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朝堂第一人

一條戰線,從武威開始,直到隴西,近千里之地,東西突厥已經被分割成了最後面的契苾歌楞和康鞘利部,楊玄挺阻斷的中間統葉戶部,還有已經進入隴西郡的始畢與射匱主力。

一條大隋的西出通道,全都打起來了。

沿路各地軍府所招募的衛士,也被拉上了戰場,楊廣繼位以來,國境內最大的一場戰事,拉開帷幕。

宇文述的防線守的非常穩,有效的抵禦住了突厥主力的衝擊,而來自關中的主力也在源源不斷的填充上去,後勤軍需糧草從民間強行借貸,供應不斷,山西的兵也過了黃河,四日之內可以抵達京師。

洛陽方面,蔡王楊智積親率五萬大軍往京師方向緊急行軍。

東西突厥想要攻進大興,是完全不可能的,別說五十萬,一百萬也不行。

你騎兵在關中根本就施展不開。

宇文述是鐵了心要搞死始畢,他現在可不怕始畢賣了他,因爲他是行軍元帥,如果始畢現在說自己跟東突厥有聯繫,沒人會相信,大家只會覺得這是在污衊大隋主帥。

而始畢一直以來都是宇文述心裡的一根刺,眼下天賜良機,殺人滅口的機會來了。

會寧郡、隴西郡、平涼郡、天水郡已經全部丟了,但是不要緊,你只要打不進關中,佔多少地方都是白搭。

三十多萬的突厥主力,在扶風郡、安定郡,跟宇文述和衛玄乾的熱火朝天。

宇文述就是不攻,而是憑藉這裡堅固的城池和關隘,與敵軍周旋,他心裡很清楚,始畢已經敗了,沒有後勤補給,撐不了幾天了。

只等到對方因爲糧草短缺而陣腳大亂的時候,就是他反攻的時機。

六月下旬,久攻不下的東突厥鐵騎率先撤離戰場,他們從平涼郡北上,沿着黃河往北逃竄,射匱倒了血黴,他不敢跟着始畢往北跑,北面不是他的家。

往北的話,進入東突厥,他怕始畢給他來一下子,畢竟他的一大主力統葉護部,被擋在了金城郡。

本來以爲自己鐵定完蛋,但是他發現,隋軍主力往北去追始畢了,真乃天助我也,於是射匱趕忙率領不足十萬的潰軍,慌不擇路的往西邊退。

玄挺一看這架勢,就知道東西突厥已經完蛋了,但是他也不敢夾在統葉戶和射匱中間,所以只能撤出金城,退往臨洮郡,給那些逃亡的突厥人讓出一條道路。

窮寇莫追,況且他也追不上。

李靖也是一樣,他和崔弘升肯定擋不住這麼多人,畢竟關中方向傳來消息,宇文述並沒有在後面吊着射匱,那他就更不敢攔了,於是擺出驅逐姿態,吊着小股敵軍殺了一個月。

就在這一個月裡,天選之子楊元慶撞上了射匱的親衛隊,大概有五六千人。

這小子是運氣真好,打高句麗,他追到了高大陽,跟西突厥打,他遇到了射匱。

兩千人的精銳騎軍以陣亡一多半的代價,把射匱給殺了,他自己只帶着兩百人逃出突厥潰軍範圍,樂樂呵呵的往關中去了,半路上在一座村莊,又遇到了只剩下四個人的蘇烈。

“這次我可不讓你了,你娶了媳婦了,我還沒娶呢,”一個月沒吃過飽飯的楊元慶看着一臉狼狽的蘇烈,笑呵呵道。

隊伍在村莊下馬,打算歇歇腳,再往京師趕路。

蘇烈在得知西突厥大軍已經潰逃,這才放下心來,他躲在這裡兩個月了,都沒敢出去,因爲每天都能聽到村民說,有一隊一隊的胡人鐵騎從村莊經過。

雖然已經換上了平民衣服,但他還是不敢冒險返京,我兒子還小,老婆還在等着我,我不能冒這個險。

其實楊元慶是有媳婦的,還給他生了倆兒子,但是離婚了,前妻是蘇夔的閨女,兩人合不來,經常打架。

人家這樁婚事,正經的門當戶對,但是楊元慶畢竟是京師有數的貴公子,性格又是大男子主義,眼睛裡揉不得沙子,妻子呢也是個強勢性格,畢竟是蘇威的嫡孫女,人家也是有脾氣的。

算是好聚好散吧。

如今楊元慶又看上了蕭瑀的長女,要知道,蕭瑀的長女,那可是個尼姑。

老蕭家這一支,是非常信佛的,比楊堅夫婦還虔誠。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這個南朝,就是指的宋、齊、樑、陳政權,其中以樑朝蕭家,最信佛。

開國皇帝梁武帝蕭衍,曾經四次出家,除了第一次之外,第二、三、四次,樑朝羣臣分別花了一個億、兩個億、三個億的錢,將他贖回,國庫都折騰光了。

他到底是信佛還是要錢,有點說不準了。

歷史評價爲:都下佛寺五百餘所,窮極宏麗,僧尼十餘萬,資產豐沃。

蕭瑀呢,也是個奇葩,雖然歷史上有唐太宗李世民評價他的那句千古名言: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但也改變不了他是個特別的人。歷史上他三個閨女,全部出家當了尼姑,長女是三歲出家,二女兒十三歲出家,三女兒十一歲。

眼下的蕭瑀,第三個女兒還沒有出生,第二個女兒還沒有出家,但是大女兒蕭如願,已經出家了,人稱法樂法師。

楊玄挺就是瞧上人家了,因爲他在東宮做千牛備身,認識蕭如願的哥哥蕭銳,知道有這麼回事,所以還專門跑到感業寺去見了見,好了,一見鍾情了。

感業寺就在出了京師,往西北二十里的一座山裡,開皇九年修建,武則天就是在這當尼姑的。

人家要不是尼姑,可以說是門當戶對,很好的一門親事,但是當了尼姑,你想要人家還俗,可就不容易嘍。

不是錢的問題,楊元慶不差錢,是蕭瑀的問題,蕭瑀不樂意。

“說了半天,東邊的情況,你也不清楚啊,”蘇烈道。

楊元慶蹲下來,笑道:“射匱都被我弄死了,人頭你也看見了,不過我確實沒見着東突厥的狼旗,也許他們還在京兆外圍也說不定,反正西突厥是完蛋了。”

蘇烈點了點頭:“那麼明天一早,咱們往南邊繞一繞,從山裡走,繞回京師。”

楊元慶接着道:“你小子這次也算是大難不死,回去之後也是大功一件了,咱哥倆以後不能再這麼衝鋒陷陣了,年紀越大越怕死,這次我算是看明白了,我爹平日裡罵我是對的,以後再出徵,怎麼也得混個行軍總管,再也不幹這前鋒的活了,太玩命。”

蘇烈也是劫後重生,感嘆道:“我也不願意,但是太子的大恩我還沒報答呢。”

“笨蛋,你活着才能報恩,死了報哪門子的恩啊?以後記住了,這種玩命差事,不要主動請纓,”楊元慶牢騷道:

“下次不給我一個行軍總管,我指定是不出門了,你看人家崔弘升和楊玄挺,坐鎮中軍穩穩當當的,敗了也有機會跑路,咱哥倆乾的這是什麼啊?我可不能給我爹斷了香火。”

蘇烈苦笑搖頭。

四天後,兩人順利返回京師。

蘇烈的老婆裴姝快哭死了,丈夫全軍覆沒之後,兩個月以來活不見人死不見屍,兒子還太小,如果就剩下他們孤兒寡母,今後怎麼活啊?

射匱的人頭被掛在了明德門的城門上,楊元慶的威名傳遍京師,已經超過楊玄挺和宇文化及,成爲關中第一猛將,這小子今年才二十三歲,回來之後,直接被封上柱國。

爵位沒法給,人家將來有國公可以襲,所以朝廷賞錢五萬貫。

西突厥,統葉護率殘部逃回西域,鐵勒首領契苾歌楞被俘,至於康鞘利,也順利逃跑了。

李靖繼續率領大軍進駐高昌國。

而始畢一路被宇文述追着打,在榆林郡受阻,被宇文述麾下的陰世師追到,斬首。

至此,東西突厥聯軍盡數潰敗,兩大可汗同時陣亡。

大隋方面,陣亡頗重,死者兩萬一千人,傷者三萬,逃兵一萬餘人。

逃兵被盡數誅殺。

八月底,等到宇文述班師回朝,楊銘親自在京師外接引對方入城。

楊銘下令休沐三日,在大興殿爲功臣設宴,宇文述的威望到達頂峰,已經超過來護兒,成爲軍方第一人。

“報捷的奏疏已經送往江都,許國公就等着陛下封賞吧,”楊銘在大殿內,主動舉杯道。

宇文述趕忙起身:“爲陛下分憂,爲太子效力,乃臣分內之責,不敢居功。”

始畢已經掛了,宇文述再也沒有了心腹大患,眼下大隋,也沒有人能動的了他了。

而他也很清楚,這是楊銘給他的機會,如果不是他表現的好,不斷與陳淑儀拉近關係,這次人家不會讓他統兵。

楊約也跟着笑道:“本以爲許公已經封無可封了,但是除高句麗之外,再立新功,三公之位,必有你一席之地。”

眼下的大隋,三公三師全部空閒。

這六個職位,是頂格的榮譽封號,位列三公者,親王見了都得行禮。

宇文述有沒有機會呢?有,因爲人家是皇帝的人,對楊廣的忠心是沒的說的,一旦成功受封,那麼宇文述在朝堂,直接就會和蘇威裴矩平起平坐,而且人家還多一個優勢,那就是軍方。

換句話說,如果封三公,他就會超過蘇威裴矩,穩居朝堂第一人。

第736章 徐景四一一章 私下見面第605章 宗室領袖一三七章 預算開支一三二章 親疏有別三四三章 送你的,別弄丟。第541章 嶺南爆雷三六零章 各懷心思二六七章 教坊三三章 做妾第530章 謹慎持重四一五章 東宮新面孔二五八章 什麼叫忠僕三零一章 賀若定罪二二六章 進士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四六章 一敗塗地第549章 家宴二九一章 滎陽王第703章 如嫡一一五章 首次離京二四一章 兩位宰相二三六章 偶遇第574章 平反四五二章 大智若愚第598章 不懂政治二二九章 一個刺史,一個太守,再加一個秘書省第550章 我招誰惹誰了第606章 自己人才罵第717章 風險與收益七五章 舐犢情深第490章 非大不可第481章 君君臣臣第609章 反客爲主一一三章 我可真冤第741章 父子相對而坐二二九章 一個刺史,一個太守,再加一個秘書省一二五章 玄感禮物第十章 千聞不如一見三一五章 高熲出征七十章 一車美酒二十三章 調任地方三七一章 裴看穿第634章 東西聯盟第685章 悍兵難管第508章 冒失僭越三五二章 卸任大將軍第664章 滎陽之圍第687章 火燒糧草四零零章 七姓十家一四九章 裴矩嫁妝第580章 家規六條一七五章 能屈能伸十二章 南北之爭第646章 齊郡杜伏威四二五章 金革之事不避第716章 世民北上第543章 諡號二八九章 一條破船四六八章 換帥換將三五八章 三千大軍七六章 至善至孝第648章 兩撇鬍子一六八章 其罪有三四一九章 秘書省藏書第553章 公主將嬪一二八章 要錢要命第685章 悍兵難管三三六章 百合沙蔘九五章 返京第580章 家規六條二一八章 年年有貪官四一九章 秘書省藏書第588章 豪放派九五章 返京二九五章 玉璽一角第489章 北部大人第755章 風疾加氣疾一零九章 不自量力一八四章 仁壽宮之變(一)第485章 造橋大匠三二六章 九大夫八尉第533章 朕欲召見始畢十一章 大興第一紈絝二四七章 驗明正身一三四章 長江大江第666章 天寒地凍第587章 門當戶對第479章 任人唯親二九四章 河間王第556章 改換門庭第769章 請父皇退位第503章 初步試探一二一章 成人之美五一章 天大的事第586章 兩隻耳朵豎起來第626章 不差錢第581章 出使突厥二二八章 刑部大理寺一五五章 上天安排
第736章 徐景四一一章 私下見面第605章 宗室領袖一三七章 預算開支一三二章 親疏有別三四三章 送你的,別弄丟。第541章 嶺南爆雷三六零章 各懷心思二六七章 教坊三三章 做妾第530章 謹慎持重四一五章 東宮新面孔二五八章 什麼叫忠僕三零一章 賀若定罪二二六章 進士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四六章 一敗塗地第549章 家宴二九一章 滎陽王第703章 如嫡一一五章 首次離京二四一章 兩位宰相二三六章 偶遇第574章 平反四五二章 大智若愚第598章 不懂政治二二九章 一個刺史,一個太守,再加一個秘書省第550章 我招誰惹誰了第606章 自己人才罵第717章 風險與收益七五章 舐犢情深第490章 非大不可第481章 君君臣臣第609章 反客爲主一一三章 我可真冤第741章 父子相對而坐二二九章 一個刺史,一個太守,再加一個秘書省一二五章 玄感禮物第十章 千聞不如一見三一五章 高熲出征七十章 一車美酒二十三章 調任地方三七一章 裴看穿第634章 東西聯盟第685章 悍兵難管第508章 冒失僭越三五二章 卸任大將軍第664章 滎陽之圍第687章 火燒糧草四零零章 七姓十家一四九章 裴矩嫁妝第580章 家規六條一七五章 能屈能伸十二章 南北之爭第646章 齊郡杜伏威四二五章 金革之事不避第716章 世民北上第543章 諡號二八九章 一條破船四六八章 換帥換將三五八章 三千大軍七六章 至善至孝第648章 兩撇鬍子一六八章 其罪有三四一九章 秘書省藏書第553章 公主將嬪一二八章 要錢要命第685章 悍兵難管三三六章 百合沙蔘九五章 返京第580章 家規六條二一八章 年年有貪官四一九章 秘書省藏書第588章 豪放派九五章 返京二九五章 玉璽一角第489章 北部大人第755章 風疾加氣疾一零九章 不自量力一八四章 仁壽宮之變(一)第485章 造橋大匠三二六章 九大夫八尉第533章 朕欲召見始畢十一章 大興第一紈絝二四七章 驗明正身一三四章 長江大江第666章 天寒地凍第587章 門當戶對第479章 任人唯親二九四章 河間王第556章 改換門庭第769章 請父皇退位第503章 初步試探一二一章 成人之美五一章 天大的事第586章 兩隻耳朵豎起來第626章 不差錢第581章 出使突厥二二八章 刑部大理寺一五五章 上天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