第271章 給密妃擡旗第199章 頭號心腹門下第114章 歌聲陣陣第192章 權勢無雙第七十三章 看爺的眼色第四十六章 慷慨之極第129章 一廢太子(3)第198章 你爭我奪第十一章 太子之怒第162章 不爭者勝第六十九章 乾清宮血案(1)第250章 手足之盟第七十一章 乾清宮血案(3)第207章 哥哥給你撐腰第224章 汝有何用?第192章 權勢無雙第100章 偷家第192章 權勢無雙
第163章 搏感情第191章 可有皇位繼承?第109章 風起太和殿第110章 厚養死士第261章 臨陣換帥第182章 愉郡王第245章 長遠打算第四十七章 好兆頭第211章 死都不服第200章 盼你去死第241章 抄家進行時第207章 哥哥給你撐腰第207章 哥哥給你撐腰第131章 一廢太子(5)第102章 意想不到第六十七章 留了好幾手第233章 打破了平衡第二十九章 定座次第198章 你爭我奪第173章 他還活着?第134章 一廢太子(8)第147章 犟牛第151章 九門提督第164章 門下走狗第202章 三王秉政第四十八章 塞思黑第159章 告胤禑的黑狀第208章 擺平麻煩第105章 懟的康熙翻白眼第七十二章 紅透半邊天第十章 第一桶金第144章 八虎第202章 三王秉政第237章 變天了第230章 老十七哭了第167章 兩道旨意,怎麼選?第十二章 及時雨第258章 權力拼圖第三十六章 好處不斷第128章 一廢太子(2)第208章 擺平麻煩第174章 康熙的見識,真不夠第二十八章 奉旨幫辦戶部第224章 汝有何用?第五十三章 好事不斷第266章 反骨崽年亮工第174章 康熙的見識,真不夠第164章 門下走狗第97章 行宮驚魂(1)第258章 權力拼圖第119章 我墊後第255章 一窩小崽子第249章 朕欲傳位於你第179章 二廢太子(5)第二十一章 康熙的問話第132章 一廢太子(6)第250章 手足之盟第十二章 及時雨第六十九章 乾清宮血案(1)第166章 告捷第二章 試婚格格第242章 高擡貴手第三十四章 曠世機遇第124章第208章 擺平麻煩第三十五章 老四的拉攏第147章 犟牛第212章 寵冠大清第六十三章 見者有份第173章 他還活着?第七十九章 誰纔是親兒子?第220章 步軍衙門第241章 抄家進行時第146章 頂康熙的肺第三十三章 不一樣的老四第162章 不爭者勝第二十六章 順利打入四爺黨第十二章 及時雨第133章 一廢太子(7)第四十五章 大包大攬第200章 盼你去死第十五章 布冷子第271章 給密妃擡旗第199章 頭號心腹門下第114章 歌聲陣陣第192章 權勢無雙第七十三章 看爺的眼色第四十六章 慷慨之極第129章 一廢太子(3)第198章 你爭我奪第十一章 太子之怒第162章 不爭者勝第六十九章 乾清宮血案(1)第250章 手足之盟第七十一章 乾清宮血案(3)第207章 哥哥給你撐腰第224章 汝有何用?第192章 權勢無雙第100章 偷家第192章 權勢無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