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四章 獎勵楊瑞兩個老師

有時候,事情就是那麼的奇妙,歷史上的永濟渠,大隋第一工程師宇文愷並沒有參與。

而這一次,楊廣希望這條河還是他來挖,但是宇文愷在朝會過後,已經從早先的興致滿滿,變得不樂意了。

因爲多了一個楊暕和宇文述,他不想和這兩個人合作。

華夏自古以來,負責超級大工程的人物,都會青史留名,比如都江堰的李冰,比如鄭國渠的鄭國。

宇文愷當然也希望自己能和這兩位前輩同列史書,流芳百世,但是問題來了,楊暕一旦插手進來,宇文愷擔心自己會遺臭萬年。

一個廣通渠,死了六七萬,這還是楊暕被調回京師之後,他和楊約主持後期,體恤百姓之下才獲得的成果。

如果當時楊暕沒有被調走,他預估,運河至少會死二十萬,至少。

所以返回家裡的宇文愷,緊急召集族內子弟開始商量,怎麼推掉這件差事,他不希望半世英明毀在一條河上面。

裝病?不現實,病可不好裝,硬推,肯定也不行,以當今陛下的性格,他敢推,人家就敢罷了他的官。

當宇文愷琢磨着怎麼能推掉這件差事的同時,秦王嬪陳淑儀,帶着世子入宮了。

河東王楊瑞,住進了蕭皇后的永安宮,今後會由蕭皇后親自撫養。

早些時候,蕭後最喜歡的孫子,是楊昭的嫡子楊侑,接下來是庶長子楊倓,但是現在,蕭皇后很清楚,她應該將更多的寵愛,給自己的嫡長孫楊瑞。

母子之間,有時候並不只是親情,一些小小的算計也是不可避免的。

楊銘現在威望正盛,是最有可能即位儲君的,蕭後善待楊銘的長子,也是跟自己兒子拉近關係的一種方式,或者說,是討好自己的兒子。

不要以爲皇后就不用討好別人,百姓家裡,奶奶最心疼的那個孫子,都有其心疼的必然原因,要麼是孫子的爹給錢花,要麼是孫子的爹給養老,要麼就是最有本事,三無的孫子,往往不受待見。

當然,還有一種奶奶,是所有的孫子孫女都待見,這種的非常稀少,可稱之爲偉大的女人。

楊瑞自打出生之後,進宮的次數其實不多,尤其是跟楊廣獨處的機會,十根手指都能數的過來。

但最奇妙的是,原本生下來相貌隨了親孃的楊瑞,現在越來越像楊廣了。

楊廣在永安宮內,仔細的打量着眼前這位既陌生又熟悉的親孫子,只覺對方眉目與自己極爲相似,尤其是幾個不經意的面部小動作,幾乎跟自己如出一轍。

這特麼的,絕對親孫子。

楊廣心情大好,朝孫子笑道:

“可有讀書?”

“沒有,”楊瑞老實道,肯定沒有啊,他今年纔剛剛能把話講利索,至今爲止,認識的字不超過二十個。

楊廣微笑點頭,他覺得皇家的孩子,是需要早教的,三歲正合適,於是他給楊瑞找了兩個老師。

一個是國子監祭酒韋澄,一個是司隸臺大夫薛道衡。

楊廣心裡也知道,誰是有真才學的,所以這兩個老師,都是大隋拔尖的大學者。

薛道衡,楊廣本意是想弄死的,但是御史臺給他的奏報中說,薛道衡自從返京之後,爲人處世非常的低調,幾乎和朝臣沒有任何交集,除了秦王楊銘。

薛道衡的女兒薛池,經常來返於秦王府,好像跟自己的兒子還是幼時的玩伴,衝着楊銘的面子,楊廣對薛道衡的殺心,暫時被壓制下來。

楊瑞本來還能好好的耍幾年,結果一入宮,就進入了苦逼的學習生涯。

楊堅不重視兒女的教育,但是楊廣特別重視,因爲他有意提升儒家的地位,儒家的正統在南方,其實也是提升南方氏族的地位。

“你阿孃近來可好?”蕭皇后微笑問道。

楊瑞搖了搖頭:“不知道,阿孃現在不與我一起住了。”

他這是說瞎話,楊茵絳教給他的,他們母子一切照舊,平時還在一個被窩裡睡,但是楊茵絳猜到,父皇母后肯定會有此詢問,所以費了一番苦心,教導兒子該怎麼回話。

大衆的觀念裡,似乎不該教導小孩說假話,但事實上在大隋的門閥當中,從假話,幾乎是必修課。

這就是階級差異。

儒家的所有學說,都是在教導人,但真正的既得利益者,則會從中看出更深一層的含義,所以學問在他們眼裡,是爲人所用的工具。

讀書再好,並不能讓你跨越階級,只有將儒家的那一套徹底搞明白,纔可以。

這就是爲什麼,很多中產階級一直在苦心鑽研《厚黑學》,《曾國藩家書》以及《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他們想改變命運。

韋澄和薛道衡,只是楊瑞學問上的導師,而楊瑞真正的人生導師,是楊廣和楊銘。

國子監,是大隋的最高學府,能在裡面讀書的,家裡至少都得有一個候。

事實上,出身候府的孩子,在國子監屬於吃不開,沒地位。

國子監所有老師學生,加在一起有一個固定的數量,一千零二十一人,除去祭酒、博士、助教、司業、監丞等等之外,學生只有七八七十八人,其中皇室佔了兩百二十一人。

就這樣,楊瑞被自己親爺爺親奶奶,無情的扔進了國子監,而且每天下晌,薛道衡還得來給他補課。

一天的大部分之間,都被剝奪,楊瑞覺得自己生無可戀了

宇文愷想出了一條絕佳的妙計,可以讓皇帝心甘情願的免掉他總監運河的差事。

從江都回來的路上,楊廣曾幾次召見宇文愷,詢問該如何在突厥人面前,彰顯我大隋國力之鼎盛,軍威之雄壯。

當時的宇文愷就已經開始琢磨整理,他明白皇帝的意思,就是要在突厥人面前耀武揚威,震懾塞北。

說白了就是裝逼。

裝逼是需要面子工程的,於是宇文愷當時和皇帝琢磨出三樣東西。

一是大帳,可容千人的大帳篷。

二是行殿,也就是可以行走的宮殿。

三是行城,可以行走的城池。

皇帝即將北巡,這三樣東西,整個大隋除了宇文愷,別人做不出來,這無疑是最好的推辭了。

於是當天下午,宇文愷帶着這三件頂級面子工程的圖紙進宮了,然後向楊廣陳述,我一心不能二用,要是去修運河,我可趕工不出來這三樣東西。

於是楊廣琢磨一下,覺得還是面子更重要,於是宇文愷的營造大監,安安穩穩的移交給了閻毗。

而閻毗將如歷史記載的那樣,總監永濟渠。

閻毗這個人,出身非常牛逼,跟北周宇文家,聯姻不斷,一直都是親戚。

大權臣宇文護,是閻毗的表叔,閻毗的媳婦,是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女兒清都公主。

他的兩個兒子,後來在唐朝也混得非常牛逼,其中一個,超級出名,貢獻了兩幅傳世佳作。

一幅收藏於故宮博物院,被稱爲“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的《步輦圖》。

一幅現藏於美國波士頓博物館,大名鼎鼎的《十三帝圖》,也就是《歷代帝王圖》。

這兩件,都是頂級國寶,作者閻立本,閻毗的二兒子

楚公府,楊銘和楊約玄感他們,先是聊了一些洛陽江都發生的事情,隨後又聊到朝會上打架的事情。

楊玄感直呼痛快,虞世基虞世南兄弟倆,別看官做的很大,但是玄感是不放在眼裡的,在他看來,這兩人叫做一朝臣,也就是擅長逢迎,哄住了當今陛下,家族並沒有實力和底蘊繼續保持高位。

哪天一旦失寵,玄感會想辦法把虞家直接整垮,這不是誇口,人家有這個實力。

關中人是打心眼裡瞧不起南方人,世事變幻無常,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一千年後反過來讓人家瞧不起了。

事實上幾百年後,關中就不行了,尤其是京北代替長安,成爲華夏首都之後。

楊銘緩緩抿着杯裡的酒,揮了揮手,示意那些舞女都下去。

楚公府上,舞伎獻藝是必備曲目,他們家的舞伎比太樂署的質量都高。

“你們倆今後,不要再針對老二,等他把運河修成,再說,”楊銘澹澹道。

楊約聽出了警告的意思,點了點頭:

“陛下非常在意這條河,而且北巡塞外之後,也會從涿郡沿河而下,那麼宇文愷勢必需要加趕工期,一旦趕工,河北必反,哪用得着我們扯他的後腿,到時候看楊暕怎麼收場。”

“你爲什麼認定了,河北一定會反呢?”楊銘好奇道。

楊約道:“因爲糧食供應不足,別看陛下從江南調撥了兩百萬石,這是遠遠不夠的,河南各大糧倉現在都是半空,剩下的都需供給關中,不會給民夫吃,而閻毗是河南人,肯定優先保障河南民夫的糧食供給,這樣一來,山東河北就吃不飽,而此番徵調,河北最多,它不反誰反?”

“楊中書說的在理,”站在楊約身後的李密道:“河北爲舊齊故地,民心本就未歸,加上漢王叛亂影響,其實眼下的河北,迫切的需要派遣一位能臣安撫治理,此番強加徵調,恐出大亂。”

“亂了好,”楊玄感道:“亂了對殿下有利,也是扳倒齊王的一次絕佳機會。”

楊銘沉吟片刻,皺眉道:“如果屆時真要大亂,爾等需助我速速安撫,以免事態擴大,波及更廣。”

“這是自然,”楊約道:“殿下儘管關心,我會將一切都安排好。”

楊約他們與清河崔氏的關係一直都很不錯,因爲兩家是姻親,老二楊玄縱的正妻,就是出身清河崔氏。

在河北,清河崔,博陵崔,范陽盧,這是最大的三家。

二三五章 登科進士第499章 羈縻政策第573章 命運的齒輪四零七章 齊人之福四零五章 太子(今天沒了啊)二三六章 偶遇第527章 誰跑誰吃虧第728章 笨蛋也有大用處二四八章 風流天子第515章 攔河大壩第583章 荊州故人第537章 朕並非厚顏無恥之人三二零章 玄挺大勝二三六章 偶遇二五六章 兩人有問題一七零章 仁壽宮侍疾三七零章 刑部大獄一八三章 煬帝五貴一九八章 南北夾擊一八六章 仁壽宮之變(三)四四六章 朝堂爭鋒第634章 東西聯盟二十三章 調任地方第477章 總領西路三四五章 選曹七貴第604章 死人最多的一年四五九章 新型高爐一五五章 上天安排第四章 八歲習武四六三章 特殊生意第677章 我舅老爺第587章 門當戶對第682章 虎落平陽被犬欺第488章 軍驛夜話二一九章 免課稅,免授田三零八章 血濺朝堂三五章 婚姻不自由二四三章 正月十五第627章 潮汕地區第608章 小奸巨猾二六九章 羣英薈萃第556章 改換門庭九五章 返京二零九章 你死我活六一章 背鍋俠三二三章 河西五郡第一章 三胎第562章 一世英名六七章 御史中丞一二八章 要錢要命二八八章 三去其一六一二章 商君書三八九章 殃及池魚三七五章 一時情不自禁第749章 君臣相合八六章 左右之爭二三二章 多方包庇四二五章 金革之事不避四五七章 別給我丟人第728章 笨蛋也有大用處第633章 種族審美差異第522章 自詡逍遙仙一六八章 其罪有三二二九章 一個刺史,一個太守,再加一個秘書省第565章 嶺南之疾一九七章 戰場形勢一六六章 甲等乙等三五零章 賭坊殺人三六四章 遼西走廊第493章 廣西寧長真第705章 水軍出動第668章 凡五穀者,萬物之主也第536章 能屈能伸,方爲丈夫第590章 索然無味四二二章 啓民之死第506章 攻克遼東二二三章 兄弟之爭第744章 寧願一死第711章 楊廣離京二四零章 秦王嬪第509章 水師相遇三六三章 遼東糞土臣元二二二章 牛、羊、豬二八七章 交代後事第498章 兩項技能七六章 至善至孝第511章 兵械優勢第662章 解百姓於倒懸第505章 猶豫不定二九零章 鞭罰三一四章 元帥長史一五五章 上天安排三九八章 帶下醫第728章 笨蛋也有大用處第501章 指桑罵槐三五四章 爾虞我詐四七章 夫妻恩愛一零八章 大吐苦水四二九章 西南道行臺省第537章 朕並非厚顏無恥之人
二三五章 登科進士第499章 羈縻政策第573章 命運的齒輪四零七章 齊人之福四零五章 太子(今天沒了啊)二三六章 偶遇第527章 誰跑誰吃虧第728章 笨蛋也有大用處二四八章 風流天子第515章 攔河大壩第583章 荊州故人第537章 朕並非厚顏無恥之人三二零章 玄挺大勝二三六章 偶遇二五六章 兩人有問題一七零章 仁壽宮侍疾三七零章 刑部大獄一八三章 煬帝五貴一九八章 南北夾擊一八六章 仁壽宮之變(三)四四六章 朝堂爭鋒第634章 東西聯盟二十三章 調任地方第477章 總領西路三四五章 選曹七貴第604章 死人最多的一年四五九章 新型高爐一五五章 上天安排第四章 八歲習武四六三章 特殊生意第677章 我舅老爺第587章 門當戶對第682章 虎落平陽被犬欺第488章 軍驛夜話二一九章 免課稅,免授田三零八章 血濺朝堂三五章 婚姻不自由二四三章 正月十五第627章 潮汕地區第608章 小奸巨猾二六九章 羣英薈萃第556章 改換門庭九五章 返京二零九章 你死我活六一章 背鍋俠三二三章 河西五郡第一章 三胎第562章 一世英名六七章 御史中丞一二八章 要錢要命二八八章 三去其一六一二章 商君書三八九章 殃及池魚三七五章 一時情不自禁第749章 君臣相合八六章 左右之爭二三二章 多方包庇四二五章 金革之事不避四五七章 別給我丟人第728章 笨蛋也有大用處第633章 種族審美差異第522章 自詡逍遙仙一六八章 其罪有三二二九章 一個刺史,一個太守,再加一個秘書省第565章 嶺南之疾一九七章 戰場形勢一六六章 甲等乙等三五零章 賭坊殺人三六四章 遼西走廊第493章 廣西寧長真第705章 水軍出動第668章 凡五穀者,萬物之主也第536章 能屈能伸,方爲丈夫第590章 索然無味四二二章 啓民之死第506章 攻克遼東二二三章 兄弟之爭第744章 寧願一死第711章 楊廣離京二四零章 秦王嬪第509章 水師相遇三六三章 遼東糞土臣元二二二章 牛、羊、豬二八七章 交代後事第498章 兩項技能七六章 至善至孝第511章 兵械優勢第662章 解百姓於倒懸第505章 猶豫不定二九零章 鞭罰三一四章 元帥長史一五五章 上天安排三九八章 帶下醫第728章 笨蛋也有大用處第501章 指桑罵槐三五四章 爾虞我詐四七章 夫妻恩愛一零八章 大吐苦水四二九章 西南道行臺省第537章 朕並非厚顏無恥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