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晉城人清森吃剩飯

汲郡,眼下是北征河北的第一戰,也是最關鍵的一戰,如果能在這裡剿滅瓦崗叛軍,對整個河北形勢,有撥雲見日之效。

所以楊銘是絕對不敢大意的。

汲郡的西面,就是河內郡,這個地方後世屬於河南,在大隋,屬於山西,也就是河南焦作市一帶。

它的北面就是長平郡,也就是後世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晉城。

晉城人清什吃剩飯,肉丸方便麪荷包蛋,其中這個方便麪,就是產自河內郡焦作市,由此可見這兩個地方的聯繫有多深。

晉城人只認這個牌子,康師傅在晉城賣不過河南豫竹,被吊着打,這個廠也是國內惟一的國營方便麪廠。

楊銘自打進駐洛陽之後,便第一時間派人送信山西,從李淵手裡調回一個大人物,令其在長平郡河內郡募兵,隨時準備往東進入汲郡。

山西也有叛亂,但規模都不大,算是小打小鬧吧,這個地方一直都是這樣,如果有叛亂,要麼最小,要麼最大,與其特有的地理條件脫不了關係。

河內太守張定和在趕回河內郡之後,就一直在緊鑼密鼓的招募兵馬,隨時注意着汲郡的動靜。

爲什麼河內郡在後世不屬於山西呢?因爲這個地方在太行山以南,已經處於平原地帶了從長平郡招募的兩千人,是要走太行八徑的白徑才能進入河內郡。

山西這個地方幹啥都難,募兵也難,張定和一共也就招募了不到五千人。

但是山西兵的戰鬥素養,是非常厲害的,畢竟身邊的鄰居都能打,它不能打,也做不了那三個的鄰居,何況自古以來就一直跟北方遊牧民族對着幹,又是漢胡混雜比較嚴重的地方,其彪悍程度可見一斑。

在得知叛軍攻打衛縣之後,張定和便帶着這五千人,奔赴主戰場。

至此,一張西、南、東三面的包圍網,正在緩緩將瓦崗軍逐步壓縮,留給他們的退路,只有北上一條路。

張須陀的部隊,一支駐守在渤海郡的清池縣過不去,因爲北邊就是河間郡,格謙叛軍的大本營。

他和來護兒,等於是一南一北,半包圍了格謙。

但是包圍這個詞,用在這裡不太合適,因爲張須陀攏共一萬五千人,來護兒雜七雜八拼湊了四萬三千人,而格謙整整十五萬。

這十五萬可是河北人,一半是逃兵,戰鬥力相當可觀,李德逸那夥人,跟他們不是一個等級的。

“清河郡高雞泊的那幫人北上了,想來是要與格謙合兵,”部將樊虎皺眉道:“實力太過懸殊了,幸好榮公沒動,否則他一潰,咱們除了南撤,沒有第二條路了。”

部將唐萬仁也道:“可是咱們的口糧馬上就快沒有了,當地姓高的地主,咱們也殺了不少,有些是獨孤公那一支的,衝着他老人家的面子,咱們也不能動能動的,差不多都殺光了,無處找糧了。”

程咬金一咬牙:“乾脆咱們殺進河間,是騾子是馬,還得戰場上見真章。”

Wшw◆ttκǎ n◆C○

“哪有那麼容易?”秦叔寶道:“與咱們隔着一條運河的長蘆縣,就囤積有兩萬賊寇,由麾下大將謝棱坐鎮,再往西的景城縣,有劉黑闥坐鎮,都是兩員猛將,咱們打不過去啊。”

這一世的劉黑闥,原本是跟着當年的叛賊郝孝德混的,也就是王薄那一批山東賊寇,郝孝德完蛋之後,他逃回河北隱居,如今又依附在了高開道麾下。

張須陀沉聲道:“再熬一熬,太子已經在洛陽,只要拿下瓦崗之後,就可以沿着運河北上,屆時與我會合之後,方纔與賊寇有一戰之力,如今我們的首要之務,是找糧食。”

熊寶道:“總管已經派人往清河借糧去了,但以崔家的習慣,這個糧食未必能借的來啊。”

“高士達離開清河往北,漕運便暫時安穩了,以前他們送不過來,這種時候,總還是可以的吧?”羅士信道:“這個時候他們不給糧,不怕太子怪罪嗎?”

張須陀道:“慎言,話不能亂說,有些事情心知肚明就好,各人有各人的算盤,我們做好自己的分內之事即可。”

這時候,麾下有人來報,六十多條漕船在清池縣以南五十里的地方登陸,請張須陀立即派人接收糧食。

張須陀頓時大喜。

羅士信撇了撇嘴:“當我剛纔什麼都沒說。”

之所以距離這麼遠卸貨,是因爲不敢再繼續北上了,否則就會被與張須陀隔河對峙的謝棱發現。

這批糧食一到,張須陀就可以再挺一段時間,他現在屬實不能打,手裡的牌有限啊。

老崔家這一次這麼仗義,一個原因是高雞泊的反賊北上了,河道沒有人打劫了,再者就是汲郡已經開打了,說明太子就快北上了。

在楊銘和瓦崗之間,沒有人看好瓦崗。

至於來護兒,如今在涿郡也站穩了腳跟,人家不愧是統帥級別的大將,心知自己麾下這些人,只能打一次。 也就是說,他沒有打第二次的機會,一戰定勝負。

北面的突厥蠢蠢欲動,南邊的格謙屯兵十五萬,他現在可比衛玄難多了,也就是他,能夠不動如山,換成其他人,格謙早把他幹了。

自打徵高句麗開始,他就沒有用過精銳,心裡的苦實在不足對外人道哉。

“博陵崔雖然都逃進了山西,但是他們留在博陵郡的人,一直在想辦法給我們暗通消息,”大將費青奴道:“格賊的佈防,頗合兵家之道,南北各有兩道防禦屏障,正好將我部與張須陀阻隔開來,清河郡的反賊也北上了,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

鄧暠笑道:“其實我們是有退路的,大不了從遼西走廊退回遼東,以此堅守,賊不得入。”

來護兒笑着擺了擺手:“我若一走,河北北面防線徹底打開,突厥人勢必南下,若與叛軍結盟,身在洛陽的太子,也扛不住啊。”

韋保巒道:“突厥一直有一支大軍,在長城以外虎視眈眈,若我將來南擊格謙,他們引兵來攻,我該如何防備?”

來護兒淡定道:“我們這一支涿郡的孤軍,不動,比動的作用更大,眼下格謙也認爲,我會與張須陀合兵攻打他,其實老夫並沒有這個念頭,我部眼下的主要作用,是阻斷突厥人南下,免得他們干預我國內亂,那纔是大事,至於格謙之賊,還是得交給太子。”

“外重內輕啊,”長子來楷道:“突厥與我是死仇,一旦有機會,必然南下犯我山河,格謙之流雖爲反賊,但總是比突厥禍害起百姓要輕很多,孰輕孰重,各位心裡要有數。”

他說的沒錯。

格謙自己就是河北人,他能殘殺河北人嗎?下不了手的,禍害是肯定禍害,但有個度。

突厥人就不一樣了,這是外族,一旦進入中原就是各種燒殺搶掠,就跟大隋進入突厥一樣,都是能不留活口就不留活口。

眼下來護兒的軍情,靠的是運河這條線,這麼長一條河,總會有辦法將軍情送來。

不過他眼下,也僅僅知道山東叛軍在滎陽,被擊潰了。

但這個消息,無疑是非常鼓舞人心的。

“若老夫所料不差,瓦崗賊衆熬不過三月,屆時太子會入清河郡主持大局,那麼洛陽大軍就可以沿河北上,與張須陀會合,”來護兒沉聲道:

“算算日子,快也得四五月份,太子一到,格賊必亂,屆時我阻其北上之路,那麼他只能選擇與太子決戰,那個時候,我們才能參與,因爲太子到了,北面的突厥便不敢妄動。”

來楷道:“瓦崗賊寇不是那麼好收拾的,要不然也不會轉戰河南、山東、河北,至今拿他們無可奈何。”

“勝負的關鍵手,就在黎陽倉,”來護兒道:“只要他們打不下黎陽倉,就斷了糧,屆時自潰。”

沒有糧食,就看不到希望,所以黎陽倉之戰,是大隋近十年,最慘烈的一場攻防戰。

黎陽倉,單是84個倉窖,就佔地三百一十畝,藏儲總量爲一千三百萬石,外有城牆護城河,以及堡壘二十一座。

眼下的黎陽倉,庫存還有不到兩百萬石。

這個數字聽起來不多,但是可以供應十萬人吃三個月。

這就是爲什麼翟讓拼了命也要打這裡,十二萬大軍三面合圍,晝夜不停的猛攻黎陽倉,護城河早就被填平了。

這種時候,是沒有人會放火燒糧的,因爲大家全指望這個活命。

城牆上的肉搏戰每時每刻都在上演着,這裡已然成爲人間煉獄。

短短三天,翟讓部陣亡過萬,即使如此,他們這支叛軍依然沒有出現任何頹勢,因爲所有人都清楚,拿不下這裡,就是個死。

楊玄挺的援軍已經渡河了,暫時休整之後,直接繞過黎陽倉,結陣於賊軍左翼,王伯當親領大軍,與楊玄挺正面開幹。

與此同時,許玄徹、萬瓚兩部驍果軍正在猛攻武陽郡首府貴鄉縣。

這裡的叛軍頭子,叫翟摩侯,翟弘的兒子,翟讓的侄子。

瓦崗主力全在汲郡,他是扛不住的。

李靖在拿下觀城之後,直接便奔着汲郡去了,至於許玄徹、萬瓚能不能打下貴鄉,他不在乎,只要對方拖着翟摩侯就可以了。

他也不怕二人反水,河對岸玄縱還在呢,他們沒有任何反水的膽子。(本章完)

七九章 負荊請罪二四二章 三個女人一三二章 親疏有別三一五章 高熲出征第631章 做一個有用的人二九八章 洗白三一零章 霸道王道三四九章 我有一策第486章 軍輜開運一六四章 楊慶楊和四二二章 啓民之死第683章 南面可汗第496章 山西吐萬緒四四六章 朝堂爭鋒第649章 滎陽有反賊七三章 醍醐灌頂二十章 請殿下賜教第603章 依律而行一八三章 煬帝五貴三三三章 尚書岳父第724章 傳染三零七章 你祭誰的祖第572章 憂憤而死二零二章 這小子真胖四四九章 兒女情長一九四章 秦王二四一章 兩位宰相三二七章 形勢不利二七五章 血氣方剛第758章 清理門戶第九章 河東郡王四一一章 私下見面二零九章 你死我活第739章 隔代親第682章 虎落平陽被犬欺第481章 君君臣臣三五三章 八議免罪第616章 劉皇叔的眼淚二七六章 宇文父子四零六章 太子千牛備身第636章 朝堂第一人第589章 折辱武舉第745章 諭齊王暕第590章 索然無味二十章 請殿下賜教三一章 吾教當興第700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四七零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497章 搭設浮橋四三章 爭取儲君二八二章 做嫁衣十七章 純屬意外三六章 晚宴第691章 謝恩第487章 (先鋒開拔三四九章 我有一策第689章 巨馬河第569章 嶺南三大塊三八三章 罵人的國書第683章 南面可汗第九章 河東郡王一六九章 楊約外放第654章 沒錯,是我把你賣了二九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賊四二九章 西南道行臺省第498章 兩項技能第488章 軍驛夜話第489章 北部大人第489章 北部大人三八七章 接受挑戰一四七章 再返京師一八三章 煬帝五貴三六三章 遼東糞土臣元第649章 滎陽有反賊第605章 宗室領袖第748章 以身入局三八三章 罵人的國書一七五章 能屈能伸第638章 我說楊約,你活膩了?第480章 太師李穆一零八章 放水養魚十二章 南北之爭一六五章 母憑子貴三四八章 四大使持節第625章 登高之門第770章 大步前行第707章 尊師重道四零九章 絕對正事二四六章 十二衛四府第751章 十五道三二四章 談判五三章 楊廣進京二三五章 登科進士第697章 誰給你飯吃一六三章 玄感班底六一章 背鍋俠三三五章 賞你一個美人三九八章 帶下醫一七零章 仁壽宮侍疾二六四章 高玥
七九章 負荊請罪二四二章 三個女人一三二章 親疏有別三一五章 高熲出征第631章 做一個有用的人二九八章 洗白三一零章 霸道王道三四九章 我有一策第486章 軍輜開運一六四章 楊慶楊和四二二章 啓民之死第683章 南面可汗第496章 山西吐萬緒四四六章 朝堂爭鋒第649章 滎陽有反賊七三章 醍醐灌頂二十章 請殿下賜教第603章 依律而行一八三章 煬帝五貴三三三章 尚書岳父第724章 傳染三零七章 你祭誰的祖第572章 憂憤而死二零二章 這小子真胖四四九章 兒女情長一九四章 秦王二四一章 兩位宰相三二七章 形勢不利二七五章 血氣方剛第758章 清理門戶第九章 河東郡王四一一章 私下見面二零九章 你死我活第739章 隔代親第682章 虎落平陽被犬欺第481章 君君臣臣三五三章 八議免罪第616章 劉皇叔的眼淚二七六章 宇文父子四零六章 太子千牛備身第636章 朝堂第一人第589章 折辱武舉第745章 諭齊王暕第590章 索然無味二十章 請殿下賜教三一章 吾教當興第700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四七零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497章 搭設浮橋四三章 爭取儲君二八二章 做嫁衣十七章 純屬意外三六章 晚宴第691章 謝恩第487章 (先鋒開拔三四九章 我有一策第689章 巨馬河第569章 嶺南三大塊三八三章 罵人的國書第683章 南面可汗第九章 河東郡王一六九章 楊約外放第654章 沒錯,是我把你賣了二九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賊四二九章 西南道行臺省第498章 兩項技能第488章 軍驛夜話第489章 北部大人第489章 北部大人三八七章 接受挑戰一四七章 再返京師一八三章 煬帝五貴三六三章 遼東糞土臣元第649章 滎陽有反賊第605章 宗室領袖第748章 以身入局三八三章 罵人的國書一七五章 能屈能伸第638章 我說楊約,你活膩了?第480章 太師李穆一零八章 放水養魚十二章 南北之爭一六五章 母憑子貴三四八章 四大使持節第625章 登高之門第770章 大步前行第707章 尊師重道四零九章 絕對正事二四六章 十二衛四府第751章 十五道三二四章 談判五三章 楊廣進京二三五章 登科進士第697章 誰給你飯吃一六三章 玄感班底六一章 背鍋俠三三五章 賞你一個美人三九八章 帶下醫一七零章 仁壽宮侍疾二六四章 高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