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六九章 王佐之才

太子奏請換帥換將,這可不是小事情。

原本朝會上還在商議從巴蜀調撥糧食到洛陽,以爲大軍未來之軍需糧草,但是楊銘這件事一出來,大家已經沒心思再議別的事情了。

畢竟征討外族,將帥人選是重中之重,本來已經定好了,但是太子橫插一手,自然會引起風波。

蘇威以眼神瞥了一眼牛弘,想看看對方是什麼意思。

兩人同朝爲官這麼多年,有些事情,眼神交流就可以心領神會,沒有高熲在,他們倆的意見不統一,所以需要在事先完全沒有心理準備的情況下,用眼神來統一立場。

牛弘心裡也犯疑,畢竟換帥是非常大的事情,以太子以往的處事穩重來看,不應該在這個時候動這樣的念頭,正如宇文述所說,二十四路大軍已經在準備了,這個時候換帥,不合適。

他對楊銘,是真心敬重的,不單單因爲太子仁德愛民,老成持重,更因爲太子經常豁出去保人。

高熲是他保的,史萬歲是他保的,薛道衡還是他保的,三個人裡面,有兩個是牛弘至交好友,所以他認爲,交好太子,有一個好處,萬一自己將來一腳踏錯,即將墜入萬丈深淵,那麼能保他的,只有太子。

就衝這一點,牛弘覺得自己都得支持太子。

於是他站出來道:“臣以爲,李靖、楊義臣、張定和,皆爲猛將,三人早已於沙場證明自己,而魯國公自不必說,生平未嘗一敗,以常勝將軍爲統帥,軍心可用。”

一聽這話,蘇威就明白怎麼做了,於是也附和道:

“魯國公居家賦閒也有一年半了,聽聞其身體康健,是完全可以勝任的,此番遠征,乃我大隋傾舉國之力的一場正義之戰,統帥人選絲毫馬虎不得,論資歷威望,魯國公無疑更勝一籌。”

宇文述徹底懵逼了,尚書省左右僕射,都站出來反對他,還捎帶上一個未來儲君,這種形勢下想要翻盤,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皇帝站在他這邊。

宇文述撲通跪倒,老淚縱橫道:

“臣得陛下厚恩,誠惶誠恐,因功勳微薄,常日夜思報,此番擔任行軍元帥,更是臨淵履薄,處處小心,行軍的所需所求,不敢有絲毫懈怠,只期望於攻滅番邦,以解君憂,此番不肯讓帥,非臣貪戀權利,臨戰換帥,乃古今用兵之大忌,臣不讓,是爲國爲君,非爲一己之私利也,望陛下明鑑。”

終究是心腹,楊廣也被宇文述這番感恩的話,感動了。

“愛卿請起,商議國事,不必下跪,你這番由衷之言,朕心甚慰,朕亦不欲換帥。”

好了,楊廣一開口,於仲文、張謹、衛玄、薛世雄也站出來,表示不支持換帥。

他們也有自己的考慮,宇文述當下已經在安排各路人馬的徵調籌備,眼下換帥確實不合適,再者說,一個統帥一個路子,史萬歲如果來了,恐怕會對當下的部署進行一番大改。

而他們幾個認爲,不需要再改了。

爭不了帥位,那就爭將位,裴矩又道:

“臣以爲,李靖、楊義臣、張定和,皆爲先鋒勇將,攻堅需以利器,荊元恆、辛世雄、趙孝才三人,經驗尚淺,不如李、楊、張。”

這三個人領兵打仗,確實不行,因爲他們三個是楊廣晉王府的老人,確實跟着楊廣南下滅陳了,但他們當時只是晉王府屬官,沒有統兵作戰,確實經驗欠缺,但是忠心可嘉啊。

荊元恆眼下是右備身府大將軍,以前是楊暕,楊暕被擼了之後,他接任了。

辛世雄和趙孝才,是左驍衛的兩位將軍,其中辛世雄接的是長孫晟留下來的位置,長孫晟那時候去接史萬歲留下的左屯衛,長孫晟死後,左屯衛現在是楊浩。

裴矩也是膽子大,直接順着太子的意思,要換皇帝的人,看似冒險,實際上有一個好處,就是會讓別人覺得,他是真心在爲遠征考慮。

因爲這三個關係戶,打仗是真不行,有些事情可以讓一片赤誠的忠臣去做,但有些事情,他們做不了,因爲沒有那個能力。

這三個人放在大軍裡,其實就是皇帝微操前鋒軍的手段,因爲這三個人代表他的意思,宇文述也得顧忌着點。

說白了,此番征討高句麗,是楊廣說了算,宇文述算是半個傀儡。

所以,宇文述也希望換掉這三個人,這就是楊銘的厲害之處了,只不過楊銘沒有想到,宇文述會是宇文求敗。

裴矩這番話,別人就不敢搭茬了,畢竟這是直接左右皇帝的用人。

楊廣也不方便直接回答,畢竟這三個人,資歷確實不行。

他不出面,有人會出面,就是荊元恆了,

“裴公的意思,我這個右備身府大將軍的位置,應該讓給李、楊、張其中一人?”

裴矩笑道:“大將軍多慮了,你的職責應以保衛陛下爲重,沙場用命之事,還是交給李靖他們三人爲好,保衛陛下比任何事情都重要,大將軍自是當仁不讓。”

崔弘升十分罕見的,也站出來道:

“李、張、楊三人,擅攻堅,這是大家都知道的,高句麗已於遼東興建長城防禦,構築城池,以逸待勞,我大軍北上征討,先期必然是攻堅之戰,臣以爲,當用李靖合適,在京師時,臣曾與李靖探討兵書,此人精於用兵之道,啓蒙於韓擒虎、韓僧壽、韓洪兄弟,從師於楚國公,假以時日,必是統帥之才,此人應委以重任。”

一聽到誇李靖,楊約自然是會站出來捧捧場:

“藥師之兵道,博採衆家之長,兄長楊素在世時,曾指着座下椅子對其道:汝終當得此位,就連牛公,初見李靖時,不也稱其爲王佐之才嗎?”

牛弘點了點頭,看向楊廣道:“確實如此,此人於兵法一道,確實已有宗師之姿,此番遠征,也是個歷練機會,臣以爲,不妨就讓他去吧。”

你們都把這個人誇上天了,我不用是不是都不行了?楊廣皺眉道:

“將李靖召來洛陽,朕要親自問話,至於另外兩人,再議吧。”

楊廣肯定不願意把三個自己人都給換掉,但是這麼多人反對,他也不好堅持,畢竟大家的理由很充分。

軍功不夠確實是個硬傷,他再獨斷,也不能在軍國大事上跟羣臣對着幹,畢竟大家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想贏。

下了朝會後的楊廣,心裡有點不高興,他是在納悶,老三到底想要幹什麼?有什麼事情不能給朕寫信,非要在朝會上說?

但是當他從內侍高野那裡得知,太子確實有信,是昨晚送到的,於是楊廣迫不及待的打開信封。

信上的前段內容,是吹捧,意思是攻滅高句麗乃不世之功,可爲父皇之雄圖霸業再添濃厚一筆,千秋萬代供後人稱頌,字裡行間都在凸顯着一個意思,那就是滅高句麗,而不是招降。

接下來就是提慰撫使的事情了,楊銘覺得既然是攻滅番邦,不宜設置此位,容易對統帥形成制約,使前方用兵出現問題,等到將來大軍將平壤團團包圍,敵軍無再戰之力,那時招降方爲合適時機。

意思是伱可以裝逼,但是要分時候。

然後楊銘還提了一句:陛下親征,雖萬全之局,然史書累累,以寡勝多着,不勝枚舉,雖無可能,然萬一戰敗,大隋難承其重,兒臣懇請父皇三思。

而信的末尾,楊銘奏請李靖爲行軍總管,領步騎共四萬人,爲突破遼東之先鋒軍。

楊廣合上信封,皺眉沉思。

他最怕的,其實就是戰敗,雖然他覺得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信中楊銘用詞故意恐嚇,着實讓他擔心了好一陣子。

當然,也就是一陣子,事後楊廣覺得,我百萬大軍,怎麼敗?朕想敗都敗不了。

“謹小慎微,瞻前顧後,這是長處,但有時是會誤事的,”楊廣喃喃自語。

兒子以奏疏形式,建議換帥換將,說明他此意堅決,而以家書形式建議取消慰撫使,這是不願在朝會上當着衆人面反對自己的決策。

畢竟將領人選,是宇文述順着他的心意挑選的,但是慰撫使,可完全是他自己的主意。

招降還是不招降?楊廣沉默許久後,朝高野道:

“召蘇威、牛弘、虞世基、丘和、郭衍、段達、李渾、段文振、衛玄入殿,朕有要事相商。”

身在河東的楊銘,得知李靖被召往洛陽這一消息後,瞬間大喜。

只要李靖能順利領軍,這場仗就好打了。

於是他給李靖寫信,令其前往洛陽時,先來河東與他見面,因爲楊銘有一些事情需要交代。

畢竟一徵高句麗,到底是怎麼敗的,楊銘知道,但是該怎麼勝,就要看李靖的了。

獨孤白樓已經來了,當她見到獨孤鳳兒眼下的模樣時,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她是懂房事的,雖然她沒有實踐過,但是楊勇和元珍,楊廣和蕭後,楊俊和崔氏,楊秀和長孫氏、楊諒和豆盧氏的新婚夜,都是她在獨孤伽羅的授意下,全程負責安排的。

因爲獨孤伽羅要讓兒媳婦們懂得,怎麼取悅自己的丈夫。

可惜的是,五個兒媳裡面,有兩個出了岔子。

(本章完)

二五七章 一代權臣三八三章 罵人的國書第602章 花有重開日三二二章 慕容滅族三五零章 賭坊殺人第555章 楚公府書房第619章 總達衆材而不以事自任二四六章 十二衛四府十四章 太子妃二零零章 天以福瑞正告之二八六章 守門小卒二一五章 大秘小秘第493章 廣西寧長真第718章 北進洛陽第501章 指桑罵槐九五章 返京二三九章 江南陳一九四章 秦王第568章 他們好着呢第656章 勃而斤之敗六一二章 商君書第十章 千聞不如一見四七一章 三個慰撫使第679章 看透不說透第511章 兵械優勢二六四章 高玥一三二章 親疏有別第523章 掘墓人衛玄也第五章 坐地分贓第763章 告狀第533章 朕欲召見始畢三三五章 賞你一個美人一二七章 英雄好漢一七九章 一子一女第557章 我爹是冤枉的二八二章 做嫁衣六六章 是非之地二三二章 多方包庇六一章 背鍋俠二六九章 羣英薈萃第562章 一世英名三十章 深不可測第479章 任人唯親第568章 他們好着呢六八章 入山剿匪九七章 吃軟飯一六三章 玄感班底第643章 各就各位四五四章 左右驍騎七八章 五牙大艦第526章 形勢複雜第627章 潮汕地區二一八章 年年有貪官二三八章 快請御醫第677章 我舅老爺一九四章 秦王三二五章 楊廣北返一零八章 大吐苦水五二章 左武衛大將軍九六章 頂包第513章 臨陣抗命二一五章 大秘小秘第658章 斛律明月四四六章 朝堂爭鋒三三一章 最後一個機會四三九章 擅離職守二九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賊第488章 軍驛夜話三七二章 河北義士四四五章 獨孤家的問題四七零章 誰贊成誰反對三零四章 貶奴賜爹第652章 救火將軍三零一章 賀若定罪第530章 謹慎持重三五一章 死給你看第576章 我夢江南好二六八章 京郊約戰五六章 胡商二一四章 黃河淮河一五一章 求助玄學第721章 我是教不會的第616章 劉皇叔的眼淚一三三章 江陵沈氏三八七章 接受挑戰第632章 田畝新制三四三章 送你的,別弄丟。七九章 負荊請罪一二零章 冊封太子第695章 伸舌頭的狗第727章 吃虧是福第573章 命運的齒輪第646章 齊郡杜伏威第497章 搭設浮橋三四二章 倒黴崔第536章 能屈能伸,方爲丈夫第624章 長孫不能封二七八章 當然滿意七一章 朱雀大街一五九章 無解之題
二五七章 一代權臣三八三章 罵人的國書第602章 花有重開日三二二章 慕容滅族三五零章 賭坊殺人第555章 楚公府書房第619章 總達衆材而不以事自任二四六章 十二衛四府十四章 太子妃二零零章 天以福瑞正告之二八六章 守門小卒二一五章 大秘小秘第493章 廣西寧長真第718章 北進洛陽第501章 指桑罵槐九五章 返京二三九章 江南陳一九四章 秦王第568章 他們好着呢第656章 勃而斤之敗六一二章 商君書第十章 千聞不如一見四七一章 三個慰撫使第679章 看透不說透第511章 兵械優勢二六四章 高玥一三二章 親疏有別第523章 掘墓人衛玄也第五章 坐地分贓第763章 告狀第533章 朕欲召見始畢三三五章 賞你一個美人一二七章 英雄好漢一七九章 一子一女第557章 我爹是冤枉的二八二章 做嫁衣六六章 是非之地二三二章 多方包庇六一章 背鍋俠二六九章 羣英薈萃第562章 一世英名三十章 深不可測第479章 任人唯親第568章 他們好着呢六八章 入山剿匪九七章 吃軟飯一六三章 玄感班底第643章 各就各位四五四章 左右驍騎七八章 五牙大艦第526章 形勢複雜第627章 潮汕地區二一八章 年年有貪官二三八章 快請御醫第677章 我舅老爺一九四章 秦王三二五章 楊廣北返一零八章 大吐苦水五二章 左武衛大將軍九六章 頂包第513章 臨陣抗命二一五章 大秘小秘第658章 斛律明月四四六章 朝堂爭鋒三三一章 最後一個機會四三九章 擅離職守二九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賊第488章 軍驛夜話三七二章 河北義士四四五章 獨孤家的問題四七零章 誰贊成誰反對三零四章 貶奴賜爹第652章 救火將軍三零一章 賀若定罪第530章 謹慎持重三五一章 死給你看第576章 我夢江南好二六八章 京郊約戰五六章 胡商二一四章 黃河淮河一五一章 求助玄學第721章 我是教不會的第616章 劉皇叔的眼淚一三三章 江陵沈氏三八七章 接受挑戰第632章 田畝新制三四三章 送你的,別弄丟。七九章 負荊請罪一二零章 冊封太子第695章 伸舌頭的狗第727章 吃虧是福第573章 命運的齒輪第646章 齊郡杜伏威第497章 搭設浮橋三四二章 倒黴崔第536章 能屈能伸,方爲丈夫第624章 長孫不能封二七八章 當然滿意七一章 朱雀大街一五九章 無解之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