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明軍不滿餉

“藥師這次去,到底是起什麼作用呢?臣聽着有些茫然,”廳內,宇文述坐在一側,端着茶水慢慢飲着,臉上表情疑惑。

楊銘解釋道:“其實作用不大,就是讓始畢和射匱看到,咱們隋軍來了,好讓他們雙方有所顧忌,再者,高昌不能有失,所以李靖出兵的藉口,是保護高昌,如今從河西走廊賣進關中的馬匹,高昌佔了三成,這個地方不能出事。”

宇文述點了點頭:“臣也以爲,陛下不會用兵,一來國庫捉襟見肘,無力征集大軍,再者,江都有裴矩,裴矩和長孫晟一樣,都是主張不戰而屈人之兵,擅長以詭譎奇謀削弱對手,藥師此去,臣總覺得不甚妥當。”

“怎麼個不妥當?”楊銘問道。

宇文述這一次倒不是爲始畢說話,而是站在客觀角度來評價這次事件,只聽他道:

“東西突厥說到底,是一家,咱們擺出的姿態過於強勢,恐惹兩家畏懼,畏懼之下一旦形成某種默契,於我西境不利,藥師可以去,但不能號稱十萬大軍,藉口也不能是保護高昌,改成保護商路通暢爲宜,怕的是高昌自恃有我大隋倚仗,我們不惹事,它去惹事。”

“嗯~~~”楊銘點頭道:“你這個想法有些道理,始畢徵西,其實還是想擴充地盤,如果他認定我們會出手干預,恐怕會做出異常舉動,他麾下三十萬大軍也不是說撤就能撤,射匱主力一旦趕到,囤積在薛延陀一帶突厥騎兵很可能超過五十萬之衆,這樣的力量最怕刺激。”

“正是如此,所以我們不能刺激他們,”宇文士詳解道:

“從河西至京師一線,我衛戍力量有二十萬之衆,但是想要緊急徵調起來,至少二十天,而突厥清一色騎兵,機動能力極強,一旦長驅直入直逼京師,我們擋不住的。”

楊銘眉頭緊鎖,認同道:“確實應防患於未然,看似他們倆家打架,實則對我的威脅的也是非常巨大,關中大軍的軍餉還欠着,徵調難度極大,這個時候如果突厥突然兵臨城下,京師危矣。”

說罷,楊銘襯衣片刻,道:“按你說的,我們在陛下旨意抵京之前,該如何準備?”

“臣還是朝會上的那句話,不要干預,”宇文述道:

“藥師可以帶兵入張掖,進伊吾,這是師出有名,他們不會亂想,而且李靖佈防邊境,一旦有事,也可以抵擋一下,爲關中爭取時間,是有利的。”

楊銘凝重的點頭道:“令關中各軍府,提前做好準備,防範萬一。”

宇文述點了點頭。

欠着軍餉,是很難徵兵的,因爲衛士入伍,軍功和軍餉對他們來說是最大的誘惑,但是有了前車之鑑,仗也打了,功也立了,錢沒給到位,再想徵調,可就沒那麼容易了。

這就跟好借好還,再借不難是一個道理,屬於信譽問題。

從高句麗搜刮來的財物,一半被貴族們給分了,剩下一半當作軍餉發下去,不解渴啊,雖然很多衛士私藏了戰利品,但那本來就是軍中的潛規則,我能藏着不被你發現,那是我的本事,跟你欠我餉,是兩回事。

西魏時期,韋孝寬跟高歡的玉璧之戰打贏了,朝廷欠着軍餉一直沒給,等到宇文家代魏改周,這筆錢直接就黃了。

還有明朝萬曆年間,戚家軍保家衛國,朝廷欠餉不給,人家鬧了幾次要錢,結果呢,朝廷反手把戚家軍給滅了,人死債消。

明朝是整個歷史上,最能拖欠軍餉的,最後亡也是亡在這上面。

所以纔有那句明軍不滿餉,滿餉不可敵。

關於欠餉,楊銘一直在監督民部,每年的賦稅一上來,優先還錢,甚至河東煉場近幾年靠着與江南貿易賺來的錢,也都用來還債了。

以至於眼下朝廷都欠了河東煉場的錢,因爲煉場是官辦,賣了貨賺到的錢,朝廷都拿走了,連成本都沒給留下,獨孤懷恩三天兩頭的要錢。

這就叫能欠國企,不能欠軍隊。

朝廷想省錢,無非開源節流,開源正在開,節流眼下還沒有。

於是楊銘送走宇文述之後,叫來了魏徵。

“國庫艱難,需要錢,孤欲尋節流之法,你有沒有什麼主意?”楊銘問道。

魏徵想了想,道:“眼下國庫除去行政之外的最大開支,都在陛下身上,要節流也只能從陛下身上節流。”

“你想死嗎?”楊銘笑道。

魏徵也笑了:“臣不想,可事實就是如此,陛下節儉一些的話,每年可以省下一個極大的數字,如果能有先皇一半節儉,國庫都不會虧空。”

“你總是喜歡說一些殺頭的話嗎?”楊銘笑道。

魏徵道:“只有在殿下面前,臣纔敢這麼說,爲臣者,但有垂詢,當竭盡所能陳述事實,臣不能隱瞞。”

“說的好,”楊銘點了點頭:“陛下的主意你就不要打了,節流嘛,得有人帶頭,我想帶着宗室起個頭,但是事情,得你在朝會上提出來。”

魏徵道:“臣願意,不知怎麼個節流法子?”

太子是沒有俸祿的,那麼太子的錢一般從哪來呢?貢品分成、皇帝賞封、下屬孝敬。

貢品,就像嶺南每年的土貢、東西突厥以及各國每年的朝貢,楊銘能分三成,七成是他爹的。

皇帝賞封,這就好理解了,過生日啊,誕下子女啊,做了好事啊,都會有封賞。

下屬孝敬其實是大頭,因爲每年百官都要朝見皇帝和朝賀太子,這都是收錢的好日子。

那麼皇帝的錢怎麼來的呢?巨量規模的皇家田畝、產業,還有國庫撥出來的內帑,藩國、官員進貢,以及罪產入庫。比如楊堅夫婦當年辦了兒子楊俊,錢都進了他們的內庫,楊廣辦了賀若弼,賀若弼的財物也都在楊廣的內庫。

所以楊廣一直想辦楊素,因爲楊素有錢啊。

“親王的食邑過高,孤欲削減,你覺得如何?”楊銘道。

魏徵道:“親王食邑爲一萬戶,郡王五千戶,國公三千戶,要削親王,郡王國公也得削,殿下打算減多少?”

楊銘道:“親王七千戶,郡王四千戶,國公不變。”

國公不好改動,因爲大隋的國公是既得利益集團,人數太多,動不了。

“削減的太多了,宗室會鬧的,”魏徵好心提醒道。

楊銘笑道:“是啊,所以在此之前,我得先見見他們,屆時妥當之後,我再給你信號。”

魏徵點頭道:“好,臣也會在下面好好斟酌一番,措辭務求謹慎,好讓他們說不出什麼來。”

“下去準備吧,”楊銘長長的伸了一個懶腰。

宗室,可以說是皇權的基本盤,正常情況是不能動宗室的,但是大隋宗室的親王,不多,而且楊銘這邊八個兒子,這以後必然是親王,他自己至少佔了宗室親王的三分之一。

等於是我也給我自己兒子削減了,你們還能說什麼呢?

楊銘本來打算今天晚上就召見宗室成員,但今天實在是太累了,於是便去探望獨孤鳳兒母子去了。

這段時間,鳳兒的寢殿很熱鬧,裴淑英的女兒,晉陽郡主楊翼軫也在。

“靜女過來,讓阿爺好好看看,”楊銘朝女兒招手道。

眼下誰都知道,太子最寵愛的不是世子楊瑞,而是長女楊翼軫,屬實是閨女太少了,而父親天生喜歡女兒。

靜女今年也五歲了,模樣最像楊銘,眼睛鼻子嘴巴,父女倆簡直一模一樣。

“阿爺,聽說二哥要修宅子了,我有沒有啊?”靜女被楊銘抱在腿上,天真的問道。

楊銘笑道:“當然有,不過還要等很久。”

大隋公主出嫁,國家會給分房子,也就是公主府,其實不存在什麼駙馬府,之所以有時候這麼稱呼,是給駙馬留面子。

畢竟大隋的駙馬,都不是一般人,不是宋明清的駙馬能比的。

在當下,公主出嫁之前,朝廷會修建公主府,但是很多時候,公主其實會住進駙馬家裡,要是不樂意跟公公婆婆一起住,可以搬回公主府。

這座府邸,駙馬本身沒有繼承權,子女纔有。

駙馬是依附公主的臣子,有些朝代,需要公主召見,駙馬才能侍寢。

但大隋不是,就是很正常的夫妻關係。

靜女笑道:“我聽阿孃說,國家沒錢給二哥修宅子,是不是這樣啊?”

“怎麼會呢?國家不缺錢,更不會缺你二哥一座宅子的錢,咱們今年就給瑾兒修宅子,”楊銘笑道。

一旁的裴淑英道:“我沒有給你添麻煩吧?”

楊銘擡頭看向妻子,柔聲道:“丈夫本來就是爲妻子解決麻煩的,這不是你操心的事情。”

說罷,楊銘起身過去,直接當着子女的面將裴淑英抱了起來,親在對方的嘴脣上。

獨孤鳳兒頓時一愣,一臉無語道:“你能不能避着點孩子?”

說罷,她朝楊瑾等人道:“都轉過身去,不準看。”

楊銘哈哈一笑,抱着裴淑英轉了幾個圈,望着一臉羞紅的妻子,溫柔道:

“我爲什麼要避開呢?我就是讓他們都知道,我與阿雲夫妻情深,至死不渝。”

裴淑英嘴巴一噘,更加用力的抱緊楊銘。

女兒楊翼軫,眼神直勾勾的望着自己的爹孃。

第三章 小狗崽子七五章 舐犢情深三六二章 張開覆滅第630章 遷刑徒以充戶第688章 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二七零章 一夜掛倆四五九章 新型高爐第698章 一鍋飯一一五章 首次離京四四二章 不是你的二四一章 兩位宰相一九八章 南北夾擊四四五章 獨孤家的問題第642章 驍果軍鷹揚郎將第509章 水師相遇第732章 第二次辭職三一四章 元帥長史七十章 一車美酒第747章 楊老四第660章 世嫡皇孫八九章 宇文都知八四章 又保一個第753章 重在民部第613章 氣暈了三七一章 裴看穿十三章 老實人三五二章 卸任大將軍四二三章 算計兒子三九三章 高瞻遠矚一一八章 兩朝外戚第572章 憂憤而死第568章 他們好着呢二一八章 年年有貪官三七三章 伴君如伴虎四四三章 忠孝一體十九章 春天的故事第731章 可稱公子五五章 吃剩飯三四七章 我真的不知道第502章 黜陟討捕大使第484章 僧籍道戶三八六章 就是十八歲第678章 人無再少年三八一章 范陽盧氏一六零章 傳國玉璽第743章 焉能背主一一一章 斛律孝卿三七四章 何爲大雅第744章 寧願一死第599章 盡善盡美三九六章 罄竹難書第689章 巨馬河二七七章 十六猛士二二七章 殺人滅口第682章 虎落平陽被犬欺第520章 大柱國四五四章 左右驍騎四零七章 齊人之福一三五章 文人優點四二五章 金革之事不避五十章 破鏡重圓二一九章 免課稅,免授田二八零章 王府司馬四二章 形勢大好第610章 做事要做絕第764章 牽扯太多二十九章 骨骼清奇一二二章 一路平安四一五章 東宮新面孔三二五章 楊廣北返三十章 深不可測三六二章 張開覆滅第565章 嶺南之疾第561章 不準迎接四六九章 王佐之才八四章 又保一個第479章 任人唯親二七四章 高氏姊妹一八三章 煬帝五貴第480章 太師李穆五八章 王府參軍三九七章 頭上的一柄劍三一三章 永安宮下一玩伴四六二章 槍九色圖第761章 勸酒三一七章 秦王入陣曲一三一章 用火不當一一七章 互相仰仗第700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二四一章 兩位宰相第690章 善四五五章 水軍總管一零六章 不養閒人第586章 兩隻耳朵豎起來一百章 金鑲玉觀音第506章 攻克遼東一五二章 下蠱之人一一九章 撮合二一七章 葬於洪瀆川第628章 誠信第一
第三章 小狗崽子七五章 舐犢情深三六二章 張開覆滅第630章 遷刑徒以充戶第688章 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二七零章 一夜掛倆四五九章 新型高爐第698章 一鍋飯一一五章 首次離京四四二章 不是你的二四一章 兩位宰相一九八章 南北夾擊四四五章 獨孤家的問題第642章 驍果軍鷹揚郎將第509章 水師相遇第732章 第二次辭職三一四章 元帥長史七十章 一車美酒第747章 楊老四第660章 世嫡皇孫八九章 宇文都知八四章 又保一個第753章 重在民部第613章 氣暈了三七一章 裴看穿十三章 老實人三五二章 卸任大將軍四二三章 算計兒子三九三章 高瞻遠矚一一八章 兩朝外戚第572章 憂憤而死第568章 他們好着呢二一八章 年年有貪官三七三章 伴君如伴虎四四三章 忠孝一體十九章 春天的故事第731章 可稱公子五五章 吃剩飯三四七章 我真的不知道第502章 黜陟討捕大使第484章 僧籍道戶三八六章 就是十八歲第678章 人無再少年三八一章 范陽盧氏一六零章 傳國玉璽第743章 焉能背主一一一章 斛律孝卿三七四章 何爲大雅第744章 寧願一死第599章 盡善盡美三九六章 罄竹難書第689章 巨馬河二七七章 十六猛士二二七章 殺人滅口第682章 虎落平陽被犬欺第520章 大柱國四五四章 左右驍騎四零七章 齊人之福一三五章 文人優點四二五章 金革之事不避五十章 破鏡重圓二一九章 免課稅,免授田二八零章 王府司馬四二章 形勢大好第610章 做事要做絕第764章 牽扯太多二十九章 骨骼清奇一二二章 一路平安四一五章 東宮新面孔三二五章 楊廣北返三十章 深不可測三六二章 張開覆滅第565章 嶺南之疾第561章 不準迎接四六九章 王佐之才八四章 又保一個第479章 任人唯親二七四章 高氏姊妹一八三章 煬帝五貴第480章 太師李穆五八章 王府參軍三九七章 頭上的一柄劍三一三章 永安宮下一玩伴四六二章 槍九色圖第761章 勸酒三一七章 秦王入陣曲一三一章 用火不當一一七章 互相仰仗第700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二四一章 兩位宰相第690章 善四五五章 水軍總管一零六章 不養閒人第586章 兩隻耳朵豎起來一百章 金鑲玉觀音第506章 攻克遼東一五二章 下蠱之人一一九章 撮合二一七章 葬於洪瀆川第628章 誠信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