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九章 她是直,但不傻

荊州這筆帳,到底該怎麼算?楊銘心裡大致有譜了。

不能着急,要慢慢來,雖然他明知道這些錢很多一部分,都被官府上上下下給吞了,但他也沒辦法。

大隋國情如此,這是自魏晉以來便形成的陋習,已經延續數百年了。

想要改變,只有一個辦法,大洗牌。

而洗牌只有一種方式:一場波及全國的全面戰爭。

大概七天後,各州郡的左官才相繼到齊,這時候的總管府後堂,已經是擠滿人了。

楊銘再一次主持這場花錢大會。

「既然兩次都是玄感的鄂州,那這次還是玄感先來吧,」楊銘坐在主位上,澹澹道。

楊玄感點了點頭,朝身後的幾名江夏左官使了個顏色,立時便有一人起身,朗聲道:

「稟殿下,江夏碼頭修繕,需錢二十三萬貫。」

「因江夏無大料,因而木料採辦至巴東郡,用的是蜀地的杉木,每根大料長八丈,寬十三寸至十八寸不等,一捆五根,約一千三百貫,此番修繕需六捆,共錢七千八百貫,運輸一項,江夏碼頭出運船六艘,人力飲食、途中靠岸休整,消耗約兩千貫,故:木料一項,需錢九千八百貫。」

「石料一項,可在江夏地區就地取材,因開採不易,頗爲耗時,故需增加人力,耗錢三千貫,運輸一項,需調撥騾車一百駕,力夫一千人,耗錢六千貫,修繕所招募工匠五百人,耗錢四千貫,損耗兩千貫」

等到此人講完之後,元文都這邊也合計完畢,比楊玄感上一次的二十三萬貫,少了兩萬八千貫。

楊銘點了點頭,然後朝楊玄感道:

「十八萬貫,你看能不能幹。」

楊玄感一愣,我特麼都縮減了,你還讓我減?

於是他回頭看了那名左官一眼,後者無奈的點了點頭。

楊宣感道:「殿下說多少,就多少吧。」

「什麼叫我說多少就多少?」楊銘反問道:「爾等一粟一米,皆爲國帑,本王也是爲國家省錢,北方用兵要錢,南邊賑災平叛也要錢,你們把錢都花了,國家用錢的時候無錢可用,到時候是你擔責還是我擔責啊?」

楊玄感憋着一肚子氣,鐵青着臉一言不發。

楊銘掃視堂內,繼續道:「如果有誰覺得自己能擔得起責,你用多少錢,本王這裡都照批,只不過將來朝廷問起來,你們得靠自己脖子上那顆腦袋去頂。」

「擔不起,擔不起」堂內衆人紛紛附和。

楊銘這才朝元文都道:「江夏碼頭修繕,需錢十八萬貫,就這麼定了,記錄。」

元文都點了點頭,提筆寫下。

這下子,底下這幫人心裡大概有數了。

無論他們報多少,楊銘這邊必定會給他們削減三分之一,而他們也不敢往高了報,因爲人家要的是明細,明細是有具體價格的。

你不能說楊玄感要的木頭一捆一千三百貫,你這邊的木頭就得兩千貫,這明顯對不上嘛。

於是他們也不在預算上搞貓膩了,既然從國庫搞不到錢,再想其它辦法吧。

楊玄感都認栽了,他們不認,能行嗎?

原本慕容三藏的江陵郡,上次預算還是虧空的,現在直接開支相抵了,他自己就給減少了幾十萬貫,在此基礎上,楊銘又給他縮減了幾十萬貫。

慕容三藏只能是打碎牙齒往肚子裡咽。

一下子削減了這麼多,但楊銘一點不擔心這幫人會從老百姓身上找補虧下的錢。

因爲楊銘會派人盯着,你們可以從大戶那裡補虧空,但別想

從平民身上搜刮。

世家,已經幹掉一個文氏了,楊銘正琢磨着從地方官裡找一個冒頭的殺了立威。

就看誰運氣不好,撞到楊銘的刀口上。

這次的預算,省事很多,大約傍晚時,已經全部報備完畢。

有人一臉沮喪,有人神情輕鬆,有的灰頭土臉,還有楊玄感吊兒郎當,表情各不相同。

「好了,本王也就不留諸位吃飯了,不過我還有一句話,希望諸位牢記於心。」

楊銘起身道:

「諸位做爲地方主官,便是一方百姓之父母,爲官一任,當造福一方,誰落得一身罵名,又有誰得百姓愛戴,本王這裡都給你們記着呢。」

「別總覺得自己能花國庫的錢,每年的開支預算,其實是用國家錢,辦國家的事,而你們,只不過是那個辦事的,事情如果辦的不好,也不過就是換個辦事的人而已。」

說着,楊銘看向楊玄感:

「玄感在江夏地區,爲官清廉,得百姓愛戴,實乃楷模,今本王當上奏朝廷,爲玄感請柱國之勳位,望爾等自勉。」

說罷,楊銘轉身離開。

楊玄感愣在當場。

好傢伙沒有白讓你數落一天啊,感情還有這麼大多好事等着我呢?

大隋勳位十一等:上柱國、柱國、上大將軍、大將軍、上開府儀同三司、開府儀同三司、上儀同三司、儀同三司、大都督、帥都督、都督。

楊銘等於直接給沒有勳爵在身的楊玄感,謀了一個第二等的勳位。

短暫的呆滯過後,楊玄感憋了一天的氣,當成個屁放沒了,這時候的他,意氣風發,紅光滿面。

衆人紛紛道賀。

楊玄感哈哈一笑:「今晚總管府不管飯,諸位便與我一道,去那春滿樓吃酒。」

說完,楊玄感負手在後,大搖大擺的邁出大堂,

身後一衆官員屁顛顛的跟上。

雖然柱國這個勳位,楊銘只是說會爲楊玄感爭取,但是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只要爭取,這就沒跑了。

一來,楊銘是太子嫡子,封授勳爵,只要太子點頭,至尊必然答應。

再者,楊玄感是越國公楊素的嫡長子,一等勳爵,也不過早晚的事

內苑,

晚飯已經準備好了。

不過這次多了一個人,裴淑英。

人家死粘着楊茵絳不放,而楊茵絳又迫切想知道楊銘今天削減開支是否順利,雖然不情願,但還是帶上了這個跟屁蟲。

「啊?你莫不是在玩笑?這麼隨便就給父親謀劃勳位?還是柱國?」楊茵絳從楊銘口中得知情況後,先是詫異,接着便是欣喜,

因爲她以爲,楊銘必是因爲她的緣故,纔會這麼提攜自己的父親。

她想多了楊銘不過是順水推舟而已。

因爲楊銘從歷史上得知,此番楊素做爲行軍大元帥北擊突厥,會大勝而歸,既然楊素已經是封無可封,於是楊堅不但賜給楊素嫡長子楊玄感柱國的勳位,還給次子楊玄縱弄了個淮南郡公的爵位。

勳位明顯不如爵位,那爲什麼楊玄感受封還不如弟弟楊玄縱呢?

因爲楊玄感可以襲爵,將來有三等爵越國公,等着他襲呢。

楊銘笑道:「玄感在江夏還是乾的不錯的,沒有濫用民力,也沒有胡亂消耗國帑,名聲也不錯,衝着越公的面子,我也要爲玄感謀劃一二。」

楊茵絳甜甜一笑,親自爲楊銘夾菜,臉上欣喜一覽無遺。

什麼衝着越公面子啊,我知道你是因爲我。

裴淑英在一旁一臉的尷尬,這倆人的關係什麼時候已經發展到這個地步了?瞧那副親暱的樣子,真讓人肉麻。

楊銘也真是厲害,初任荊州,就敢削減這麼多開支?

她剛纔一直在聆聽着兩人的對話,自然知曉了整個事情的過程,也猜出楊銘其實每次都是藉着敲打楊玄感,來敲打其他地方官。

爲什麼選擇敲打楊玄感,還不是因爲楊玄感的靠山最硬?

最硬的我都啃了,啃不了你們?

所以裴淑英也猜到,楊銘最後爲楊玄感謀劃勳位,很大程度上,也是爲了這段時間的刻意針對而做彌補,免得對方嫉恨。

畢竟常有聽聞,玄感腦子不太靈光,這樣的人會記仇的。

當然,也有警示其他人的作用。

裴淑英天性直爽,沒有心機,但不代表人家看事情不通透,她是直,但不傻。

別忘了,她的親爹,是大隋朝心機最深的那位,每天跟裴矩過招,不是高手也是高手了。

裴府的看家狗,只怕都是心機狗。

這時,裴淑英終於開口了:「削減這麼多開支,荊州庫自然會有很大結餘,你這般費力,不會只爲了給國家省錢吧?」

你這個人,會不會說話?我就是爲國家省錢。

楊銘裝傻道:「不爲省錢,還能爲何?結餘是要封存進國庫的,到時候誰也拿不出來,難不成我敢挪用國庫的錢?」

「那倒未必,」裴淑英道:「如遇突發事件,可上奏朝廷,臨時撥用國庫,當然,也要看合理與否。」

尼瑪啊楊銘瞪了楊茵絳一眼,誰讓你今天帶她過來的?

楊茵絳也愣住了,因爲她覺得裴淑英分析的很有道理,正所謂無利不起早,楊銘削減地方開支這麼狠,不會沒有原因的。

於是她也一臉疑惑的看向楊銘,

兩個大美女直愣愣的盯着自己,楊銘只覺得渾身不自在,尤其是兩人一個比一個聰明。

「吃飯吃飯,哪有那麼多突發事件?」

楊銘低頭扒飯,乾脆不理會二人。

是的,裴淑英猜的沒錯,楊銘省錢,自然有另一番打算,不過眼下,還不能說。

裴淑英哼了一聲,朝楊茵絳道:

「瞧見沒,他理虧了,明年必有突發事件。」

楊茵絳點了點頭,深表贊同。

以她對楊銘的瞭解,對方肯定憋着大事呢。

四五三章 苦肉計四三五章 河東聞喜一六一章 封禪泰山四二四章 將相命格二一零章 十六條草案四四一章 沒爹沒媽一三二章 親疏有別三五章 婚姻不自由八二章 實話實說第724章 傳染四六五章 營防堡壘第597章 木棉花三六二章 張開覆滅第646章 齊郡杜伏威二一四章 黃河淮河一五九章 無解之題第六章 女賊四一一章 私下見面三九七章 頭上的一柄劍四六七章 秦始皇和楊堅第559章 條件第597章 木棉花第766章 體面三八五章 差點掛了第692章 四大關係第672章 離強合弱第625章 登高之門七二章 佛道領袖第570章 這不是毀我嗎?第七章 化險爲夷第720章 做人要給自己留退路二十八章 收藏家第582章 九品中正制三三三章 尚書岳父第490章 非大不可四一章 宇文娥英第659章 將功贖罪十四章 太子妃四一二章 獨孤懷恩七一章 朱雀大街四四四章 請君入甕第605章 宗室領袖二四一章 兩位宰相第719章 他不去,但朕經常去第六章 女賊第514章 野心一七零章 仁壽宮侍疾第729章 可稱神仙矣三三二章 大鬧朝堂第649章 滎陽有反賊四二二章 啓民之死一八八章 秦王齊王三四八章 四大使持節二四二章 三個女人第699章 從墳裡挖出來五二章 左武衛大將軍二六二章 四人封王四一五章 東宮新面孔三七三章 伴君如伴虎第536章 能屈能伸,方爲丈夫第561章 不準迎接第624章 長孫不能封第679章 看透不說透第544章 表哥表弟二五一章 四家瓜分二二七章 殺人滅口二九四章 河間王第533章 朕欲召見始畢二五五章 東宮,太子四六章 一敗塗地第650章 宗團驃騎二四三章 正月十五第692章 四大關係二五二章 利在千秋三六零章 各懷心思第650章 宗團驃騎四七零章 誰贊成誰反對一六八章 其罪有三四十章 爽約三九一章 李淵的野心第535章 大魚吃小魚二四七章 驗明正身四一九章 秘書省藏書一一三章 我可真冤第554章 楊約,你污衊我第626章 不差錢四零四章 博陵家主第689章 巨馬河第711章 楊廣離京第587章 門當戶對第625章 登高之門二八三章 以訛傳訛四三七章 陳氏子弟四一零章 巡查河北三六八章 秋後算賬三八四章 和親公主二四五章 一切順利四五六章 五將離京十五章 真正的太子妃一二九章 發佈公告
四五三章 苦肉計四三五章 河東聞喜一六一章 封禪泰山四二四章 將相命格二一零章 十六條草案四四一章 沒爹沒媽一三二章 親疏有別三五章 婚姻不自由八二章 實話實說第724章 傳染四六五章 營防堡壘第597章 木棉花三六二章 張開覆滅第646章 齊郡杜伏威二一四章 黃河淮河一五九章 無解之題第六章 女賊四一一章 私下見面三九七章 頭上的一柄劍四六七章 秦始皇和楊堅第559章 條件第597章 木棉花第766章 體面三八五章 差點掛了第692章 四大關係第672章 離強合弱第625章 登高之門七二章 佛道領袖第570章 這不是毀我嗎?第七章 化險爲夷第720章 做人要給自己留退路二十八章 收藏家第582章 九品中正制三三三章 尚書岳父第490章 非大不可四一章 宇文娥英第659章 將功贖罪十四章 太子妃四一二章 獨孤懷恩七一章 朱雀大街四四四章 請君入甕第605章 宗室領袖二四一章 兩位宰相第719章 他不去,但朕經常去第六章 女賊第514章 野心一七零章 仁壽宮侍疾第729章 可稱神仙矣三三二章 大鬧朝堂第649章 滎陽有反賊四二二章 啓民之死一八八章 秦王齊王三四八章 四大使持節二四二章 三個女人第699章 從墳裡挖出來五二章 左武衛大將軍二六二章 四人封王四一五章 東宮新面孔三七三章 伴君如伴虎第536章 能屈能伸,方爲丈夫第561章 不準迎接第624章 長孫不能封第679章 看透不說透第544章 表哥表弟二五一章 四家瓜分二二七章 殺人滅口二九四章 河間王第533章 朕欲召見始畢二五五章 東宮,太子四六章 一敗塗地第650章 宗團驃騎二四三章 正月十五第692章 四大關係二五二章 利在千秋三六零章 各懷心思第650章 宗團驃騎四七零章 誰贊成誰反對一六八章 其罪有三四十章 爽約三九一章 李淵的野心第535章 大魚吃小魚二四七章 驗明正身四一九章 秘書省藏書一一三章 我可真冤第554章 楊約,你污衊我第626章 不差錢四零四章 博陵家主第689章 巨馬河第711章 楊廣離京第587章 門當戶對第625章 登高之門二八三章 以訛傳訛四三七章 陳氏子弟四一零章 巡查河北三六八章 秋後算賬三八四章 和親公主二四五章 一切順利四五六章 五將離京十五章 真正的太子妃一二九章 發佈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