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二九章 西南道行臺省

翌日朝會,這是楊廣回京之後的第一次朝會。

所有的大臣們都聚集在大興殿前的廣場上,觀賞着楊廣此番西巡的收穫。

來自康國的阿薩那香、麝皮、錦疊、駱駝,來自安國的五色鹽,來自龜茲的安息香、鹽綠、雌黃、胡粉,來自於闐的羊脂玉,來自波斯的獅子、白象、珊瑚、琉璃、瑪瑙、水晶.

琳琅滿目的東西堆了半個廣場,大臣們像是逛集市一樣,不時上手把玩。

這些東西不是楊廣買的,都是諸國上貢的貢品,其中不乏很多大隋沒有的藥材,比如阿魏樹、沒石子、硇砂、綠鹽等等,有的是植物,有可移栽不可移栽兩種,還有就是礦物,這種只能買。

楊廣也是個大方人,當場就賞出去很多東西,當然了,都是手工品之類的,真正有價值的種子、藥材、礦物,香料,一件都不會給。

整整一天,楊銘都在廣場上晃悠,看看這個看看那個,最後朝會也沒有舉行,晚上在廣場上還有一場超大的宴會,君臣同樂。

楊廣對於裴矩這一次的安排,非常滿意,前期二十六個國家,後期增加至三十多個,而楊廣這次西巡張掖,歷史稱之爲萬國博覽會。

今晚皇宮內的晚宴節目,充滿了異族風情,各國給楊廣獻上來不少異族美女,質量高的楊廣都藏起來了,質量低的出現在今晚的宴會。

有不要臉的,當場就請求楊廣賞賜他幾個美女,楊廣當然是大大方方的賞了。

你都要出口了,我不給你,豈不是駁你面子?

今天註定沒有正事可談。

走了小半年,楊廣回來自然要好好跟自己的孫子親近一下,哪些孫子最親呢?當然是他爹最有權的。

楊昭的兒子和楊暕的兒子已經跌落神壇了,眼下最吃香的,就是楊銘的兒子。

但是楊瑞和楊瑾屁股上有傷,所以坐姿非常怪異,楊廣頓時好奇的詢問楊瑞:

“伱這是怎麼了?扭來扭曲的,成何體統?”

這句話是訓斥,責怪楊瑞當着這麼多人的面坐沒坐樣。

高野剛回宮就從內侍省知道情況了,本來不打算說,但是又不能讓小殿下受這個冤枉氣,所以他小聲道:

“兩位殿下有杖傷,還未痊癒。”

“誰敢打朕的孫子!”楊廣頓時拍桌,然後目光看向楊銘。

不用說,肯定是楊銘打的。

老百姓家裡有個說法,叫做一輩不管二輩事,但是皇家不行,誰當家,那麼下面不論多少輩的事,他都得管。

而楊銘早就想好對策了,楊茵絳和裴淑英去頂鍋。

這個鍋他不好頂,但是楊茵絳她們沒事。

於是兩個小子的媽趕忙上前,跟楊廣解釋這件事。

今晚的廣場太過熱鬧,雖然有人看到了皇帝這邊的動靜,但完全聽不到他們在說什麼。

楊廣聽完之後,挑了挑眉,冷哼道:“小題大做。”

完了,就這四個字,沒有下文了。

楊廣肯定不會因爲這麼小的事責備楊銘,也不好責怪兩個兒媳,只是吩咐太府寺,今後楊瑞和楊瑾可以自由出入左藏庫和右藏庫,從裡面拿東西,當然了,也不是什麼都能拿,可以拿一些無關痛癢的。

左藏、右藏,那是皇帝的內庫,裡面可不是簡單的金錢財物就能形容。

這晚的宴會,一直舉行到很晚,沒辦法,楊廣的精力太旺盛了,下面一幫老頭子已經困的一批,不少都坐着睡着了,但是楊廣還是興致勃勃。

這尼瑪明天還有朝會呢,讓不讓人睡了?

於是今晚,絕大多數官員都選擇在官署內湊合一晚,因爲再過一個半時辰,就是朝會了。

隔天朝會,準確點說是一個半時辰後的朝會。

一幫人全都無精打采,蘇威那眼袋都沒法看了,楊文思直接頂着個黑眼圈。

氣氛昏昏沉沉的,也就是楊廣照常龍精虎猛。

“如今國庫豐盈,朕有意開闢馳道,以達涿郡,衆卿有何意見?”

以前大家都反對,是因爲沒錢,但是現在楊廣把錢搞來了,你們還能怎麼說?

外加很多人現在腦子都是迷糊的,所以完全沒有反對聲音。

馳道是從榆林郡直達涿郡,東西三千里,不復雜,就是修路而已,但就是這一條路,基本上就能把高熲他們下去大索貌閱弄上來的錢,全部花光。

高熲也不打算勸了,他打算退休了,但是在退休之前,他希望將巴蜀的事情搞明白。

於是他站出來道:“臣此番南下巴蜀,所見所聞,觸目驚心,山川富饒,百業皆備,惟賦稅難收,皆因豪強把持地方,上以財物賄官,下以強權剝民,臣懇請陛下再設總管,以安巴蜀、御萬民。”

高熲這番鏗鏘之辭,把很多人都喊醒了,蘇威掛着個眼袋,皺眉道:

“巴蜀形勢複雜,歷來如此,想要改善頗爲不易,似乎並不是加設一個總管就能改觀。”

是的,高熲當然也明白,但是他不能提免除迴避,不然會觸碰到關中集團的利益。

而實際情況是,楊廣巴不得有人提出免巴蜀迴避,因爲他本意就是要拋棄關中本位。

於是楊廣一臉認同的點頭道:

“獨孤公此言,說到朕的心坎上了,巴漢、岷蜀之地,自古富饒,朕上承天意統御萬民,自不忍見巴蜀百姓一粟一衣,皆受盤剝,然如此重地,再設總管,似乎眼下並無合適人選。”

這句冠冕堂皇的話,實際上是在說,我不能讓巴蜀的賦稅落在那些豪族手裡,那是國家的錢,他們得給我吐出來,但是這麼重要的地方,我只能安排皇子,但你們也看見了,我就兩兒子,無人可派。

楊廣是不可能讓楊暕離京的,因爲會惹到楊銘,會讓楊銘起殺心。

他的這番話,很多人都聽出其中的味道了,看得出,皇帝有心派人,但沒有讓他滿意的人可以派。

這個時候,吏部尚書楊恭仁突然朝楊銘使了一個眼色,楊銘收到了。

大隋的規矩,中樞官員每隔四五年,就得下放地方,而地方一些大佬也會返回中樞任職,這麼做,有助於削弱他們的權利和影響力,但又不影響國家運轉。

楊恭仁在吏部尚書這個位置上,已經幹了好多年了,符合外放條件,隨時都有可能被放出去。

以他這個級別,放出去肯定是上上郡的太守,不會再高了,但是眼下,皇帝明顯有意再設益州總管,那麼這個位置,可是實實在在的封疆大吏,下設三十六個郡,三百多個縣。

這可比當太守牛逼多了,而楊恭仁又是宗室,是完全符合條件的,就看楊廣樂不樂意。

楊銘猜到楊恭仁的用意,但是這麼大的一片區域,交給一個人,連他都不放心。

他還沒有開口,宇文述和來護兒等人已經站出來反對了,他們倆是知道皇帝心意的,心知這麼大疆域,皇帝眼下確實無人可用。

人家楊堅當初是派的親兒子,楊廣可沒幾個親兒子。

而楊廣也贊同兩人的意思,認爲當下確實無人可派。

楊恭仁頓時灰心喪氣。

這時候,楊銘站出來了,說道:

“兒臣以爲,益州總管確實有再設的必要,而且非常緊迫,然益州之地,過於廣闊,各地民情不一,只怕一人之力難以協調,所以兒臣覺得,在益州總管之外,可再設西南道行臺、專門負責宣化當地百姓及糾察政務之弊。”

行臺,又稱行尚書檯或行臺省,是尚書省在外的分支機構,屬於政務機構,這玩意一般是臨時的。

但是臨時多久,就沒有定義,也可以臨時好多年,因地制宜,甚至可以改成永久的。

楊銘的意思,直接在巴蜀設置一個行臺省,對接尚書省,而大總管,負責對皇帝,權利劃分的清清楚楚。

楊廣有些動心了,陷入沉默,半晌後,楊廣直接道:

“既有行臺,何需總管?就以太子爲西南道行臺尚書令,至於下屬官員,太子可以擬一個名單出來,供朕御覽。”

這招更特麼絕。

行臺省的所有編制,和尚書省是一模一樣的,只是人數少了很多。

最大的就是尚書令,接下來是左右僕射外加六部尚書,下面還有丞、郎中。

不過這些官員的前面,都需要加上行臺二字,以和真正的尚書省區別劃分。

楊廣把權利最大的職位給了離不了京師的楊銘,其實就是分化這一部門的權利,那麼西南道行臺,將來權利最大的是兩個人,是左右僕射,可以起到相互制衡的作用。

所以這兩個位置上的人,必須是平時就不對勁的。

楊恭仁跟誰有過節呢?要知道這小子也是個不粘鍋,平時沒怎麼得罪過人,楊銘覺得一時間還真不好選。

朝會結束之後,楊恭仁屁顛屁顛的追上楊銘,小聲道:

“左右都行,殿下這次可得幫我這個忙。”

“儘管放心,左僕射非你莫屬,”楊銘肯定需要拉攏對方,所以話說的比較滿:“只是這右僕射,恐怕最後還得是陛下拿主意。”

“這是當然,”楊恭仁小聲道:“我能看出來,陛下雖然讓你選官,但陛下御覽後,肯定會改動很多,我應該沒問題吧?”

楊銘點了點頭,你小子根正苗紅,問題不大。

第724章 傳染四一三章 連跳三級一九一章 后妃制度三二五章 楊廣北返第509章 水師相遇第477章 總領西路第669章 大冢宰第720章 做人要給自己留退路三三五章 賞你一個美人第730章 殺心起八十章 有罪無功四五六章 五將離京六一章 背鍋俠第639章 舉個例子第476章 項籍虞姬第662章 解百姓於倒懸第610章 做事要做絕一零二章 卑鄙小人第729章 可稱神仙矣第666章 天寒地凍第四章 八歲習武九四章 換防第532章 一觸即潰第499章 羈縻政策第二章 不做第二人想第758章 清理門戶第586章 兩隻耳朵豎起來三八三章 罵人的國書二一三章 來護兒二二零章 老子兒子二四一章 兩位宰相三五七章 賊軍勢大第763章 告狀一三二章 親疏有別三六九章 河北鉅鹿人七六章 至善至孝第708章 鬱郁不得志四六六章 棒槌兒子棒槌爹一五四章 大忌三六六章 何必如此第601章 古今用兵無出其右者第541章 嶺南爆雷二一七章 葬於洪瀆川第688章 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第698章 一鍋飯一六四章 楊慶楊和第726章 五座大橋第635章 河西戰線一七五章 能屈能伸五五章 吃剩飯第659章 將功贖罪二三七章 救人第749章 君臣相合一三一章 用火不當第759章 鹽池四面監第709章 大昏招四一零章 巡查河北第560章 大封宗室一七零章 仁壽宮侍疾第688章 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四一九章 秘書省藏書第637章 救荒法三零九章 不孝有三五七章 胡姬酒肆一五四章 大忌三六七章 咱們是祖宗一三八章 大興來人第613章 氣暈了三二九章 世子繼承第497章 搭設浮橋二九二章 擦鞋底四七二章 具裝甲騎三七三章 伴君如伴虎七一章 朱雀大街二九五章 玉璽一角十七章 純屬意外八七章 楊廣留京第603章 依律而行第488章 軍驛夜話三三零章 兩年再兩年三七四章 何爲大雅四六章 一敗塗地二四四章 萬國來朝三零零章 燕歸王府三零六章 開府儀同三司第536章 能屈能伸,方爲丈夫三四一章 靜照庵一零八章 大吐苦水一一零章 請假借口四六九章 王佐之才第706章 扯虎皮拉大旗第477章 總領西路第717章 風險與收益第750章 名字不好十四章 太子妃一四八章 巫蠱之術二十七章 金蟬脫殼三七二章 河北義士三四二章 倒黴崔第517章 嚴防死守
第724章 傳染四一三章 連跳三級一九一章 后妃制度三二五章 楊廣北返第509章 水師相遇第477章 總領西路第669章 大冢宰第720章 做人要給自己留退路三三五章 賞你一個美人第730章 殺心起八十章 有罪無功四五六章 五將離京六一章 背鍋俠第639章 舉個例子第476章 項籍虞姬第662章 解百姓於倒懸第610章 做事要做絕一零二章 卑鄙小人第729章 可稱神仙矣第666章 天寒地凍第四章 八歲習武九四章 換防第532章 一觸即潰第499章 羈縻政策第二章 不做第二人想第758章 清理門戶第586章 兩隻耳朵豎起來三八三章 罵人的國書二一三章 來護兒二二零章 老子兒子二四一章 兩位宰相三五七章 賊軍勢大第763章 告狀一三二章 親疏有別三六九章 河北鉅鹿人七六章 至善至孝第708章 鬱郁不得志四六六章 棒槌兒子棒槌爹一五四章 大忌三六六章 何必如此第601章 古今用兵無出其右者第541章 嶺南爆雷二一七章 葬於洪瀆川第688章 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第698章 一鍋飯一六四章 楊慶楊和第726章 五座大橋第635章 河西戰線一七五章 能屈能伸五五章 吃剩飯第659章 將功贖罪二三七章 救人第749章 君臣相合一三一章 用火不當第759章 鹽池四面監第709章 大昏招四一零章 巡查河北第560章 大封宗室一七零章 仁壽宮侍疾第688章 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四一九章 秘書省藏書第637章 救荒法三零九章 不孝有三五七章 胡姬酒肆一五四章 大忌三六七章 咱們是祖宗一三八章 大興來人第613章 氣暈了三二九章 世子繼承第497章 搭設浮橋二九二章 擦鞋底四七二章 具裝甲騎三七三章 伴君如伴虎七一章 朱雀大街二九五章 玉璽一角十七章 純屬意外八七章 楊廣留京第603章 依律而行第488章 軍驛夜話三三零章 兩年再兩年三七四章 何爲大雅四六章 一敗塗地二四四章 萬國來朝三零零章 燕歸王府三零六章 開府儀同三司第536章 能屈能伸,方爲丈夫三四一章 靜照庵一零八章 大吐苦水一一零章 請假借口四六九章 王佐之才第706章 扯虎皮拉大旗第477章 總領西路第717章 風險與收益第750章 名字不好十四章 太子妃一四八章 巫蠱之術二十七章 金蟬脫殼三七二章 河北義士三四二章 倒黴崔第517章 嚴防死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