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六四章 傳說中的藏品

前不久有媒體報道了一則新聞,說長城的城磚被很多附近的民戶拿去蓋廁所,或者乾脆拿去賣錢。¢£

很多人關注的是這些人的素質,是長城被損壞嚴重。不過張天元卻從這裡頭看到了另外的東西。

圓明園雖然被焚燬,大量東西被盜,不過還是留下了殘垣斷壁的,而附近的村民用這些東西來搭豬圈、羊圈,曾經就有專家去看過,這些殘垣斷壁之上的雕刻都是十分精美的藝術品。

牆壁尚且如此,可見圓明園裡面收藏的東西有多麼的珍貴和稀罕了。

張天元深深吸了口氣,他的心情此時有些激動,因爲他眼前的這些瓷器,基本上都是拿破崙三世放入古堡的東西,這可是在國內見不到的好東西啊,很多隻有傳說,卻從未見過真品的。

這要是讓董老、李老他們知道了,估計得羨慕得要死吧,什麼時候也帶他們來這裡參觀參觀,反正自己現在又私人飛機了,到國外來也非常方便。

獨樂樂,不如與衆樂樂嘛。

張天元連續做了幾個深呼吸,才讓自己激盪的心情漸漸平靜了下來,或許是這些日子本身受得刺激就夠多了,所以冷靜下來也比較容易,就像是你見慣了戰場上的一切,再看到死人,只怕也不會那麼激動了吧。

從價值上來講,這些瓷器應該是不如畢加索的油畫的,也比不上自己的南柯一夢。

然而這種價值只是單純的金錢價值。

張天元心目中的價值太複雜了,除了金錢之外。還有榮譽心,有羞恥心。有自尊,有歷史。有太多太多說不清道不明的感情因素。

他無意去評價西方藝術品的價值高還是中國藝術品的價值高,畢竟這種事兒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

以他的觀點來說,他還是更喜歡中國古董的,畢竟他的審美觀從小都是受中國文化的影響,自然審美傾向也趨向於中國的藝術品了。更何況與西方藝術品相比,中國藝術品更多了一份感情的因素在內。

有些人爲了一張親人的老照片,也願意支付大量的金錢去購買,其實跟這個道理是相通的。

說起來,拿破崙七世也是這樣的人。就說那幅大衛的畫吧,其實真論價值的話,未必比得上這裡的瓷器和那些名畫,但他絕對不會出售,多少錢都不會賣,這就是有感情因素在內的。

……

“這裡的東西,從我的祖上波拿巴還沒有加冕的時候就開始收集了,經歷了六世,直到我這一代。說起來慚愧啊,我是沒有給裡面增添絲毫的東西,反而是打算將它們賣掉。唉,我心裡頭是極不情願的。可是這些東西放在我這裡,遲早是會被糟蹋的,我不願意看到祖上收集到的東西就這麼毀了。這個話我之前就說過了。這裡有將近三萬件的古董,您如果喜歡的話。可以全部都買走,價錢好商量。尤其是中國古董,我甚至可以轉贈。”

看着這裡琳琅滿目的東西,拿破崙七世感到有些泄氣,如果哪怕有一絲一毫的可能性,他也不願意將這些東西出售的,他生活中是不缺錢的,關鍵問題在於要維持龐大的家族支出,很多應酬你不願意參加都不可能,而這些應酬,卻要花費大量的金錢,對他來說,漸漸就成了負擔了。

更重要的是,他真得不想看着這些東西放在這裡腐朽變壞,就像一個真正喜歡自己孩子的母親,是要讓自己的孩子跟着自己被餓死,還是拿去送人,讓孩子好好活着,這個抉擇實在有點難,但肯定最後還是會做出選擇的。

縱然會被孩子埋怨,會被社會鄙視,但只要自己的孩子可以過得快快樂樂的,那就行了。

“這些中國古董大概有一萬件吧?”張天元理解拿破崙七世的心情,不過別的國家的文物,他不太感興趣,再加上如今資金也沒那麼多,還是儘量先把自己國家的買到手吧。

“對,九千多件,接近一萬件,其中瓷器就有六七千件了。如果張先生喜歡的話,可以慢慢觀賞,這兩天住在這裡都行,您應該不用着急返回國內吧?”拿破崙七世倒是大方,看得出來,他是真心想要交張天元這個朋友了。

“回去倒是不着急回,我先看看吧。”

張天元說話的時候,眼睛都一直盯着那些古董,以爲他實在太喜歡這些東西了,不管是昂貴的,還是普通的,那都是一件件來自中國的古董啊,這些東西最晚也是清末的寶貝,是真正具備歷史價值和研究價值的好東西。

他注意到在一個裝幀精美的架子裡頭放着幾串朝珠,這些朝珠都是清代的東西。

因爲朝珠本身就是清代朝服上佩帶的珠串。朝珠是清朝禮服的一種佩掛物,掛在頸項垂於胸前。朝珠共108顆,每27顆間穿入一粒大珠,大珠共四顆,稱分珠,根據官品大小和地位高低﹐用珠和絛色都有區別。

張天元還清楚記得自己最初到上浦的時候,接觸到的古董之一就是朝珠。

朝珠據說象徵著四季,而朝珠的質料也不盡相同。由於清朝皇帝篤信藏傳佛教,凡皇帝、后妃、文官五品及武官四品以上,另外侍衛和京官等,均可佩掛朝珠,並且可作爲皇帝所賞賜的物品。

古代等級制度森嚴,不同品級的官員佩戴朝珠材質也不一樣,朝珠材質有東珠、翡翠、珊瑚、翡翠、琥珀、蜜蠟等製作,以明黃、金黃及石青色等諸色絛爲飾。

朝官,凡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軍機處、侍衛、禮部、國子監、太常寺、光祿寺、鴻臚寺等所屬官,以及五品官命婦以上,才得掛用。

根據官品大小和地位高低。用珠和絛色都有區別。

皇帝穿朝服時戴一盤東珠朝珠,皇后、皇太后穿朝服時戴一盤東珠外。還在兩肩斜掛兩盤紅珊瑚朝珠,以示身份特殊。

皇帝佩戴朝珠。還根據不同的場合戴不同質地、不同顏色的:祭天戴青金石朝珠,祭地戴琥珀或蜜臘朝珠,祭日戴紅珊瑚朝珠,祭月戴綠松石朝珠。不同質地不同顏色的朝珠寓意天、地、日、月。

“老公,這個是翡翠朝珠吧?而且是全綠翡翠,這我以前在國內都沒見過啊。”一直沒怎麼說話的柳夢尋看到這個朝珠,也都忍不住開口了。

沒錯,朝珠一般情況下全綠翡翠的並不多見,更何況這串朝珠所用的翡翠質地還非常上乘。是很好的冰種高綠翡翠。

“這串全綠翡翠朝珠色澤溫潤,青翠欲滴。珠大粒飽,勻稱純淨,似爲一塊翠料所制,難得啊。”張天元忍不住在心中暗道。

他都沒敢說出來,怕拿破崙七世會趁機加價。

這件翡翠朝珠爲緬甸翠玉琢制,色澤溫潤,青翠欲滴。全器共有108顆珠子,珠大粒飽。勻稱純淨,似爲一塊翠料所制。翡翠朝珠周長共158釐米,珠徑1.3釐米。

在每27顆翠珠之間,有4顆粉紅色碧璽“佛頭”間隔。比翠珠稍大,在一碧璽佛頭下,還垂一葫蘆狀碧璽“佛頭塔”。佛頭塔上連有一串碧璽圓珠,略比翠珠小。這串碧璽珠上有一個圓形金屬“背雲”飾物,內嵌粉紅色碧璽。周邊嵌紅、藍寶石。背雲下有一個蠶頭狀碧璽“大墜角”飾物。

背雲佩掛時垂於背後。背雲兩邊有三小串碧璽“記捻”飾物,每串記捻下,各有一個“小墜角”。朝珠的各部分構成是有特定寓意的。

在張天元看來,總數爲108粒寶珠,代表12個月、24節氣、72候;而4個佛頭代表了“春、夏、秋、冬”四季;背雲則寓意“一元復始”;3串“記捻”表示一個月裡的上、中、下三旬,總和爲30天。

據說朝珠是由佛珠演化而來的,清代的時候歷代皇帝似乎都非常篤信佛教,甚至還有出家的皇帝,對於佛教真得是相當虔誠的。

張天元在國內見到的朝珠也是不少了,但是像這樣的全綠翡翠朝珠,他還真未曾見過,只是聽說過而已。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出土於蘇.州吳縣靈巖山清代畢沅墓、現爲金陵博物院珍藏的翡翠朝珠,爲中國考古出土的、組合保存完整的全綠翡翠朝珠精品。

畢沅原籍休寧,先遷居蘇.州鎮洋,後又遷居蘇.州吳縣靈巖山。

他是乾隆二十五年進士,以後歷任翰林院修撰、陝州洛州巡撫、湖廣總督。

經考古發掘,其墓中出土一大批精美隨葬品,其中有兩串翡翠朝珠,分別是畢沅和姨太太所擁有。

而原配汪德在清乾隆三十四年死在甘州,墓內戴的則是碧玉朝珠。畢沅對緬甸翠玉情有獨鍾,他自任湖廣總督後,將上等翠玉琢磨成朝珠,與夫人共同享用,開啓了翠玉琢朝珠的先風。在畢沅等人的影響下,朝中人士開始使用翠玉,並蔚然成風。

然而真正出土的全綠翡翠朝珠卻並不多,最起碼張天元眼前的這件東西,估計就算是國家的二級保護文物也一點都不過分吧。

可是就是這樣的東西,竟然就隨意被放在架子之上,跟一些別的朝珠掛在一起。

而且有些地方還弄亂了,將朝珠跟真正的佛珠混在了一塊兒。

估計一開始的收藏家不會這麼幹,這應該是後來不懂收藏的人拿下來欣賞之後,胡亂放上去的。

也難怪拿破崙七世會擔心這些東西漸漸毀在自己的手中了,畢竟遇到這種事兒,實在是讓人有些不知道該如何處置。

你說如果真得有好朋友來了想要看看這裡面的東西,你讓他看還是不看?

不看的話肯定傷感情,可是看了的話,那肯定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未完待續請搜索飄天文學,小說更好更新更快!

第三零二五章 小聰明沒用第三八八一章 國內友人來找第六九二章 打劫啦第六四五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三零零六章 全是乾隆制第二三四章 做了一回英雄第二一二四章 滿目瘡痍的寶山第一三零零章 四個洞道第二零七章 賭石會場的槍聲第一五零五章 媳婦兒的心結解開了第二一九九章 價值六十億美金的局第三四三五章 罪人(二)第二零一一章 官窯瓷器當尿壺第四三一零章 外國佬要算命第二六八九章 好玉難玩第四七四九章 玉覓有緣人第三八三五章 魯雄來賠禮道歉第三三一章 作古玉器第一二二三章 典籍殿堂第四零二三章 孽龍第六十八章 拍賣會上的衝突第四零八一章 厭勝之術(二)第二七三六章 傳世哥窯(一)第六二六章 賭中賭第一八八五章 毒辣心腸第六九八章 切磋賭技第二五三九章 風水能效第九三三章 老穆的寶貝石頭第四七六二章 不要命的盜墓第一二三四章 臨陣換將第二四七六章 被瞧不起了?第二零二章 福祿壽翡翠第四零七章 一號大員第五四二章 歐陸別墅第二零七零章 可怕的虎口煞第二八六八章 大明玉工第三四一三章 也被坑過第三一一八章 美麗的滾印第四二八八章 憤怒的奧爾默第一八九九章 東京拍賣行第三一零章 制定規則的人第四一二三章 琴爐第二六零五章 危險的氣味第三五二一章 密室第二七六零章 名畫疑點第一四三七章 鷹教匕首第三九七三章 日夜兇光第一四八章 有貓膩的玉雕第三零零五章 想什麼來什麼第二三二章 李教授的擔憂第三零九六章 古洛族大酋長第二四五零章 瓷器的年代密碼第一二九零章 搜索海盜船第一五三五章 供春之壺,勝於金玉第二四七零章 古玩高端交流會第三七五七章 登門送寶第三二六四章 收藏銀器的學問第二七九九章 小村有墓第二三七三章 把野人山圈起來第三二零三章 假的也是藝術品?第一四一二章 野性的呼喚第九三一章 昌化田黃石第四六五八章 現場賭木第一一八一章 國之重器第二三二六章 極品中的極品第二五六四章 金山銀山第一八零六章 擂臺賽開始第四五五六章 如繁星一般衆多的珍寶第三四三八章 宋代鈞瓷第一六一五章 秘密行動第一六二二章 要問陶瓷哪家強?第二零九五章 琉璃火鳳第三八九五章 衝突第二八一零章 黑暗畫風第三九一四章 博覽會上的和田玉賭石第一二五二章 三人聯手的名畫第三三八二章 雞翅木酒櫃第四一二二章 一氣破萬法第四六七八章 慘劇第一七零八章 這不是末日!第三七三四章 奇葩的黃銅瓷杯第三九六九章 有緣人第三九四一章 沉船第二四三四章 神醫的名著第一八五三章 天鑑地戒第三五九章 微雕第四一八一章 野心夠大,動力纔夠大第四七五四章 好東西,對半分第七四二章 野人山狂奔第四一二三章 琴爐第二九六零章 倒插門皇帝第四三六九章 小胳膊擰不過大粗腿第三五七二章 撿漏神話第三八八二章 危險預告第三八零九章 擺設第二八二八章 大人物大明星匯聚一堂第一九八一章 不怕看書,就怕看假書第二六六三章 瞎折騰第三五四章 訂婚第二零零零章 賴大師的家人
第三零二五章 小聰明沒用第三八八一章 國內友人來找第六九二章 打劫啦第六四五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三零零六章 全是乾隆制第二三四章 做了一回英雄第二一二四章 滿目瘡痍的寶山第一三零零章 四個洞道第二零七章 賭石會場的槍聲第一五零五章 媳婦兒的心結解開了第二一九九章 價值六十億美金的局第三四三五章 罪人(二)第二零一一章 官窯瓷器當尿壺第四三一零章 外國佬要算命第二六八九章 好玉難玩第四七四九章 玉覓有緣人第三八三五章 魯雄來賠禮道歉第三三一章 作古玉器第一二二三章 典籍殿堂第四零二三章 孽龍第六十八章 拍賣會上的衝突第四零八一章 厭勝之術(二)第二七三六章 傳世哥窯(一)第六二六章 賭中賭第一八八五章 毒辣心腸第六九八章 切磋賭技第二五三九章 風水能效第九三三章 老穆的寶貝石頭第四七六二章 不要命的盜墓第一二三四章 臨陣換將第二四七六章 被瞧不起了?第二零二章 福祿壽翡翠第四零七章 一號大員第五四二章 歐陸別墅第二零七零章 可怕的虎口煞第二八六八章 大明玉工第三四一三章 也被坑過第三一一八章 美麗的滾印第四二八八章 憤怒的奧爾默第一八九九章 東京拍賣行第三一零章 制定規則的人第四一二三章 琴爐第二六零五章 危險的氣味第三五二一章 密室第二七六零章 名畫疑點第一四三七章 鷹教匕首第三九七三章 日夜兇光第一四八章 有貓膩的玉雕第三零零五章 想什麼來什麼第二三二章 李教授的擔憂第三零九六章 古洛族大酋長第二四五零章 瓷器的年代密碼第一二九零章 搜索海盜船第一五三五章 供春之壺,勝於金玉第二四七零章 古玩高端交流會第三七五七章 登門送寶第三二六四章 收藏銀器的學問第二七九九章 小村有墓第二三七三章 把野人山圈起來第三二零三章 假的也是藝術品?第一四一二章 野性的呼喚第九三一章 昌化田黃石第四六五八章 現場賭木第一一八一章 國之重器第二三二六章 極品中的極品第二五六四章 金山銀山第一八零六章 擂臺賽開始第四五五六章 如繁星一般衆多的珍寶第三四三八章 宋代鈞瓷第一六一五章 秘密行動第一六二二章 要問陶瓷哪家強?第二零九五章 琉璃火鳳第三八九五章 衝突第二八一零章 黑暗畫風第三九一四章 博覽會上的和田玉賭石第一二五二章 三人聯手的名畫第三三八二章 雞翅木酒櫃第四一二二章 一氣破萬法第四六七八章 慘劇第一七零八章 這不是末日!第三七三四章 奇葩的黃銅瓷杯第三九六九章 有緣人第三九四一章 沉船第二四三四章 神醫的名著第一八五三章 天鑑地戒第三五九章 微雕第四一八一章 野心夠大,動力纔夠大第四七五四章 好東西,對半分第七四二章 野人山狂奔第四一二三章 琴爐第二九六零章 倒插門皇帝第四三六九章 小胳膊擰不過大粗腿第三五七二章 撿漏神話第三八八二章 危險預告第三八零九章 擺設第二八二八章 大人物大明星匯聚一堂第一九八一章 不怕看書,就怕看假書第二六六三章 瞎折騰第三五四章 訂婚第二零零零章 賴大師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