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 世民北上

從主動到被動,轉變的就是這麼快,江南大好形勢一落千丈,只因馮盎的出現。

要麼說世家造反,最特麼陰險,馮盎不但向操師乞俯首稱臣,還主動向杜伏威示好,自稱臣下,而且還派出使者聯絡蕭銑,願結爲異性兄弟。

本來已經沒有生機的江南各路叛軍,被馮盎一個人給盤活了。

江都空有大軍囤聚,卻過不了江,徒然奈何。

身在甯越郡的李世民,也是火燒眉毛,本來就不穩定的桂州地區,許多部落俚人開始襲殺官兵,官府對這裡的控制進一步收縮,已經只存在於縣城當中了。

他這邊與江都的聯繫已經完全中斷,最新的消息,也是徐世績帶來的,讓丘和北上,壓縮蕭銑擴張。

“馮盎一走,桂州便亂了,事情不對勁,”行臺左僕射李密道:“駙馬專門派人試探岑明秀,令其領軍與丘和北上,但他藉口轄區叛亂,給拒絕了,在我看來,馮盎恐怕有變啊。”

李世民笑道:“不是恐怕,是一定,我坐鎮嶺南兩年,鎮撫地方風平浪靜,馮盎剛剛北上,桂州便出問題,猜也知道是誰在搞鬼,岑明秀一向聽話,這次卻不遵我令,可見有人打過招呼,桂州俚僚的騷亂,是想拖住我,我們不能等了,立即整備兵馬,三天後,出發鬱林郡,我倒想看看,岑明秀會怎麼招待我。”

岑明秀原來是寧家的人,岑氏世代是桂西部落首領,當年桂州叛亂,岑明秀和寧純等人鬧翻,投降了朝廷,被封爲鬱林太守。

他是土著,地方問題在他這裡是很好解決的,但是這一次,明擺着是在敷衍李世民,不肯出兵。

李世民這一次是下定決心離開嶺南了,在他看來,如果馮盎真的反了,他繼續呆在這裡就是等死,因爲與朝廷的聯繫完全中斷,早晚會被周邊的嶺南俚僚耗死。

丘和與裴宣機已經北上,他離開嶺南,最好也是走這條線,去馮盎的廣州?恐怕人家留着後手對付他呢,所以不能往東。

其實馮盎反沒反,誰也不知道,但是李世民自己卻非常確定,馮盎剛一走,他這邊就已經在做準備了,等到徐世績千辛萬苦趕到嶺南的時候,他更加堅定,馮盎要反,眼下是最好的時機。

思己及人,如果換成他是馮盎,不會錯過這個機會。

於是李世民親手給自己的妻子楊奇披上甲冑,只有兩歲的兒子李承業,交給堂弟李道宗保護,調動甯越郡僅存的八千兵馬,離開了欽江縣。

至於寧長真的長子寧洄藻,也被李世民帶在了身邊。

收到李世民即將抵達鬱林的消息後,岑明秀緊急召見屬下,商量對策。

“八千大軍傾巢而出,他這是想幹什麼?”岑明秀皺眉道:“不要桂州了?”

一名親信道:“難道被他看破了?不應該啊,馮公北上之後形勢如何,我們至今還不知道,李世民肯定也不知道,但是他這個反應,又有些不對勁。”

“不會是衝着我來的吧?”岑明秀臉色凝重道。

親信道:“可能性不大,他派來的人說,讓我們準備糧草,至於要幹什麼,沒有交代,符合李世民一貫作風,神神秘秘的。”

“糧草都準備好了嗎?”岑名秀道。

負責徵調物資的官員點頭道:“都準備好了,一萬石糧食,已經入庫。”

親信道:“以防萬一,不能讓他的兵馬進城啊,咱們應該在城外迎一迎,將他的大軍留在城外,方爲穩妥。”

岑名秀點了點頭:“這小子手底下有幾員虎將,確實需要提防着點。”

他這是做賊心虛,以前李世民不是沒有來過鬱林,那時候他可沒有緊張過,但這一次不一樣,馮家那邊打了招呼,讓他務必將李世民拖在嶺南。

他能跟寧家翻臉,但不會跟馮家翻臉,因爲他認馮家的令牌,那令牌上面,刻着五個字:譙國夫人令。

此令可調動嶺南六州兵馬。

翌日,李世民的大軍抵達城外,早已等候的岑明秀帶着一衆官員上前迎接。

以前,他是在衙門口迎,這一次在城門口,李世民嘴角一翹,朝左右使了一個眼色,尉遲敬德和單雄信立即帶着幾十人將岑明秀等人包圍,反手大綁。

岑明秀大驚道:“駙馬這是作何?臣下哪裡做錯了?”

李世民沒有搭理他,而是令朱粲領着兩千兵馬進城,直奔府庫而去。

沒有了首領的城內守軍,茫然摸不着頭腦,他們級別低,不知道岑明秀會幹嘛,也不知道李世民在幹嘛,稀裡糊塗的,也沒有任何動作。

但是岑明秀的家眷,被朱粲給殺光了,一天的時間搬空府庫之後,與等在城外的李世民會合,大軍繼續往北,沒有進城休整的意思。 當看到自己妻兒老小的頭顱時,岑明秀目眥欲裂。

李世民坐在馬上,看向被尉遲敬德拖行的岑明秀,笑道:

“寧可錯殺,不可放過,若是馮盎沒有反,那麼岑太守就是守土有功,被叛軍攻入鬱林,戰死當場,若是馮盎反了,那我殺你全家,也不算冤枉,你說對吧?”

已經罵了一路的岑明秀,實在是罵不動了,身上狼狽至極,只是狠狠的瞪着李世民:

“小小年紀,殺心如此之重,你會不得好死的。”

李世民笑了笑,給尉遲敬德使了一個眼色,後者馬鞭一甩,坐下戰馬揚蹄狂奔,將岑明秀整個身體拖了個稀巴爛。

李密坐在馬背上,在一旁道:“我們兵力不足,與平城郡公(丘和)會合之後,只有守成的份,無力北進,唯有與清河公商量好,他若能渡江南下,我們或可收拾蕭銑。”

韋福嗣皺眉道:“我們與朝廷的聯繫被阻斷,徐世績南下一路千辛萬苦,可見通傳消息,再做部署,只怕來不及,只能是隨機應變了。”

“說的對,”李世民點頭道:“我們與楊玄獎距離太遠,只能靠默契了,我若能全力北進壓縮蕭銑,楊玄獎得知消息後,肯定會第一時間渡江,有襄陽水師在,蕭銑往北不能寸進,南路又被我所阻,局勢於他倏爲不利,此賊出身高門,定不能與杜伏威相容,所以他也不會回江南,捨不得走,那麼荊州就是他的葬身之地。”

“如今看來,馮盎應該真的反了,”竟陵郡公楊坦道:“不知道江南現在是什麼樣子了,陛下是否已經去了。”

徐世績道:“算算時間,應該到了。”

八月十五,李世民大軍進入零陵郡,與丘和等人會合,與此同時,北邊的長沙郡,周法明已經快扛不住了。

丘和不敢支援,因爲他只有四千人,圍攻周法明的,有兩萬叛軍,而周法明手裡,估計兩三千人。

李世民抵達之後,直接派遣單雄信、劉武周、段志玄各領一千步卒,永熙太守郭敬善領兩千重裝騎兵北上。

而他自己,則是帶着自己的連襟裴宣機,尉遲敬德,領三千輕騎爲先鋒,星夜兼程,以最快的速度支援長沙。

長沙郡,是整個荊州地盤最大的一個郡,但是隻有四個縣:長沙、衡山、益陽、邵陽。

四個縣之間,距離非常遙遠,從北往南依次是益陽、長沙,衡山和邵陽是一東一西,在一條線上,如今周法明就在邵陽,他的次子和三子,周孝節與周紹則在衡山。

爲什麼他們不在一起呢?因爲敵軍太衆,擋不住,必須分頭走,因爲衡山縣下面就是衡山郡,太守鄭師善已經募兵三千餘人,北上支援了。

衡山縣屬於長沙郡,衡山郡的首府是衡陽縣。

李世民離開桂州地區之後,那地方更亂了,沒過幾天,他的府邸就被當地人一把火給燒了。

他跑是完全正確的,岑明秀被殺之後,蒼梧首領陳雄、岡州馮智戣、樑化鄧鬆、藤州李光略、羅州龐厲,在嶺南征調六萬俚人大軍,也北上了。

不過他們不是去追李世民,而是去找馮盎。

幸好李世民走的時候,派人跟其他太守打了個招呼,像韋約、陳智略、楊猛,楊溫等人,開溜的也及時,沒有被抓到,柳萂、李襲志、段綸運氣就不好了,被叛軍給祭了旗。

至此,嶺南全境叛出朝廷。

而身在洛陽的楊銘,還什麼都不知道,他也只是剛剛收到江都來的消息,王世充宇文化及部,全軍覆沒。

楊銘面無表情的坐在東宮,看着下方一衆官員正在激烈的爭論着。

獨孤纂被奪了官職,但是國公的爵位還在,自然可以參議大事。

眼下就屬他罵的最狠,罵誰呢?楊暕唄,他是因爲楊暕丟的官,還能罵誰?

“我就搞不清楚了,爲什麼被治罪的,是衛、韋二人,罪魁禍首是齊王纔對,陛下也太袒護了。”

也就是楊廣不在,他敢這麼說,這老小子在楊廣面前,也是慫的一批。

竇抗閉目嘆道:“陛下已至,恐怕大戰就在眼前,糧草不足,只能速戰,可是南方眼下的形勢,短期平叛已無可能,若強行用兵,恐怕還有一場大敗。”

“太子,您倒是說句話啊?”魚俱羅也急了。

江都的軍情一到,饒是平時最鎮定的幾人,也坐不住了,能不着急嗎?洛陽沒有多少糧食可以供給江都了。

楊銘臉上波瀾不驚,緩緩擡手道:“諸位先坐下,心急無用,事情要靜下來,慢慢商量。”

第636章 朝堂第一人五七章 胡姬酒肆三十章 深不可測二六六章 齊王醜事二零八章 王府班底第502章 黜陟討捕大使第600章 皇帝帶貨二二三章 兄弟之爭二十八章 收藏家四四一章 沒爹沒媽第560章 大封宗室三三五章 賞你一個美人三二八章 脣槍舌劍第555章 楚公府書房第480章 太師李穆第604章 死人最多的一年三八九章 殃及池魚三二六章 九大夫八尉三六三章 遼東糞土臣元第635章 河西戰線一三五章 文人優點第690章 善第630章 遷刑徒以充戶一三一章 用火不當二七六章 宇文父子一七一章 門下省納言二六七章 教坊二一一章 妾妃二一九章 免課稅,免授田二八八章 三去其一第529章 進退無路四七章 夫妻恩愛第532章 一觸即潰第477章 總領西路一九五章 大軍開拔二零二章 這小子真胖二十章 請殿下賜教第628章 誠信第一第540章 沒錢二二一章 大隋建築集團第491章 軍府亂象七六章 至善至孝第539章 遼東郡王三八章 晉陽出事了二六零章 八關都邑六五章 書房十五章 真正的太子妃二一七章 葬於洪瀆川第759章 鹽池四面監二九一章 滎陽王第623章 朱雀門下七九章 負荊請罪一四六章 我趁她不注意第654章 沒錯,是我把你賣了第528章 武侯八卦陣第578章 舊時父女第727章 吃虧是福第576章 我夢江南好第552章 弒君者六一章 背鍋俠三九六章 罄竹難書第697章 誰給你飯吃三一四章 元帥長史三四章 造化弄人三九五章 建成的苦衷二五七章 一代權臣一三七章 預算開支二三二章 多方包庇四二九章 西南道行臺省二五五章 東宮,太子第740章 留活口三三章 做妾三七八章 棄卒保帥第503章 初步試探第496章 山西吐萬緒第478章 倚老賣老四三章 爭取儲君三六八章 秋後算賬三三五章 賞你一個美人七十章 一車美酒三二一章 五軍之戰一零二章 卑鄙小人一二三章 荊州氏族第529章 進退無路三五八章 三千大軍四三六章 地方勢力第634章 東西聯盟第734章 禮部侍郎第548章 休息,休息一下十九章 春天的故事一九五章 大軍開拔一六四章 楊慶楊和二七一章 裙帶關係一八八章 秦王齊王第733章 狼頭大纛一零九章 不自量力一四七章 再返京師第685章 悍兵難管六一二章 商君書
第636章 朝堂第一人五七章 胡姬酒肆三十章 深不可測二六六章 齊王醜事二零八章 王府班底第502章 黜陟討捕大使第600章 皇帝帶貨二二三章 兄弟之爭二十八章 收藏家四四一章 沒爹沒媽第560章 大封宗室三三五章 賞你一個美人三二八章 脣槍舌劍第555章 楚公府書房第480章 太師李穆第604章 死人最多的一年三八九章 殃及池魚三二六章 九大夫八尉三六三章 遼東糞土臣元第635章 河西戰線一三五章 文人優點第690章 善第630章 遷刑徒以充戶一三一章 用火不當二七六章 宇文父子一七一章 門下省納言二六七章 教坊二一一章 妾妃二一九章 免課稅,免授田二八八章 三去其一第529章 進退無路四七章 夫妻恩愛第532章 一觸即潰第477章 總領西路一九五章 大軍開拔二零二章 這小子真胖二十章 請殿下賜教第628章 誠信第一第540章 沒錢二二一章 大隋建築集團第491章 軍府亂象七六章 至善至孝第539章 遼東郡王三八章 晉陽出事了二六零章 八關都邑六五章 書房十五章 真正的太子妃二一七章 葬於洪瀆川第759章 鹽池四面監二九一章 滎陽王第623章 朱雀門下七九章 負荊請罪一四六章 我趁她不注意第654章 沒錯,是我把你賣了第528章 武侯八卦陣第578章 舊時父女第727章 吃虧是福第576章 我夢江南好第552章 弒君者六一章 背鍋俠三九六章 罄竹難書第697章 誰給你飯吃三一四章 元帥長史三四章 造化弄人三九五章 建成的苦衷二五七章 一代權臣一三七章 預算開支二三二章 多方包庇四二九章 西南道行臺省二五五章 東宮,太子第740章 留活口三三章 做妾三七八章 棄卒保帥第503章 初步試探第496章 山西吐萬緒第478章 倚老賣老四三章 爭取儲君三六八章 秋後算賬三三五章 賞你一個美人七十章 一車美酒三二一章 五軍之戰一零二章 卑鄙小人一二三章 荊州氏族第529章 進退無路三五八章 三千大軍四三六章 地方勢力第634章 東西聯盟第734章 禮部侍郎第548章 休息,休息一下十九章 春天的故事一九五章 大軍開拔一六四章 楊慶楊和二七一章 裙帶關係一八八章 秦王齊王第733章 狼頭大纛一零九章 不自量力一四七章 再返京師第685章 悍兵難管六一二章 商君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