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五九章 沒落的皮影

老人說起娃結婚的事兒,那簡直就是好像打開了話匣子,一下就收不住了。∷

“對不起對不起,你看看我,又當是在工地上了,說了這麼多廢話。”

正說着,老人好像突然意識到自己這情緒有點太激動了,話說得也有些太多了,人家張天元又不是民政部的,聽你這些事兒幹嘛啊。

“大叔,我知道銅柱縣有個皮影鄉,小時候奶奶經常抱我去看皮影戲,不過我那個時候特別膽小,看到突然出現的人影,就給嚇哭了。你就是皮影鄉的人吧?”

“對對對,不過現在不叫皮影鄉了,改叫皮影鎮了,不過差不多都一樣,還弄了個皮影研究中心,不過真得沒多大用處,現在電影電視那麼發達,又有誰還看皮影啊。”老人說這番話的時候,心中透着強烈的無奈和感慨。

但這事兒,張天元也沒轍,其實就跟秦腔這種藝術形式一樣,年輕人中喜歡看的並不多,除非是從小就培養的,可即便如此,長大之後,還是會被影視劇拉走一大部分。

秦腔、皮影都是民粹不假,然而過時了就是過時了,現在應該想辦法的是如何將這些東西在博物館裡珍藏起來,最起碼可以留給後世,而不是妄想讓其煥發新的生命,那畢竟太難了。

而且也不現實。

張天元就準備在博物館裡面設置幾個播放室,包括皮影戲、木偶戲等等,這也算是活生生的古董啊。只不過是屬於文化遺產,就算不能大肆傳播。但在博物館裡頭,讓遊客嚐嚐鮮。看看熱鬧,回憶一下歷史,那感覺應該是相當不錯的,而且還能招攬不少客人。

他看了看那些皮影,突然間眼睛猛地亮了起來,本以爲這些皮影最多就是建國以後傳下來的,就算製作再精美,也算不上古董,可是用鑑字訣查看之後。他卻驚訝的發現,這這些皮影的龍相真得是十分豐富,從漢朝到建國後竟然都有。

這皮子可比紙張容易保存多了,只是張天元還是沒想到,竟然可以把漢代的東西保存到如今,這也有點太令人驚訝了。

就這兩箱子東西,估計完全可以列出一個皮影的歷史了,這可是真正的好東西啊,發了。

皮影戲。舊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一種用蠟燭或燃燒的酒精等光源照射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間戲劇。表演時,藝人們在白色幕布後面,一邊操縱戲曲人物。一邊用當地流行的曲調唱述故事,同時配以打擊樂器和絃樂,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在河.南、山.西、陝.西、甘.肅天.水等地農村。這種拙樸的漢族民間藝術形式很受人們的歡迎。

“皮影”是對皮影戲和皮影戲人物,包括場面道具景物製品的通用稱謂。皮影戲是讓觀衆通過白色幕布。觀看一種平面人偶表演的燈影來達到藝術效果的戲劇形式;而皮影戲中的平面人偶以及場面景物,通常是民間藝人用手工。刀雕彩繪而成的皮製品,故稱之爲皮影。在過去還沒有電影、電視的年代,皮影戲曾是十分受歡迎的民間娛樂活動之一。

皮影戲是中國漢族民間的一門古老傳統藝術,老帝都人都叫它“驢皮影”。皮影不僅屬於傀儡藝術,還是一種地道的工藝品。它是用牛皮、驢、馬、騾皮,經過選料、雕刻、上色、縫綴、塗漆等幾道工序做成的。受到外在環境以及獸皮材料質地上的差異等種種因素影響,皮影戲偶造型風格各地不同。

皮影戲從有文字記載,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漢武帝愛妃李夫人染疾故去了,武帝的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終日不理朝政。大臣李少翁一日出門,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於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動,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塗上色彩,並在手腳處裝上木杆。入夜圍方帷,張燈燭,恭請皇帝端坐帳中觀看。武帝看罷龍顏大悅,就此愛不釋手。這個載入《漢書》的愛情故事,被認爲是皮影戲最早的淵源。

中國皮影藝術從十三世紀元代起,隨着軍事遠征和海陸交往,相繼傳入了波斯(伊朗)、阿拉伯、土耳其、暹羅(泰國)、緬甸、馬來羣島、日本以及英、法、德、意、俄等亞歐各國。

中國地域廣闊,各地的皮影都有自己的特色,但是皮影的製作程序大多相同,通常要經過選皮、制皮、畫稿、過稿、鏤刻、敷彩、發汗熨平、綴結合成等八道工序、手工雕刻3000餘刀,是一個複雜奇妙的過程。皮影的藝術創意汲取了中國漢代帛畫、畫像石、畫像磚和唐、宋寺院壁畫之手法與風格。

這個老人拿來的皮影,應該是陝州皮影。

其實關於陝州皮影,在武帝之前還有個故事。

相傳漢文帝時代,太子劉啓出生後啼哭不止,整皇宮爲此苦惱不堪。一次,一個宮女偶然發現年幼的太子盯着窗外樹葉投在地上的影子出神,忘記了啼哭,並高興的手舞足蹈。於是,宮女們用樹葉剪成各種人形,動物的道具,用燈光投影在白布上哄逗太子開心。由於樹葉很快就會乾枯,保存時間太短,後來宮女們發現用牛皮做成的道具韌性好,易保存,易收藏,皮影由此而生。

當然,不管是漢武帝見李夫人,還是漢文帝悅太子啓,這都是一種民間傳說,表明了皮影是自漢代開始就存在的。

而這個老人家的皮影之中就有漢代的皮影,也算是物證了。這東西究竟是從哪兒來的,張天元不想去深究,他現在只想將這東西快點弄到自己的博物館裡面去,然後讓世人都知道,咱們國家還有這麼輝煌的一門文化藝術。

即便如今沒落了,可總歸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好東西,一定要記住。

“張老師,其實以前也有人拿皮影來找我,問我收不收。可您知道,這種東西除非是特別感興趣的人,否則的話不會有人願意收藏的,所以我也就沒有收。我也是因爲張老師您辦了個博物館,心裡頭就想了,博物館畢竟跟私人收藏不一樣,有些可能私人收藏無法升值的東西,放到博物館裡頭卻是無價之寶,比如這些皮影,所以我就乾脆給他們鄉的鄉長打了個電話,問問他們那邊有沒有願意出售皮影的……”

李總見張天元非常喜歡這皮影,心中鬆了口氣,才把這事情的來龍去脈說了說。其實他以前就跟皮影鄉的鄉長認識,被煩得不行啊,這一回也算是一舉兩得了,既解決了皮影鄉的問題,又幫了張天元,總算是沒辦錯事兒。

“老人家,你們鄉這樣的皮影多嗎?”張天元想了想,既然決定要收,那這一次乾脆就收個夠,最起碼要弄出一個專門的皮影戲展館來,這東西,連故宮博物院都沒有的!這就叫特色!

別以爲這是沒落的藝術就賺不來錢了,其實未必然,雖說大規模推廣難度比較大,可是如果只是小規模的展覽的話,那遊客們肯定會抱着好奇心去的。

這就好比吃慣了大魚大肉的人,偶爾吃吃小蔥拌豆腐,那也是絕對的人間美味啊。

更何況皮影戲也有其獨特的魅力所在,有些人還真就好這一口。

“有啊,怎麼沒有,多着呢。我們鄉原來就是咱陝州最大的皮影戲基地,清朝那會兒,中國皮影戲藝術發展到了鼎盛時期。當時很多官第王府豪門旺族鄉紳大戶,都以請名師刻制影人、蓄置精工影箱、私養影班爲榮。在民間鄉村城鎮,大大小小皮影戲班比比皆是,一鄉一市有二三十個影班也不足爲奇。無論逢年過節、喜慶豐收、祈福拜神、嫁娶宴客、添丁祝壽,都少不了搭臺唱影。連本戲要通宵達旦或連演十天半月不止,一個廟會可出現幾個影班搭臺對擂唱影,熱鬧非凡,其盛狀可想而知。”老人說得是興致勃勃。

“不僅如此呢,那個時候,咱陝州的皮影戲班子除深受農民、市民歡迎外,還進入到宮廷。康熙時,禮親王府設有八位食五品俸祿的官員專管影戲。嘉慶時逢年過節等喜慶日子還傳皮影班進宅表演。當時的帝都影戲班白天演木偶,夜晚則於堂會唱影戲,有不少京劇演員也參加影戲班演出。哎呀,聽祖上講,咱陝州皮影當時在帝都,那也算是聲名鵲起了。”

“哈哈哈,這麼厲害啊,沒想到這藝術就這麼沒落了。”李總嘆了口氣道。

“其實皮影戲的沒落,主要是跟不上時代了,不過這跟歷史上不少的事件也有關係,到了清代後期,曾有些地方官府害怕皮影戲的黑夜場所聚衆起事,便禁演影戲,甚至捕辦皮影藝人。皮影藝人還曾受清末白蓮教起義的牽連,被以“玄燈匪”的罪名遭到查抄。日軍入侵前後,又因社會動盪和連年戰亂,民不聊生,致使盛極一時的皮影行業萬戶凋零,一蹶不振。”

“建國後,全國各地殘存的皮影戲班、藝人又開始重新活躍,從1955年起,先後組織了全國和省、市級的皮影戲匯演,並屢次派團出國訪問演出,進行文化藝術交流,頗有成果。(未完待續請搜索飄天文學,小說更好更新更快!

第一一五零章 二十年之珠寶皇后第一一七二章 大事已成第四零三二章 化龍經的故事(二)第四一四二章 服裝店鬥法第二七二八章 超強記憶第三三二三章 逆天騙局第四三六七章 皇帝們的奢侈收藏(三)第二一九六章 籌碼不夠了第一九零八章 各界名流第四三八二章 青蚨劍第三零一一章 蔡京的字帖第二一四章 翡翠帝國第一一三七章 怒火攻心第一七一九章 找個山洞當家第四二九九章 界畫第四五零四章 都是沉香惹的禍 2第二九一九章 藏玉第四六五六章 人傻錢多還是揀芝麻丟西瓜第四零三一章 化龍經的故事(一)第二五四八章 致幻魚卵第一二九二章 危險的沉香第二一三三章 屍骨第五三九章 拆遷之“喜”第四五八九章 滿口英雄話,一心小倉庫第二六八五章 古代銅炮第一零五章 再談賭石第一二八二章 水下探險第三五九六章 鶴頂紅(一)第三三二七章 箋紙的藝術第一四九七章 百獸送行第二九二三章 玉神物第五七七章 皇城之都第四零五六章 被古董外行小瞧了第一四三四章 以小搏大第一一七六章 驚動聖駕第一四二八章 超越常人的體力第二七一零章 鬥寶第一八零八章 鑑寶不是短跑比賽第二一零零章 日薄西山的風水局第一一六九章 翡翠西瓜第一二六三章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第三八七八章 遷錯墳(一)第四零二三章 孽龍第一一七六章 驚動聖駕第四零二八章 與龍談判第一零四八章 圓桌騎士和皇后的後裔第三八一章 前往黑市第三七零五章 古代的空氣淨化器第三二七五章 好運不斷第四二一二章 鬥法鬥智:最後的陷阱第一九二二章 請君入甕第九七九章 車輪戰第一零九章 切開翡翠原石第二七七章 女皇珠寶套裝第三六四一章 四言救命第四一八章 總督第一二三二章 要控制住貪慾可不容易啊第七四二章 野人山狂奔第四一九零章 孟先生的離奇遭遇 2第三二六四章 收藏銀器的學問第九一八章 金光燦燦的光環第三九一三章 以物易物第一五一零章 受歡迎的阿智第一三二七章 剪彩儀式第五七八章 抵達緬甸第四六四七章 賭木第一五零一章 我胖了你負責第二一六章 緬甸賭石第二四六一章 狩獵紋高足金盃第三二零五章 黑市來電第八五四章 淡然生死第三二四四章 事兒鬧得有點大第二二零二章 刺客與王第二五零一章 寒江獨釣第一五八七章 正經人和真小人第八一一章 作死的金導第三九八六章 囂張保安,神秘乞丐第三九九六章 無着禪師的佛珠第四零四四章 凶宅第四一零三章 出牆的薔薇花第一三二九章 青銅器展館第二九一九章 藏玉第三五七一章 龍鱗書(二)第三七七五章 醜陋的蛤蟆石第二六四六章 黃金消失之謎(一)第三四九二章 大千紙第二四二八章 買房子還是買古董?第六九二章 打劫啦第一零九章 切開翡翠原石第六四零章 三方鼎足第二五五一章 計劃周密第二八九零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三七四九章 喪風第二五四二章 鎮殿侯第四三一二章 懷念那逝去的日不落帝國第一九一七章 好戲開始第二三零章 古墓機關第九九六章 愛藝術的爺爺第二八六二章 桌子腿的神效第四零六六章 善良也不能包治百病
第一一五零章 二十年之珠寶皇后第一一七二章 大事已成第四零三二章 化龍經的故事(二)第四一四二章 服裝店鬥法第二七二八章 超強記憶第三三二三章 逆天騙局第四三六七章 皇帝們的奢侈收藏(三)第二一九六章 籌碼不夠了第一九零八章 各界名流第四三八二章 青蚨劍第三零一一章 蔡京的字帖第二一四章 翡翠帝國第一一三七章 怒火攻心第一七一九章 找個山洞當家第四二九九章 界畫第四五零四章 都是沉香惹的禍 2第二九一九章 藏玉第四六五六章 人傻錢多還是揀芝麻丟西瓜第四零三一章 化龍經的故事(一)第二五四八章 致幻魚卵第一二九二章 危險的沉香第二一三三章 屍骨第五三九章 拆遷之“喜”第四五八九章 滿口英雄話,一心小倉庫第二六八五章 古代銅炮第一零五章 再談賭石第一二八二章 水下探險第三五九六章 鶴頂紅(一)第三三二七章 箋紙的藝術第一四九七章 百獸送行第二九二三章 玉神物第五七七章 皇城之都第四零五六章 被古董外行小瞧了第一四三四章 以小搏大第一一七六章 驚動聖駕第一四二八章 超越常人的體力第二七一零章 鬥寶第一八零八章 鑑寶不是短跑比賽第二一零零章 日薄西山的風水局第一一六九章 翡翠西瓜第一二六三章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第三八七八章 遷錯墳(一)第四零二三章 孽龍第一一七六章 驚動聖駕第四零二八章 與龍談判第一零四八章 圓桌騎士和皇后的後裔第三八一章 前往黑市第三七零五章 古代的空氣淨化器第三二七五章 好運不斷第四二一二章 鬥法鬥智:最後的陷阱第一九二二章 請君入甕第九七九章 車輪戰第一零九章 切開翡翠原石第二七七章 女皇珠寶套裝第三六四一章 四言救命第四一八章 總督第一二三二章 要控制住貪慾可不容易啊第七四二章 野人山狂奔第四一九零章 孟先生的離奇遭遇 2第三二六四章 收藏銀器的學問第九一八章 金光燦燦的光環第三九一三章 以物易物第一五一零章 受歡迎的阿智第一三二七章 剪彩儀式第五七八章 抵達緬甸第四六四七章 賭木第一五零一章 我胖了你負責第二一六章 緬甸賭石第二四六一章 狩獵紋高足金盃第三二零五章 黑市來電第八五四章 淡然生死第三二四四章 事兒鬧得有點大第二二零二章 刺客與王第二五零一章 寒江獨釣第一五八七章 正經人和真小人第八一一章 作死的金導第三九八六章 囂張保安,神秘乞丐第三九九六章 無着禪師的佛珠第四零四四章 凶宅第四一零三章 出牆的薔薇花第一三二九章 青銅器展館第二九一九章 藏玉第三五七一章 龍鱗書(二)第三七七五章 醜陋的蛤蟆石第二六四六章 黃金消失之謎(一)第三四九二章 大千紙第二四二八章 買房子還是買古董?第六九二章 打劫啦第一零九章 切開翡翠原石第六四零章 三方鼎足第二五五一章 計劃周密第二八九零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三七四九章 喪風第二五四二章 鎮殿侯第四三一二章 懷念那逝去的日不落帝國第一九一七章 好戲開始第二三零章 古墓機關第九九六章 愛藝術的爺爺第二八六二章 桌子腿的神效第四零六六章 善良也不能包治百病