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六八章 換帥換將

過了年,征討高句麗就要進入倒計時了,楊銘心知自己身爲儲君,老爹又執意親征,那麼他就必須坐鎮京師。

但是,這麼重大且對大隋國祚興衰,有着分水嶺意義的全面大戰,楊銘不插手干預,也是絕對不可能的。

蘇烈、裴行儼、羅藝、樑師都、秦叔寶,這是通過楊銘舉薦,順利進入軍府領軍,將來有望參加遠征的年輕小將。

不要小看年輕人,年輕人有年輕人的短板,但是他們也有年紀大者所不具備的長處。

小將安排了,那麼接下來就是大將了。

歷史上宇文述作爲陸路行軍大元帥,可謂輸的一敗塗地,從遼東出去,進入高句麗腹地的三十五萬精銳,全讓他給送了。

這其中有很多原因,楊廣同志的微操肯定是當仁不讓,但宇文述的無能,也不能忽略。

洛陽那邊,韋纖惠的爹韋貞,在門下省,未來遠征高句麗的選將工作已經告一段落,韋貞將那份名單,早早就派人給楊銘送來了。

大名單有二十四人,分水陸大軍二十四位行軍總管,其中九路歸宇文述節制,剩餘十五路由皇帝楊廣親自統領。

這九路爲先鋒軍,分別是宇文述、於仲文、荊元恆、薛世雄、辛世雄、張瑾、趙孝才、崔弘升、衛玄。

另外十五路,分別是蘇威、來護兒、周法尚、竇抗、楊智積、斛斯政、韋雲起,劉長恭、麥鐵杖、宇文化及、史詳、屈突通、獨孤盛、郭榮、阿史那大奈。

楊銘從歷史上知道,其實打高句麗的,就是那九路大軍,剩下十五路,來護兒的水師以外,壓根就沒上。

這其中,是有很多原因的,首先宇文述帶走的,是絕對精銳,剩下十五路除了楊廣的禁衛之外,其它戰力堪憂,再者,糧草不夠啊。

一百多萬大軍,人吃馬嚼,傾舉國之力供應,也是供應不上的。

大隋的總人口,目前民部備檔,是四千六百萬人,以男女各半計算,男人有兩千三百萬,老弱再減一半,那就是一千一百五十萬。

而楊廣徵調大軍一百一十三萬,後勤保證民夫兩百萬,共計三百一十三萬,佔總的可徵調人口的四分之一。

這特麼是去打仗?

歷史記載,大隋一徵高句麗,從籌備到戰敗,軍民總體死亡人數在67萬至70萬之間,全國男性勞動力的十分之一,就這麼給消耗了。

還死了五個猛人,麥鐵杖、宇文愷、楊雄、楊達、段文振,損失可謂巨大。

不過這一世,楊雄討便宜了,在京師過的很瀟灑。

九路大軍敗的一樣慘,這其中有一個避不開的因素,就是楊廣同志在九路大軍當中,安排了九名慰撫使,說白了就是招降的。

慰撫使不受本軍元帥節制,直接對接皇帝,以至於高句麗詐降,於仲文沒有上當,但是慰撫使劉士龍出手干預了,他選擇接受高句麗的投降,而於仲文還管不了他。

如果換成高熲和楊素,說不定就敢陣前抗命,但是於仲文沒有這個膽子,雖然他爺爺於謹是西魏八柱國之一,正統的關隴集團出身。

結果呢,中計了,讓高句麗給陰了。

而韋貞給楊銘的這份名單當中,九名慰撫使赫然在列,劉士龍的名字更是扎眼。

楊銘其實能夠理解,因爲裝逼的最高境界,是在活着的人面前裝逼,而不是死人,老爹設置慰撫使,其實是認爲高句麗鐵定會投降,而他要在高句麗王及百官面前,裝這個比。

所以楊銘不但要干預九路大將人選,還要把這九個慰撫使給劃拉掉。

但是要做成這兩件事,其實是無比艱難的。

他可以給中樞一些大佬寫信,讓他們出面幫忙,但是這樣一來,太子遙控洛陽朝堂,會遭老爹猜忌,於己不利。

再者,這九個人,不好換,要麼是資格老,要麼是皇帝心腹,要麼就是宇文述用着順手。

既然九路大軍交給宇文述節制,首先就得考慮到宇文述的調派指揮,下面不聽話,宇文述還怎麼領軍?

楊銘這段時間,就一直在因爲這件事頭疼。

如果是他親征,高句麗滅定了,可惜沒有如果。

可他現在又去不了洛陽,否則單靠他自己一個人,就可以改變很多事情,甚至能把宇文述的行軍元帥給他擼了。

眼下的大隋軍方,比宇文述資歷更高的,確實沒幾個了。

軍中是很講究資歷威望的,對士氣至關重要,主帥人選威望不夠,下面的士卒軍心都不穩。

楊銘是想要換將的,但是老爹不會同意,怎麼辦?那就換帥,雖然老爹肯定也不會同意,但是至少僵持一下,或許會允許自己換將。

這就是討價還價嘛,價碼先往高了開,纔有機會獲小利,否則直接開低價的話,楊廣同志就不跟你搞價了。

於是楊銘這天晚上,琢磨了很久,列出了一個名單,派人送往洛陽門下省,由門下省在朝堂上呈給皇帝。

否則他直接給老爹寫信的話,絕對會石沉大海,奏疏只要能擺在朝堂上,很多與自己交好的大佬,就能見機行事了。

這份名單也是九個人。

於仲文、薛世雄、張謹、崔弘升、衛玄不變,增加李靖、楊義臣、張定和,八個人,歸史萬歲節制。

要知道,宇文述比史萬歲年紀還大呢,而史萬歲在軍中的威望,楊素、韓擒虎、賀若弼死後,眼下應該是第一了,當然了,拋開高熲不談,文武兩途,高熲歷來都是第一人。

楊銘不需要問史萬歲樂意不樂意,他樂意人家楊廣還不樂意呢。

洛陽朝會,門下省黃門侍郎楊達,雙手捧着太子奏疏,站出來道:

“太子舉薦魯國公史萬歲爲征討番邦之行軍大元帥,舉薦李靖、楊義臣、張定和代替荊元恆、辛世雄、趙孝才三人,爲行軍總管,請陛下御覽。”

這話一出,朝堂譁然。

楊廣頓時皺眉,這小子不是在鍊鐵嗎?這事也想插一手?他跟宇文述是有多大仇啊?

“二十四路總管,陛下已經欽定,太子此番舉薦,實乃越俎代庖,”宇文述站出來,臉色難看道:“臣已經在做準備,此時換帥恐影響軍心,請陛下明鑑。”

裴矩一開始發現奏疏是門下省呈上來,就心知該怎麼做了,明擺着太子是想有人在朝堂上幫他爭取,而他自然是當仁不讓,於是笑道:

“征討高句麗,陛下定於明年開春,眼下還有一年的準備之期,任何事情都是可以從容部署的,對外之戰,魯國公確實更合適一些。”

他這是在嘲諷宇文述,打的都是對內戰爭,而史萬歲一直以來,就是負責打外面的。

要不然突厥爲什麼怕史萬歲?但是不怕宇文述,因爲沒打過交道。

宇文述頓時動怒,指着裴矩道:“軍國大事,如臨深淵,一絲一毫都需小心斟酌,裴公視之爲兒戲,令人不齒。”

裴矩笑了笑,直接攤手道:“許國公可以聽聽大家的意思,看看大家覺得,是你更好,還是史萬歲更佳。”

“當然是史萬歲,”楊約道:“如果我沒有記錯,許國公沒有對外族作戰的經驗吧?”

宇文述心知這個位置,死都不能讓,於是據理反駁道:

“史萬歲打的是東西突厥,跟高句麗是完全不一樣的,高句麗雖爲番邦,然其風俗文化與中原大致相當,農耕工業偷師於我,規模已具,怎可與遊牧之蠻族同日而語?”

眼下的朝堂上,就站着一個突厥人,還不是一般人,處羅可汗,準確來說,現在叫曷薩那可汗。

處羅今天之所以出現在這裡,是因爲楊廣要用他們突厥人,眼下被安置在樓煩郡的阿史那大奈,麾下有一萬突厥精銳,楊廣已經將其編入大軍當中,並任命阿史那大奈爲其中一路行軍總管,而處羅覺得,應該是他去,所以今日覲見楊廣。

楊廣剛纔已經把他拒絕了,本來心情就不好,眼下又被宇文述拿出來數落,說他們西突厥還不如高句麗,他肯定不高興了,於是用從母親向氏那裡學來的漢語道:

“你要是那麼厲害,爲什麼當初打西突厥的是史萬歲,而不是伱?難道是因爲你太厲害嗎?那我怎麼沒聽說過呢?”

其實他聽說過,眼下是故意嘲諷而已。

宇文述怒了:“用得着你聽說?蠻夷之人,敗軍之將,你有什麼資格在這裡說話?”

“許國公失言了,”牛弘頓時皺眉:“雖是降臣,然亦爲可汗,乃我大隋之賓客友人,並非是許國公可以任意侮辱的。”

這倒是事實,人家處羅可不是階下囚,人家在大隋的待遇,是按照外邦國主的標準供應的。

這個人,你不能侮辱,也不能殺,因爲你得照顧西突厥人民的感情。

別看眼下的西突厥大可汗射匱恨不得弄死處羅,但要是大隋弄死人家,射匱可汗高興不說,將來侵犯大隋邊境,都有名正言順的藉口了。

楊廣訓斥了宇文述一句,然後安撫處羅道:

“不必在意,朕有國事要議,你先下去吧。”

處羅狠狠瞪了宇文述一眼,還做了一個突厥侮辱人的手勢,便朝楊廣行禮離開。

那個侮辱人的手勢,宇文述看不懂,但是裴矩懂啊。

就跟大隋的入你娘,一個意思。

(本章完)

三七一章 裴看穿三八零章 我爲棋子第695章 伸舌頭的狗第687章 火燒糧草三九四章 三推讓第635章 河西戰線四三章 爭取儲君一七三章 龍子龍孫三二六章 九大夫八尉第517章 嚴防死守第522章 自詡逍遙仙第664章 滎陽之圍一九五章 大軍開拔一八六章 仁壽宮之變(三)第635章 河西戰線第497章 搭設浮橋三十章 深不可測一三七章 預算開支第532章 一觸即潰四七五章 縮頭烏龜第604章 死人最多的一年一六二章 三公三師八三章 皆大歡喜第693章 不可能第552章 弒君者三一五章 高熲出征二十章 請殿下賜教第600章 皇帝帶貨第633章 種族審美差異三四零章 庶人楊秀三三六章 百合沙蔘第625章 登高之門第501章 指桑罵槐第676章 吃得苦中苦二零零章 天以福瑞正告之二十五章 老六栽了二十章 請殿下賜教九八章 藝人四一三章 連跳三級第749章 君臣相合三三八章 輸了一局三八章 晉陽出事了十九章 春天的故事一八九章 大逆不道四四二章 不是你的三二一章 五軍之戰第557章 我爹是冤枉的第523章 掘墓人衛玄也三八八章 軟弱皇后第703章 如嫡一一零章 請假借口第652章 救火將軍第612章 一諾千金第503章 初步試探九九章 黑吃黑四七一章 三個慰撫使第六章 女賊三七六章 緣分已盡第694章 誰的人就是誰的人三十章 深不可測第763章 告狀十六章 高門大閥第715章 敗興一場四四八章 琅琊郡公第666章 天寒地凍第629章 兵家必爭之地第702章 紙上談兵一零一章 自命不凡第505章 猶豫不定第578章 舊時父女一零七章 檢校衛第730章 殺心起第548章 休息,休息一下第566章 以牙還牙三六五章 化及北上第658章 斛律明月二二三章 兄弟之爭四四八章 琅琊郡公三一三章 永安宮下一玩伴二零五章 東京洛陽二六五章 一生之敵四五六章 五將離京第672章 離強合弱第496章 山西吐萬緒第718章 北進洛陽第642章 驍果軍鷹揚郎將第624章 長孫不能封第683章 南面可汗八六章 左右之爭四一八章 吏部選官第576章 我夢江南好四三章 爭取儲君第653章 江淮羣賊四零二章 魏徵上殿第634章 東西聯盟七四章 家大業大二零一章 牽馬執鞭二九一章 滎陽王一五九章 無解之題第593章 你比我會說話
三七一章 裴看穿三八零章 我爲棋子第695章 伸舌頭的狗第687章 火燒糧草三九四章 三推讓第635章 河西戰線四三章 爭取儲君一七三章 龍子龍孫三二六章 九大夫八尉第517章 嚴防死守第522章 自詡逍遙仙第664章 滎陽之圍一九五章 大軍開拔一八六章 仁壽宮之變(三)第635章 河西戰線第497章 搭設浮橋三十章 深不可測一三七章 預算開支第532章 一觸即潰四七五章 縮頭烏龜第604章 死人最多的一年一六二章 三公三師八三章 皆大歡喜第693章 不可能第552章 弒君者三一五章 高熲出征二十章 請殿下賜教第600章 皇帝帶貨第633章 種族審美差異三四零章 庶人楊秀三三六章 百合沙蔘第625章 登高之門第501章 指桑罵槐第676章 吃得苦中苦二零零章 天以福瑞正告之二十五章 老六栽了二十章 請殿下賜教九八章 藝人四一三章 連跳三級第749章 君臣相合三三八章 輸了一局三八章 晉陽出事了十九章 春天的故事一八九章 大逆不道四四二章 不是你的三二一章 五軍之戰第557章 我爹是冤枉的第523章 掘墓人衛玄也三八八章 軟弱皇后第703章 如嫡一一零章 請假借口第652章 救火將軍第612章 一諾千金第503章 初步試探九九章 黑吃黑四七一章 三個慰撫使第六章 女賊三七六章 緣分已盡第694章 誰的人就是誰的人三十章 深不可測第763章 告狀十六章 高門大閥第715章 敗興一場四四八章 琅琊郡公第666章 天寒地凍第629章 兵家必爭之地第702章 紙上談兵一零一章 自命不凡第505章 猶豫不定第578章 舊時父女一零七章 檢校衛第730章 殺心起第548章 休息,休息一下第566章 以牙還牙三六五章 化及北上第658章 斛律明月二二三章 兄弟之爭四四八章 琅琊郡公三一三章 永安宮下一玩伴二零五章 東京洛陽二六五章 一生之敵四五六章 五將離京第672章 離強合弱第496章 山西吐萬緒第718章 北進洛陽第642章 驍果軍鷹揚郎將第624章 長孫不能封第683章 南面可汗八六章 左右之爭四一八章 吏部選官第576章 我夢江南好四三章 爭取儲君第653章 江淮羣賊四零二章 魏徵上殿第634章 東西聯盟七四章 家大業大二零一章 牽馬執鞭二九一章 滎陽王一五九章 無解之題第593章 你比我會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