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二零章 父慈子孝

范陽盧氏認栽了,也學清河崔一樣,主動放棄朝廷債務,不過人家說的話,更爲冠冕堂皇,說什麼一開始這錢就不打算要,畢竟運河是造福河北的,而盧家作爲河北大族,爲河北做貢獻是理所應當的。

於是楊廣特批,永濟渠北端運河的民間漕運,歸盧家了,等於是可以掛靠官方,正大光明的壟斷漕運。

這哪裡賠了?分明就是賺了。

是雙贏的局面。

首先官府接掌漕運的話,會需要大量人手船隻,這都是錢,而且下面的官員肯定會中飽私囊,最後朝廷能不能賺錢,都說不清楚,但如果交給地方大族,朝廷就會很省事,收個運營費、船稅即可。

崔弘升一看這架勢,也主動站出來抹賬,理由和范陽盧一樣,都是這錢從借出去的那天,就沒打算要。

於是博陵崔成了永濟渠中段的漕運霸主。

那麼南段,自然就是清河崔了,楊廣當然會雨露均沾,只要你們不要錢,咱們都好說。

於是永濟渠一千九百里,一千四百里被河北三大家族瓜分。

楊銘看着都想笑,老爹這一招明擺着就是放水養魚,爲什麼?因爲他打算打高句麗,等到三家的漕運發展起來之後,楊廣就可以徵調他們所有的船隻,負責往邊境運送兵員及輜重,而且一個錢都不用花。

河北的事情既然告一段落,而五大巡查使也已經派出去了,所以楊廣打算西巡了。

朝會上,楊廣直接拋出來一句話:“自古天子有巡狩之禮,而江東諸帝多傅脂粉,坐深宮,不與百姓相見,此何理也?”

這句話,又是嘲諷人家陳叔寶他們家的,殿內的關中大佬自然也是跟着一陣挖苦嘲笑,把老陳家貶低的一無是處。

接替韋福嗣成爲民部戶部司侍郎的蔡徵站出來道:

“此其所以不能長世。”

意思是,這就是爲什麼它這麼快就亡了,這種話從蔡徵嘴巴里說出來,楊廣是非常高興的。

因爲蔡徵曾經是舊陳的吏部尚書,中書令,由他來否認陳叔寶,最合適。

濟陽蔡氏,也是名門望族,濟陽就是河南省蘭考縣,後世蔡姓的主力分佈在廣東、浙江、江蘇、福建、臺灣,追根溯源,都是從河南遷徙過去的。

這個姓氏是蔡國的國姓,由姬姓演化而來,天下蔡姓,始祖在河南上蔡縣。

於是楊廣當朝宣佈,巡狩大隋西部邊塞,終點是張掖郡。

過了張掖就是敦煌郡,也就是玉門關所在,春風都不度玉門關,楊廣肯定也不去。

而楊銘留守京師,理政天下。

這一次走,楊廣沒有像北巡那樣帶五十多萬人,一來是因爲西域都是小國,用不着這麼多人震懾,再者,河西走廊不好走,完全就是夾在祁連山當中的一條山谷小道,大軍根本展不開。

還有就是,國力經不起他帶走那麼多人,這次楊廣倒是有點自知之明。

提前一步離開的,是裴矩,因爲裴矩要先一步聯絡西域各國,讓他們來朝見大隋皇帝。

不來的,說不定就會派兵幹你。

臨行之前,裴矩去了一趟東宮,交代給女兒魏徵的婚事。

自然也要見一見楊銘。

“魏徵這個人極得王通讚許,我觀此人絕非池中之物,直者忠也,殿下可以一用。”

不用逼逼賴賴了,我知道你想幹什麼,楊銘笑道:

“我這不是已經用了嗎?直,不怕,就怕不忠,也怕忠錯了人。”

裴矩一愣,笑道:“不會錯的,魏徵對太子推崇備至,必然是誠心效力。”

就怕他對我的誠心,不如對伱的,因爲你有恩於他。

楊銘點頭道:“此去西境,道路險阻、風雪難測,裴公務要保重身體,我可以沒有魏徵,但不能沒有你。”

裴矩笑道:“太子放心,應是最後一遭了,此番回來,大約不會再四處奔波了。”

然後,楊銘將裴矩親自送出寢殿。

他清楚,裴矩對他的忠心,是絕無問題的,畢竟唯一的嫡女,現在是自己的側妃。

就是裴矩的心思太多了,魚和熊掌都想得到。

這一點無可厚非,人家的出發點是爲了自己,爲了家族,你不能說他是錯的。

至於裴矩當下最看重的王通,今年二十六歲,可惜,歷史上王通只活了三十四歲,如果能多活幾十年,這個人的成就將非常可怕。

晌午過後,徐景來報,說是楊麗華要見他。

於是楊銘又出宮了。

“姑母有什麼好猶豫的啊?”楊銘一臉無語道:“去趟江南已經是水土不服,你敢跟着父皇去西境邊關?”

楊麗華無奈道:“非我所願,實爲你父皇再三請求。”

你去了可就回不來了,那地方可不是你一個養尊處優的貴婦人,可以經受的住。

歷史上記載,楊廣巡狩西境,士卒凍死者太半,不是大半,是太半。

這句話並不是說凍死了一半人,而是死的人裡面,一半是凍死的。

河西走廊那個地方,晝夜溫差極大,白天你還覺得熱成狗,晚上你就會覺得凍成狗了。

而且天氣變幻莫測,你這樣的嬌弱的身體,根本扛不住的。

這是由於當地的地貌所決定的,河西走廊大半在甘肅,而甘肅是除了海洋之外,具備所有地貌特徵的。

山地地貌、丹霞地貌,黃土地貌,溝谷地貌,平原地貌,沙漠地貌,雅丹地貌,凍土地貌和冰川地貌等等等等。

可以說一會一個風景,一會一個天氣,沒有汽車沒有公路,水源緊缺,楊銘都不樂意去,也就是旅遊達人楊廣同志,敢帶十多萬人去那旅遊。

“姑母千萬拒絕,您真不能去那個地方,”楊銘苦勸道:“我給你找個人,你問問他那地方究竟是什麼樣。”

楊麗華本來也在猶豫,聞言點頭道:“我對那裡並不知曉,你讓那人來吧,我問問他。”

楊銘找的這個人,不是別人,楊玄挺是也。

當初攻滅吐谷渾,楊玄挺就是走的這條道去的張掖,然後橫穿祁連山,打的祁連城。

等到楊玄挺被叫來之後,直接來了一句:這輩子不想去第二次。

“長公主您看我這張臉?”楊玄挺指着自己的臉道:“自打從那邊回來之後,我的臉就變得這麼糙了,這都兩年了,都沒恢復過來。”

庸俗點說,叫皮如刀挫,文雅點說,叫飽經風霜。

實際上楊玄挺年輕時候就被楊素扔到了軍伍,日曬風吹,那張臉雖黝黑卻也堅毅,而且軍伍出身都有一種英武氣概,看着非常順眼。

但是從西域回來後,他那張臉粗糙的不像話,還經常掉皮。

因爲那邊的風,就不停,還是一會熱風,一會冷風,熱的時候能曬爆,冷的時候冷透骨髓。

楊麗華是一個非常鍾愛肌膚護養的女人,雖然已經老了,但依然自戀,屬於有公主命也有公主病。

一聽玄挺這話,那是打死都不想去了,她可不希望自己的臉上掉皮。

“好了,本宮知道了,你下去吧,”揮退玄挺之後,楊麗華看向楊銘,蹙眉道:“那我該以什麼藉口推辭呢?”

楊銘道:“稱病啊,您就說你病了,不就好了嗎?”

“稱病會被識破的,”楊麗華道:“我若稱病,你父皇必然派太醫探視,怎麼瞞?”

那就編一個太醫都看不了的病,我頭疼,我腿疼,這兩樣從外表可看不出來。

楊銘道:“您就說你腳疼,疼了半個月了,走路都走不了,太醫要是開藥,您也別喝,父皇總不能讓太醫監視你喝藥,等父皇走了,您的腳疼也就可以好了,而且是太醫治好的。”

“你可真是個滑頭,”楊麗華笑道:“好吧,就按照你這個法子來,反正我是不想去。”

總算是搞定了楊麗華,但是返回東宮之後,又一件頭痛事情來了,老爹竟然也想帶着沈婺華走。

眼下的沈婺華已經進宮了,就在閨女陳淑儀那裡。

不過沈婺華和楊麗華的區別在於,楊麗華多少還有點猶豫,而沈婺華一點不帶猶豫的,她自己也想去。

這個楊銘就不好勸了,因爲沈婺華已經答應楊廣了,出爾反爾的話,以老爹的脾氣,會發火的。

再者,歷史上楊麗華確實是因爲跟着楊廣西巡染病,死在張掖的,但沈婺華沒有。

“多準備一些冬衣,帶點幕笠,對了,準備點圍脖子用的圍領”楊銘囑咐道。

沈婺華聽的心驚膽戰,怎麼四季衣物都需要準備啊?那地方就算比關中苦寒,相差也不會太大吧?

這就是沒怎麼出過遠門的人,根本不知道中華地大物博,什麼氣候都有。

“殿下去過西境,他說的肯定沒錯,阿孃就多準備一些吧,”陳淑儀也跟着勸說道。

沈婺華一臉懵逼的點了點頭。

楊廣這次離開,不但會帶上楊暕,還會帶上楊侑,至於原因,楊銘也能猜到,怕自己弄死他們倆唄?

嘴上說的不害怕,但楊廣其實還是怕的,如果楊暕出事,那麼自己就只剩下楊銘一個兒子,楊銘沒有了威脅,以後誰還能制衡?

事實上,對皇帝威脅最大的,其實是太子。

親情這種東西在皇帝眼裡,可以有,也可以沒有,你聽話,那就是父慈子孝,不聽話,那就得帶個引號。

(本章完)

一零九章 不自量力二零七章 四柱八字第688章 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第604章 死人最多的一年二八五章 消除疑心四一七章 今生無緣三五四章 爾虞我詐第626章 不差錢一百章 金鑲玉觀音一三二章 親疏有別六四章 再闖東宮第632章 田畝新制三八零章 我爲棋子一七一章 門下省納言第626章 不差錢第543章 諡號一一七章 互相仰仗一零六章 上嫁一八八章 秦王齊王第622章 監門將軍一五一章 求助玄學一零二章 卑鄙小人五四章 配婚第488章 軍驛夜話二七五章 血氣方剛第758章 清理門戶第504章 五女山城第657章 一步登天一零七章 檢校衛一五三章 師徒情誼第499章 羈縻政策第634章 東西聯盟第515章 攔河大壩第617章 楊老八五五章 吃剩飯二七五章 血氣方剛七九章 負荊請罪第565章 嶺南之疾第536章 能屈能伸,方爲丈夫第494章 齊郡張須陀第663章 你別害我啊?第497章 搭設浮橋一八二章 打小就有反骨一五六章 薨四五章 未雨綢繆第706章 扯虎皮拉大旗第726章 五座大橋一三三章 江陵沈氏二九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賊二六五章 一生之敵第654章 沒錯,是我把你賣了第570章 這不是毀我嗎?二三三章 麥秋第568章 他們好着呢第558章 蛋糕就這麼大一三九章 她是直,但不傻四三章 爭取儲君第655章 敗局二四八章 風流天子四七五章 縮頭烏龜三二四章 談判一五五章 上天安排十一章 大興第一紈絝三八八章 軟弱皇后第711章 楊廣離京一三八章 大興來人二五五章 東宮,太子第739章 隔代親四零九章 絕對正事第646章 齊郡杜伏威第533章 朕欲召見始畢第523章 掘墓人衛玄也三二三章 河西五郡第679章 看透不說透二二二章 牛、羊、豬第553章 公主將嬪四六三章 特殊生意二零八章 王府班底四零五章 太子(今天沒了啊)二九七章 突厥鷹犬二五二章 利在千秋四五五章 水軍總管一三二章 親疏有別一三二章 親疏有別六七章 御史中丞一一七章 互相仰仗三九六章 罄竹難書四三八章 秦晉之好二六零章 八關都邑三五八章 三千大軍第590章 索然無味二七六章 宇文父子一三八章 大興來人三一八章 東拉西扯第698章 一鍋飯二六三章 找回自尊第496章 山西吐萬緒一二三章 荊州氏族第759章 鹽池四面監第643章 各就各位
一零九章 不自量力二零七章 四柱八字第688章 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第604章 死人最多的一年二八五章 消除疑心四一七章 今生無緣三五四章 爾虞我詐第626章 不差錢一百章 金鑲玉觀音一三二章 親疏有別六四章 再闖東宮第632章 田畝新制三八零章 我爲棋子一七一章 門下省納言第626章 不差錢第543章 諡號一一七章 互相仰仗一零六章 上嫁一八八章 秦王齊王第622章 監門將軍一五一章 求助玄學一零二章 卑鄙小人五四章 配婚第488章 軍驛夜話二七五章 血氣方剛第758章 清理門戶第504章 五女山城第657章 一步登天一零七章 檢校衛一五三章 師徒情誼第499章 羈縻政策第634章 東西聯盟第515章 攔河大壩第617章 楊老八五五章 吃剩飯二七五章 血氣方剛七九章 負荊請罪第565章 嶺南之疾第536章 能屈能伸,方爲丈夫第494章 齊郡張須陀第663章 你別害我啊?第497章 搭設浮橋一八二章 打小就有反骨一五六章 薨四五章 未雨綢繆第706章 扯虎皮拉大旗第726章 五座大橋一三三章 江陵沈氏二九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賊二六五章 一生之敵第654章 沒錯,是我把你賣了第570章 這不是毀我嗎?二三三章 麥秋第568章 他們好着呢第558章 蛋糕就這麼大一三九章 她是直,但不傻四三章 爭取儲君第655章 敗局二四八章 風流天子四七五章 縮頭烏龜三二四章 談判一五五章 上天安排十一章 大興第一紈絝三八八章 軟弱皇后第711章 楊廣離京一三八章 大興來人二五五章 東宮,太子第739章 隔代親四零九章 絕對正事第646章 齊郡杜伏威第533章 朕欲召見始畢第523章 掘墓人衛玄也三二三章 河西五郡第679章 看透不說透二二二章 牛、羊、豬第553章 公主將嬪四六三章 特殊生意二零八章 王府班底四零五章 太子(今天沒了啊)二九七章 突厥鷹犬二五二章 利在千秋四五五章 水軍總管一三二章 親疏有別一三二章 親疏有別六七章 御史中丞一一七章 互相仰仗三九六章 罄竹難書四三八章 秦晉之好二六零章 八關都邑三五八章 三千大軍第590章 索然無味二七六章 宇文父子一三八章 大興來人三一八章 東拉西扯第698章 一鍋飯二六三章 找回自尊第496章 山西吐萬緒一二三章 荊州氏族第759章 鹽池四面監第643章 各就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