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七零章 誰贊成誰反對

“朕於九軍之中,設慰撫使,諸卿怎麼看?”楊廣於殿內問道。

左御衛大將軍丘和第一個道:“臣以爲合適,我百萬雄師一至,高句麗必然望風而逃,若有慰撫使前往招降,可使其早早歸附,減少金戈之事,省卻不少麻煩。”

他這個人,以前不是這樣的,開皇年間也是一箇中正不阿的好官。

丘和本姓丘敦氏,是鮮卑族,家族從西魏開始,就是官宦之家,入隋後,先後任三地太守,政績頗顯,但是隨着楊廣即位之後,丘和一下子就變了,變成了一個擅逢迎阿諛的狡猾之人。

其實就是見風使舵,楊堅和楊廣,這是兩個性格完全不同的人,他現在是給人家楊廣幹呢,自然要順着楊廣來。

果然,楊廣聽完之後,笑道:

“卿知朕也,高句麗終究是一隅之小邦,可曾見過百萬雄師?屆時我隋軍旌旗數百里,金戈之盛,軍威之壯,古今未有也,朕若是高元,見此形狀,亦降之。”

可惜你不是高元,人家不降。

丘和連忙賠笑附和。

除了他之外,還有一個人,支持設置慰撫使,那就是兵部尚書段文振,這個人也是鮮卑人,做過楊堅的屬官,今年快七十了。

歷史上,他就是死在一徵高句麗的路上,不是被打死的,是路上染病死的。

他之所支持,是因爲百萬大軍之軍需,都歸兵部調配,他算了筆賬,糧食不夠吃,軍械不夠用,人力難徵調,國家耗費過巨,種種問題就擺在兵部大堂的桌案上,當然了,皇帝這裡自然也有一份,但是皇帝不當回事。

在他看來,如果高句麗能夠早早的投降,大軍後勤之巨大缺口,便不存在了,早早班師,有利於消除這些隱患弊端,否則戰事如果陷入膠着,曠日持久的話,最先暴露問題的,是大隋。

人家高句麗是以逸待勞,而他們是勞師遠征,軍需之消耗,相差巨大。

“臣也贊成設置慰撫使,我大軍如此雄壯,屆時高句麗必有望風而降者,一個慰撫使,可招降一座城,於我大軍而言,是有利的,”段文振道。

這就是屁股決定腦袋,大家都在站在自己的立場上看待問題,各人有各人的難處,如果大軍的軍需供應出了問題,段文振得拿腦袋頂,他不想在人生的最後時刻擔個罪名,禍及子孫。

楊廣滿意的點了點頭,看向蘇威道:

“卿如何看呢?”

蘇威清楚設置慰撫使的弊端在哪,但是他和段文振是一個毛病,都是希望戰事早早結束,越快越好。

整整一百多萬的大軍,兩百萬的後勤人力,這對國家來說,是沉重的負擔,也是非常冒險的事情,這麼多人,正常情況下你管都不好管,何況還是在非正常情況下。

誰又能知道,將來會不會出什麼亂子呢?聖人言:危邦不入,亂地不居,用民間俗語來說,就是人多的地方不要去。

蘇威沒有高熲那種大氣魄,他本來膽子就小,年紀越大,膽子越小,二十四路大軍,龍蛇混雜,會出怎樣的狀況,誰也說不清楚。

於是蘇威道:“臣以爲合適。”

牛弘明明在給他使眼神,而他也看懂了,但是他故意忽略了。

楊廣自然也看到了牛弘的頻頻示意,皺眉問道:“卿似乎有所疑慮?”

牛弘嘆息一聲,點頭道:“正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慰撫使一職,對統兵者掣肘過巨,一軍不可有二將,否則調度失靈必遭大禍,臣以爲,就算設此職位,宜應因地制宜,與行軍總管兩相合計,再決定是否招降。”

其實慰撫使這種性質的職位,一直以來都有,以前叫做監軍,也是直接對接皇帝,職責是對統兵者不當之處予以指正。

監軍的權利是非常大的,因爲他的話代表着皇帝,所以一直以來,統帥都必須討好監軍,或忽悠、或糊弄、或矇騙,爲的就是不要讓對方干預他的用兵。

所以說三軍統帥除了擅長用兵之外,坑蒙哄騙也是其必備技能,而且這個技能很重要。

但是這個慰撫使,除了行使監軍的職責外,還有招降的任務,你想想,一旦皇帝給了伱一個任務,你會怎麼辦呢?

你就會想方設法去完成,你們不降,我也要勸降,你們願意降,我再招降,不然顯得我是個擺設,沒事可幹。

這就是權利的誘惑力,這跟讓你做金曹,你就會想着去收稅,是一個道理,讓你當前鋒,你就得射門。

監軍這玩意,出事的不在少數,從古至今,被殺的監軍數不勝數,有的是胡亂指點兵事,以至戰敗,被秋後算賬,有的乾脆在陣前,因爲瞎叨叨,被統帥直接給砍了。

但是一直出事,這玩意卻又一直存在,存在即合理,因爲監軍,事關皇帝對軍隊的控制權,你們都覺得不能有,但是皇帝覺得必須有,那就誰大誰說了算。

左驍衛大將軍段達,就是這麼想的,他是楊廣晉王府的參軍,又是楊廣太子時期的太子左衛副率,習慣了遇事站在楊廣的角度去考慮。

他知道,這個位置,皇帝是不會換掉的,所以他也支持。

到最後,九個人,就三個反對,牛弘、衛玄、郭衍,牛弘是出於戰事考慮,剩下倆都是名將,也被監軍掣肘過,心知這個職位屬實是扯幾把蛋。

其中衛玄,當年吃過大虧,爲了哄好監軍那也是下了血本,後來就學聰明瞭,不花錢了,拜把子吧。

楊廣平日裡,總是自作主張,獨斷專行,一挑N的場面屢見不鮮,今天特麼的竟然玩起公平了。

“既然多數贊成,那便以多者計,慰撫使不撤。”

牛弘一臉無奈,你找的這幾個人就不對,你敢在朝會上徵詢意見嗎?

九個人一多半是你的心腹,輸贏其實早已註定了。

湯營鄉,楊銘終於等來了李靖。

李靖來的很晚,因爲進入河東之後,大雪封路,路不好走,好在進入聞喜之後,道路的積雪都被清掃乾淨,他纔算姍姍來遲。

兩人就坐之後,獨孤鳳兒在一旁爲兩人倒酒,伺候丈夫的第一步,就是飲食,她正在學。

李靖對於楊銘的舉薦,是非常樂意的,可以說正中下懷,當一個人特別有能力的時候,他需要什麼?

需要一展才華的舞臺。

征討高句麗,無疑是李靖的夢想,前期雖未被招募,但是他於家中設置沙盤,早已推演過無數遍。

“玄挺的事情,解決的怎樣了?”楊銘笑問道:“茵絳讓你去做和事老,恐怕得罪人了吧?”

李靖笑道:“不當緊的,玄挺還是聽勸的,就是元慶,性格太驕縱了,楊司隸給我寫信,讓我今後負責管教元慶,於是我這一次出來,把他也帶上了,殿下見諒啊。”

“帶上也好,這小子性子太野,只有沙場纔是他的歸處,放在別的地方,難以約束,”楊銘點頭道。

楊元慶沒有跟着來河東,因爲他怕楊銘,怕楊銘狠批他一頓,所以在河東南邊的弘農郡老家,等待李靖會合。

李靖繼續說道:“殿下的東宮,眼下比較複雜啊,各路派系已然形成,其中以太子妃的孃家,最是勢大,長此以往,恐怕不好,我帶走元慶,也是出於這番考慮,這孩子是個刺頭,太子妃眼下無力約束,留在他東宮,不知道要惹出多少是非。”

有派系不可怕,他們爭也不可怕,真正可怕的,反而是他們不爭,楊銘對於這一點,其實比李靖清楚的多。

人都是他親自安排的,早在那個時候,他就已經都規劃好了,眼下出現的派系,基本都在楊銘的預測之內,或者說,就是他一手促成的。

楊茵絳做爲太子正妃,孃家那邊肯定是要多多照顧,而楊家的豪橫,其實也是楊銘壓制其它派系的一種手段。

豪橫要有個度,超了那個度,楊銘纔會出手干預,眼下玄挺毆打魏徵,根本就不叫個事,什麼時候玄挺想弄死魏徵了,那纔是事。

這才哪到哪啊?不過是明面上的一些小紛爭,將來還有暗地裡的陰謀詭計呢,東宮是棋盤,楊銘纔是執棋者。

楊銘點了點頭:“人多的地方,就是這樣,各人有各人的想法,矛盾因此而生,我不欲強行干預,但是適當的警告,還是需要的。”

李靖笑道:“殿下怎麼不問問我,屬於哪個派系呢?”

楊銘哈哈一笑:“你當然是太子黨,要不然爲什麼你去做和事老?因爲所有人都知道,你李靖是我的左膀右臂,他們不給你面子,就是不給我面子。”

李靖感嘆道:“初見殿下時,殿下不過十歲弱齡,那時候我便覺得,殿下不是凡人,與其它皇孫不一樣,如今看來,日月之輝,終不是雲彩所能掩蓋。”

“正如靖兄一樣,”楊銘笑道:“陛下那裡其實還沒拿定主意,要不要用你,我雖已舉薦,但這最後一步,還要靠你自己走。”

李靖表情肅然的點頭道:“我有這個信心。”

“好!”楊銘拍手道:“不過在此之前,我有些話,要囑咐於你,希望你能聽得進去。”

李靖哈哈一笑:“殿下的囑咐,李靖字字句句都會於心中斟酌思量,殿下請說。”

(本章完)

第728章 笨蛋也有大用處第615章 地無三尺平三六四章 遼西走廊三五四章 爾虞我詐第729章 可稱神仙矣四六零章 請太子試刀二六五章 一生之敵第589章 折辱武舉一九零章 肩挑日月,揹負星辰一五零章 改姓宇文第757章 兩個都中意第527章 誰跑誰吃虧一零五章 玉體橫陳一三七章 預算開支一三零章 一人一半三零四章 貶奴賜爹二六一章 寡婦第585章 你混蛋三一五章 高熲出征第547章 油鹽不進老狐狸一八七章 仁壽宮之變(四)三四零章 庶人楊秀第727章 吃虧是福六七章 御史中丞一零八章 大吐苦水第613章 氣暈了二七七章 十六猛士二五三章 羞辱嘲弄四七章 夫妻恩愛九十章 納吉第617章 楊老八一三六章 智謀第一三六八章 秋後算賬二三四章 太宗宰相二七二章 民部尚書第694章 誰的人就是誰的人第524章 李雲龍打縣城第517章 嚴防死守第549章 家宴一四九章 裴矩嫁妝三八六章 就是十八歲第642章 驍果軍鷹揚郎將一八九章 大逆不道二十五章 老六栽了一零六章 不養閒人第六章 女賊十八章 關中盟一九九章 關中本位二八五章 消除疑心二一六章 楊廣的手段三一四章 元帥長史三零八章 血濺朝堂一四六章 我趁她不注意四三四章 通達幹練二二七章 殺人滅口四二二章 啓民之死一七九章 一子一女二零三章 一出好戲一六六章 甲等乙等一四七章 再返京師第590章 索然無味二七三章 挖牆腳一一六章 尊卑有別二二四章 齊王幕僚一三八章 大興來人三五章 婚姻不自由三三五章 賞你一個美人第557章 我爹是冤枉的一七六章 河東子弟第604章 死人最多的一年第653章 江淮羣賊一六四章 楊慶楊和第742章 日月二門九三章 祖籍九江第564章 虛僞的社交第510章 便宜行事第535章 大魚吃小魚第496章 山西吐萬緒四五章 未雨綢繆第710章 蠻子第594章 雙子同出一二四章 開門見客第522章 自詡逍遙仙五五章 吃剩飯第511章 兵械優勢第508章 冒失僭越二零零章 天以福瑞正告之第587章 門當戶對二九零章 鞭罰第634章 東西聯盟第477章 總領西路三五七章 賊軍勢大第568章 他們好着呢第562章 一世英名第734章 禮部侍郎二五零章 武士彠三二五章 楊廣北返一二八章 要錢要命二九五章 玉璽一角
第728章 笨蛋也有大用處第615章 地無三尺平三六四章 遼西走廊三五四章 爾虞我詐第729章 可稱神仙矣四六零章 請太子試刀二六五章 一生之敵第589章 折辱武舉一九零章 肩挑日月,揹負星辰一五零章 改姓宇文第757章 兩個都中意第527章 誰跑誰吃虧一零五章 玉體橫陳一三七章 預算開支一三零章 一人一半三零四章 貶奴賜爹二六一章 寡婦第585章 你混蛋三一五章 高熲出征第547章 油鹽不進老狐狸一八七章 仁壽宮之變(四)三四零章 庶人楊秀第727章 吃虧是福六七章 御史中丞一零八章 大吐苦水第613章 氣暈了二七七章 十六猛士二五三章 羞辱嘲弄四七章 夫妻恩愛九十章 納吉第617章 楊老八一三六章 智謀第一三六八章 秋後算賬二三四章 太宗宰相二七二章 民部尚書第694章 誰的人就是誰的人第524章 李雲龍打縣城第517章 嚴防死守第549章 家宴一四九章 裴矩嫁妝三八六章 就是十八歲第642章 驍果軍鷹揚郎將一八九章 大逆不道二十五章 老六栽了一零六章 不養閒人第六章 女賊十八章 關中盟一九九章 關中本位二八五章 消除疑心二一六章 楊廣的手段三一四章 元帥長史三零八章 血濺朝堂一四六章 我趁她不注意四三四章 通達幹練二二七章 殺人滅口四二二章 啓民之死一七九章 一子一女二零三章 一出好戲一六六章 甲等乙等一四七章 再返京師第590章 索然無味二七三章 挖牆腳一一六章 尊卑有別二二四章 齊王幕僚一三八章 大興來人三五章 婚姻不自由三三五章 賞你一個美人第557章 我爹是冤枉的一七六章 河東子弟第604章 死人最多的一年第653章 江淮羣賊一六四章 楊慶楊和第742章 日月二門九三章 祖籍九江第564章 虛僞的社交第510章 便宜行事第535章 大魚吃小魚第496章 山西吐萬緒四五章 未雨綢繆第710章 蠻子第594章 雙子同出一二四章 開門見客第522章 自詡逍遙仙五五章 吃剩飯第511章 兵械優勢第508章 冒失僭越二零零章 天以福瑞正告之第587章 門當戶對二九零章 鞭罰第634章 東西聯盟第477章 總領西路三五七章 賊軍勢大第568章 他們好着呢第562章 一世英名第734章 禮部侍郎二五零章 武士彠三二五章 楊廣北返一二八章 要錢要命二九五章 玉璽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