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0章 做人要給自己留退路

楊銘從洛陽出來,是走的陸路,沒辦法,船都被楊廣徵調的一乾二淨,他只能是靠兩條腿行軍了。

一個水路一個陸路,自然是擦肩而過。

李靖在汝陰郡已經跟張繡部叛軍幹上了,雙方的實力懸殊過大,張繡連逃跑的機會都沒有,麾下兩萬多人,就這麼在淮河北岸全軍覆沒。

全軍覆沒的意思,可不是指全都死了,隊伍散了,番號沒了,就是全軍覆沒。

再然後,李靖於夜裡強行渡過淮河,率領東宮左右衛率,在淮南郡正面撞上了杜伏威麾下的張善安部。

張善安是杜伏威麾下,從始至終一直留在長江以北的一支叛軍,原本是在廬江郡,當初與身在歷陽的杜來護兒東西對峙,誰也沒動手。

如今杜伏威撤離,那麼江都以西的四個郡,張善安獨佔三個,他這次傾巢而出,是爲了對付駐紮在江都西面屏障鍾離郡的於仲文。

南方的叛軍正在瘋狂過江,江都只能暫時撤離,那麼鍾離郡的於仲文就是爲了阻止張善安騷擾江都而佈置的。

但是於仲文也沒有想到,李靖來的這麼快。

“這麼說,張繡已經完了,”觀國公田世師道:“藥師來的太及時了,若能在此擊潰張善安,我們其實不必撤離江都。”

麥鐵杖點頭道:“襄陽水師也在趕回來的路上,山東張須陀史懷義,洛陽方向有太子,我們完全可以死守江都,將戰場壓縮在江淮一帶,如果往北撤進山東,也是無險可守,不如當個坐地虎,就在江都把事情解決了。”

於仲文臉色凝重道:“此爲決戰之勢,我不敢拿主意,一旦敗了,江南就收不回來了,我會請示宇文述,不過麥將軍請速領一萬兵馬支援李靖,記住,能打則打,不能打就退,我們現在需要保存實力。”

淮南郡那邊,張善安毫無保留的跟李靖死磕,他覺得自己不會輸,因爲他的屁股後面,有源源不斷的大軍已經渡江,就靠李靖這支遠征而來的孤軍,根本奈何不了他們。

廬江郡方向,收到消息的闞陵部,也正在往北行軍,支援張善安,兩部加起來三萬五千人。

船隻有限,所以杜伏威、馮盎大軍擺渡的進度,是緩慢的,他們沒有搭設浮橋,因爲這裡的長江水域,太寬了,寬的地方有好幾裡,甚至十餘里,接近入海口的長江水流,會將浮橋沖垮。

江都城那邊打的熱火朝天,最精銳的左右翊衛可不是吃素的,牢牢的固守河岸防線,將一撥撥的叛軍給打了回去。

蔡莒的五牙艦隊是最忙活的,需要來回在長江上奔走,衝撞那些擺渡的小船,奈何他手裡艦船太少,不過即使如此,也是極大的拖延了叛軍的渡河速度。

這纔是一支五牙艦隊,十多天來幹沉了兩百多艘小艇,戰績不可不謂不彪悍。

大船是追不上小船的,蔡莒又忙於到處救火,無法形成封鎖,如果襄陽水師主力在的話,在江都南岸的長江水域形成一道水上防線,叛軍是別想從這擺渡的。

這就是水師的重要性,你十萬大軍的裝備,都沒有襄陽水師值錢,你以爲這錢都是白花的?

宇文述坐鎮江都,收到了來護兒的消息。

“不能讓他撤,他就是死,也給我死在吳郡,”宇文述朝着傳令官道:“告訴來護兒,我軍已無退路,讓他務必再撐一段時間,水軍回援,一路順流,再撐五天一定能來。”

本來江都的作戰部署,是要撤的,但是山東那邊來消息了,張須陀和史懷義正在拼命的往這邊趕,李靖也已經進入江南境內,說明太子也快了。

那麼這種形勢下,宇文述就不會撤了。

關鍵的關鍵,其實都在襄陽水師身上。

吳郡就是蘇州,來護兒早就扛不住,萬瓚戰死,管崇投靠林士弘,與許萬徹的聯繫,也已經被叛軍割裂,如今對方如何,他也不知道了,就剩下一個劉元進,跟着他撤回了常熟縣,這裡有惟一一個海軍碼頭,還是非常寒酸的那種。

大軍就剩下不到兩萬,往海船上撤,也需要時間,來護兒也一直在堅持,他希望能等到從江都來的好消息。

不要指望陳棱的海軍,他那是隻有水手沒有兵,空殼。

“父親,撤吧,再不撤就來不及了,”長子來楷勸諫道。

劉元進此時也在大堂,道:“大總管,非是卑職不肯再戰,林士弘已經拿下大半個吳郡,我們再不走,就走不了了。”

費青奴則是一聲不吭,在他這裡,來護兒說什麼就是什麼,他只管照辦,絕不會違抗。

來護兒皺眉道:“我覺得有點不對勁,幾番遭遇,林士弘攻的都非常狠,但是到了常熟之後,他反倒不攻了,就好像他是故意放我一條生路。” 來楷詫異道:“父親怎會有如此妄想?您的身份,任何一個叛軍都恨不得殺之而後快,怎會放我們走?”

“或許是不願與我們死戰,”費青奴道:“如今長江以南,我軍已無據點,林士弘或許是不願在我們身上消耗了,他和操師乞是面和心不和,打咱們,他的損失也不小,真要與我死戰,他傷亡過重的話,有被操師乞吞併的可能。”

來護兒道:“你的這個想法放在平時,是有可能的,但眼下不會,至於林士弘究竟在想什麼,我猜不透,他既然不動,我們也不動,他如果全力來攻,我們再撤,畢竟我軍是長江南岸唯一的朝廷大軍,一旦撤走,士氣耗盡,再回來可就不容易了。”

林士弘爲什麼不打了,原因是多方面的,來護兒太難啃了,他損失確實太大,但主要原因,是不想弄死來護兒。

因爲來護兒身份太崇高,自己要是在吳郡乾死對方,將來若是形勢急轉直下,他連投靠朝廷的機會都沒有了。

就算弄不死來護兒,讓他逃掉,將來投降朝廷之後,來護兒也會弄死他,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不打,給你留一條逃生之路。

來護兒其實早就知道了,因爲他收到了林士弘派人送來的信,不過他沒有跟任何人說,也瞞着自己的兒子。

要不然來護兒能不撤嗎?都特麼快打沒了。

林士弘算是叛軍當中,最會給自己留後路的了,與他自身性格有關,也與蕭世廉每天在他耳邊忽悠有關。

蕭世廉是怎麼說的?給他舉例子,舊陳剛被大隋滅掉的第二年,整個江南全反了,結果呢,楊素用了不到半年,又給你平了。

當時的造反頭子,就是蕭世廉的親弟弟,蕭世略,他能不知道嗎?他比誰都清楚整個過程。

說到底,是江南無險可守,唯一的倚仗就是長江,舊陳在擁有一半長江控制權的情況下,都能兩個月被滅掉,現在的叛軍,對長江是一點控制權都沒有。

蕭銑還告訴林士弘,襄陽水軍一定會救,那麼等到水軍趕回來的那一刻,過江的和沒過江的,會是兩個待遇。

水軍會全面封鎖長江,沒過去的過不去了,過去的成了孤軍,除了跟官兵死磕,沒有第二條路。

林士弘是一個很容易接受別人意見的人,他信了,所以在吳郡攻打來護兒的時候,他也一直在拖延,要不然來護兒早就被他滅了。

拖延,是爲了避開北上渡江,其實就是避免將自己陷入險境。

“那個萬瓚也是一條好漢啊,寧死不降,我是給了他機會的,你也看到了,”屋子裡,林士弘和蕭世廉密語着。

蕭世廉笑道:“管崇雖降,但此人絕不可信,其殘部六千餘人,要打散分往各處。”

“不好辦啊,”林士弘道:“剛剛歸附,我便奪其兵權,此人必有異動,我知道這個人信不過,但眼下由不得他忤逆我,先降朝廷又降我,他已經沒有後路了,除了聽我的,他還能幹什麼?”

還是你聰明啊,好幾條後路,蕭世廉笑道:“萬瓚是向太子投誠的,事後被委以重任,來護兒都不敢爲難,正所謂士爲知己者死,萬瓚死得其所,若有子嗣,必有爵位。”

林士弘點了點頭:“你覺得水軍一定會來?”

其實他心裡也清楚,襄陽水軍一定會回來,畢竟皇帝都跑了,江都都圍了,不回來是不可能的,但是他這個人就是這樣,瞻前顧後,自己沒個主見,好在人家聽勸。

“一定會回來的,將軍信不信,太子就在趕來的路上,不日就會抵達江都,”蕭世廉道:

“眼下這種局勢,只有太子能救,而太子也一定救的了,只因他一到,各路兵馬就有了主心骨,不會再各自爲戰,上下一心,杜伏威危矣,屆時您若能以江南之地歸附,封王都是有可能的。”

蕭世廉又開始PUA了。

“欸~~~~”林士弘笑道:“我沒那麼大野心,起義也是麾下弟兄們吃不上飯,我帶着大家尋條活路,我本一鄉紳,家有薄田數百畝,要不是江南形勢至此,我也不會起兵。”

以前沒野心,那是以前,現在混的牛逼了,野心自然也就跟着漲起來了。

蕭世廉之所以這麼忽悠林士弘,就是想誘導對方能在杜伏威馮盎等人大敗的時候反戈一擊,林士弘要真有那樣的眼光和膽略,你別說,是可以封王的。

大隋沒有封異姓王的先例,但是大隋之前,可是不少。

再說了,可以給你改姓嘛。

第756章 兩全其美第643章 各就各位八七章 楊廣留京二七一章 裙帶關係二七九章 透心涼一六六章 甲等乙等三二四章 談判第557章 我爹是冤枉的三零五章 兩楊將軍四三八章 秦晉之好第720章 做人要給自己留退路四四二章 不是你的四七三章 半糧半貨一五三章 師徒情誼第十章 千聞不如一見第586章 兩隻耳朵豎起來一六一章 封禪泰山二二四章 齊王幕僚第586章 兩隻耳朵豎起來一八七章 仁壽宮之變(四)第557章 我爹是冤枉的第636章 朝堂第一人第734章 禮部侍郎第738章 五鳳樓第566章 以牙還牙二四四章 萬國來朝三三七章 兩袖清風二四一章 兩位宰相第593章 你比我會說話四六章 一敗塗地五三章 楊廣進京三二二章 慕容滅族第598章 不懂政治三一八章 東拉西扯四五三章 苦肉計第605章 宗室領袖三八六章 就是十八歲第501章 指桑罵槐第684章 五五開第557章 我爹是冤枉的第729章 可稱神仙矣二零三章 一出好戲第740章 留活口一三九章 她是直,但不傻第752章 下手太快一七七章 長孫論功一二零章 冊封太子第506章 攻克遼東三十章 深不可測四六章 一敗塗地一一三章 我可真冤第622章 監門將軍三九九章 門當戶對六八章 入山剿匪四一三章 連跳三級一零六章 不養閒人第670章 太平清河三五七章 賊軍勢大第750章 名字不好一三九章 她是直,但不傻三四四章 沒有骨氣五四章 配婚第614章 嶺南西道行臺尚書令第702章 紙上談兵二一四章 黃河淮河第672章 離強合弱二二六章 進士三二一章 五軍之戰二十三章 調任地方第501章 指桑罵槐第734章 禮部侍郎第738章 五鳳樓第664章 滎陽之圍第747章 楊老四第723章 三十歲整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二十三章 調任地方一八二章 打小就有反骨一零七章 同病相憐第741章 父子相對而坐第515章 攔河大壩五六章 胡商一五三章 師徒情誼第572章 憂憤而死第479章 任人唯親第485章 造橋大匠第554章 楊約,你污衊我二六五章 一生之敵三五九章 大儒門生第609章 反客爲主四零二章 魏徵上殿三零三章 驕兵悍將第585章 你混蛋二零九章 你死我活二八七章 交代後事第549章 家宴第647章第559章 條件第545章 雙眼皮四二零章 父慈子孝
第756章 兩全其美第643章 各就各位八七章 楊廣留京二七一章 裙帶關係二七九章 透心涼一六六章 甲等乙等三二四章 談判第557章 我爹是冤枉的三零五章 兩楊將軍四三八章 秦晉之好第720章 做人要給自己留退路四四二章 不是你的四七三章 半糧半貨一五三章 師徒情誼第十章 千聞不如一見第586章 兩隻耳朵豎起來一六一章 封禪泰山二二四章 齊王幕僚第586章 兩隻耳朵豎起來一八七章 仁壽宮之變(四)第557章 我爹是冤枉的第636章 朝堂第一人第734章 禮部侍郎第738章 五鳳樓第566章 以牙還牙二四四章 萬國來朝三三七章 兩袖清風二四一章 兩位宰相第593章 你比我會說話四六章 一敗塗地五三章 楊廣進京三二二章 慕容滅族第598章 不懂政治三一八章 東拉西扯四五三章 苦肉計第605章 宗室領袖三八六章 就是十八歲第501章 指桑罵槐第684章 五五開第557章 我爹是冤枉的第729章 可稱神仙矣二零三章 一出好戲第740章 留活口一三九章 她是直,但不傻第752章 下手太快一七七章 長孫論功一二零章 冊封太子第506章 攻克遼東三十章 深不可測四六章 一敗塗地一一三章 我可真冤第622章 監門將軍三九九章 門當戶對六八章 入山剿匪四一三章 連跳三級一零六章 不養閒人第670章 太平清河三五七章 賊軍勢大第750章 名字不好一三九章 她是直,但不傻三四四章 沒有骨氣五四章 配婚第614章 嶺南西道行臺尚書令第702章 紙上談兵二一四章 黃河淮河第672章 離強合弱二二六章 進士三二一章 五軍之戰二十三章 調任地方第501章 指桑罵槐第734章 禮部侍郎第738章 五鳳樓第664章 滎陽之圍第747章 楊老四第723章 三十歲整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二十三章 調任地方一八二章 打小就有反骨一零七章 同病相憐第741章 父子相對而坐第515章 攔河大壩五六章 胡商一五三章 師徒情誼第572章 憂憤而死第479章 任人唯親第485章 造橋大匠第554章 楊約,你污衊我二六五章 一生之敵三五九章 大儒門生第609章 反客爲主四零二章 魏徵上殿三零三章 驕兵悍將第585章 你混蛋二零九章 你死我活二八七章 交代後事第549章 家宴第647章第559章 條件第545章 雙眼皮四二零章 父慈子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