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京兆需要狠人

楊麗華是真怒了,楊銘身上承繼着她們老楊家的未來,是大隋的後繼之君,將來的萬民之主,不能讓他艱難。

“不要信這個人的話,一介方外術士,其言做不得真,”楊麗華髮現楊銘的臉色不好看,趕忙柔聲安撫。

楊銘其實並不是很在意,自己苦不苦,自己能不知道嗎?

攤上這麼個爹,我特麼苦死了。

“侄兒如今是太子,將來要承繼祖業,當是步步維艱,如履薄冰,”楊銘笑道:“我不艱難、天下人就要艱難了,姑母該明白纔是。”

楊麗華一愣,嘆息點頭:

“也真是爲難你了,舊周時,你祖父心生異志,有奪位之心,那時候我便覺得不妙,事成,一生蹉跎艱難,事敗,萬事休矣,好在你祖父繼位之後,剷除積弊,銳意改革,然勤於政事、令行禁止,每旦聽朝,日昃忘倦,也把身體給累垮了,二十年開皇盛世,是你祖父一肩擔當,古今聖人,莫過於此。”

楊銘點了點頭:“所以啊,這個袁天綱其實沒有算錯,國事、民事多艱,我楊室執宰天下,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侄兒早有心理準備。”

楊麗華目瞪口呆,喃喃道:“好一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你爲儲君,當屬我楊門幸事。”

楊銘沒有在楊麗華這裡久呆,又聊了一會後,便離開了長公主府。

趁着出宮,他想去看一看高玥。

眼下的京師,治安狀況極差,這還是京師,可以想見其它地方,肯定更亂。

沒辦法,兵都被調走了,那些地痞流氓沒有足夠的人手約束,越來越肆無忌憚。

大家族是不怕的,因爲人家出門,前前後後都簇擁着一幫人,但是普通老百姓,日子就艱難了。

每日不到宵禁時間,家家戶戶便是門窗緊閉,怕小偷,怕強盜,怕偷孩子,怕拐賣婦女。

因爲糧價飆升,商業秩序已經亂套,沒糧食吃的,會選擇鋌而走險,所以京師幾乎每天都有十幾樁命案發生,是大隋立國以來,最亂的一段時期。

楊雄管着京兆尹,這事應該他來做,但是他年紀大了,身體狀況近來也不太好,已經跟楊銘打過招呼,有意卸任京兆尹這個差事。

這個位置,可不是誰都能坐的,這是京兆尹,首都一把手。

連楊約的弟弟楊嶽,蒼山縣公,他都沒有這個資格。

大隋開國至今,坐過這個位置的,就那麼幾個,晉國公虞慶則、蘇威、衛王楊爽、猗氏縣公李裕(李密三叔)、楊雄。

說白了,不是絕對可靠的人,不會讓你幹。

眼下舉國不穩,京師也亂了套,不用重典是不行的。

所以可以接這個位置的人,不但要可靠,還要夠狠,可是眼下朝堂,狠人沒幾個了,開皇年間的狠人們,很多都退休了,楊約又遠在遼東,楊銘一下子也想不到合適的人選。

見到高玥,自然是要羞羞的,小別勝新婚嘛,楊銘折騰了一晚上,第二天的朝會都遲到了。

聽聞山東大捷,羣臣還是很興奮的,在他們看來,打高句麗十拿九穩,但是山東,就不一定了。

內憂總是比外患更爲重要,維穩纔是頭等大事。

崔仲方在得知楊雄有意卸任京兆尹之後,連忙自薦道:

“時局不穩,我京城尚且匪盜橫行,可見地方更爲肆虐,然眼下不宜大興牢獄,但又不能放任不管,臣以爲,當抓幾個刺頭斬首示衆,以儆效尤,臣願暫領京兆尹,維穩京師。”

論資格,這個人絕對是夠了,但是他有兩個條件不達標,一,楊銘認爲對方不可靠,二,你年紀太大了。

你都七十三了,楊雄都扛不住了,你想扛?

但楊銘也不好直接拒絕,得給人家留面子:

“固安公若肯接手,孤自然是樂見的,但您老千秋已高,怕您吃不消啊。”

“爲陛下,爲太子分憂,臣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崔仲方道。

好聽話,人人都會說,但不是人人都能做到,這樣的話高熲從來不會說,但是人家身體力行。

楊雄聽得出,楊銘是不樂意的,但是難聽話,肯定不能讓太子說,於是他道:

“崔公莫怪本王說話太直,眼下這個時候,京兆尹這個位置,還是需要酷吏擔當,你心善手軟,還是不要去做這些得罪人的事情了。”

崔仲方道:“不過是收拾一些地痞流氓,本公還怕得罪他們?”

刑部侍郎樑毗道:“這個位置接手者,是要殺人的,您老年紀大了,就不要再積攢這些業障了。”

崔仲方是信佛的,況且他也看出來了,這個位置多半跟自己沒關係了,上一任都否定你了,太子的態度又模糊,算了算了。

“樑公說的有道理,既然要用酷吏,那麼是不是該你們刑部出人呢?但是刑部誰有這個資格?”崔仲方不忘諷刺對方一句。

刑部尚書長孫熾就坐在這裡,面無表情,京兆尹,是大隋油水最大的地方官,京兆尹相當於京兆郡的太守,也是天下權力最大,級別最高的太守,正三品。

正所謂肥水不流外人田,就衝太子偏袒宗室,這個位置也不是外姓人能坐的。

楊銘確實考慮過樑王楊浩,但是這小子搞錢是一把好手,但是讓他抓人治人,就怕他中飽私囊,只搞錢,不搞人。

楊浩眼下也在大殿,他這個左屯衛大將軍,沒跟着去前線,因爲他對領軍一竅不通,他自己也不願意去,人家是親王,不需要立功封爵了。

“你能不能幹?”楊銘皺眉看向楊浩。

啊?讓我幹?我怕我幹不了啊?楊浩一臉爲難的站起來,道:“臣沒有治理地方的經驗,對政務也不熟悉,恐難當大任,要是隻抓人殺人,我能行,但是京兆尹,也不是隻抓人啊。”

你倒是有自知之明,楊銘也樂了,擡手示意對方坐下。

這下子,大家都看出來了,太子心裡也沒有合適人選。

於是,同樣是手下都走了,他沒走的右驍衛大將軍李渾,開口道:

“不如我暫領試試?等到陛下回來,屆時再定人選。”

他是從洛陽回來的,手下的辛世雄和趙才都去了遼東,他年紀大了,不想跟着遠征,我都是鄴國公了,我費那事幹嘛?怎麼?立了功能給我封王不成?

這個人,夠陰夠狠,能對自己親侄子下手,還不夠狠嗎?但是你也太狠了,沒有做人底線啊。

楊銘笑道:“孤會考慮,大家接着再議一議。”

老爹楊廣在的時候,楊銘對有些看不慣的人沒有什麼好臉色,但是眼下監國之後,他變了。

無論是誰,他這邊都得兼顧着,不應以喜好待人,不應有好人壞人之分,所有臣子在他這裡,都是一樣的。

議來議去,最後也沒有議出一個所以然。

畢竟這個位置太重要,楊銘需要顧忌老爹的想法,也就是說,接手人選,必須也是老爹中意的。

“算了,暫時空懸,等到陛下回來再定吧,”楊銘看向刑部尚書長孫熾,道:

“京師治安,暫由刑部接手,凡偷盜搶劫拐騙者,皆爲死罪,先殺一撥人,把勢頭壓一壓。”

長孫熾點了點頭:“臣會着手安排。”

“散朝吧,”楊銘起身離開。

他之所以不想再議這個位置,是因爲他突然間想到了一個非常合適的人選。

身在晉陽的李淵。

楊銘是希望早點將李淵給弄回來的,可是人家李淵眼光太高,人家回來是奔着一部尚書來的,可是尚書也不是說空缺就能空缺啊。

所以啊,京兆尹是最好的跳板,你回來先幹着,將來再說。

可是李淵返京,至少還得等一年,所以楊銘不能讓別人去佔了這個位置,一旦佔了,你想要把人家挪開,可就不好挪了。

李渾是傻子嗎?人家說的暫領,其實是打馬虎眼,他要是坐上去,你看他願不願意下來。

回到東宮之後,袁天綱已經在這裡等着他了。

楊銘昨天便吩咐備身裴爽,把這個人接入皇宮,不是衝着對方昨天的看相結果,而是這個人在歷史上實在是太出名了。

夢幻西遊裡,他都杵在長安天台多少年了。

盛名之下無虛士,這樣的人才不能埋沒。

“秘書省設太史曹,掌天文曆法,你去做個監候吧。”

袁天綱本來還以爲太子找他算賬,沒想到卻是給官,但是提着的一顆心還是放不下來。

因爲今後就要在太子眼皮子底下做官了,以後的日子恐怕不好熬,真不如自己從前那樣逍遙自在。

見對方沒有吭氣,楊銘挑眉道:

“你不會覺得,孤是在跟你商量吧?”

“不是不是,草民願去秘書省,”袁天綱趕忙道。

楊銘皺眉道:“但是你好像一點都不樂意?”

袁天綱苦着臉道:“皇城重地,貴胄居所,我怕今後越來越多的貴人找我看相,一旦看錯,便是萬劫不復啊。”

楊銘笑了笑:“原來是怕死啊,我不殺你,誰敢殺你?”

袁天綱還能說什麼呢?人家不是跟他商量,這是恩惠。

“草民謝太子恩典。”

二一七章 葬於洪瀆川二四一章 兩位宰相二四三章 正月十五第714章 寄人籬下一七一章 門下省納言第739章 隔代親第526章 形勢複雜第632章 田畝新制四四一章 沒爹沒媽二四一章 兩位宰相第589章 折辱武舉第666章 天寒地凍第620章 明軍不滿餉八四章 又保一個一零六章 不養閒人第509章 水師相遇一七五章 能屈能伸一八零章 齊國公一一一章 斛律孝卿四一八章 吏部選官九一章 終於見面第737章 吾將上下而求索一零七章 同病相憐二二五章 清河崔氏二六零章 八關都邑三二三章 河西五郡一五三章 師徒情誼三零九章 不孝有三三三四章 獎勵楊瑞兩個老師第507章 殘部補充第六章 女賊一一五章 首次離京三四六章 西眷和東眷三八零章 我爲棋子二四八章 風流天子第631章 做一個有用的人二五四章 特勒汗國第683章 南面可汗第763章 告狀一八零章 齊國公第749章 君臣相合二十章 請殿下賜教一九六章 亂戰四五六章 五將離京四零九章 絕對正事一一九章 撮合十七章 純屬意外第619章 總達衆材而不以事自任第639章 舉個例子第659章 將功贖罪四五七章 別給我丟人三一四章 元帥長史第745章 諭齊王暕第736章 徐景第514章 野心三九八章 帶下醫五六章 胡商第692章 四大關係二二九章 一個刺史,一個太守,再加一個秘書省一零五章 所謀者大四四七章 門不當戶不對三五三章 八議免罪第665章 目有重瞳一三六章 智謀第一二五九章 一起滾蛋一七八章 與佛親近第489章 北部大人二七八章 當然滿意一八三章 煬帝五貴二零二章 這小子真胖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第640章 蘇夔無父二三五章 登科進士第661章 天下兵馬大元帥二六四章 高玥二五五章 東宮,太子第738章 五鳳樓第666章 天寒地凍三二章 以後再說四三八章 秦晉之好第711章 楊廣離京第689章 巨馬河四六四章 染坊繡坊三九九章 門當戶對一九六章 亂戰第660章 世嫡皇孫第590章 索然無味第700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二一二章 千秋大業第594章 雙子同出一零五章 所謀者大二六六章 齊王醜事三四零章 庶人楊秀一六二章 三公三師四五章 未雨綢繆第671章 您還是瞧不上我三七一章 裴看穿第595章 嘔三一零章 霸道王道第604章 死人最多的一年
二一七章 葬於洪瀆川二四一章 兩位宰相二四三章 正月十五第714章 寄人籬下一七一章 門下省納言第739章 隔代親第526章 形勢複雜第632章 田畝新制四四一章 沒爹沒媽二四一章 兩位宰相第589章 折辱武舉第666章 天寒地凍第620章 明軍不滿餉八四章 又保一個一零六章 不養閒人第509章 水師相遇一七五章 能屈能伸一八零章 齊國公一一一章 斛律孝卿四一八章 吏部選官九一章 終於見面第737章 吾將上下而求索一零七章 同病相憐二二五章 清河崔氏二六零章 八關都邑三二三章 河西五郡一五三章 師徒情誼三零九章 不孝有三三三四章 獎勵楊瑞兩個老師第507章 殘部補充第六章 女賊一一五章 首次離京三四六章 西眷和東眷三八零章 我爲棋子二四八章 風流天子第631章 做一個有用的人二五四章 特勒汗國第683章 南面可汗第763章 告狀一八零章 齊國公第749章 君臣相合二十章 請殿下賜教一九六章 亂戰四五六章 五將離京四零九章 絕對正事一一九章 撮合十七章 純屬意外第619章 總達衆材而不以事自任第639章 舉個例子第659章 將功贖罪四五七章 別給我丟人三一四章 元帥長史第745章 諭齊王暕第736章 徐景第514章 野心三九八章 帶下醫五六章 胡商第692章 四大關係二二九章 一個刺史,一個太守,再加一個秘書省一零五章 所謀者大四四七章 門不當戶不對三五三章 八議免罪第665章 目有重瞳一三六章 智謀第一二五九章 一起滾蛋一七八章 與佛親近第489章 北部大人二七八章 當然滿意一八三章 煬帝五貴二零二章 這小子真胖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第640章 蘇夔無父二三五章 登科進士第661章 天下兵馬大元帥二六四章 高玥二五五章 東宮,太子第738章 五鳳樓第666章 天寒地凍三二章 以後再說四三八章 秦晉之好第711章 楊廣離京第689章 巨馬河四六四章 染坊繡坊三九九章 門當戶對一九六章 亂戰第660章 世嫡皇孫第590章 索然無味第700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二一二章 千秋大業第594章 雙子同出一零五章 所謀者大二六六章 齊王醜事三四零章 庶人楊秀一六二章 三公三師四五章 未雨綢繆第671章 您還是瞧不上我三七一章 裴看穿第595章 嘔三一零章 霸道王道第604章 死人最多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